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则线路部分_第1页
导则线路部分_第2页
导则线路部分_第3页
导则线路部分_第4页
导则线路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0kV及以下配电网装备技术导则及以下配电网装备技术导则线路部分宣贯线路部分宣贯主讲:黎智主讲:黎智 汇报目录 二、适用范围 三、规范引用 四、编制细则 一、编制目的规范引用GB 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61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116-19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DL/T 401-2002高压电缆选用导则DL/T 499-2001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 5220-2005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221-2005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 601-1996架空绝缘配

2、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1 -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804-2002交流电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导则Q/CSG 11502-20081105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Q/CSG 11503-2008中重冰区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Q/CSG 11501-2008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抗冰加固技术导则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导则。然而,鼓励根据本导则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导则。

3、 规范引用说明:上述主要规范性引用文件,是与线路部分相关。其中说明:上述主要规范性引用文件,是与线路部分相关。其中GB 50061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在在08年冰灾后,有关专家对此规范提出年冰灾后,有关专家对此规范提出了了“覆冰条款修改意见覆冰条款修改意见”,主要设计风速重新期调整为,主要设计风速重新期调整为30年;取消架空电力年;取消架空电力线路不宜跨越房屋的条款;增加抗覆冰措施,易覆冰区要与线路不宜跨越房屋的条款;增加抗覆冰措施,易覆冰区要与“国家标准国家标准”相相协调。另外协调。另外GB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

4、规定和和DL/T重覆冰重覆冰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报批稿已通过评审,已报有关部委正在按有关报批稿已通过评审,已报有关部委正在按有关程序批准中。程序批准中。编制细则总则1总则:1.1 110kV及以下配电网技术装备必须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 做到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符合国情。1.2 应积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配电网技术水平,提高装备的科技含量,以及城市配电网自动化水平。1.3 110kV及以下配电网技术装备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区特点,积极稳妥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1.4 110kV及以下配电网技术装备应积极稳妥地采用

5、节能、降耗、环保、免维护或少维护的先进技术和产品。编制细则总则1.5 110kV及以下配电网技术装备除应按本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 现行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有关规定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颁发的强制性条文。1.6 根据南方电网五省(区)地区的行政级别、城市重要性、经济地位和负荷密度等条件将其划分为四级,其中城市(含县级市)分为三级,县为第四级,供电分区分为六类。(参见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指导原则(南方电网生 20094号) 说明:1.电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加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2.将原规程的慎重改为稳妥。3.在原规程基础上增加了免维护或少维护,其中包含了“基

6、建为生产服务”的理念。4.增加了国家和地方颁发的强制性条文。明确了地方强制性条文的合理性。 编制细则通用技术原则2.1 电压等级电压等级选择应符合GB 156, 南方电网配电网由110kV、35kV高压配电网,10 (20)kV(下同)中压配电网380/220V低压配电网组成。 说明:明确了110kV为高压配电网为高压配电网。编制细则通用技术原则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应符合Q/CSG11502、Q/CSG11503、GB50061、DL/T620,应使线路能在工频电压、操作过电压、雷电过电压等条件下安全可靠地运行。 2.7.2 架空线路2.7.3 高海拔修正 高海拔地区需要对外绝缘进行海拔修正:

7、1000米1500米按1500米进行修正,1500米2000米按2000米进行修正,2000米以上按实际情况修正。 说明:适当提高设备的适应性,简化了高海拔修正。2.7.3 防污110kV配电装置处于级及以上污秽区时,应采用屋内配电装置。布置在屋外的设备采取提高爬电距离、增加防污闪裙、涂防污漆等措施。编制细则通用技术原则2.8 防雷与接地2.8.2 线路 1)架空配电线路防雷与接地应根据线路电压、负荷性质和系统运行方式,结合当地现有线路的运行经验,地区雷电活动的强弱、地形地貌特点及土壤电阻率等情况,在计算耐雷水平后,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采用合理的防雷与接地方式。2)架空配电线路与电缆连接处应安装

