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 contents第一章力和运动-3-1-2-3-1-4-4-1-5-6-1-6-6-1-9-7-1-14-8-第二章运动的守恒量和守恒定律 .-10-2-3-10-2-9-11-2-11 -11-2-13-12-2-16-13-2-17-15-2-19-16-2-23-17-2-27-17-第三章刚体的定轴转动 -18-3-1 -18-3-3-19-3-6-20-3-7-20-3-10-21-3-11 -21-第四章狭义相对论基础-22 -4-1 -22-4-8-23-4-11 -23-第五章 静止电荷的电场 -24 -5-1 -24-5-5-25-5-7-25-5-13-26-5-
2、15-27-5-17-29-5-26 -30-5-29-31-5-30 -32-5-31 -32-5-43 -33-第六章恒定电流的磁场-34 -6-1 -34-6-4-35-6-5-35-6-7-36-6-12-37-6-15-38-6-19-38-6-23 -39-6-26 -40-6-28-41-第七章电磁感应电磁场理论 -42 -7-2-42-7-5-44-7-7-45-7-14-45-7-15-46-7-16-46-第一章力和运动1-2(1) - 2. 一质点沿Ox轴运动,坐标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为工=4工- 2尸,式中工j 分别以m.s为单位,试计算,(O 在最初2导内的平均速度,2s
3、末的瞬时速度鼻(2) 1 s末到3 s末的位移.平均速度;(3) 1号末到3 s末的平均加速度;此平均加速使是否可用a=包产 计算? £(4) 3启末的瞬时加速度.分析:质点沿所轴作直线运动时,其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的方向都可 以用标量的正或负表示-本题中,质点的运动学方程式是t的三次函数d因此在 质点的运动过程中,位移和速度都将变操方向,而加速度随时间,作线性变化- 所以,质点作匀变加速直线运动.解;(D在最初2 s内的平均速度为.g-峋 (A x2-2x2J) -0 八 A /加2-。由运动学方程可得瞬时速度为野= = - m/耳= -4 m/s=*二4-6上2号末的瞬时速度
4、为(4-6?) |=(4-6x2°) ni/s = -20 m/s11 -”号表示质点向Ox轴负方向运动.(2) 1s末到3苜末的位移为小*=x3 -x = (4x3 - 2x3J) -(4x1 -2 x I3 ) in = - 441 3末到3 s末的平均速度为.4 3 一/一42 2v = - = - m/s = '22 m/g Ai 3 “-”号表示质点向必轴负方向运动.(3) Is末到3 s末的平均加速度的大小为均一叫 (4-6&3* -(4人 xf )3 -1m/sJ = -24 m/s'式中“-号表示质点的加速度沿向X轴负方向.虽可求得与本题中的加
5、速度以 =孚=-随工作线性变化,用武 at(乏)相同的计算结果,但这只是在a - £为线性关系时的特例,不具有普遍性.比 如,当。二标时,两种算法的结果不可能一致.所以,用辰=巴4%求质点运动的平均加速度是错误的.(4)3日末的瞬时加速度% 二12上 | f_3 = - 12 x3 m/s£ = - 36 m/s2 “-”号表示质点向Ox轴负方向运动.1-41-7,在离水面高度为h的岸边,有人用绳子拉船靠岸,船在离岸边s距离 处.当人以的的速率匀速收绳时,试求船的速率与加速度各有多人.分析:在用绳子拉船靠岸的过程中,船始终沿水面向岸运动,运动方向不 变.如解图1 -7a所示
6、,以收绳处为坐标原点/时刻船位于多,位置矢量为0, 模的大小为g I =门,这就是工时刻绳的长度一4M时刻船位于巳,位置矢量 为心,在At时间内,船的位移为位置矢量模的变化为= 应注意 I* I因绳长以恒定速率峋变短,所以在M时间内绳子的缩短量为恒定的Ar,由图可知,这是Ar沿绳方向的分量.根据对船的位移的分析,利用几何关系可建立起船的运动学方程,从而得到 船的速度、加速度与%的关系.解1:如解图1 -7a所示,有I Ar I cos S 二加-0 时,有 fdr|cge = dr船的速率为空收绳速率为 % 二半二CO5g -曹cos 6 ar dr所以,有=%式中在图示坐标系中,Ar沿力轴负
7、方向.所以,船的速度为式中“- ”号表示船是向岸靠拢的.船的加速度为dv d / yj- +h t 立卜;解2:如解图】-7b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工时刻船离岸边的距离为船的位置矢量(运动方程)可表示为 r = xi + ( - h)J船的速度为 = $ = $'=%»由于x =彳1所以 以当4由山彳二不小因绳子的长度随时间而变短,上式中手二70 ui所以,船的速度为解困! -7b亚= 出船的加速度为 叭"同方向,表明船是加速靠岸的.1-51-我在质点运动中,已知工a九空二-从|=反求质点的加速 dt度和它的轨道方程.分析二求出工方向和7方向的加速度,可以得到质点在
8、平面内运动的总加 速度;利用积分,代人y方向的初始位置,可以得到质点在y方向的运动规律,消 去运动方程以办和做。中的时间参量L即可得到质点在平面内运动的轨道方 程小).解:as - yr - ak2 , %=字=必黑="drd/a = e" i + bk2 e-由y方向速度,得dy =-必出对上式两边积分井代人初始条件dy -乩卜”山得y - 6e从零二二方e »两式中消去工,得轨道方程1-61-9.按玻尔模型,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它的电子围绕原子核作阕周运动, 电子的速率为12 x JO6 mA,禽核的距离为0. 53 x 10 * m,求电子绕核运动的 频率和向
9、心加速度.分析:根据题给条件可知,电子绕原子核作匀速率的圆周运动(运动速率为 常数),由此可求得单位时间内绕核运动的周数即为频率.解:频率r =半2.2x1。"2 x3'14 x0.53 xlO-Hz =6.6 x IO15Hzm/s' =9. 1 K 10式 m/s2/ (2.2x106 尸 五 一 0. 53 xlO.61-91 -2氏A、B两个物体,质量分别为mA = 100 kg,f =60 kg,装置如图所示. 两斜面的倾角分别为a =30。和0=60。.如果物体与斜面间无摩擦,滑轮和绳的 质量忽略不计,问:(1)系统将向哪边运动?(2)系统的加速度是多大?
