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_第1页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_第2页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摘 要: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的精神产物, 其思想文化的精髓对中华民族有着深远的影响。直至今日,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在做人的基本道德、尊师重教和国家的治理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 意义。本文结合在中国哲学史课上老师所讲解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来谈儒 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儒家思想现实意义在当今社会,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儒家思想再次 进入人们的视野,再次被人们提及。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流地位,对 中华民族的影响非常深远。它不仅给人们指出做人的基本道德标准,而且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儒家思想提出了做人的基

2、本道德标准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失去的自己的价值信仰,失去 了做为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各种不和谐的现象存在与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相 悖。各种有害身心健康的食品、药品等进入市场,危害着人们的健康。这些制造 商们已经失去了作为人的基本的道德准则。儒家思想中特别强调做人的基本道德 标准。孔子特别强调“仁”的思想。孔子认为:“仁者当爱人”即把人当做人来看而不是把人当做工具、当做手段,要把人当做目的。孔子还强调“为仁由己不 由人”,即具有仁的德行的行为是自觉的、主动的。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 斯仁至矣。”(述而)又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理 仁)

3、这就是说明仁的自觉性的特点,实现仁依靠本人的决定和努力,是每个人完 全可以做到的。孔子强调实行仁的自觉性,目的是要人们自觉地去使自己的行为 符合礼的规范。所以,孔子宣扬为仁的自觉性,也就是把“礼”这种外在的约制, 通过“仁”的德性修养,完全成为一种内在的、自觉的道德规范。这对于那些黑 心的制造商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教育依据。温总理说 :“企业家们应该流淌着 道德的血液。”可见,温总理对企业家提高自身道德标准的期盼。 企业家们要提高 自身的道德就必须要自律和他律,而自律最重要。企业家在心中要有道德的良知, 要有做人的基本准则,而不要只顾着追求经济利益而抛弃了自身的道德和良知。孟子强调“性善论”的

4、思想。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只不过在社会环境的熏陶下而慢慢变恶的。孟子认为人人生来都有天赋本性还有 “羞恶之心”、“恭 敬之心”(或叫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心,就是孟子说明天赋道德观念 和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告子上)这就是说,人最基本的 四种道德品质仁、义、礼、智,是从这四种天赋的“心”发端的。“最美司机”吴斌很好的体现的孟子的这种思想。吴斌是一名司机。在行驶过程中,前方有异物似炮弹横空飞来,砸碎车窗前的挡风玻璃,击穿了吴斌的腹部,他本能地搭了一 下肚子,然后紧紧的握住方向盘,强忍剧痛,

5、换挡、刹车、将车缓缓停好,拉上手 刹、开启双闪灯,然后站起来,面向乘客说出他最后的话语。他以一名职业驾驶 员的高度敬业精神,以对他人生命的尊重,用自己 76秒的坚守和生命完成保证 乘客安全的神圣使命和英雄壮举。二、儒家“尊师重教”的思想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儒家思想开创了尊师重教的先河。孔子创办了私塾,打破了官人垄断教育,平 民子弟不得学习的限制。孔子明确提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 而学之又次之也。”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求获得知识,就要取得直接的经验,也要善 于吸取他人传授的间接经验。在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上,孔子指出“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述而),即在学习中不要感到厌烦,在教育别

6、人的时候不要感到厌 倦。孔子还指出,学习时首先应该采取虚心的实事求是的老实态度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因此他反对缺乏事实根据的道听途说,甚至批 评这样的行为是不道德的:“道听途说,德之弃也。”其次,他主张学习的知识面 要广泛,学习的途径也要多样化。对过去流传下来的典籍,固然要“学而时习之”, 同时还要“每事问”,要“不耻下问”。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就是说,他是可以向任何人学习的。别人的 长处,他当然要作为良好的经验加以吸收;别人的缺点,也可以作为客观的教训加 以对照,如果自己也有,就努力改正。最后,在教学方法上,他提

7、倡学与思结合, 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这是说,只学习前人传授的知识 而自己不进行思考,将仍旧停留在混沌迷惘的阶段而不会有真正的收获; 只凭空 思考而不学习和利用前人的知识经验,也可能走向危险的斜路而一无所成。因此, 他极力提倡“温故而知新”(为政)。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他主张多用启发式:“不愤不启,不俳不发”(述而),即不到学生苦思苦想之后仍有所不解时 , 不去进行启发诱导。因此,他教学生时,能根据各人不同的特点回答不同的问题, 因材施教。孔子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对于现在的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 国的教育进入了课改的时代,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出高质量

8、的人 才成为教师的烦恼。孔子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给了现代教师们一个很好的答 案。现在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除了要充分的去理解课堂上所讲解的 知识还要学会思考,学会主动的学习。同时还要求老师要改变以前的教育观念, 树立现代的教育观,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优点,要有针对性的教学而不 是不顾实际满堂灌。三、儒家“德治”的思想有利于国家治理儒家思想对国家治理的影响主要是指在 “德治”上。中国自远古三代就有“以 德治世”的思想传统。孔子继周公之后,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德政”的思想,首 开儒家德治主义之先河。“以民为本”是儒家德治思想的基础 。所谓“民本”就 是认识到人民、民众在国家中的重要地

9、位,如果统治者背离了民心 将不到民众的 拥护,国家政权就不能巩固,甚至会被人民群众用武力推翻的。孟子的“仁政” 理论就是以民本为基础的,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孟子看来,人民 是宝贵的,不能忽视人民的利益和疾苦。荀子引用古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以民本思想为核心价值的儒家的“德治”思想, 表现出它极大的进步性和人民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国家的治理过程中,要充分维护人民的利益,要时刻把人民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于群众,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 用,利为民所谋!儒家认为道德乃政治之本,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从“德治”的方式说,儒 家强调为政者应在道德方面起表率作用,尤其主张君主应以个人的伟大人格力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