8、线路避雷器。3)架空电缆线路的承力钢绞线应逐基直接接地,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说明:该条按专家意见为增加条款,为了解决架空电缆防雷问题。编制细则通用技术原则2.12 防灾减灾1)在冰灾易发地区,线路设计应首先采用避冰及抗冰。若路径选择在高差相对 较大,连续上下山地区,设计时应合理考虑导、地线的纵向不平衡张力,提 高杆塔的抗冰能力。严重覆冰地段必要时宜按稀有的覆冰厚度进行验算。有 条件地区可采用融冰及防冰等措施、设置观冰站(点)和开展高压配电线路 覆冰在线监测,全面加强电网抵御冰灾的能力。2)处于地震烈度8度以上地区的线路设计时必须采取抗震措施,还应根据具体地质情况,合理配置基础,提高抵御

9、地震灾害的能力。3)在台风多发地区,适当提高新建线路建设标准,设计时宜按稀有风速进行验算。4)铁塔距离地面9m以下螺栓应采用防盗螺栓,其它单螺栓均需采用防松措施。杆塔拉线宜采取合适的防盗措施,提高防盗能力。5)变电站的选址应避开地震断裂、滑坡、塌陷、溶洞地带,变电站平整标高应高当地50年一遇洪水水位及满足排涝要求。 编制细则通用技术原则说明:1.以上条款是结合08年冰灾、地震等增加的条款。2.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十项重点反事故措施要求是9m,贵州电网公司2008年反事故技术措施(一次部分)要求是8m,原设计要求是6m,故统一要求9m。编制细则架空线路13 线路13.1 架空线路13.1.1 路径1

10、)高压架空配电线路路径选择应符合Q/CSG11502-2008、Q/CSG11503- 2008和GB50061规定,中低压架空配电线路路径选择应符合DL/T 5220 和Q/CSG11503-2008规定。2)城市架空配电线路路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应根据城市地形、地貌特点和城市道路网规划,沿道路、河渠、绿 化带架设。路径力求短捷、顺直,减少同公路、铁路、河流、河渠 的交叉跨越,尽量避免跨越建筑物。(2)应综合考虑电网的近远期发展,减少与其它架空线路的交叉跨越。(3)应避开易燃、易爆和严重污染地区。(4)应满足与电台、领(导)航台之间的安全距离和航空管制范围的要 求,对邻近通信设施的

11、干扰和影响应符合有关规定。(5)应满足防洪、防汛要求。编制细则架空线路13.1.2 气象条件1)设计气象条件,应根据沿线气象资料和附近已有线路运行经验,按以下重现 期确定基本风速和基本冰厚: (1)35kV 110kV线路及其大跨越,30年。 (2)10kV及以下线路,10年。2)确定基本风速时,应按当地气象台、站10min时距平均的年最大风速作样本,并 采用极值型分布作为概率模型。统计风速的高度如下: (1)35kV和110kV配电线路大跨越,离历年大风季节平均最低水位10m; (2)10kV110kV配电线路,离地面10m。3)对山区10kV110kV架空配电线路,宜采用统计分析和对比观测

12、等方法,由邻 近地区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推算山区的最大基本风速,并结合实际运行经验确 定。如无可靠资料,宜将附近平原地区的统计值提高10%选用。说明:35kV按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2008-07号文件)08年4月在北京对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覆冰条款修改意见,将原15年调整为30年。10kV未修改,与DL/T 5220-2005一致。编制细则架空线路4)10kV110kV架空配电线路的基本风速,不宜低于23.5m/s。说明:该条为与1105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统一,取23.5m/s。5)大跨越的基本风速,如无可靠资料,宜将输电线路附近陆上风速统计值换算 到跨

13、越处历年大风季节平均最低水位以上10m处,并增加10%,然后考虑水面 影响再增加10%后选用。大跨越的基本风速不应低于相连接的陆上输电线路的 基本风速。必要时,还宜按稀有风速条件进行验算。6)地线设计冰厚,除无冰区外,应较导线增加5mm,冰区划分仍然按导线覆冰厚 度。说明:该条与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统一,冰区划分仍然按导线覆冰厚度,主要是想说明整个线路工程冰区划分应应以导线覆冰为准。另外在设计时要注意,导、地线配合及地线放线表的处理。7)重冰区的35kV及以下架空线路的最大设计冰厚不宜超过30mm,超过此值的地 区可采取保杆保线或保杆弃线。说明:该条为南网农电抗冰加固原则要