10、(3)绳中的张力多大?分析:由于轻绳不可伸长,连接A、B两物体时,不论向哪边运动,A、B都将 具有相同大小的加速度值,对于斜面问即,若不能直接判断系统的运动方向,可 先假定某一运动正方向,并依此列方程,由计算结果确定物体的实际运动方向.1 -28.解:取两物体为研究对象.分别作A、B两物体的受力分析见解图 设系统沿图示方向运动,两物体在运动方向上的动力学方程分别为Ft - ni人g导in ot =fnap- F1= niaa解(1),(2)两式,得m% + 加5& >0,表示系统的实际运动方向与假定正方向一致.从(1)式得mBgsin-mAgsin a a = = 0. 12 m
11、/sFr = /ngsin ct +mAt£ -502 N1-14i -36.一质点的质量为1 kg,沿Ox轴运动,所受的力如图所示一 =0时, 质点静止在坐标原点,试求此质点第7 5末的速度和坐标.分析:质点在变力产的作用下将改变运动状态.已知F和质点的质量 外 可以得到加速度&利用。与,以及#与A*的积分关系,可求得以t)和毒(。. 由于为分段连续函数,故加速度。和速度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也都是分 段连续函数,在求相关的积分时需注意这一点.解;在二05导区间内,坦-25可得*对上式;积分,有fdb=2£小据题意,*0时 =。,故有七二产£ =5 s时的速
12、度为vs =25 m/s由"哈=可得dx =?df对上式积分,有口工=/市据题意J =0时的=0,故有= y125t=5 s时的坐标为=41. 67 m在"5区间内,尸2二m*=4±('一7), % = 一当=- 5可得=(t 7) dt = -5( 7) di对上式积分,有加=-5(f-7)d(可得v = v3 -2. 5r +35112.5"7 5时的速度为%=(25 -2,5 X71 +35 x7 -112.5) m/s=35 m/s由”正可得dx = ( -2.5/ +3587. 5)山对上式积分,有£品=(-2+5/ +35,
13、 -87.5)出可彳导=% -0. 83? + 17, 5? -87,5i + 104, 17C=7 s时的坐标为% 二(4L67 -O.83 x73 + 17.5 X71 -87.5 x7 + 104. 17) m=106. 15 m所以/ =7 g时的坐标为叼=106. 15 m,速度为与=35 m/s.1-14题解:a(t)2t 0 t10 5(t 5) 5 t5且 v(0)70, x(0) 0tv(t) v(0)0 a(t)dt2t20 t 525 10(t 5) 2.5(t 5)2 5 t 770 a(t)dt25 10(7 5) 2.5(7 5)2 35 (m/s)x(t)x(0)
14、t°v(t)dt 3.053/ 3t3. 3225(t 5) 5(t 5)25)3x(0)07 v(t)dt 53:3_、 _、225(7 5) 5(7 5)2.5T(75)3105 (m)第二章运动的守恒量和守恒定律2-32-5.一颗子弹从枪口飞出的速度是300 m/s,在枪管内子弹所受合力的大小由下式给出:尸=400-*其中F以N为单位/以s为单位.(1)(2) 为零I(4)画出F-t图;计算子弹行经枪管长度所花费的时间,假定子弹到枪口时所受的力变求该力冲量的大小三 求子弹的质量.分析:子弹在枪膛内所受的合力是作用时间极短,大小变化极快的变力. 该合力的冲量使子弹获得动量.解,!
