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鬼李贺作品赏析实用教案_第1页
诗鬼李贺作品赏析实用教案_第2页
诗鬼李贺作品赏析实用教案_第3页
诗鬼李贺作品赏析实用教案_第4页
诗鬼李贺作品赏析实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李贺(l h)(790-816)字长吉,河南福昌(洛阳宜阳县)人,唐宗室后裔,远祖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李亮。18岁到东都洛阳,以雁门太守行拜见韩愈,备受赞赏,遂声名远扬。 有“诗鬼”之称。第1页/共38页第一页,共38页。 21岁参加河南府试,被荐举进士,但遭小人的嫉妒和攻击,说李贺父名晋肃的“晋”与进士之“进”同音,犯家讳,依据礼法惯例,应避讳不得参试。李贺被迫放弃了考进士的权利,断绝了仁途之路,以后他一直(yzh)陷于抑郁痛苦之中。后经人推荐,到长安任从九品的太常寺奉礼郎小官,地位卑微,李贺不堪屈辱,任期未满就告病辞官。年仅27岁,就病卒家中。第2页/共38页第二页,共38页。 李贺诗歌大

2、多抒写怀才不遇的悲愤。他继承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又从汉魏六朝乐府及萧梁艳体诗多所汲取,以出人意表的想象,奇特不凡的构思和新颖诡异的语言,表现出幽奇神秘的意境,创造(chungzo)出新奇幽美的艺术境界,形成了自己的独创风格。其作品集为李长吉歌诗。他的诗歌在唐诗中别出一格,被称为“长吉体”。 第3页/共38页第三页,共38页。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tn rn)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 文献通考第4页/共38页第四页,共38页。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压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陌香。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yo wn)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第5页/共3

3、8页第五页,共38页。 李贺梦天 是一首梦游太空的记梦诗。诗 人通过记梦游仙的方式,抒发郁结于胸中(xin zhn)的感 情,表达了对人事沧桑的深沉感喟。 第6页/共38页第六页,共38页。 梦天以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运用神话传说,描绘了一个奇丽变幻的梦境:先是云气迷蒙,天色阴沉;随即云层半开,月光斜射;转瞬之间,玉轮轧露,万里清辉。在碧净如洗涤的宇宙里,诗人飞身进入月宫,和嫦娥相逢在桂子飘香的小径上。接着(ji zhe)又从月宫中俯视人间,但见黄尘清水,沧海桑田,象走马一样地迅速变更;辽阔的九州和浩瀚的大海,渺小得象九点烟和一杯水。第7页/共38页第七页,共38页。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

4、斜白。 首句言天色乍晦,蟾兔皆泣。我疑心这是形容(xngrng)黄昏时的一阵微雨。第二句“云楼半开壁斜白”,乃写雨停云开,月光斜照。第8页/共38页第八页,共38页。玉轮(y ln)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上句写一轮明月在放晴后完全显现出来,如车轮辗着清露而缓缓行进,光团而微湿,正是刻画雨霁后的月色(yus)。 下句写月中阴影,诗人想象这大约是仙人在栽满桂树的路边相遇。第9页/共38页第九页,共38页。 以上四句泛写天上夜景,有超尘绝俗之意。诗歌以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运用神话传说,描绘了一个奇丽变幻的梦境:先是云气迷蒙,天色阴沉;随即云层(yncng)半开,月光斜射;转瞬之间,玉轮轧露,

5、万里清辉。在碧净如洗涤的宇宙里,诗人飞身进入月宫,和嫦娥相逢在桂子飘香的小径上。第10页/共38页第十页,共38页。 以下四句乃转为自天上(tinshng)俯视尘寰。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第11页/共38页第十一页,共38页。黄尘清水(qn shu)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黄尘清水(qn shu)”两句是活用神仙传“沧海桑田”的典故。“三山”即三神山,谓蓬莱、方丈、瀛洲。“黄尘”泛指陆地、“清水(qn shu)”泛指海洋,盖从高空俯视,虽广袤的大陆只如一片黄尘,第12页/共38页第十二页,共38页。 汪洋的大海不过是几滴清水。但这里主要还不是形容大陆

6、与海洋之渺小,而是强调沧桑的变化,即侧重写漫无涯际(y j)、古往今来的时间观念,所以紧接着说“更变千年如走马”。第13页/共38页第十三页,共38页。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句中“齐州”本指中国,清代人因济南在古称齐州,便借用该诗句(sh j)描绘济南的山景。第14页/共38页第十四页,共38页。 “九点”所指,古今不同。清朝郝植恭在游匡山记中曰:“自鹊华以外(ywi),如鹊山、鲍山、崛山、粟山、药山、标山、匡山之属,蜿蜒起伏,如儿孙环列,所谓“齐烟九点”也。第15页/共38页第十五页,共38页。 又一说,“九”并非确数,泛指山多;今一般是指千佛山“齐烟九点”坊处北望所见到的卧牛出