14、求,根据南网农电部意见增加。主要是希望设计时有针对性的对抢修特别困难地段采取相应措施。8)设计冰厚的分级、统计方法;特殊地形、微气象条件的影响;年平均气温的 取值方法;安装工况,雷电过电压工况,操作过电压工况下的气象条件组合 及覆冰气象条件等应符合Q/CSG11502-2008和Q/CSG11503-2008的规定。编制细则架空线路13.1.3 导线和地线1)导线型号的选择(1)高压配电线路导线宜采用钢芯铝绞线、钢芯铝合金线、光纤复合相线(OPPC)等;沿海及有腐蚀性气体的地区应选用防腐型导线,如铝包钢芯 铝绞线,铝包钢芯铝合金线等;对于增容改造的高压配电线路,可选用 耐热导线、软铝导线或其它

15、特殊导线。说明:该条具体体现了总则中的“积极稳妥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要求。(2)中低压架空线路导线型式推荐参照下表选择。 供电分区电压等级B类C类D类E类F类中压铝芯绝缘导线铝绞线钢芯铝绞线铝芯绝缘导线铝绞线钢芯铝绞线铝绞线钢芯铝绞线铝芯绝缘导线钢芯铝绞线铝绞线低压铜芯塑料导线铜芯集束导线铜芯塑料导线铜芯集束导线铝芯塑料导线铜芯塑料导线铝芯集束导线铝芯集束导线铝芯塑料导线编制细则架空线路2)高压线路导线截面应满足负荷发展的要求,根据经济电流密度选择,一般地 区的110kV线路导线铝截面不宜小于185mm2,35kV线路的导线铝截面不宜小于 120mm2。3)中压架空线路导线截面参照下

16、表选择。 供电分区主干线(mm2)次干线(mm2)分支线(mm2)架空线路B、C、D类240、185150、12095、70E、F类185、150、120120、9550说明:1.导线为常规要求,与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指导原则一致,增加了OPPC等。2.地线为常规要求,增加相应的分流地线宜采用铝包钢绞线条款。编制细则架空线路4)架空地线应满足电气和机械使用条件的要求,一般地区可选用镀锌钢绞线或 复合型绞线;沿海及有腐蚀性气体的地区宜选用铝包钢绞线。若有通信要 求,可选用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相应的分流地线宜采用铝包钢绞线。5)为提高耐雷性能,架空地线(包括OPGW

17、)的外层单丝直径不宜小于3.0mm。6)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悬挂点的设计安全系数 不应小于2.25。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宜大于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通过市区 的线路,导、地线的安全系数可适当增大0.51.0,跨越市区主要街道时, 其安全系数可取5.0以上。说明:通过市区的线路,导、地线的安全系数可适当增大0.51.0,跨越市区主要街道时,其安全系数可取5.0以上,是根据规划设计规范规定,考虑市区特点增加该条款。7)架空绝缘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3.0。8)验算导线允许载流量,验算地线的短路热稳定时的导地线允许温度;导地线 的防振措施;导地线的塑性伸长数据;地线与导

18、线的配合等要求应符合 Q/CSG11502的规定。9)地线用铝包钢绞线和其他绞线时,地线与导线的配合参照Q/CSG11502中镀芯 钢绞线的规定 说明:明确了地线用铝包钢绞线和其他绞线时,最小标称截面,执行Q/CSG11502的规定。编制细则架空线路13.1.4 绝缘子和金具1)35kV110kV配电线路的绝缘子型式应根据工程所处环境特点选择,0、 、级污区宜选用标准型绝缘子,、级污区宜选用大爬距绝缘子和棒 形绝缘子。10kV直线杆宜采用瓷绝缘子或瓷横担,耐张杆采用用悬式绝缘子 串。低压线路宜采用线轴式、针式、蝶式绝缘子。2)采用黑色金属制造的金具表面应热镀锌或采取其它相应的防腐措施。选择 金

19、具时,宜优先选用节能型金具。3)一般地区的绝缘子和金具的安全系数应符合Q/CSG11502的规定。城市线路 的绝缘子和金具的安全系数宜适当提高。4)35kV110kV同塔双回路的悬垂串,可选择不同型式的绝缘子。说明:为了方便运行,解决回路区分问题,同时分散同类事故,以便于积累运行经验。增加该条款。编制细则架空线路13.1.5 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1)绝缘配置应依照各地区的污区分布图为基础,结合线路附近的污秽和发 展情况,综合考虑环境污秽变化因素,选择合适的绝缘子型式和片数, 并适当留有裕度。对于0、级污区,可提高一级绝缘配置;对于 、级污区,宜按中、上限进行配置;级污区应在选线阶段尽量避 让,