15、k-u .b底减.(2)(0根据题意,画出图如解图2-5所示.合力F随时间上线性根据假定,子弹在枪口时所受合力为零, F = 4OO 4 ;1% =)得子弹行经枪管长度所花费的时间£ = 3 x 10 - s. (3)子弹所受冲量的大小为FAt =400 -4 x 105-0. 6 N * s子弹所受冲量的大小也可以由F-t图的面积求得,(4)根据动量定理, 得子弹的质量y x400 x3 x N s=0.6N ,/ = Ap mv 0/0, 6 N S r .八 _一m = 7=30077=2x10 kg2-92-14.设作用在质量为2 kg的质点上的力是F = (3t+5/) N
16、.当质点从原 点移动到位矢为r = (2i-可)m处时,此力所作的功有多大?它与路径有无关 系?如果此力是作用在质点上唯一的力,则质点的动能将变化多少?解:质点从(0,0)移动到(2, -3)作的功为A =F - r= (3r+5J) (2i -3j) = -9 J设质点从(0,0)先移动到(2,0),再移动到(2,-3),此力作的功为A +4, :F +产 ' = (3i+y)* 2i + (3i+57) ( -3)J二 6-15 - -9 J结果相同,可见此力作的功与路径无关.由动能定理,质点的动能的变化量为小&A = -9 J2-112 一 17.有一保守力户=(-At
17、+ Bd)i,沿工轴作用于质点上,式中A为常 量以m计,尸以N计.(1)取时号=。,试计算与此力相应的势能;(2)求质点从欠=2 m运动到* =3 m时势能的变化.分析:势能属于保守力相互作用系统,是由相对位置决定的函数.空间某 点的势能值是相对零势能点的,数值上等于从该点将质点移动到势能零点时,保 守力所作的功.解:(1)已知势能零点位于坐标原点,则工处的势能(-Ax +) (lx =- 1炉(2)质点由式=2 ri运动到工=3 ni时,势能的增量为 A玛二纥I .”-纥I 7 =4乂 -呈日保守力做的功为力=尸也=-(去4 -学町可见,保守力做的功等于势能增量的负值,即A - - A*2-
18、132-19, 一根原长4)的弹簧,当下端悬挂质量为小的 重物时,弹簧长=2配现将弹簧一端悬挂在竖直放置的 圆环上端4点,设环的半径氏=/口把弹簧另一端所挂重 物放在光滑圆环的已点,如图所示.已知KE长为1.6也 当重物在B点无初速地沿圆环滑动时,试求:(1)重物在点的加速度和对圆环的正压力;(2)重物滑到最低点C时的加速度和对圆环的正 压力.习牌2-19图分析:取重物叫地球和弹簧为系统时,圆环对重物的支持力Fn是外力 由于圆环光滑,因此在重物m沿圆环的运动过程中,支持力F、不作功,重物所 受的重力和弹性力是系统的保守内力.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由于重物沿 圆环作圆周运动,因此,在解题时宜用
19、自然坐标.解:由弹簧的静平衡条件尸-mg=A" -喋二0A/ = 2/0 - =晶=R(1)# =驶=陛一 所一 R切向法向Fn + *cos 8 mgcns 26 - ma(1)重物在6点所受弹性力F为F乳= kl0 =1, 6£ - /?) =0. 67ng由题给条件和解图2 - 19可得AB2R二 0. 8sin 0 = v 1 - cos2 0 =0. 6根据题意外=0,有 口4二。所以,重物在N点的加速度aB = g( sin 20 - 0< 6sin 0)= gsin 8(2cos8-0. 6) =5. 88 m/s2ft解图2 -19对重物的受力分析如解
20、图2-19所示.在园环的任意位置处,重物的运动 方程为由(3)式得Fnr - mgcos 26 - 0. 6mgeos B =0. 20 “表示屏与图示方向相反.重物对圆环的正压力F常二曲=O.ZOmgN方向沿圆环径向指向环心.(2)重物在C点时,由解图2-19可知, g=QT Fc=k(2R -/0) -mg 2代入(2)、两式,得=0,尸皿磐fl对重物m、地球和弹簧系统,机械能守恒.分别以重物在B点和C点为始态 和末态,有EkR +纥W=如心+K* 选C点为重力势能零点,上式为0升/HL6R4 mg2R-.6Re ym4+yA;(2/?-/0)1(5)由(4)、(5)两式,可得 ”。.80
21、mg, % - /0. 8gR重物在C点的加速度 气=口”=湛=0.呢=7. 84 m/1 K方向指向环心.重物对圆环的正压力尸需二-产帕工注80mg N方向与N相反,竖直向下.2-162 -23.小球的质量为m,沿着光滑的弯曲轨道滑下,轨道的形状如图.习题2-23图(1)要使小球沿圆形轨道运动一周而不脱离轨道,问小球至少应从多高H 的地方滑下?(2)小球在网圈的最高点月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3)如果小球由A/=2R的高处滑下,小球的运动将如何?分析:取小球、地球为系统时,光滑轨道作用于小球的支持力是外力,但在 小球运动过程中支持力不作功,因此系统机械能守恒.小球恰可沿圆形轨道运 动一周而不脱
