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年少的华人女状元_第1页
世界上最年少的华人女状元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世界上最年少的华人女状元汪晓宇:从自闭到驾机飞翔汪晓宇1985年生于宁波。5岁时随父母定居澳大利亚。18岁中学毕业参加联合 国教科文举办的年度IB(国际高考),在全世界6万多优秀考生中,夺得世界 冠军,成为联合国历史上最年少的IB华人女状元。读大学后,19岁获得澳大利亚全国优秀学生奖。20岁获得居住维多利亚州的优 秀学生社会服务奖,并被学校破格选为助教。21岁获得了“澳洲杰出青年”称 号,并被推选为澳洲维多利亚地区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席。如此优秀的人才,是不是从小就特别出色呢?恰恰相反,汪晓宇小时候有严重 的自闭倾向。特别是刚到澳大利亚时,与当地学校格格不入,根本听不懂老师 讲的是什么。那么,她是

2、如何从自卑走向自信、又一步步走向辉煌的呢?小时候被小朋友打不敢逃跑汪晓宇小时候不像别的婴儿那样活泼,不哭、不笑、不闹,怕见生人,特别文 静老实。爸爸妈妈工作都非常忙,汪晓宇两岁就被送进幼儿园。她常常抱着一 个布娃娃,从上午一直坐到下午两三点钟,从不和别的小朋友玩。班里小朋友 多,老师也不在意,反而觉得她特别好管理。但爸爸妈妈很担心,每次到幼儿 园接她,总是看到别的孩子都在快乐地玩闹,自己的女儿却孤零零地呆在一边, 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在幼儿园不合群,在家也很“怯场”,表弟来了,两个人玩不了多久,表弟就“欺负”她。 为锻炼女儿,爸爸汪正亮“怂恿”女儿: “你可以自卫啊,他打你, 你就推他嘛! ”正

3、说着呢,小表弟又追过来打她了,爸爸见她还是不 敢动手,急了,就小声提示:你推他呀!女儿把身子躲在爸爸身后,小声对爸 爸说:“你推、你推。”弄得爸爸哭笑不得。表弟见状,更加“变本加厉”, “啪啪啪”打得更加用力,而女儿连逃都不敢,就呆在那儿,任凭表弟的小拳 头落下。后来汪正亮与妻子到澳大利亚留学,女儿就留在国内。三年学成后,他们既可 以选择在澳国定居,也可以回国发展。按他们夫妻的学历,回国可以找到非常 好的工作,待遇会很优厚。可是想到女儿是那样的自闭,在激烈竞争的国内, 将来很可能不适应。而澳大利亚的环境相对宽松,让女儿到这边来,也许更有 利于女儿的成长。于是,他们毅然决定,放弃回国,而是把女儿

4、接到澳大利亚到澳国第一天上厕所受难为这年,汪晓宇5岁。团圆是幸福的。三年不见,女儿虽然长高了不少,可怕见生人、不爱交往的毛 病一点儿也没变,甚至比过去还有些增加,整天要求回中国与姥姥玩儿。这令 汪正亮和妻子欣喜之余又有些担心。澳大利亚小学生入学早,过了不久,汪晓 宇就入学了。刚刚在澳大利亚找到工作,努力打拼中的汪正亮夫妇没有太多的 时间照料女儿,只是抽出三天时间,教女儿最基本的英语。其中,教的最多是“上厕所”。直到女儿流利出说出这个词,汪正亮才放心地把女儿送进学校。可是,偏偏就是因为上厕所,第一天就出了大问题。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和老师、陌生的语言,让本来就心怀疑虑的汪晓宇更 加紧张。突然一

5、阵内急,她想小便。可是手举起来,词却忘了。只好又把手放 下,硬憋着。老师见她浑身发抖,脸色苍白,问她怎么了,她却无法表达。老 师也慌了。情急之下,老师忽然想起五年级有个中国籍的学生,就飞快地把那 个孩子找来,这才弄明白问题所在。在全班同学惊诧的注视下,那个五年级的 学生带领汪晓宇飞快地跑向厕所。汪正亮听说后,哭笑不得,只好又把“上厕所”的英语反复教女儿。第二天上课时,汪晓宇又一次内急,可是,今天早上来学校的路上还复习过的 那个词,又不翼而飞了!这可怎么办?好在她急中生智,反正已经知道厕所在 哪儿了,自己跑去不就得了?于是她也不打报告,起身就往厕所跑。老师一愣, 赶紧叫一个学生跟着她,待明白这个