20、如不能避让,采取措施满足污秽要求。2)在海拔1000m及以下地区,悬垂绝缘子串绝缘子片数,不小于下表的数 值。耐张串在表13.1.5的基础上增加1片。标称电压(kV)35110单片绝缘子的高度(mm)146146绝缘子片数38说明:110kV比设计规程提高了一片。编制细则架空线路3)同塔双回高压配电线路,为减少雷击同时跳闸率,可采用平衡高绝缘。 4)110kV线路宜全线架设地线,35kV线路宜在变电所或发电厂的进线段架设1km 2km地线。地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垂直排列的双回路或多回路双地线的35kV 110kV线路,在覆冰10mm以下地区,保护角宜不大于0;在中冰区宜不大于 10。对于单回路

21、线路,在轻、中冰区,双地线线路对边导线的保护角宜不大 于15,单地线线路宜不大于20;重冰区线路的保护角可适当加大。说明:将35kV与110kV统一,与11050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一致。5)110kV线路为了减少导线与地线间闪络事故,可将重冰地段的地线按运行相电压 绝缘。冰期过后,应恢复地线直接接地方式。6)重污秽区及沿海地区,10kV绝缘子的绝缘水平,采用绝缘导线时宜取15kV或 20kV,采用裸导线时应取20kV。7)10kV架空绝缘导线线路,应考虑防雷措施。说明:根据专家意见增加,防雷措施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如线路避雷器等。8)塔头最小空气间隙,带电作业校验间隙,相间最小间隙

22、,档距中央导地线间距 离,杆塔接地等的要求都应符合Q/CSG11502-2008、Q/CSG1 编制细则架空线路13.1.6 导线布置1)高压架空导线布置应符合Q/CSG11502-2008、Q/CSG11503-2008和 GB50061的规定。2)双分裂导线在轻冰区可采用垂直或水平排列,在中、重冰区宜采用水平 排列。3)中压架空线路导线布置宜采用三角形、垂直排列、水平排列,低压架空 线路导线宜采用垂直、水平排列。编制细则架空线路13.1.7 杆塔和基础1)杆塔型式的选择:(1)城区宜采用双回路或多回路钢管杆或窄基铁塔;城市远郊可采用自立式铁 塔或不打拉线的混凝土电杆;(2)在平地和丘陵等便

23、于运输和施工的非农田和非繁华地段可采用拉线铁塔和 钢筋混凝土杆;(3)对于山区线路,应依据地形特点,配合高低基础,采用全方位长短腿结构 型;(4)在清理走廊费用比较高及走廊较狭窄的地带,宜采用导线呈垂直或三角型 排列的杆塔;(5)在重冰区宜采用单回路,导线水平排列的自立式杆塔;(6)居民区、检修困难的山区、重冰区、交叉跨越点及两侧档距或标高相差较 大的地方,不应采用转动横担或变形横担。(7)钢管杆及铁塔离地2.5m以上应有登杆塔设施,钢管杆的横担宜安装高空防 坠装置。说明:根据专家意见增加该条款,主要针对城镇附近线路小孩攀登杆塔造成事故。其他为常规条款。编制细则架空线路2)重冰区和重要交叉跨越

24、的铁塔基础不宜采用角钢插入式基础。说明:主要针对线路发生倒塔事故后,插入式角钢容易损坏,需要重新浇注基础,造成抢修困难等。3)杆塔荷载及材料,杆塔结构设计基本规定和杆塔结构、杆塔基础都应符合 Q/CSG11502-2008、Q/CSG11503-2008和GB50061的规定。其中结构或构件的承 载力极限状态表达式:o(G SGK+Qi SQiK)R中的杆塔结构重要性 系数0,对重要线路和跨越标准轨铁路、高速公路、特级和一级城市主要道 路两侧的杆塔承载力时,不应小于1.1。说明:强调了重要跨越,与大规程一致。 编制细则架空线路13.1.8 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1)线路与标准轨距铁路、高速公路、通