22、离轨道,则要求小球在最高点4具有恰可作圆周运动所需的最小 机械能.解1; (1)由受力分析(解图2-23),可得小球在圆形轨道上任意点。的 运动方程.法线方向 Fn -叫cos 8 = m之(I )A支持力/nO(2)小球从目高度滑到。点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选 圆形轨道最低点C为势能零点,则有mgH -mgR - Reos 0) +(3)解”)、(2)、(3)三式,得 cos 8(4)对最高点儿应有e =兀,所以 hr +畀 二泞 典,q即小球至少应从=初处滑下.此时有/归=0, 科 = mg这就是小球恰可沿圆形轨道运动一周而不脱离轨道的动力学要求.(2)小球在圆形轨道最高点月的受力与开始
23、下滑高度H有关.当“需/?时,小球受重力和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下,当H =5/?时,小球只受重力.5(3)当3»夫时,小球将不能绕圆轨道到达4点.H = 2R时,小球将在圆 轨道的某点处脱离轨道作抛体运动.在脱离点,A二0.将日二2五代人(4)式, 并取等号,得0 = 13L8°.*由(I)式可得,小球脱离轨道时的速率为*J孥.解2: (I)对小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取IM环最低处为重力 势能零点.设小球在最高点具有速率也有mgH = rng(2f?)孑/恨,小球恰可作圆周运动,在最高点仅由重力提供向心力,即2V用g =机瓦解上述两式,得月二算问题(2)、(3)同解
24、L2-172 24. 一弹簧原长为总劲度系数为上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为m的物 体,先用手托住,使弹警不伸长.(】)如将物体托住慢慢放下,达都止(平衡位置)时.弹簧的最大伸长和弹 性力是多少?(2)如将物体突然放手,物体到达最低位置时,弹簧的伸长和弹性力各是 多少?物体经过平衡位置时的速度是多少?分析士物体悬挂于弹簧下端,受重力和弹性力作用,取物体,弹簧和地球为 系统时,儿+41a =0,所以,系统的机械崩守恒.本题涉及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解题中需正确选取势能零点.解困2-%解:()慢慢放下的物体将静止在受合外 力为零的平衡位置,设此时弹簧的都伸长最为 ” 取坐标Ox向下为正,以平衡位置为坐标
25、原点.因受力平衡,有-五。十吟二。得弹簧的好伸长最的二等rt弹簧作用于物体的弹性力大小为F =包=mg(2)突然放手后,设物体最低可到达毒处,以,,放手”位置和工处为系统的 始态和末态,在此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守恒.选平衡位置为重力势能零点,弹 簧原长处为弹性势能零点.有用/n =一日喀第土皮-4(不土耳)”弹簧的伸长量为*弹性力大小为F = k(xQ +尤)设物体在平衡位置时的速度为也仍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方嗨 + 2-192-27. 一炮弹竖直向上发射,初速度为 明在发射后经时间E在空中自考 爆炸,假定分成质量相同的A、B、C三块碎片.其中A块的速度为零;B、C两族 的速度大小相同.且B块速
26、度方向与水平成a角,求B、C两碎块的速度(大小 和方向).分析:取炮弹为系统.因爆炸时的内力远大于重力,炮弹所受重力可忽略不 计,所以爆炸前后炮弹的动量守恒.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要注意动量的矢量性.解:以炮弹为系统,取坐标设爆炸前炮弹的速度为端,爆炸后,B、C丽 块速度的大小均为并分别与工轴成仪角和6角,如解图2 -27所示.爆帏前解图2-27三块碎片的质量均为血因爆炸前后炮弹的动量守恒,有 工方向0 = ?nvcos a - mvcw H,方向3mM =musin a + mysin 0% =% _gt3(% -g£)v -可得2ginB-a、运动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2-232-33.
