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英语试卷分析_第1页
中考英语试卷分析_第2页
中考英语试卷分析_第3页
中考英语试卷分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年中考英语试卷分析试卷命制特点:2016年中考试卷集中反映了其语言知识考查的基础性,广泛性,具体表现 在整份试卷没有偏题,怪题,整份试卷涵盖了基础考点;语言技能考查的全面性,综合性一即听说读 写的全面考查及综合运用;而且以上两点都在一定程度上考查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得体运用及学生对 语言文化背景的了解。综上所述,该试卷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而且符合其选拔性考试的 性质。以下是对不同题型的具体分析:I.听力理解:A部分考查学生捕捉关键词的能力,即五段对话中出现的books, football,talking(phone), no smoking即可帮助学生做出答案;该部分作为听力测

2、试的热身非常合适;B部分重点考查日常交际,话题选择英美small talk中最频繁出现的话题 一打招呼,天气等,其中第8小题还考到了中英文化差异,即对赞美的不同回应。C部分难度有所加大,要求学生完全听懂话题,然后在听懂问题的基础上作答,如果学生答题前仔细预读选项,事实上对于提问可以有所预判,然后倾听选 项中的关键词即可。D部分为短文理解,117词的短文回答相关 5道题,难度继续上升,重点考查学生听力注意力的持久性,而非试题本身难度的增加,因为从所设计的题目来说,更多是考查学生生理意 义上的“听力”而非“听力理解”,即答案和听力原文是一致的,没有任何变化,也无需计算。II.单项选择:共20题,涉

3、及到初中基础知识中的16个点,即:冠词21冠词与球类,乐器的惯用法代词22, 23, 26形式宾语it ;人称代词的格;反身代词在 具体语境中应用及与形容词修饰语的语序形容词/副词24, 26语境中形容词语意选择,在此基础上判断被 修饰的主体,从而进行形容词副词的选择; 修饰不定代词的形容词后置;数词25, 31数词的实指虚指表达;序数词的考查融入了语言背后体现的文化背景一一周的第一天从Sunday开始;介词27考查介词在固定搭配中的用法名词28该题首先考查学生的生活常识及名词的可数 不可数概念动词短语29语境中词汇应用连词30并列连词的考查时态32,37现在完成时态额基本用法考查感叹句33较

4、复杂的感叹句一判断感叹部分的主体情态动词34语境中情态动词 must的推测性用法不定式35动词固定短语中的不定式用法宾语从句36语境中的宾语从句中的语序问题情景交际38情景交际中的针对mind 一词的回答反意疑问句39隐性的前否定,后肯定句式定语从句40定语从句基础一连接代词的选择从单选的题目的选择上可以看出中考命题的趋势:1)考查面融基础性,广泛性为一体;2)注重情景交际中语言的运用;3) 一题融合两个以上考点,如 24题,26题,31题;4)考查学生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如28题,31题;5)22题,34题,40题的考查已经与高一学习知识融合在一起(it做形式宾语的句型,情态动词推测性用法,定

5、语从句用法)但是24,28,31题增加了学生猜对答案的几率,因为选项中有两个选项词根相同,正确答案恰在 其中,其它两项失去了干扰功能;III .完型填空:在语篇中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是在单项选择后对学生从句到篇章概念的语用能力的提升。该部分在学生掌握基础词汇的前提下,在上下文中要求学生选择适合语境的 动词,名词,代词,特殊疑问词,动词短语,介词,连词,形容词来完成篇章概念。IV .阅读理解:其题材选择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并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即通过英语这门语言了解西方( A篇阅读),也通过英语让世界了解发展进步中的中国(C篇阅读)。考点聚焦于寻找细节,简单推理,主旨大意,文章

6、结构。从题干及选项设置上,A篇还涉及到了简单的推理判断,及在阅读材料中学生无法直接找到答案,必须经过一定的思维活动才能找到答案,但是51题的正确选项设置本身欠缺逻辑性,而学生只有这个选择,其它答案明显与文本无关;而B篇除了 60题的主旨大意归纳外,其它四小题均可以在原文中原封不动找到答案,这类似于考查学生生理意义上的“视 力”而非阅读理解能力。C篇的设置对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即学生在掌握文章整体结构及段落主旨大意的基础上判断所缺成分。V .词汇:该部分考查学生对基础词汇,尤其是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用法。15题中7小题考查动词用法,从时态,主谓一致,动词习语进行综合考查;3小