6、中国女孩是去了厕所,不禁哈哈大笑。也许,长这么大,这是汪晓宇第一次自作主张!由于语言不通,她坐在教室里如听天书,老师讲的是什么,她一句也听不懂!期末,班主任给汪晓宇写下这样的评语:一年来,该懂的东西她都不懂,她也 不和别人交往,是不是心理和智力上有问题?建议父母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并进行智力测试。于是,汪正亮就带女儿看医生。专科医生对汪晓宇测试后说:她智力没有问题, 但是心理压力太大。汪正亮突然想到爱因斯坦,好像小学五年级以前,老师也曾误认为爱因斯坦有 问题。他对医生说:我的女儿现在的情况,是不是和爱因斯坦一样?医生听罢,哈哈大笑:有你这样对孩子这么自信的爸爸,你的孩子肯定没问题! 他叮嘱汪

7、正亮,多与女儿沟通,是减轻女儿心理压力的最好方法。两个男人一见如故,紧紧握手告别。爸爸每天与女儿谈一个半小时带领女儿回到家,汪正亮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女儿之所以有自闭倾向、心理压 力大,与自己关爱不够有直接关系。女儿小时候,自己忙于工作和筹备出国读 书,关心不够,后来自己与妻子先后出国,更是把女儿扔在国内。接女儿到澳 大利亚后,自己与妻子又忙着打工、赚钱,把她扔给学校,平时也顾不上问一 下女儿在学校的情况,还以为女儿在学校一切都正常呢!那么,如何进行补救呢?汪正亮想,既然是沟通不够,就要在沟通上下功夫。 于是他决定,不论多忙,每天与女儿交谈至少一个半小时!由于实在太忙,这 个时间大部分是在吃晚饭

8、的时候。交谈的内容主要是女儿一天的活动,上了什 么课、课间做什么、同学说什么、老师说什么、她与同学们是怎么玩儿的、有 什么开心的事。无论事情多么琐碎,也不论女儿讲得多么凌乱,汪正亮都认真 听,并适时插话加以评论。渐渐地,女儿话越来越多,也条理多了。对于汪晓宇来说,父亲能认真地听她说话,本身就是一件很令她感动的事。因 为从小到大,从来没有人重视她,没有人认真听她说话,她总是有一种失落感, 感到自己像不存在一样。而现在,在她心目中最伟大的人物、父亲每天都认真 地倾听她说话,并帮她解决一些问题,就感觉到自己是重要的,有一种成就感 和被关爱的感觉。每天与女儿交谈一个半小时,并不是几天、几个月,而是从开

9、始一直坚持到现 在,尽管女儿已经是大学生,但只要有机会,父女之间就会进行真诚地沟通和 交流。如果以女儿考上大学为止, 那至少是12年,1.5乘365再乘12,共约7000个小时。这7000个小时的交谈,是汪晓宇走出自闭、找回自信最重要的因素。如果说,爸爸每天与她交谈一个半小时是一个开始,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过 程,那么家中买回电脑则可以说是晓宇从自卑、自闭到自信的转折点。一台电脑成为她人生的转折点1994年,汪晓宇8岁那年,学校给家长们发了一封信,内容是为了让学生接触 高科技,学校将配置电脑,并开设电脑学习的课程。那时,家用电脑刚刚面世, 价格昂贵,非常希罕。即使像澳大利亚这样的发达国家,一个

10、学校只添置了很 少的几台,好几个班共用一台,每周只有一节电脑课,每个孩子摸到电脑的时 间还不到五分钟。而家庭中,只有那些非常有钱的人家,才可以买一台电脑。在接到学校信的那一刻,一个念头就涌上汪正亮的心头:在家里,尽管他与女儿交流得很好,可回到学校,女儿还是不能冒尖,不能出人头地,不能引起同 学们的注意,这样,女儿就不能真正自信。既然学校这么重视电脑教育的开课, 还作为一件大事,郑重其事地通知家长,那么,如果家中买上一台电脑,让女 儿每天都能接触电脑,女儿就可能学得比其他同学好,就可能更快地自信起来。尽管那时他们家刚刚买了房,经济非常紧张,几乎每一分钱都要用来还贷款,汪正亮还是毫不犹豫地用他将近