27、如图是一种测定子弹速度的方法.子弹 4*4!甜水平地射入一端固定在弹簧上的木块内,由弹簧压缩 A/WVWVV - 的距离求出子弹的速度,已知子弹质量是0. 02 kg, 777777777777777777.Ji g8 2 *33 图木块质量是8. 98 kg.弹簧的劲度系数是100 N/m,子'遨弹射入木块后,弹簧被压缩10 cm.设木块与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求子弹 的速度.分析:子弹的运动过程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子弹射入木块并开始具有共 同运动的速度,是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子弹与木块系统的动量守恒;第二阶段: 子弹.木块共同压爆弹簧,取子弹、木块和弹簧为系统时,摩擦力是外
28、力,用功能 原理可解得子弹的速度.解:设明人分别为子弹和木块的质量,子弹射入木块前的速度为%与木 块的共同运动速度为乩碰撞过程中,子弹与木块系统的动量守恒.mv - (m + mn) u对子弹、木块和弹簧系统,运用功能原理,若外=AEk + RE, 在弹簧被压缩工的过程中,摩舞力做功为4外-(2) 式为-/x(m + f)gx将(1 )式代人上式,并代入数据,得4- 2/x =319,2 ni/s2-272-45.角动量为L,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在半径为,的圆轨迹上运 行.试求它的动能、势能和总能量.分析:人造地球卫星作圆周运动时只受引力作用,对“力心”无外力矩:引 力是保守力.所以,卫星
29、对“力心”的角动量守恒,引力系统的机械能守恒.解:由角动量心=胸,得 等上mr卫星动能为矶=3限2=1二卫星-地球系统的势能为2mr机械能为第三章刚体的定轴转动3-13-1. 一飞轮直径为0.30 m,质量为5.00 3,边缘绕有绳子,现用力拉绳子 的一端,使其由静止均匀地加速,经0.5 s转速达10 "s.假定飞轮可看作实心圆 柱体,求:(1)飞轮的角加速度及在这段时间里转过的转数;(2)拉力及拉力所作的功;(3 )从拉动后f=10s时飞轮的角加速度及轮边缘上一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飞轮在拉力的作用下,均匀地加速转动,角加速度为常数.由转动定 律可知拉力的力矩恒定.利用转动定律和
30、力矩作功的规律,正确应用角量与线 量的关系即可求解本题.解:已知3口=0,5=2孔也(I)由拉=3(1+。得 4=:-1,26 x 10二ad/J飞轮转过的角度=5nrad飞轮转过的转数N 嗯 =2.5转(2)由转动定律M =FR-Ja =则拉力为F = ymRa =47 N拉力矩的功A = MB - FR3 = 111 J(3)当"10s时,飞轮的角速度出二皿二 1 心 26 x 10s rad/s 飞轮边獴一点的速度y取=1.89 x 10* m/s法向加速度 =1=2.3R x 10s m/J切向加速度 =及。=18. 9 m/<总加速度大小a = /o: +Q: =2.
31、38 x 10, m/s2方向几乎与明相同.3-33 -X如图所不,两物体】和2的质量分别为 四和m小滑轮的转动惯量为人半径为匚(1)如物体2与桌面间的摩擦因数为处求系 统的加速度口及绳中的张力R和Fr/设绳子与滑 轮间无相对滑动);(2)如物体2与桌面间为光滑接触,求系统的加速度。及绳中的张力和步忆分析:滑轮受两边绳子的拉力对转轴的力矩,作定轴转动,与绳相连接的两 物体作平动.根据转动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可分别得到它们的运动规律.由 于绳子不可伸长且与滑轮无相对滑动,因此,滑轮两边绳子的张力不相等,两物 体具有相同大小的速度和加速度.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滑轮边缘点的切向加速 度大小相等.解;(
32、1)对两物体和滑轮的受力分析,如解图3-3所示.设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滑轮角加速度为巴并设啊向下为运动正方向.由牛顿运动定律由转动定律尸门.盘=叫口,七二卬n?g正口 r F Tn=Ja解图3-3£4)鼻= ctr可解得(g -卬 )ga -;TJ1十吗+J/r皿1(m±十严E1 + J/1)gTl mL + ni2 +J/r"叫(产1+叫+J/J)g F =7 T i Km l + rTi2 + /r(2)将*=0代入以上结果即可.叫吕= 1 / 5nij + m3 + J/rfn,(m2 +J/r)gm, 4- m; 4- J/r叫叫gm +m2 + J/
33、r'3-63-9.某冲床上飞轮的转动惯量为4. 00 x IO3 kg - 当它的转速达到 30 "min时,它的转动动能是多少?每冲一次,其转速降到10 Mmin.求每冲一次飞轮对外所作的功.分析:利用飞轮的转动动能对外界作功解:/三30r/min时的转动动能为%二士"=足4. 00 X IOJ * 俨吸J = L 97 x IO4 J 22 OU /石=10 “min时的转动动能为£心=;x4.00 xlO?J=2, 19x10、J22 NJ /由转动动能定理,得外力矩对飞轮作功为A=E-Ekl = -1.75 xlO4 J飞轮对外所作的功为Af =
34、-A = J. 75 x 104 J3-73-1丸在自由转动的水平圆盘上,站一质量为m的人.圆盘的半径为几 转动惯量为J,角速度为卬,如果这人由盘边走到盘心,求角速度的变化及此系 统动能的变化.分析:取人和圆盘为定轴转动系统.人与盘的相互作用内力不改变系统绕 垂直轴转动的角动量.故系统的雷动量守恒.解:人站在盘边缘时,与圆盘具有相同的角速度" 此时,系统的角动量为 A - (J + rriR2)酬设人走到盘心时,系统的角速度为加,由于此时人已在转轴处,对转轴的转 动惯量为零,所以就是圆盘的角速度,系统的角动量为(J + mR2 )at -Jtt)1r拜屈* J3 - 3jm*iW -
