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库主坝门机安装及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改)_第1页
上水库主坝门机安装及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改)_第2页
上水库主坝门机安装及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改)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目录 01 、概况 12 、组织机构 13、人员配置安排 24 、门机安装 24.1 安装设备的选择 24.2 安装方法和技术要求 44.2.1 门机安装工艺流程 44.2.2 门机安装 54.2.3 门机负荷试验 65 、质量保证措施 66 、门机安装技术、安质量及安全控制 66.1 技术、质量控制要点 76.1.1 安装行走机构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76.1.2 组装及吊装门架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76.1.3 吊装塔身管柱等及其附属设施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76.1.4 吊装机台及人字架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76.1.5 安全 15 号平衡重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76.1.6 安装起重臂技术及

2、质量控制要点 86.1.7 安装电气设备及辅助设施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86.1.8 吊装其余平衡重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96.2 安全控制要点 9组装及吊装门架安全控制要点 96.2.2 吊装塔身管柱等及其附属设施安全控制要点 96.2.3 吊装机台及人字架安全控制要点 96.2.4 吊装卷扬机等附属设施安全控制要点 96.2.5 吊装卷扬机等附属设施安全控制要点 106.2.6 安全 15 号平衡重安全控制要点 106.2.7 安装起重臂安全控制要点 106.2.8 安装电气设备及辅助设施安全控制要点 106.2.9 吊装其余平衡重安全控制要点: 107 、门机试运行安全措施 11上水库门机安

3、装及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概况上水库主坝为重力坝,最大坝高 42m坝上口长104.1m,宽7m坝底长30m 纵向宽为41.39m (含下游护坦10m。坝顶高程737.5m,正常蓄水位733.0m,坝轴 线方向S79.6 oW坝顶溢流。主坝重力坝共分 5个坝段,从左至右依次为1#坝段 21.55m, 2#坝段20m 3#坝段21 m, 4#坝段20m 5#坝段21.55m。坝址位于上水库 盆地南侧狮子口大冲沟“ V'型峡谷中,谷底宽2030m设计正常蓄水位处谷宽约 81m。我部 2012 年 6 月 7 日上报的主坝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中,原计划混凝土 垂直运输主要以塔机为主, 辅助长臂挖机

4、和溜槽施工。 考虑目前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为提高混凝土垂直运输能力、加快施工进度,我部提出并得到业主、设计、监理同 意,调整上水库主坝混凝土垂直运输设备, 布置MQ600B/30T型门机取代C7052塔机, 该门机由行走机构、门架、塔身、机台、起升机构、变幅机构和回转机构等组成。 考虑金属结构堆放及安装、砼梁预制及安装、砼垂直运输等各方面因素,调整后门 机中心线为坝上0+016.00,门机轨道砼地梁顶面高程为 701.50m,轨道长24.0m。2、组织机构为了做好MQ600B/30型高架门机的检修、安装工作,项目部成立门机安装组织 机构如下:组 长:吴远亮副组长:陈和勇 刘建华 刘国林 李本俊

5、施工技术指导 : 王燕 李元成员 : 葛广才 戴火光 唐发龙 金小红 李拥军 杜刚艳 刘富勤 办公室设在物资装备科,负责人:刘建华具体分工:(1。组长:全面负责,统筹安排检修、安装门机所需人力、设备资源;(2。副组长:陈和勇负责门机基础方案制定实施;刘建华负责门机检修、安装 所需物资材料准备等保障工作;刘国林负责人员使用协调;3)葛广才、李拥军 2 人负责现场安装指挥;4)各成员按自身职责做好安全、技术、组织指挥工作3、人员配置安排(1)总负责人:吴远亮(2)门机安装材料保障负责人:刘建华(3)安装技术总负责人:陈和勇(4)安装作业安全负责人:李本俊(5)现场指导安装负责人:李元(6)门机基础

6、处理负责人:王燕(7)人员设备协调负责人:刘国林杜刚艳(8)起重工: 3 人(9)门机电工: 2 人(10)电焊工 2 人(11)安装人员 10 人4、门机安装4.1 安装设备的选择门机由新余钢结构厂转运至洪屏上水库主坝上游库盆内存放并检修,安装时采 用 25t 汽车吊将其装到 20t 拖挂车上,并运输到安装现场。现场安装主要采用 70t 、 25t 吊车进行,机台及顶部人字架等重型构件采用 70t 吊车进行安装。门机安装主 要参数和使用设备分别见下表 1 和表 2。门机安装主要参数表序号安装部件名称吊装单兀最大重量(t )部件总重(t)吊装咼度(m)备注1运行机构8.531.562.052门

