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综合布线系统(主要部件)_第1页
第2章 综合布线系统(主要部件)_第2页
第2章 综合布线系统(主要部件)_第3页
第2章 综合布线系统(主要部件)_第4页
第2章 综合布线系统(主要部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3 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部件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主讲:章文俊n综合布线系统中采用的主要布线部件并不多,按其外形、作用和特点可粗略分为两大类: 传输介质传输介质 接续设备接续设备2.3 综合布线系统的主要部件 n数据传输速率n数据传输速率就是指每秒钟传送的二进制脉冲的信息量,其单位通常为bit/s。衡量的是线路传送信息的能力 。n通道的频率是衡量单位时间内线路电信号的振荡次数。而单位时间内线路传输的二进制位的数量由单位时间内线路中电信号的振荡次数与电信号每次振荡所携带二进制位(bit)的数量(信号编码效率)来决定。 n带宽 n传输介质的带宽定义为介质所能携带的信息的容量,用MHz

2、表示,表示介质所支持的频率范围 n传输通道的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关系类似于高速公路上行车道数量与车流量的关系。2.3.1 传输介质n综合布线系统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对绞线(又称双绞线)、对绞对称电缆(简称对称电缆)、同轴电缆和光缆(1)对绞线和对绞对称电缆n对绞线,其铜导线的直径一般为0.4mm1mm n扭绞的目的是使对外的电磁辐射和遭受外部的电磁干扰减少到最小 n10Base-T网络于90年代开始使用,10代表传输速率为10Mbits,Base代表基带,T代表对绞线。 对绞线和对绞对称电缆UTP:UTP对绞电缆是无屏蔽层的非屏蔽缆线,由于它具有重量轻、体积小、弹性好和价格适宜等特点,所以使用较多

3、,甚至在传输较高速数据的链路上也有采用。但其抗外界电磁干扰的性能较差,安装时因受牵拉和弯曲,易使其均衡绞距受到破坏,因此,不能满足电磁兼容(EMC)性规定的要求。同时该种电缆在传输信息时易向外辐射泄漏,安全性较差,在党政军和金融等重要部门的工程中不宜采用.2.3.1 传输介质对绞线和对绞对称电缆STP(每对芯线和电缆绕包铝箔、加铜编织网)FTP(纵包铝箔)SFTP(纵包铝箔、加铜编织网)对绞电缆都是有屏蔽层的屏蔽缆线,具有防止外来电磁干扰和防止向外辐射的特性,但它们都存在重量重、体积大、价格贵和不易施工等问题。在施工安装中均要求完全屏蔽和正确接地,才能保证其特性效果。因此,在决定是否采用屏蔽缆

4、线时,应从智能化建筑的使用性质、所处的环境和今后发展等因素综合考虑。 2.3.1 传输介质 1、双绞线均为4对八芯双绞线(绿色、蓝色、橙色、棕色) 2、双绞线传输只用双绞线中的两对 3、综合布线规范中模块打线方式有2种:568A和568B 4、 在网络传输中使用到的是1、2、3、6根线缆进行传输(在按照标准打线的情况下使用的是绿色和橙色两对线缆进行传输 5、 在出现故障时可以使用另外两对线缆( 4、5、7、8芯,蓝色和棕色)TIA/EIA-568-ATIA/EIA-568-B1白/绿1白/橙2绿2橙3白/橙3白/绿4蓝4蓝5白/蓝5白/蓝6橙6绿7白/棕7白/棕8棕8棕2.3.1 传输介质(2

5、)同轴电缆 n基带同轴电缆n粗同轴电缆n细同轴电缆n宽带同轴电缆n同轴电缆其他分类:n实芯同轴电缆n藕芯同轴电缆n物理发泡同轴电缆n竹节电缆(3) 光纤与光缆光纤为光导纤维的简称,光纤和同轴电缆相似,只是没有网状屏蔽层。中心是光传播的玻璃芯。在多模光纤中,芯的直径是15mm50mm,大致与人的头发的粗细相当。而单模光纤芯的直径为8mm10mm。芯外面包围着一层折射率比芯低的玻璃封套,以使光纤保持在芯内。再外面的是一层薄的塑料外套,用来保护封套。光纤通常被扎成束,外面有外壳保护。纤芯通常是由石英玻璃制成的横截面积很小的双层同心圆柱体,它质地脆,易断裂,因此需要外加一保护层。2.3.1 传输介质光