35、 0> -3 =3系统角动量守恒,有得角速度的变化为系统动能的变化为国=9 J 枭 "m屋)/='3-10,3 -16,如图所示的打桩装置,半径为正的带齿轮转盘绕中心触的转动惯量 为/,转动角速度为,夯锤的质量为吸,开始处于静止状态.当转盘与夯锤碰 撞后,问夯锤的速度能有多大?分析:以转盘与夯锤为系统.在碰撞过程中,由于 相互作用的冲击内力很大,可认为有锤所受的重力对转 盘的中心轴的力矩可以忽略,所以系统在碰撞过程中对 转轴的角动量守恒.解:设碰撞后夯锤与转盘有相同的角速度距将夯 锤视作质点.由系统的角动量守恒,Jo>fl = (mR1 + J)w得mR* + J
36、3-113-19.如图,弹簧的劲度系数宓=2.0* I0J N/m,轮子的转动惯增为0. 5 klmt轮子 半径r= 30 cm.当质量为60 ks的物体下落 405时的速率是多大?假设开始使物体静 止而弹簧无伸长.分析;取弹簧、轮子、物体和地球为系统. 系统不受外力.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和绳的 张力都是成对内力.由于绳与滑轮间无相对 滑动,以及绳不可伸长,这两对内力的功都为I777777777777/,图 9一3 题 习夯锤向上运动的速度为零.所以,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即可求解.也可由牛顿运动定律和转动定律 求解.解L设下落物体的速度为明则轮子的转速为3 七,因绳子不可伸长,所以弹簧的伸长量即为
37、物体下落的距离.选物体下落40 cm时的位置为重力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kh2 += mgh名上士式中h为物体下落的高度,成为物体的质量J为轮子的转动惯量,所以,12辿一用 51。V m + J/r解2:受力分析如解图3-19,并设物体运动方向如图.解图3 -19mg - Fj = maFTr - kxr = Jet a = ra可解得mg 一 kxa =(m十,du dx1fd 廿=adx一 W 77m + J/解得从两种解法可见,第一种简便,这就是守恒定律的优越性.第四章狭义相对论基础4-14-4 一观察者测得运动着的米尺长0.5由,问此尺以多大的速度接近观 察者?分析:米尺的长度在相对静止
38、的坐标系中测量为1小,当米尺沿长度方向相 对观察者运动时,由于“长度收缩”效应,观察者测得米尺的长度与相对运动的 速度有关.解:设米尺的固有长度为L,且L =L0 m,由“长度收缩”效应:-倒得v 2. 6 x 10F ffi/s4-84-U.地球上一观察者,看见一飞船A以速度2. 5 xlOe m/s从他身边飞 过,另一飞船E以速度2.0x108 m/s跟随A飞行.求:(1) A上的乘客看到B的相对速度;(2) B上的乘客看到A的相对速度.分析:本题为一维情况下的相对论速度变换问题.应注意确定研究对象、K 和1C参考系,从而确定已知条件的属性.解:(】)设地球为K系,飞船A为长系以飞船B为研
39、究对象已知K' 系相对K系的速度为v =2, 5 x 10* m/s飞船B在K系中的速度为%工2. 0 x 10s m/s飞船B在K系中的速度为u土 一普1机之1=L 125 x 10* m/s(2)设地球为K系,飞船B为K'系.以飞船A为研究对象.已知IC系相对K系的速度为廿二2. 0 k 10K m/s飞船A在K系中的速度为% =2.5 x 10B m/s飞船A在K'系中的速度为u t;u; = - L 125 x IO8 m/suv4-114 -15,某人测得一静止棒长为/,质量为m,于是求得此捧线密度为p产与假定此棒以速度r在棒长方向上运动,此人再测棒的线密度应
40、为多少,若棒在垂 直长度方向上运动,它的线密度又为多少?分析;本题涉及两个相对论效应:沿棒长方向运动时的“长度收缩”效应和 运动物体的“质速关系” .解:设棒沿式轴放置,棒相对观测者沿式轴运劭.(1)棒长1是固有长度.观察者测得棒在运动方向G轴)的长度为则线密度为运动质量为(2)棒在垂直于长度的方向上(沿了轴或看轴)运动时,观察者测得的长度 不变即," =,,但棒的质量即运动质量仍由(2)式所示.所以,线密度为Pt第五章静止电荷的电场5-17 -J.在真空中,两个等值问号的点电荷相距0. 0J m时的作用力为10 $ N, 它们相距0. 1 m时的作用力为多大?两点电荷所带的电荷量是
41、多少?分析:真空中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遵循库仑定律.解:(1)设两点电荷相距一时的底仑力的大小为鼻,相距七时的库仑力 的大小为耳,有F =3 f -L_i_1 4冗右)片,2 - 4又与r2 =0. I m时的作用力大小为2 2居=勺1=(*_ x10'N=K)tNr; U. 1 1(2)由 网 ,得 V -3. 33 x )0-10 C5-57 -6.在直角三角形ABC的A点,放置点电荷2=1, 8 x 10 " C,在日点放置点电荷上=-4. 8 x 10C.已知BC =0. 04 m, 4C=0. 03 m.试求直角顶点C处的电场强度.解:如解图7-6所7K.以C为原点
42、,建立 直角坐标 的.令月。=口,日。=4,则5、的在C 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分别为E 粤(-/) = L8x 104( -J) V/m4冗Eg fjE2 =7争=2.7 xKTi V/mMg。4解图7-6C点的合场强为Ec 的大小为Ec - VTE; =3 . 24 x 104 V/mEc与水平方向夹角为,=arctan£=arctan|/j= 3375-77 -1。用细绝缘线弯成的半圆形环,半径为R,其上均匀地带正电荷Q,求 圆心。点处的电场强度.分析:根据电荷分布的对称性,注意选择好坐标系解题.解:如解图7 - 10所示,设Q>0.在半圆形环上任 取一电荷元曲=加2,在圆心。
