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节 新媒体与社会的关系一、技术决定论A 、媒介偏向论媒介决定论:媒介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多伦多学派加拿大的 Harold Innis 的媒介偏向论:媒介的时空偏向B、媒介即讯息加拿大的麦克卢汉(Mcluhan ):媒介即讯息(The Medium is the Massage )重新定义时间和空间地球村改变人们的感官比率全感官传播方式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肯尼迪(电视)VS 尼克松(广播)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忽视亲近的、面对面的交流,倾向媒介化的交流方式C、传播时代论麦克卢汉:传播定代论/传播时代论通过媒介,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分,称之为传播时代论。人
2、类历史的传播分期口语传播时代(采集、渔猎)书面传播时代(农业)电力传播时代(工业生产)二、社会决定论A 、技术决定论的反思技术决定论的缺陷:简化论 /单因论:技术是导致社会变迁的唯一因素。单向论: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是单向的,只有从技术到社会,而没有从社会到技术。机械论:技术的发展就像机械一样,是自治的,是可以自己运行的,而不受外来影响的,且停不下来中立论:技术是中立的,没有价值偏向,其本身无所谓对错。在强技术决定论 ( strong 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 )的基础上,提出了弱技术决定论 ( weaktechnologicaldeterminism ),认为,技术并不
3、是所有的原因,会和其他社会力量一起产生交互影响。不论是强技术决定论,还是弱技术决定论,它们的一个共同点便是,技术一定是最重要精选文库的、最核心的推动社会发展变迁的一种力量。B、社会决定论的提出背景:技术决定论的难题社会决定论者认为,在讨论媒介技术和社会关系时,除了从技术角度,还有从社会思考的角度。正是一种社会力量,决定了一项技术原型,是否会被人们广为采纳。技术的产生、发展和使用, 完全是被社会政治、历史和文化因素所决定,社会的特征在决定何种技术被采纳的过程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例:彩色电视、传真都是在技术出现几十年后,才广泛使用。C、油门刹车模式对于社会因素,如何决定媒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英国
4、学者布里恩·温斯顿(BrianWinston )在其力作媒介技术与社会中提出了一个颇为重要的“加速器”“制动器”模式(油门刹车模式)。该模式认为,进步的实现就像站在向上的电扶梯里往下走,或者如乐观主义者所谓的站在向下的电扶梯里往上走。这种急动的、 抽搐式的进步在传播史上不断重复, 正好体现了媒介技术与社会的权力互动过程。在这一模式中, 加速器就是社会需要,它将“原型” ( prototype )转化为“发明” ( invention ),并将发明推向世界导致发明的扩散。 温斯顿将这种社会需要称为“并发的社会必然性”( supervening social necessity );同时
5、, 这里也存在制动器,就是社会压制, 即一般的社会制约因素联合起来对发明装置所具有的从根本上瓦解既存社会形态的潜力进行限制。温斯顿将社会决定因素的这种特定集合称为“激进潜力的压制定律” ( thelaw of the suppression of radical potential )。这种矛盾互动体现在技术进步上便是, “先加速,后刹车。技术史似乎包含这两种过程,有时处于快速的连续状态:它将人类的生活向前推进,逐渐在一个比以前更高的层次达到一种新的平衡”。三、技术社会互动论A 、互动演进模式互动论的提出: 认为技术与社会文化,或者技术与社会和人之间,客观上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而不是一种单一的,
6、谁决定谁的关系。三个时期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在某种特定技术的纵向发展过程中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诞生期、 成熟期和过时期。不同的阶段,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不同的强弱关系,表现为不同的决定形式。三个阶段综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互动过程。1 诞生期-2精选文库在诞生期, 社会需要作用于技术原型,决定了原型向发明的转化。在这一阶段,社会因素对技术的影响(用粗箭头表示)大于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用细箭头表示),二者的关系主要体现为社会决定。技术由于还处于实验阶段未经采用和扩散,因而对社会的影响处于隐性状态。政治经济学派代表学者之一,英国的雷蒙特· 威廉斯, 提出了技术研究和发展过程中的意