25、航河流及特级和一级城市主要道路交 叉时,采用独立耐张段,独立耐张的档数小于或等于3档。说明:明确了独立耐张段。2)特级和一级城市的市区及近郊的35kV110kV线路对地距离宜取12.0m。说明:该条款主要根据深圳地方颁发的强制性条文要求,其他地区可根据地方颁发的强制性条文参照处理。3)一些主要交叉跨越两侧杆塔的绝缘子串应采用双串。4)其它要求应符合Q/CSG11502-2008、Q/CSG11503-2008和GB50061的规定及 国家和地方颁发的强制性条文规定。编制细则电缆线路13.2.1 电缆线路应用条件以下情况宜采用电缆线路:1)在市区繁华地段、市区主干道、高层建筑群区以及城市规划和

26、市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地区。2)在国家和省级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观区域。3)通道狭窄,架空线路走廊难以解决的地区。4)沿海地区易受热带风暴侵袭的城市的重要供电区域。5)对供电可靠性有特殊要求,需使用电缆线路供电的重要用户。6)电网运行安全需要的地区。13.2电缆线路电缆线路编制细则电缆线路13.2.2 路径1)电缆路径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2)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应保证电缆路径经济合理。(3)应便于敷设、维护。(4)宜避开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2)城市电缆路径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应与各种管线和其它市政设施统一安排,应征得城市规划部门批准。3)供

27、敷设电缆用的土建设施宜按电网远景规划并预留适当裕度一次建成。4)直埋敷设的电缆,严禁平行敷设于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正下方。电缆与电缆、管道、道路、构筑物等之间的容许最小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5)电缆跨越河流时,宜优先考虑利用交通桥梁或交通隧道,并需征得桥梁或隧道设计和管理部门认可;如无交通桥梁或交通隧道可利用时,可采用顶管、水下埋设或建设电缆专用桥、专用隧道等。编制细则电缆线路电缆直埋敷设时的配置情况平行交叉电力电缆之间或与控制电缆之间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0.10.510kV以上电力电缆0.250.5不同部门使用的电缆0.50.5电缆与地下管沟热力管沟20.5油管或易(可)燃气管道10.5其

28、他管道0.50.5电缆与铁路31.0101.0电缆与建筑物基础0.6电缆与公路边1.0电缆与排水沟1.0电缆与树木的主干0.7电缆与1kV以下架空线电杆1.0电缆与1kV以上架空线杆塔基础4.0注: 1.用隔板分隔或电缆穿管时不得小于0.25m; 2.用隔板分隔或电缆穿管时不得小于0.1m; 3.特殊情况时,减小值不得大于50%。编制细则电缆线路12.2.3 电缆型式与截面 1)高压电缆宜选用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XLPE)单芯电缆,截面较小的35kV 电缆可采用三芯电缆。中压电缆宜选用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XLPE)三芯 电缆。低压电缆宜选用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XLPE)或铜芯聚氯乙烯绝缘 (P

29、VC)电缆。2)敷设于水下的电缆,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合理的电缆型式。3)电缆截面应根据规划输送容量、并按长期发热和电压损失校验,同时还 应满足通过系统最大短路电流时热稳定的要求。编制细则电缆线路13.2.4 电缆护层和电缆附件 电缆护层和电缆附件的选择应符合GB50217的规定:1)电缆护层应按敷设方式及敷设场所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护层。2)电缆附件应根据电压等级、绝缘类型、安装环境及联接电器型式等因素选 择,满足可靠、安全、经济合理的要求。电缆终端和接头的额定电压及其绝 缘水平不得低于所连接电缆的额定电压及其要求的绝缘水平;其外绝缘必须 符合安装处海拔高程、污秽环境条件所需爬电比距的要求。

30、编制细则电缆线路13.2.5 电缆金属护层的接地1)三芯电缆的金属层,应在电缆线路两端和接头等部位实施接地。2)单芯电缆的金属层的接地方式应符合GB50217的有关规定,电缆金属层上任 一点非直接接地处的正常感应电势最大值应满足下列规定:(1)未采取有效防止人员任意接触金属层的安全措施时,不得大于50V。(2)除上述情况外,不得大于300V。说明:1.电缆线路条款主要根据GB 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和DL/T 5221-2005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主要差异是:电缆金属护层的接地,DL/T 5221-2005要求不得大于100V,GB 50217-20074.1.10 2除上述情况外,不得大于300V(在50217中有详细说明)。本导则执行的是GB 50217-2007要求。2.电缆敷设方式适用的电缆根数表,在DL/T 5221-2005基础上对110kv进行了调整。其他为常规条款。编制细则电缆线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