6、纤介绍光纤介绍常用的光纤缆有常用的光纤缆有: :8.3m 8.3m 芯、芯、125m 125m 外层、单模。外层、单模。62.5m 62.5m 芯、芯、125m125m外层、多模。外层、多模。50m 50m 芯、芯、125m125m外层、外层、 多模。多模。100m 100m 芯、芯、140m140m外层、多模。外层、多模。 n优点:n1、不会产生电磁波,幅射和能量,不受电磁波,幅射和其他电缆干扰。是绝缘体。n2、体积小,重量轻,高带宽(理论传输达2.56Tb/S)n3、长距离传输。(单膜可达120km)n4、材料资源丰富。故障检测容易。常用光通信波段光纤布线中使用光波的几个波段:800nm9

7、00nm短波波段;1250nm1350nm长波波段1500nm1600nm长波波段。多模光纤运行波长为850nm或1300nm,而单模光纤运行波长则为1310nm或1550nm。光纤结构光纤结构 单模光纤(Single-Mode,SMF) P31表2-3 单模光纤只传输主模,也就是说光线只沿光纤的内芯进行传输。由于完全避免了模式色散,使得单模光纤的传输频带很宽,因而适用于大容量,长距离的光纤通讯。单模光纤使用的光波长为1310nm或1550nm。能量损耗小,不会产生色散。大多需要激光二极管作为光源。 规格:8/125um,9/125um(常用),10/125um多模光纤(Multi-Mode,

8、MMF) 在一定的工作波长下(850nm/1300nm),有多个模式在光纤中传输,这种光纤称之为多模光纤。由于色散或像差,因此,这种光纤的传输性能较差,频带较窄,传输容量也比较小,距离比较短,有色散。 规格:50/125um, 62.5/125um (常用),100/140um,200/230um.(3) 光纤与光缆n当需要在一个建筑群之间敷设较长距离的线路,或者在建筑物内信息系统要求组成高速率网络,或者与外界其它网络特别与电力电缆网络一起敷设有抗电磁干扰要求时,宜采用光缆作为传输媒体。n当用于计算机局域网络时,宜采用多模光缆;n做为远距离电信网的一部分时应采用单模光缆。 2.3.1 传输介质

9、n常见:62.5/125;50/125n连接方式:端接;熔接n光缆只能单向传输,要实行双向通信,必须成对出现2.3.1 传输介质n光缆的优点:n频带较宽,通信容量大n电磁绝缘性能好n衰减较小n中继器的间隔较大2.3.1 传输介质n光纤通信的网络应用n理论峰值:50GBn支持远距离传输n安全性好n光纤通信系统n光源n光纤n光发送器n光接收器2.3.1 传输介质(4) 无线通信介质n无线电波n微波n地面:需要中继,安全问题n卫星n红外线:成本低,速度慢,不能穿越障碍物n激光:安全2.3.1 传输介质2.3.2 接续设备n接续设备是综合布线系统中配线架(柜)和连接硬件等的统称,主要用于各接续点的端接

10、和管理。n接续设备包括:n配线架n适配器 n分线设备 n交接设备 n跳线 n光纤连接器 2.3.2 接续设备n配线架n主要用于光缆终端的光缆熔接、光连接器的安装、光路的调配、多余尾纤的存储及光缆的保护等。光纤配线架产品特点n光纤端接解决方案分为12位、24位机柜安装光纤配线架;n不使用安装支架时,12位、24位光纤配线架单独使用时可以直接安装于墙面上;当使用安装支架时,12位、24位光纤配线架可以直接安装于19英寸标准机柜;n盒盖可以遮护整个光缆和终端器件; nST型光纤适配器需单独订货n全钢壳体,喷塑处理,美观大方.PD5012-ST/12口ST型光纤配线架ST型光纤适配器需单独订货 PD5

11、024ST/24口ST型光纤配线架ST型双口光纤适配器需要单独订货 PD5012-SC,24位SC型光纤配线架SC型双口光纤适配器需单独订货 2.3.2 接续设备n适配器n使不同大小和类型的终端设备接入到综合布线系统中。产品特点n适配器用于连接两个光纤连接器的接口;n备用单模/多模ST、CS、双SC、FC等各种类型。 双口SC适配器 SC适配器 ST适配器 2.3.2 接续设备n跳线n用于完成配线架之间的链路连接和系统的管理。SC光纤跳线ST光纤跳线MT-RJ光纤跳线FC光纤跳线2.3.2 接续设备n光纤连接器n实现光纤链路的接续ST头ST连接器SC头SC连接器光纤接口FC头FC连接器室外光缆光纤跳线尾纤耦合器光纤终端盒/接口箱/配线箱交换机光纤模块A光纤SC头光纤ST头 光纤连接实物图光纤连接实物图A幢B幢建筑群建筑群/垂直干线子系统光纤连接方式:垂直干线子系统光纤连接方式:交换机光纤模块交换机光纤模块A 光纤跳线光纤跳线 耦合器耦合器 尾纤尾纤 室外室外光缆光缆尾纤尾纤耦合器耦合器 光纤跳线光纤跳线交换机光纤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