7、架831.31103塔身(包括三排滚子轴承)1541.41304机台1618.2295人字架1010306起升机构1010307变幅机构88308回转驱动装置44309电气设备1.553010机房及操作室1.583211臂架16163012平衡重55030表2门机安装使用设备表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汽车吊25t辆1构件吊装2汽车吊70t辆1构件吊装,八支队3托挂车20t辆1构件运输4平板载重车斯太尔20t辆1运输,八支队5平板载重车8t辆1构件运输6皮卡辆2协调指挥7交流焊机BX500-2台2焊接4.2 安装方法和技术要求4.2.1 门机安装工艺流程MQ60(型门机安装方法见工艺流程图1。

8、门机轨道安装走行机构安装门腿安装筒身安装机台安装起升、变幅机构安装电器设备安装人字架安装1#5#配种块安装起重臂安装6# 11#配种块安装门机负荷试验图1 MQ600型门机安装工艺流程422门机安装422.1施工准备及安装工期门机临时堆放场布置在上水库主坝上游平台上,采用25t汽车吊负责场内装车。设备安装前现场条件满足门机构件堆放及拼装要求,进入安装现场的道路满足 门机构件转运要求,准备好所用设备及工器具,主要安装设备70t汽车吊、25t汽车吊。计划于2013年1月18日开始安装,预计安装工期26天,拆除工期20天。 工期安排详见下表3。表3门机安装进度计划序 号项目起始时间终止时间历时 (天

9、)备注1轨道安装2013. 1 . 182013.1.2032仃走轮安装,第 节圆筒和两条门 架运到现场2013.1.212013.1.2223两条门架拼装就位2013.1.232013.1.2534第三、四门架拼装就位2013.1.262013.1.2725吊装圆筒并拼装就位2013.1.282013.1.303富余人员拼装 机台6机台吊装,回转电机竖管拼装校正2013.1.312013.2.0127配重吊装就位2013.2.022013.2.021配重先装一半8操作室拼装2013.2.032013.2.031电工同步装线9扒杆吊拼装2013.2.042013.2.063电器调试10钢丝绳串

10、装并吊装另一半配重2013.2.072013.2.082试机2013.2.132013.2.164轨道安装门机轨道基础要求平整、坚实,能满足最大轮压36t无沉陷的要求。首先确定出门机轨道中心线,轨道的中心间距为7m从轨道向两侧各返1.5米,然后按中心间距500mm勺距离铺枕木,并将枕木调平,再将门机轨道铺在枕木上。最后用人工 碎石将枕木中间的空隙填充密实。行走机构安装在门机轨道上先定出7X 7m的基准线,然后按照先后顺序将行走台车就位,并 用木方将行走台车垫平并将台车的侧面用型钢支撑住,以防倾覆。4.2.2.4 门腿及塔身安装先在平台上根据门腿的自重将门腿组装起来,然后用吊车缓慢将门腿吊起,并

11、 安装在行走台车上,最后再将塔身分节安装到位。注意:只有在安装完成斜拉杆后 临时拉杆才能拆除。4.2.2.5 机台、人字架安装 机台安装前,将门机安装平台右侧回填至 140.2 高程,形成门机安装平台,回填平台尺寸长X宽=10mX 7m,以减少吊车回转半径。回填料采用竖井开挖出的石渣, 粒径小于30cm,填筑坡度为1:1。已经安装的门腿采用草袋和苫布包裹防护。先后 安装机台、机台上的电器设备以及起升机构、回转机构等部件逐步安装到位,再进 行人字架安装。回填料拆除后,进行电缆绞盘安装。4.2.2.6 起重臂安装 人字架安装完,进行起重臂的安装,起重臂由六节组成。首先在地面上用 25t 汽车吊将起

