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教案(遵守交通规则)_第1页
法制教育教案(遵守交通规则)_第2页
法制教育教案(遵守交通规则)_第3页
法制教育教案(遵守交通规则)_第4页
法制教育教案(遵守交通规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法制教育教案】遵守交通法规,创设良好交通环境 设计思想: 学生是现代家庭所关注的新一代,是祖国的花朵,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人们总是把他们同一张张童真的笑脸,一双双无邪的眼睛,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在众多的交通事故中,我们最不愿看到的是学生做为受害者。因此,帮助中学生进一步了解道路交通法规,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积极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是我们德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的任务,也是本课的目的。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案例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遵守交通安全法规,并成为我校普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通过了解发生在我区的有关学校学生的交通事故,使同学们能从事故中

2、吸取教训,珍爱生命,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教学方式:讲述与讨论教学准备:1、澄海区交警大队录制的预防交通事故录像片;2、近年我市我区交通事故四项指数等相关数据幻灯片;3、VCD放映机;教学步骤:1、放映澄海区交警大队1998年录制的预防交通事故录像片,使学生深刻认识“车祸猛于虎”的现实。2、导入: 东里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位于国道324线东侧,生源是来自国道另一侧的镇内片、樟林片和南和片的学生,多数学生上学放学必须横穿国道。因此,预防交通事故,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对我校来说,具有特别重要而迫切的现实意义。 2003年10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并决定于2004年5

3、月1日起施行。为加深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理解,下面根据我区近年来发生的涉及老师、学生的一些交通事故以及外地的一些案例,以案析法,用活生生的事实,来说明遵守交通安全规则的重要性,让大家从中吸取血的教训。 一、有的学生竟然拿自己的生命当儿戏。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二轮摩托车乃至私家小轿车逐渐走进城市和农村的家庭。但它不仅仅是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交通的便利,同时,由于行为人交通安全意识的淡泊,也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隐患。特别是有些中学生,为贪图一时方便或出于好玩,在没有经过严格的学习和考试之后,就无证开车上路,给自己、他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 我区就有这样的例子:溪

4、南镇某中学学生余某,家住溪南镇内厝村,1998年10月12日19时左右,无证驾驶二轮摩托车载陈某到溪南镇云英村一个同学家。19时10分左右,余某驾车载陈某回内厝村,当车行至溪南镇大新北路路段时,遇前面一辆正在掉头的电动三轮车,余某由于没有经过学习考试,对二轮摩托车的技术性能不熟悉,碰到紧急情况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致使二轮摩托车碰撞电动三轮车,造成电动三轮车骑车人陈某受重伤,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余某的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9条“驾驶机动车应当取得机动车辆驾驶证”的规定。余某是在校学生,不符合申领驾驶证条件,又无培训,所以属无证开车。余某除应负事故的赔偿责任外,

5、还依法受到了相应的行政处罚。 2000年11月7日早6时多,广益街道埔美居委未满16岁的初中学生陈某开了一辆柳州牌微型小汽车,要去吃早点。途经城区振兴路汇景中学路段,由于前面有十多个骑自行车的中学生正要上学,陈某由于未学习和考试驾驶机动车,因而驾驶技术不熟练,对机动车性能也不熟悉,故在遇见有骑自行车人挡路时,处理不当,在慌乱中本要刹车而踩错油门,致该车一时象一匹脱缰的野马冲向这群中学生之中。陈某惊呆了,又猛打方向盘,结果该车又成之字形乱撞人,幸得路中间有一电线杆铁塔,将该车拦住。该车被这一撞,车头也缩进去了,停止了它的猖狂。该案7人被撞伤,一名中学生脑部受伤做开颅手术,术后仍有后遗症。陈某自己

6、也有伤。而陈某父亲早丧,母亲患癌症住院,家中还有年幼弟妹。横祸降在陈某家里,简直就像“天塌下来”一样无人可顶。该案影响极大,事后,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专门作了采访。 二、有的青少年不懂交通法规,竟在路上“与车共舞”,从而演出一幕幕人间惨剧。 长期以来,我区道路交通存在一个“怪现象”:汽车怕摩托车,摩托车怕自行车和行人。它首先体现在车辆、行人没有各行其道或按规定行驶等。存在这些怪现象的原因是部分人的安全意识淡泊,对交通安全法规认识不够。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5条:“机动车、非机动车(含自行车)实行右侧通行”第36条:“道路划分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车及人各行其道,没有

