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德育论文倾注关心,用师爱温暖学生_第1页
班级德育论文倾注关心,用师爱温暖学生_第2页
班级德育论文倾注关心,用师爱温暖学生_第3页
班级德育论文倾注关心,用师爱温暖学生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班级德育论文倾注关心,用师爱温暖学生韩云亮社会对老师的评价一向都很高,有人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老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有人说老师是甘为人梯,默默耕耘;也有人说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老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并且要善于赞美学生才能获得好的教育效果, 把爱事业与爱学生相结合才是个好教师。一、赞美的基础是对学生理智的爱和对学生人格的尊重。“爱”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教育因素,可以说是事关教育成败的心理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着意知觉对方, 有意或无意地寄以期望, 对方就会产生相应的

2、反应。教师对学生表示好感,学生就会在学业、品德、习惯方面表现进步。教师如果对学生表示厌恶或失望,学生心理就产生负效应,表现为退步。爱是一种由衷的热情,是一种自我牺牲的依依不舍的道德情感。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作是教师最基础的美德。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过: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他们。”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爱,它是世上最崇高、最理智的爱,没有这种爱做基础,就发现不了学生中真、善、美的东西、赞美就失去了基础。如果一定要赞美, 那么这种赞美也将是苍白和

3、虚伪的恭维、讨好,必将失去赞美的效应。教师应学会赞美的艺术,倾注真诚的师爱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人本主义学派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 学习是个性、潜能和价值自我表现和实现的过程。 教学的实质和根本任务在于创建一个让学生感到安全、轻松、消除心理压力和负担的情境,让学生敢于和勇于自动发表见解、 自由想象和创造, 即教学就是为学生的自我实现创造一个安全的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教育过程。在亲密、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中,学生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学生的缺点,问题,甚至是错误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并不违心地去粉饰,美化他们的缺点和错误,而是不要忘记爱护

4、和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身尊心。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冷静地、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二、赞美有巨大的力量。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信任和尊敬,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一个人保持愉悦的心情和旺盛的工作热情的需要, 赞美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要,作为教师就应懂得这项育人的原因则, 不应总把精力集中在专挑学生的毛病,专批评学生的缺点上。 “毛病越挑越多”,绝不会越挑越少。教师应把注意力集中到发现和赞美学生的真、善、美的闪光点上,“美”的东西越赞越多、越“美” 。赏识和赞美学生就是承认学生的成功。美国一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赞美犹如阳光” ,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

5、, 一旦得到满足, 便会成为其积极向上的原动力。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不失时机地给予他们表扬。赞美不等于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也不等于不批评。这样,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会使他们精神脆弱,听不进批评,一听批评就消极或暴跳如雷。那样实际上是害学生,是“棒杀”。不要轻易地指责批评,要多点宽容,批评是为了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一个平日对学生冷漠的教师, 很难想象学生会产生乐意与他进行交流的内在动机。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独立个性和情感的人。教师要放下多年的师道尊严的架子,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尊重与否往往决定着课堂气氛是否会合作、愉快和积极向上。 尊重学生就会尊

6、重孩子的发言,聆听他们的见解,相信他们的能力,给予他们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权力,使他们主动、 乐意地参与至共同进行的教学过程中来。苏霍姆林斯基说: “儿童的尊严是人类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潜在的力量。”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 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心态,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情感和才智能力,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 。 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尊重是一缕和煦的春风 ,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与学生之间产生协调的情感。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他们虽小,但也有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爱好。三、信任和宽容学生。我们要让学生对我们的课堂充满信任和期待。

7、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你说他行,他就行,你说他不行,他就不行,因此在课堂上要多赞美,少批评,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四、以“爱心换真情” ,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人们常说,人的一生中能够遇上一位好老师是莫大的幸福。 我很幸福,因为我在学生时代也遇到了许多给予我很多帮助的好老师。 这些老师教我知识教我做人, 从童年时代开始我就拥有做一位像他们一样的好老师。现在我也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 三年来我一直认真努力在适应教学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有的时候我也会觉得非常困惑,读了新时期师德精神的颂歌这本书之后,我的困惑也终于找到了答案,优秀教师黄静华告诉我们要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 努力以一个教师真诚的爱去理

8、解、宽容、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虽然我现在任教的学校是本市的一所重点中学, 可是也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是出类拔萃的尖子生,学生之间家庭环境、性格各方面都不同,有很多学生来自单亲家庭更需要关爱。 有一次上课由于我对学生的家庭情况不甚了解,提问一位已失去父亲的孩子有关父亲的问题而使其当场落泪,对此我很自责, 在每次提问时我都尽量避免谈论有关学生家人的话题。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有的学生由于养成了不自觉的学习习惯,在家里又缺乏家长的监督导致学习成绩一直处于落后的位置, 虽然学习成绩不是衡量一个学生唯一标准但却是一个最重要的标准。 “严在当严处, 爱在细微中”是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老师践履笃行的“师爱”内

9、涵。 “爱”仅仅是“师爱”内涵的一半,其另一半则是“严” 。没有严就谈不上真正的爱。因为爱必须严。对一些爱偷懒的学生一方面我们是采取说服教育,另一方面也要相应地进行惩戒使其改正错误。无论是在“做人”还是做“做学问”都必须严格要求。因为一流的人才的基础是砥砺一流通品行。霍懋征、邹有去、黄静华、盘振玉、林崇德五位模范教师是我国新时期人民教师的楷模, 是师德的表率。 他们的典型事迹和高尚师德感人至深。虽然我与他们相比差距很大, 但是我下决心要向他们学习,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好教师一直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要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崇高思想;学习他们教书育人、爱生如子、为人师表、无

10、私奉献的高尚师德;学习他们艰苦奋斗、孜孜不倦、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敬业精神。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德集中展示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精神风貌。看完这本书,我同时受到了一次爱的教育,“让爱的阳光照亮深山” ;“用大山一样的情怀, 让爱在大瑶山中不断延伸”等等一字一句都不断地在我耳边回响。 五位教师共同的特点就是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他们是“把爱献给教育的人” ,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们为我们树立了人民教师的光荣榜样。 人民教师是无比光荣而又神圣的称号, 人民教师这一称号有两层深刻的含义, 第一是为人民服务的教师, 第二是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我们要向五位优秀教师学习

11、,做为人民服务的教师,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

12、称之曰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能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亲贤臣, 远小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 远贤臣,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 灵也。 侍中、尚书、 长史、 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