11、半年的收入买了台电脑。汪晓宇的高兴可想而知,积极性空前高涨。汪正亮那时还不会用电脑,就把女儿领到电脑公司,学了两个半天,掌握了基本的开机关机程序,其余的功能都是女儿自己摸索的。其他同学每周只能摸五分钟,什么还没体会到就下机了,而汪晓宇每天回家都可以玩电脑,很快,在同学的眼里,她就成了一个小小电脑专家,所有的同学都向她请教,连老师有时也向她请教。同学们都以羡慕的目光盯着她。汪晓宇 成了中心人物,同学们都争着跟她说话。她的朋友越来越多。为同学们讲解、 示范不但使她自信,也锻炼了她的语言能力和交往能力。她变得自信、开朗、 大度、乐于助人。从五年级六年级开始,她变得非常喜欢到学校去,非常喜欢 学习。她

12、从一个独立的人走进了社会,融进了同学中。多开发女儿大脑0.5%在引导女儿从自闭走向自信的同时,汪正亮还注意开发女儿的智力。他想,既 然女儿的智力没有问题,那么,女儿就有可能在学习上出类拔萃。因为,根据 现代科学的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只用了百分之一,如果能激发女儿用到大脑 的百分之一点五,那女儿肯定要比别人行,甚至会成为世界冠军。自信、努力、加之正确的学习方法,汪晓宇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训练女儿节简朴素而在生活上,汪正亮则从小培养女儿节俭和朴素。 他对女儿说, 古人有言:“故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古人还说

13、“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他对女儿说,这些话的意思就是说,物质方面的享受不能太多。生活上艰苦朴 素、经历过艰难曲折,才能成功。在他的教育下,女儿从不讲究吃喝,对于爸 妈给她的旧衣服,穿上也很坦然,从来不觉得自己因为穿得不时髦而低人一等。 甚至,因为她总是穿旧衣服,同学们就把穿旧了的或不时髦了的衣服送给她, 她也坦然接受,久而久之,同学们甚至把父母穿过的衣服也送给她。于是,穿 旧衣服成了他们家的一种时尚,爸爸、妈妈、她、还有妹妹,穿的都是同学送 的衣服,很少买新衣服。说到此事,汪晓宇不但不觉得难为情,反而觉得很光荣。一方面,自己家中经 济不宽裕,可以省钱,另一方面,穿旧衣服本身就节约地球资源,是

14、对世界的 环保。说到节俭,具有经济和法律双学位的汪晓宇很有经济头脑,她第一个手机是到 商店买的,是一款淘汰了的,没有保修,但附加100块钱的通话费。等于是免 费得了个手机。她用了两年以后,把这个手机在网上卖出去,卖了300块钱。对方是专门收藏旧手机的。11岁时收到男同学的信晓宇一天天长大。和所有孩子一样,她也要经过青春期,也要遭遇初恋汪晓宇第一次接到男同学写给她的信时,是11岁 那是小学临近毕业时。 这天,爸妈从一大堆信中, 突然发现有女儿的一封。“晓 宇,有你一封信。”晓宇放学回家,妈妈把信给她。她一看信封上的笔迹,就 能分辨出是同班的一个男同学写的。她的心突然嘭嘭地跳,她飞快地跑进自己 房

15、间,并且紧紧地关上了门。男孩在信中说:“我们马上就要毕业了,我非常怀念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它是 多么美好!我想我们是不是能保持联系,成为Best friend(最好的朋友)?”11岁的汪晓宇脸上有些发烧。她脸红红地来到饭桌前,低下头,默默地吃饭。汪晓宇和妻子悄悄交换了一下眼神。刚才,在女儿关上门看信时,他们紧张地 进行了商量,妈妈说,怎么办?看来这是个男生写的信!汪正亮心里也有一点 儿打鼓,这么小的孩子就这样,怎么得了?可冷静下来他又想,这事不能堵, 只能引导。于是,在吃晚饭时,和通常一样与女儿交谈时,他和颜悦色地问: 晓宇,你好像今天收到一封信,是不是一张圣诞卡?晓宇摇了摇头。汪正宇说: 好吧