7、划分车人各自行道的,机动车在中间行驶,自行车和行人在道路两侧通行”第38条:“车辆、行人上道路应当按照信号灯通行,在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应当在确保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特别是人行横道时须避让车辆,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 交通法规作为行为规范,是人们参与交通所必须严格遵守的,一时的疏忽大意就会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造成终身的遗憾! 1997年2月13日下午14时左右,外砂镇南社小学一年级学生王某,因为是放寒假尚未开学,所以正高高兴兴蹦蹦跳跳玩玩具,并从村道玩上了国道。可是,有谁知道,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在国道上的玩耍正是踏上了一条不归路!在经过公路时,不懂也没有注意公路上的车辆,就在车辆临近时,

8、她却横穿了公路,被一辆从福建往汕头方向的小客车撞倒了。更惨的是被撞倒后即被该车后车轮辗压而魂归九泉!可悲至极,一条正在茁壮成长的幼稚生命就在交事故中骤然消失了!在现场上该女孩的父母哭得死去活来,路人见之无不落泪。1997年1月15日晚22时30分,我区某中学学生温某骑自行车途经国道324线西华路口,在一辆大货车临近时通过公路,使大货车司机因采取紧急措施而致翻车,温某也随之被该车当场压死!同学们,车祸猛于虎。只要你在道路上违章,你也就很可能被这突如其来的“猛虎”吞噬去青春和生命!下面又有一名违章者同样落入车祸这个血盆虎口。 1997年12月8日16时30分左右,我区某中学教师邱某下班骑自行车回家

9、,途经国道324线欲横过国道,被一辆从深圳往福建方向行驶的大客车碰撞致伤,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邱某的教训是因骑自行车左转弯过公路,不注意避让同方向行驶的机动车,且在转弯前没有减速慢行,向后了望,伸手示意,而突然猛拐,可惜这位教师没有好好学习道路交通法规的这一规定,而遭到车祸这一最严厉的惩罚,夺去人生只有一次的生命。事故既已发生,再给他补上这一课也就无意义了。难怪我们潮汕有句俗话这样说:水火无人情。我们认为,车祸同样无人情。无情的交通事故,使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我们身边消失了,使死者的亲人终生受到精神上的折磨。上面几个交通事故的案例中,血淋淋的事实给我们什么启迪呢?下面的案件给我们学生,尤其是未

10、成年学生敲响了警钟。1998年1月23日下午13时35分,天下着微微细雨,湾头镇一小学学生陈某(男,10岁)在家吃完午饭后,穿了雨衣,与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上学。可谁知,小陈此去再也没有回来了。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这辆自行车和雨衣害了他。当时,小陈骑自行车出了乡里,当他上了莲湾公路时,正好一辆往南湾公路方向行驶的大货车来到该路口,小陈因年少骑车技术不熟练,一遇紧急情况就不知所措,加上身穿雨衣而操作不灵活,在自行车摆动过程中与大货车车箱护架发生割擦后,导致受重伤,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该事故的教训是:小陈因未满12周岁而骑自行车上路,而且通过交叉路口时,不懂让干路车先行。可怜的小陈,在他死亡的一

11、刻都无法意识到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伧促地离开爹娘、亲人、同学和朋友,以及这个大千世界。一个个血淋淋的镜头,在我们眼前闪过,一次次死难者的亲人撕心裂肺的哭声在我们耳边回响。当这一幕幕的悲剧发生之后,这世上又多了一个个没有欢笑的家庭,它留下的不仅仅是一阵阵痛苦和一声声惋惜,更重要的是启迪我们深刻的反思。“智者以教训制止流血,愚者以流血换取教训”。俗语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个规矩就是法,它是制约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与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安全与遵章同在,事故与违章相连。从上面的几宗交通事故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不仅仅是

12、行为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更重要的是,它会给自己或他人带来灾祸。“离交通法规近,则距交通事故远”。也许过去的你用侥幸心理来对待人生,也许现在的你还学着大人说话,错了就改。但是,在这里我要真诚地告诉你,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任何错了的行为都有机会可以改正的,交通事故就是其中之一!交通事故是无情的,一盆洒落在地上的水是不能复收的,一条消失的生命是不能重生的!同学们,我国是礼仪之邦,遵纪守法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美德和规范。学习和执行交通法规,从小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做一个文明守法的交通参与者,是我们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全社会都来遵守交通法规,这样才能减少或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我们学生走出家门之后才有安全保障。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当然,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常言道:亡羊补牢未为晚。让我们都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学习交通法规,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切实履行法律义务,为创建我们安祥、文明的交通环境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3、结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坏事正看,灾祸常常成为人们的教员,血的教训每每为世人敲响警钟。死者长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