7、图问题, 他认为,人们先在心中有了意图和期望,才去寻找和发展出电视这种科技。同时,有些社会需求, 取决于在当时的社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而并不取决于社会需求。同样,一种需求,符合决策群体的利益,它将被摆在优先地位.法兰克福学派学者马尔库塞也曾指出,技术本身就是预先按照统治者的意志和需要设计出来的,设计本身就包含了一种统治的先验性和控制的欲望2.成熟期当原型转化为发明并在社会扩散之后,这一技术便进入成熟期。尽管进入成熟期之后,媒介技术仍然要受到社会权力因素的制约,但此时,媒介技术的内在能量得到了大幅度的释放,其对社会的作用也从隐性转为显性,并逐渐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这一阶段,技术对社会
8、的影响大于社会对技术的影响,二者的关系主要体现为技术决定社会。此时,社会对技术的影响仍然存在,只不过相对于技术的主导作用而言,社会的影响成为一种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为通过社会压制因素对技术的激进潜力进行限制。这一阶段,技术成为社会变迁的主要推动力,在两个层面上导致社会变迁。在社会结构的宏观层面上,技术是社会历史变化的主要原因,如贝尔、增田米二等学者提出的“信息社会” ( informationsociety)的理论,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使社会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 使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卡斯特尔进一步提出,信息社会和网络社会的概念,他认为,社会当中,信息生产、处理和传送成为生产力和
9、权力的根本来源,信息传播技术使得网络化成为不断变化的、自我扩展的人类活动形式,并使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所有领域都发生变化。在特定工具的日常应用的微观层面上,技术是细微而又深刻的社会心理变化的主要原因,如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的观点,认为媒介技术是对人类心理和感官的塑造和延伸。同样,技术对社会的决定作用,还表现在技术与社会需求的关系的转变上,当人类某方面的基本需求通过某种技术得以满足之后,技术将反过来成为刺激人类欲望和需求的动力之一。例:磁带录像机-3精选文库技术扩散的前提,只有当某种技术扩散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技术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出来。美国传播学家罗杰斯在其创新的扩散理论当中,描绘了一条扩散
10、的S 型曲线,指出当一种创新,只有在其潜在的市场当中,大概扩散到16%时,扩散率才会急速加升,进入到一个起飞点( take-off point ),与技术的扩散相一致,技术对于社会的决定作用,也要在这一起飞点之后方能显现。而一旦技术进入成熟期,社会对技术的作用就显得相对弱化与滞后,使得技术在特定情况下,会凭借自身固有的属性,暂时挣脱社会的控制,而产生人们难以预料的结果。3 过时期当某种技术逐渐过时,无法满足新的社会需要的时候,社会的力量又一次超过技术的力量,迫使过时技术做出改进,否则便将其淘汰。这一阶段,社会对技术的影响又占据上风,二者的关系又回归到社会决定。某项技术因为逐渐过时而转向社会边缘
11、,对社会的影响也大大减弱。同时, 新的社会需要则又促使新的技术原型浮出水面,被社会采纳、接受并广为扩散,于是开始了新一轮的技术演变。社会的决定力量,在这一阶段, 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喜新:一是新的社会需要对新技术的刺激。恋旧:但同时,与旧技术有千丝万缕联系的社会,对潜在新技术的利用,会产生一种延缓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 技术是在社会力量的制衡中以一种逐渐的方式被淘汰或蜕变的。例:微软的操作系统“进化”而非“革命”过时技术的淘汰或蜕变并非一夜之间的事情。尽管新的社会需要已经开始对旧技术施加压力,然而经过成熟期后的旧技术通过与社会诸因素的充分互动,已经深植于社会的各个阶层,与社会融为一体, 而社会系统自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应急专家聘用合同和协议
- 物业管道井维修合同范本
- 自我安全告知协议书模板
- 法人公司股权转让协议书
- 舞台(搭建)租赁协议书
- 门诊包干协议书模板模板
- 油脂企业转让协议书范本
- 汽车保险维修合同协议书
- 门楼制作合同协议书范本
- 玉米保护性耕作合同范本
- 器械gcp培训课件
- 2025年甘肃省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一模地理试题(解析版)
- 2025年裂解(裂化)工艺考试试题题库
- T/CECS 10343-2023不锈钢槽式预埋组件
- 四年级数学下册家长会课件
- 划停车位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地市级)
- 双重预防体系培训课件
-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5-2011)
- 靶向药安全输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