7、题围绕形容词考查,要求学生正确判断语境中形容词与副词乃至名词的区别。5小题考查名词用法,单复数,名词所有格;15小题中,只有4小题不涉及单词变形,因此,该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语言综合技能及准确拼写的能力。,VI .补全对话:该部分考查学生所学习的语言交际功能,其考点融合了中英文化差异,如81题,学生会填写 Can I help you?但是在西方,需要帮助的往往是弱者,是大家避讳的一个身份,不能 随便用,而且从下文来看,别人需要的仅仅是建议而非具体的帮助;83小题考查学生对日常交际中习语的应用能力,但是学生容易走入用汉语硬翻成英语的误区,学生可能会填入old, boring等词,但是因为缺乏相

8、应的英语知识,不能完整填入01d a, boring a这样高中才会涉及到的复杂结构,因此,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习语的学习是重点。VII .短文填空:该部分考查学生对不同词性词汇在上下文中的综合运用能力,难度略高于第 三部分,因为学生首先要对篇章做到完全理解,然后从动词短语,介词短语,固定句型,连词所体现 的逻辑关系上,代词的位置,形容词/副词的词性上做全方位的判断,因而测试的综合性较强。VIII .任务型阅读:该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篇章的能力(97题,98题,100题),及灵活掌控语言的能力(96题,99题),96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使上下文通顺,because of, with, who

9、had都可以是正确答案,但是答案中“ thanks to ”不是恰当的选择,因为与语境不符;99题的句子翻译也可以有不止种答案,如:Luckily, there were some people who saved us. -Luckily, some peoplesaved , some people helped us out of the fire.该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教会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具体说,用英语解释英语,不但掌握一个句型而且熟知其内涵。IX .书面表达:写作部分是体现学生综合使用目标语言的最高表现,而本次试卷根据课改精神 采用了半开放式的命题,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灵活表

10、现的空间,从而拉开了作文评分的梯度。 命题立意是首先要求学生了解写作任务,即确定题材,体裁,定人称,定时态,定文章结构(布局), 定句型,定短语。学生要有恰当的审题训练,体裁格式培训,句型,短语的练习及过渡成分的训练才 能从容应对。试卷反映出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策略存在问题建议及解决措施听力该题满分较多,得分率高,但是两级分化较严重;相对来说20小题失分较多。可能的原因是学生对较 长的听力材料的训练不够,注意力 不能持久造成的,因为题目本身并 不难。该部分虽然得分率较高,但建议:1)加强学生听力词汇的培养, 如对教材的反复听读,教师课堂多说英 语,适量增加学生课堂听说活动的安 排,培养学生倾听英

11、语的习惯;2)在听力训练中,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 从易到难逐步加大难度,可以在一定是其考查的方式和程度和学生即将 面对的高一起始阶段的听力要求悬 殊较大。具体来说,对数字的敏感 度,对时间,价格的简单计算,说 话双方的观点,态度,语气;连 读,弱读的结合;听力文本的长度 增加等,以上都加大了学生适应新 的学习环境的难度。时间内只针对一种话题或任务进行训 练;3)如果在期中,期末测试的综合 考评中加入口语测试成绩,学生会对 听说给予更多关注,也更有利于后期 学习。单项选择出错率较高的题目:22 .考查了形式宾语的用法。 find it adj. to do sth.24 .考查半系动词的用法及对

12、语句的理解。feel +adj.28 .考查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及 生活常识。eat rice.33. 考查感叹句。What+a+adj.+n(单数)+ 其他!36.宾语从句的语序。从出错率相对较高的几道题可以看 出,教师和学生对于简单知识点的 记忆工作做的较好,但是对于句法 知识的掌握比较模糊以及中英文化 常识的了解较欠缺。建议1)在平时教学中,加强英语5种基本句子结构的训练一从初一起从听 说读写四个方面加强学生的句型意 识,知识内化后,后期的学习会容易 很多;2)将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及文化 差异引入课堂,使其成为课堂的一部 分;3)在课堂教学中,将目标语言语 境化,鼓励学生用归纳法进行自学或