43、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d£ = -警4 冗比 ft1方向如图所小.式中九二,班二Rd仇由电荷的对称分布可知,厕心0点处的电场强度沿x 轴正方向.有解图7-10E =型二/表整。2 *脩广W网"小=彳35-137 -17.在半径分别为10 cm和20 cm的两层假想同心球面中间,均匀分布 着电荷体密度为p = 10 C/ms的正电荷.求离球心5 cm、15 cmcm处的电 场强度.分析:电荷的分布具有球对称性时,它的电场也应具有球对称分布,运用高 斯定理可求出各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解:以叫和&分别表示均匀带电球壳的内、外半径.设离球心口=0.05 m处的电场强度为马
44、,在以口为半径的高斯球面S,上, 场的大小应该相同,并处处与品的法线方向平行.对国运用高斯定理,有£耳*必二十£寸=0所以,离球心5 cm处的电场强度甚=0.以=0. 15 m为半径作高斯球面S2,设S2上各点的场强为E1,对S2运用 高斯定理,有 £玛 dS = -jpdV式中Jpdy是凡所围的电荷贵jpdY = (p4nJd- yp(ri - R;)所以,离球心15 cm处的电场强度E2的大小为F 03-知),nv/& =z= 4.1) V/m3备马 的方向与殳的法线方向一致,即沿径向向外.以q =0.50 m为半径作高斯球面邑时,带电球壳在昆内,对S
45、.运用高斯 定理,有(£ dS -工式中JpdU是&所围的电荷量,即带电球壳的全部电荷量,有jpdV = J p4nr3dr =竽p(. 一 &:)所以,离球心50 cm处的电场强度E3的大小为"(周-昭) 八-2 2 1 = L 05 V/mE)的方向与S3的法线方向一致,沿径向向外.5-157-19.厚度为0.5加;的无限大平板均匀呻10带电,电荷体密度为l.0xi()T C/m求:(1)薄层中央的电场强度;(2)薄层内与其表面相距0. 1cm处的电场强度;(3)薄层外的电场强度.分析;无限大均匀带电板对中央面对称,因此,在中央面两侧,带电板内外 的电场
46、强度相对板的中央面也应具有对称性.可运用高斯定理求得带电板内外 的电场分布.如果把带电板看成是由无数厚度为dr的无限大均匀带电平板重叠而成的 话,根据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可知,空间各点的电场强度为各薄层在该点的电场 强度的矢量和.解1:利用电场强度叠加原理求解.以带电板中央面为原点取坐标Or如解图7 -19a所示.在r处取厚度为dr,垂的薄层平板,电荷面密度为仃二户”,其两侧均匀电场的人小为dE=导逑2与 20解图7-19a宜于薄层向外.(1)带电板中央的电场强度品.在中央面左右两侧带电板完全对称,厚度都是% = 0.25 cm,带电量相等.它们在=0处的场强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吼二0.即 与
47、带电板表面相距0.1 cm处,即r= ± (0.25 -0. I) cm= ±0. 15 cm处 的电场强度£上。.产 J50. 25£+ai5 = E在-£右=I= L 69 x 104 V/mJ-o 23Jo, )5 2&o方向与坐标轴正方向一致.二后左_后右=-1. 69 x 104 V/m沿坐标轴反方向-,0.2525(3)薄层外任意点的电场强度型 -£-(0.25 + & 25) = 2.83 x JO1 V/m2/2跖i事垂直于两侧板面向外.解2:运用高斯定理求解.由于带电板对中央面左右对称,因此可作具有同
48、样 对称性的圆柱形高斯面5,如解图7-19h所示.圆柱的 两底面与距中央面都是的法线方向与面上的电场 强度£方向一致,圆柱侧面易的法线方向与带电板的£ 方向处处相垂直.对S面运用高斯定理,有£松 * dS = 2g =式中JpdV是闭合的圆柱面S所围的电荷量.当 rqr0 Ho. 25 cm 时,JpdV = pS2 x2r = 2pS2r r 当 r > % 时,jpd V - 2pS .所以,带电板内外场强的大小为,1(1)带电板中央,因=0,故有,工。(2)带电板内r = 土0. 15 cm处,口 pr L0 x JO-4 x0+ 15 y,E = J
49、 = -五一V/m = L 69 x 10 V/m司,8. 85 x 10 11O)带电板外任意处,门 pr。 1.0 乂 10 7 K0.25 - cm一=8.85x107Y/m=2.83xl。V/m5-177 一23a 如图所示,已知 r =6 cmt(/ -8 cm,l = 3 x 10 s = -3 x 10-a C. 求:(1)将电荷量为2x1。-9 c的点电荷从4点 4早£移到8点,电场力作功多少?|I(2)将此点电荷从点。移到点,电场力作功 小 多少? zd>j.Dg分析:由粗势的叠加原理求出源电荷5、药在 小内出、。和办四点处的电势匕、匕和匕.、匕后,利用 电势
50、差求得电场力的功或系统电势能的变化.解.匕=- + -?-2- - - = L 8 x 103 V4眸4盛。"十屋=-L 8 x 103 V(1)将点电荷由4点移到日点过程中,电场力作功为aa3 - -q式匕f 匕)=qM =3,6 x io-6 j(2)将点电荷从c点移到。点过程中,电场力作功为= -g4%- VQ匕;=-3. 6 X U 6 J5-267-36.点电荷9=4.0x103 C,处在导体球壳的中心,壳的内外半径分别 为 % =2. 0 cm 和晶=3. 0 cm,求;(1)导体球壳的电势:(2)离球心r = L。由处的电势;(3)把点电荷移开球心L 0 cm后球心。点
