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霉素诱导试验在阳性球菌药敏试验中的应用_第1页
克林霉素诱导试验在阳性球菌药敏试验中的应用_第2页
克林霉素诱导试验在阳性球菌药敏试验中的应用_第3页
克林霉素诱导试验在阳性球菌药敏试验中的应用_第4页
克林霉素诱导试验在阳性球菌药敏试验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克林霉素诱导实验在阳性球菌药敏实验中的 应用【摘要】目的探讨阳性球菌中红霉素诱导克林霉素耐药性的发生情形,合理指导临床用药。方式MIC法检测某院579株阳性球菌 对克林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情形;双纸片法检测可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球菌及(3溶血链球菌对红霉素和克 林霉素同时耐药率别离占 % %在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灵敏的菌 株中,D实验阳性别离占 % %在红霉素灵敏株中未见克林霉素诱 导性耐药。结论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增强可诱导克林霉素耐药性的检 测,指导临床有效合理的利用抗生素。【关键词】革兰阳性球菌;红霉素;克林霉素;D实验The amplication of c

2、lisdamycin induction test in clinical microbiology susceptiability laboratories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sistance of erthromycin and clidamycin in Gram-positive coccus and help to reasonably use clindamycin. Methods Use of MIC to detect 578 isolates randomly collected from January to S

3、eptember in ourhospital, double antimicrobial agents detect the clidamycin induce Co-resistance to erythromycin and clindamycin accounted for %,%,% in Staphylococcus aureus,coagulase-negative coccus and beta-hemolylic the 129 eryRcliS isolates,the rate of inducible resistance to clindamycin (D-testp

4、ositive) was %,%,% all the eryScliSisolates,clisdamycin inducetest areThe detection ofinducible clindamycin resistance must be stressed in clinical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to provide good support for rational antibiotic therapy.【 Key words Gram-positivecoccus;erythromycin;clindamycin;D-test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作

5、用于细菌核糖体 50S大亚基,抑制细菌 蛋白质合成,从而致使细菌死亡。靶位点的改变是葡萄球菌对大环内 酯类、林可霉素类、链阳菌素 B等抗生素取得性耐药的要紧机制,并 对MLSB火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链阳菌素B等抗生素)抗生素表现为交叉耐药1,2。MLSB寸药分为固有耐药和诱导耐药。假设诱导耐药那么常规药敏实验表现为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灵敏,用双纸片法进行D实验时可见克林霉素抑菌圈靠近红霉素一侧显现弯曲的“D'形状,尽管在缺乏诱导剂时细菌表现对克林霉素的灵敏,但临床用克林霉素医治无效。其耐药机制可归结为由msrA基因编码的泵出机制,核 糖体可诱导变异,核糖体结构变异3。本实验通过双纸片

6、法检测可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情形,提示可诱导克林霉素耐药实验的必要 性,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细菌来源搜集某院2005年19月分离的阳性球菌579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72株,凝固酶阴性球菌132株,(3溶血链球菌175株)抗菌药物纸片红霉素、克林霉素购于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Mic法所用微 生物生化、药敏卡购于湖南天地人一辈子物试剂。培育基Mueller-Hinton(M-H) 琼脂培育基购于上海博塞科技进展。质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3X、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BAA977 (阳性对照),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BAA-976阴性对照)2方式利用MIC测定法规4采纳获卫生部

7、批准的湖南天地人公司生产的生化药敏实验卡 进行。双纸片扩散法5,6据2004年NCCLS隹荐在M僻脂平板上,别离贴红霉素(15wg/片)和克林霉素(2区g/片)纸片。两种纸片距离别离选用 15mm 26mm 35c培育1618h。用常规法取2纸片边缘距离,假设靠近红 霉素纸片处克林霉素纸片抑菌圈缩小或呈“D”形状,那么显示为诱导型耐药。统计学方式利用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X 2查验3结果见表1。对克林霉素未进行“ D”实验耐药率与“ D'实验后合计耐药率进行X 2查验,P<,不同有显著性。表1红霉素、克林霉 素药敏结果及D实验统计散布(略)注:ESCLS1霉素、克林霉素均灵敏;ERC

8、LR1霉素、克林霉素均耐药;ERCLS1霉素耐药、克林霉素灵敏纸片间距别离为15m吊口 26mm寸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情形散布见表2。表2两纸片间距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情形散布(略)在15mmF口 26mm1阳性检出率经x 2查验,P> ,D实验结果 不同无显著性。4讨论本实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发生率为65%较凝固酶阴性球菌(41%和(3溶血链球菌(34%高,由579株阳性球菌对克林霉素耐药性的散布情形可知,红霉素灵敏株中未显现克林霉素诱导耐药,而红霉素耐药株中,克林霉素耐药株也较 多,且固有耐药株占大部份,诱导耐药株也有相当比例。整体耐药性 与固有耐药性之间

9、的不同有显著性意义, 故有进行“D”实验的必要性。纸片扩散法测按时,抑菌圈结果于两纸片间距在 15mm寸较26mm各明 显;但不同无显著性;D实验被用于临床实验室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 素的诱导耐药性,简单易行。能专门好的幸免不适当的利用克林霉素 致使医治的失败。目前微量稀释法和机械法药敏尚不能检出此种诱导 耐药,如不做实验,那么不能正确报告。因此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增 强克林霉素诱导耐药性的检测,以保证克林霉素耐药性检出的准确性, 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利用抗生素。【参考文献】1赵先颖,徐元宏,江晓平.医院感染葡萄球菌菌种变迁与耐药现状.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3, 1: 40-43.2李智山.葡萄球菌医院感染及耐药谱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 14(6) : 691-693.3沈定霞,罗燕平,徐雅萍,等.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研究.中华查验医学杂志,2005, 18(4) : 400-403.4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S).14th in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