13、 小组合作学习。完型填空整体看来,完型的难度不高,学生 在45.和49的得分率较低。45题考 查的内容是疑问代词和疑问副词, 学生选择what的人数较多,原因 在于审题和上卜文的联系没有把握 好。49.对于形容词的语义的把握 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解决此题的 关键。建议:1)完型填空的基础是阅读理 解,所以阅读训练时,在找到正确答 案以后,兼顾文章中的关键词组,句型,让学生有个学习过程;2)把学生所学课文改编成完型填空,将需要学 生关注的地方挖成空,引导学生有重 点的识记;3)可以不给学生选项,直 接填词,培养学生贯穿上下文的能 力;阅读理解学生得分率较低的篇章和题目在阅 读理解C,即根据短文内

14、容将所给 句子填到原文中。这种类型的阅读 要求学生同时要理解短文和句子, 同时要能够联系上卜文,有较强的 逻辑能力。建议:1)加强阅读理解分体裁的训练 一这种训练不一定到初三才开始,单 元教学中有意识的点拨例如记叙文的 写作是以时间,空间,人物事件为顺 序;说明文和议论文往往有明显的主 题段和段落主题句;信息检索检视关 键词,培养学生的文章结构意识;2)阅读理解的困难有时来自于学生的词 汇和句法知识不足以及中英语言表达 外延与内涵的差异 一 如,I' m just too glad to see you here.因此, 我们在处理阅读材料时,教师可以针对长难句和习语等自行设计问题;3

15、 )初一到初三逐渐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从材料选择上关注学生兴趣),关键是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并且教师需 要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课外阅 读不一定要老师去讲,但是可以定期 检查交流。词汇76-80都在考查单词在不同语境中 的灵活运用,这其中77和80题的得分率较低。77题考查了现在进 行时,学生的主要问题是忘记写 be;80 题 reporter 的 er 写成 or.建议:1)在词汇教学中,加强语块教 学意识,尽量避免让学生记忆单个单 词;2)在初中教学中,适量加入构词 法知识;3)增加词汇检测的多样性, 比如可以将课文挖空,突出教学重 点,或者根据课文仿写句子,还可以 编制课文短文改错等

16、;4)针对学生常现错误进行强化记忆;5)学生之间加强词汇记忆方法的沟通 交流。补全对话此题两级分化严重。对于能完成这部分的学生,出现问 题较多的是81 .部分学生选择:Can I help you?82 .学生的答案中advice 力口 s,suggestion 不力口 s83 .有602生能够写出out ofstyle84 .学生不能正确书写expensive.建议用dear建议1)把日常生活常见唐景进行分类,将整个初中教学系统化:2)在反复操练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经典对 话;3)在教学中融入文化意识,学会 鉴别中西方文化差异。短文填空能够将单词填入适当的位置,但是 90、91两题的词语变化形

17、式上有 问题。建议:1 )加强学生对于语块的敏感 度;2)根据学生所读文本的特点,教 师自行设计短文填空题;每次可以选 择一个侧重点进行训练;3)在后期复习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短文填空 题,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任务型阅读96 不能正确区分 because 和 because of,97对于tooto句型的翻译掌握的不好98. Luckily的书写有问题,save的时态不正确。建议:1)教师首先通过研究考纲培养 自身的问题意识,然后利用所学文本 自行设计教学重难点,借此加强平时 练习;2)针对学生掌握薄弱的地方进 行专项训练。写作从评卷来看,学生的审题还存在较 大的问题:1.根据表格中的三个

18、框 架文章基本内容和结构就可以确定 了,但是部分学生们的作文没有清 楚的呈现这三个部分,缺少部分信 息点,条理混乱导致不必要的失建议:1)将初中三年的写作教学系统 化,初一至初二上学期加强单句翻译 练习,强调汉语是“狮子型”的语 言,而英语是“孔雀型”语言;培养 学生在写作时要有句型意识,语块意 识;在此还可以进行扩句训练,或针分;2.学生对于时态的把握不准 确3.代词使用中she与her不能正 确使用;4.动词:sth. happen to sb. make friends with sb.; invite sb. to do sth.Sth.Come true. hope to do sth.这些动词短语不能正确使用 5.动词与 动词短语之间简单罗列,中间没有 任何连词的连接;6.书写不整齐, 出现错误直接在卷子上涂画修改对某一时态的专项训练;初二至初三 期间将写作话题分类与教学内容有机 整合,这样学生容易产生自信;2)最初的写作定位应该是仿写,在进入写 作之前,先输入正确的文本,要么针 对体裁,要么针对文章结构或内容, 要么是词组,句型,要么是过渡,有 必要要求学生背诵范文 3)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