51、的电势及导体球壳的电势.分析:静电平衡时,导体球壳内、外表面将感应出等量异号电荷和+9, 并均匀分布,利用高斯定理可求得场强的分布,并由电势的定义求得电势的分 布.也可利用电势的叠加原理求得炉的分布.解:利用高斯定理可以得到静电平衡时各区域的电场分布为"凡)(/ r 凡)£ =3- ,4冗£一& =0(1)导体球壳的电势J粒E 4比6。-4n生心(2)离球心r = L 0 cm处的电势R也fit匕=拓 dr + / E? , dr + (邑 dr=怠-京 + P = 300 V(3)把点电荷移开球心1.0 cm,仍然在导体球壳内部.导体球壳外表面的 电荷分
52、布没有变化,故球壳电势与情况(1)相同,为120 V.球心点。处的电势由叠加原理得% = 1 + 丁 = 120 V * 360 V =480 V4n%扁4孔与21mrj 4 mm习题7-39图可解得2 X IO-q"。= (4 +2) X10-x3.0 x IO_7 C = l.Ox IO-7 C5-297-39.三平行金属板A、B、C面积均为200 cm=A、B间相距4 clmm, A、C间相距和C两板都接地.如果使A板带正电 3.0x10-7。,求式1) B、C板上感应电荷;(2) A板的电势.分析:由于金属板的线度远大于板的间距,因此金属c板带电时,板间的场强可近似为均匀电场
53、 静电平衡状态 下,金属板是等势体,所以,使A板带正电,B和C两板都 接地时,A板与B、C两板间的电势差相同.由于A板与 B.C两板的间距不同,故A板两侧的场强不同,即A板两 - 恻分布的电荷是不同的.1解:(!)设A板的带电量为q,静电平衡时,在相对B 板一侧分布有如,在相对C板一侧分布有窕,并有在B、C两板相时A板的面上则分布有感应电荷-久和-拆.设A、B两板间的场强为Eah,A、C两板间的场强为心口有尸 外先知R "c <7c下和鼠=-TT由于A板与B、C两板间的电势差相同,凡匕,即 演日* da0 = E雨:,或年乳_ 9b =?. 0 x 10 7 C所以,B板上的感
54、应电荷为1.0 x 10- C,C板上的感应电荷为-2.0 X 10C.(2) A板的电势为匕=*当日=大;, 4日=2. 26 X 10,V5-307 -41.如图,G = 10 汕=5. 0 “F,G = 5. 0 |xF.(1)求力、B间的电容;(2)在4E间加上100 V的电压,求G上的电荷 量和电压;ao习题7 .4】图(3)如果G被击穿,问G上的电荷量和电压各是 多少?分析:根据电容器的串、并联规律和导体系统的静 电平衡状态求解.解:(1)力I间的等效电容Gg为C1与C工并联后再与Cj串联,即1 1 1C.h C, + C2 C3_ (G + G) G _所以如二不不G* 75 nF(2)电容器带电时,设G G 和g极板上的电荷分别为3、/和的,电势 差分别为4、4和% 由导体系统的静电平衡状态可知,它们应满足关系% +q'=<h =q5=%,靖+ 3=5占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甘肃省地矿局测绘院注册城乡规划师预招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北秦皇岛抚宁区为部分区直单位选调全额事业工作人员1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隆昌市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的(4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招聘医疗工作人员7名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烟台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上半年广东肇庆市属国有企业公开招聘管理人员103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招聘19人(第一批)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福建龙岩市上杭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上杭古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所属企业招聘拟聘用人选(二)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安徽白帝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子公司春季招聘8人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年兖矿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社会招聘(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水的组成》说课课件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 内科常见疾病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 全国2022年10月自考05744《食品加工与保藏(专)》真题
- 最全面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各单元作文范文汇总
- 赞美诗歌大全下载(赞美诗选下载全集)
- 文化人类学课件完整版
- 碳达峰碳中和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 GB/T 12642-2013工业机器人性能规范及其试验方法
- 【初中历史】商鞅变法优秀课件31-川教版
- 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概述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