7、、华山、鹊山、标山、凤凰山、北马鞍山、粟山、匡山、药山九座孤立(gl)的山头。第16页/共38页第十六页,共38页。 此两句是从月宫中俯视人间,但见黄尘清水,沧海桑田,象走马一样地迅速变更;辽阔的九州和浩瀚的大海(d hi),渺小得象九点烟和一杯水。第17页/共38页第十七页,共38页。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一句想落天外,比喻奇妙。“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亦是富有(fyu)哲理意味和艺术想象的千古名句。第18页/共38页第十八页,共38页。 全诗既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形象性,又充溢着深沉的哲理(zhl),散发着理趣的芬芳,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第19页/共38页第十九页,

8、共38页。 在这首梦天中,诗人梦游月宫,感宇宙之博大,时空之永恒,察地球之渺小,人生之短暂,一瞬千年,沧海桑田。九州大地,自天外观之,不过是烟尘九点;大海(d hi)汪洋,从高处俯察,不过是杯中之水。第20页/共38页第二十页,共38页。 诗中显示的这种雄浑博大、超然物外的气魄和胸襟,确乎是前无古人的。诗中揭示(jish)的永恒与短暂,伟大与渺小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是极富哲理的。第21页/共38页第二十一页,共38页。 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 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z hun)。女娲炼石补天处,

9、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 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第22页/共38页第二十二页,共38页。写作(xizu)背景 这首诗是李贺在京城所作,诗中刻画了名噪一时的梨园弟子李凭弹奏箜篌的绝妙声音,想象丰富,设色瑰丽。 清人(qn rn)方扶南在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云:“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第23页/共38页第二十三页,共38页。 吴丝蜀桐张高秋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ki mn jin shn),用“吴丝蜀桐”四字写箜篌制作工艺精良。“高秋”二字点明了弹奏时间是在深秋。 第24页/共38页

10、第二十四页,共38页。 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 诗的二、三句则是从侧面写美妙动人的箜篌声。 那悦耳动听的箜篌声,使得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为之停步,似乎(s h)在俯首聆听;亦勾起了善于鼓瑟的湘娥和素女的满腹愁绪,不禁为之潸然泪下。第25页/共38页第二十五页,共38页。 李凭中国弹箜篌 第四句点出演奏者的姓名。 层次安排井然,先写琴的材料、再写声,最后写人,具有先声夺人(xin shng du rn)的艺术效果。第26页/共38页第二十六页,共38页。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五、六句从正面(zhngmin)写绝妙的乐声。 “昆山玉碎凤凰叫” 着重表现声音的起伏变化,尤其突出了气

11、势和高音。箜篌声起,众弦齐响,如山崩玉碎一般,气势宏大;有时又一弦独鸣,如凤凰之声,声振云霄。 第27页/共38页第二十七页,共38页。 “芙蓉泣露香兰笑”这一句侧重(czhng)用通感、拟人的手法,写音乐的感人至深。 低沉的乐声犹如带露的芙蓉花哭泣似的;欢快的乐声好像盛开的兰花的笑颜。第28页/共38页第二十八页,共38页。 十二门前融冷光(lnggung),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这几句写箜篌声的艺术感染力。第29页/共38页第二十九页,共38页。 先写近处,“十二门前融冷光”,用夸张的手法(shuf

12、)写李凭的箜篌声,消融了城门前的冷气,使人们忘却了深秋的寒意。 “二十三丝动紫皇”,动人的箜篌声使人间的帝王和天帝也受到了感染,在侧耳倾听。第30页/共38页第三十页,共38页。 以下诗歌的感染力由人寰延伸到仙境。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以上六句,诗人用大胆诡谲的想象(xingxing),显示了乐声对仙境的魅力影响。第31页/共38页第三十一页,共38页。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这两句是说,恢弘的乐声传到天上,感动(gndng)了正在补天的女娲,她忘记了补天,导致石破天惊,秋雨磅礴。第32页/共38页第三

13、十二页,共38页。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诗人又将视角转到仙山,写教令神妪听到这美妙的乐声,感动非凡;就连行动迟缓的老鱼、瘦蛟也随之翩翩起舞。用这三个意象的动作充分显示了音乐的艺术(ysh)魅力。 第33页/共38页第三十三页,共38页。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以上都是写乐声的磅礴气势,写动态美。最后两句写乐声的舒缓,写静态美。 整天伐桂的吴刚闻之,忘记了疲惫,不觉(b ju)倚着桂树聆听着;寂寞的玉兔也被迷住了,任凭深夜的露水打湿了身体。衬托出音乐的幽深绵渺的境界。第34页/共38页第三十四页,共38页。 李贺将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借助人间仙境的神奇想象,将之转化为可感的物象,充分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