16、,如果你能看得懂、你自己能处理的话,你就自己处理;如果你需要爸爸 帮忙的话,你就拿出来让我看一下。女儿点点头。可是,第一天、第二天,女儿都没有向爸爸出示这封信。直到第三天,女儿才 给爸爸看了男同学的来信。“晓宇,你是怎么想的?”“我也想成为他最好的朋友。”“要不,你自己写一封回信给他吧。写完,你愿意给我看你就给我看,不愿意 给我看,你就寄出去。”女儿瞪大眼睛,有些惊讶。本来,她以为爸爸会批评她,甚至会骂她,没想到 爸爸竟然这么开放、这么信任自己!于是,她写完信后,就给爸爸看了。信上 说,我的心情和你一样,我也非常怀念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你对我非常照顾。毕业之后,我们可以经常信件来往。”爸爸看了,

17、称赞女儿信写得很好。后来晓宇和那个男同学真的保持了一段时间的信件来往,半年之后,由于他们 在两个学校,共同语言也越来越少,关系也就不了了之了。爸爸开车送女儿“早恋”然而,事情还没有结束。晓宇读高一时,是在墨尔本一个数一数二的女校读书。 班上绝大部分的女生都有男朋友。晓宇的一个非常要好的女同学看她好像没男朋友,好像感觉她很苦恼,就对她说:晓宇,这个星期天我和我的男朋友出去玩,他会带他一个非常要好的男同学一起去。这个男同学长得非常帅,来自北 欧,个子高高大大的,黄头发蓝眼睛,你肯定喜欢。晓宇心中很好奇。本来么,同学们都有男朋友,为什么我没有?她回家对爸爸 说了这事。爸爸沉思了一下说:如果你想去看一

18、下,爸爸也不反对。女儿并没 有直接说要去,却反复说,哎呀,金黄色的头发、蓝眼睛,高高大大,太帅了。 见此,爸爸说,要么星期天你去吧。在到星期天的这几天里,爸爸就对女儿谈了他与女儿的妈妈谈恋爱的过程,他 特别跟女儿灌输了一个理论:爸爸和妈妈谈恋爱是一次性成功,互相都是第一 个。其实在我们澳洲,现在非常流行“一棵树和一片森林的关系”这个理论。 每个男孩都有他们的优点。现在很多家长不让孩子和异性接触,所以看到第一 棵树就感叹:哇!那么美!就拥抱了那棵树。结果,她就没有机会去见识其他 的美丽的树。爸爸进一步对女儿说:你要仔细看好那棵树,那棵树很美,可是 它身上还有疤,各种各样的疤。你去看一下森林,也许

19、会发现更美丽的树。女儿与男孩约会的地方很远,爸爸说,还是我开车送你吧。爸爸送女儿去约会不但让女儿感动,同时也让女儿冷静,减少了许多神秘感和 浪漫。不到两小时,女儿就回来了。女儿说,这个男孩没有深度,没什么可谈 了。做义工,感受帮助他人的幸福,感受健康的可贵汪晓宇第一次做义工是14岁,是到医院照顾患癌症的孩子,陪他们唱歌,给他 们讲故事。在病房里,她看到那些孩子满身都插着管子,脸苍白的,躺在床上, 不能出去玩,觉得他们那么痛苦,为他们难过。她尽自己的能力使他们快乐。每次做完义工走出医院,无论是阳光灿烂还是下雨刮风,她都觉得世界是那么 美好,能自由地行走在街上是那么美好。因为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有幸福的 生活。同时她也感叹,病房的孩子身体那么不好,随时都可能死去,根本看不 到希望,但是他们还是能够笑、还是能够开心,自己又有什么权利不开心?发 愁? 她深刻地体会到,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最幸福。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报答父母 放弃牛津大学联合国教科文举办的年度国际高考共考考六门课: 两门语言(主语、 第二语言); 数学;物理或化学任选一门;艺术;人文科学(如经济、历史)。还要加上做 两百个小时的义工。六门功课日常满分是600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