12、重臂连接成整体, 然后用 700t 汽车吊车配合吊装, 将其吊装并安装就位。 最后穿钢丝绳。4.2.3 门机负荷试验 门机安装完成后,进行门机负荷试验,门机负荷试验主要采用吊钢筋来进行。首先进行静载试验,先进行 100%额定负荷情况下的静载试验,检查门机各机械部分 的状况以及电气控制的准确性与制动部分的可靠性;经检查符合要求后,进行 125% 额定负荷情况下的静载试验,检查各机械部分是否有损坏和制动部分的可靠程度。 静载试验符合要求后,进行动载试验,动载试验的最大负荷为额定荷载的110%,在此情况下检查门机制动部分和机械部分的可靠性。经负荷试验检查合格后,再由安 全部门验收,门机方可投入运行使

13、用。5、质量保证措施认真贯彻 ISO9001 质量体系标准,加强质量管理,依靠技术确保安装质量,使 安装质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螺栓联接件要紧固,焊接件的焊缝长度、高度要满足 图纸要求。6、门机安装技术、安质量及安全控制由于MQ600B/30型门机安装工作具有结构件较多、单元构件重量大、施工部位 多为高空且多工种交叉作业、时间紧任务重等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尤为重 要,全体生产人员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原则,生产时组织开好班前安全生产会并作好安全记录,布置生产任 务时指出安全生产注意事项和作好危险部位的安全防范措施, 人人作到“三不伤害”,

14、加强防护用品用具的使用,对有质量问题的安全用具经安全员鉴定后予以更换。6.1 技术、质量控制要点6.1.1 安装行走机构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1) 每组行走台车中各个行走轮对轨道轴线最大偏移W3mm(2) 四组行走台车竖铰平面与门架水平下拉杆连接支撑面标高偏差w3mm6.1.2 组装及吊装门架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1) 四条门腿的安装中心距为 7000土 2mm两对角线为8989土 3mm(2) 塔身管柱I上法兰面在© 3250全圆周范围内的标高偏差为 9500±0.8mm© 3250中心对基准中心的偏称为W 5mm(3) 起重机及索具、吊耳能承载整个组合体的重量。6

15、.1.3 吊装塔身管柱等及其附属设施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1) 所用螺栓的型号、规格及技术要求见表1(2) 交叉滚子轴承上平面© 3000mm圆周的标高偏差为29 070 ± 0.75mm从交叉滚子轴承回转中心对其基准中心吊铅垂线的偏移W15mm(3) 机台、塔身管柱与交叉滚子轴承的连接支撑面不平度不大于0.25mm。(4) 塔身管柱、交叉滚子轴承的连接螺栓必须预紧。6.1.4 吊装机台及人字架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1) 所用螺栓的型号、规格及技术要求见表4-3。(2) 人字架的安装要使其头部略高,方便前撑杆与机台前部的连接。( 3)安装后撑杆时,起重机应缓慢起钩,后撑杆上应拴

16、溜放绳。6.1.5 安全 15号平衡重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1 )安装时按配重序号顺序安装。( 2)要将各配合重放置整齐。6.1.6 安装起重臂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1)起重臂上的吊点处,千斤绳与起重臂之间要加垫保护层。(2)临时吊点的选择在靠起重臂头部的中间节的节点之上, 不得选在吊臂的其 他部位,防止因臂杆的管壁受力太大而引起变形。(3)起重臂上的拉索在起吊前,应与起重臂连接好,并用铅丝临时固定。6.1.7 安装电气设备及辅助设施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1)按厂方提供资料严格进行。(2)穿线前应将钢管及线槽内杂物清理干净,安全照明线应单独敷设,三相或 单相交流电源线穿管应在同一根导线管内。(3)

17、固定敷设的电缆弯曲半径不应小于 5 倍电缆外径, 动力线与控制线应隔离 敷设。(4)导线终端应设方向套或标记牌注明线路标号。(5)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应标明回路编号,编号正确,字迹清晰且不易 脱色。(6)配线应整齐、清晰、美观、导线绝缘垫应良好,无损伤;备用线芯要留有 一定长度并有明显标识;试运行前必须确定各电气装置安装接线正确、绝缘合格、 接地良好符合要求,并经验收合格。(7)对全部机械电气进行检查、清洁、吹尘、检查设备元件完好无损,电气 触点接触可靠,全部机械设备的润滑系统按规定加好润滑油。(8)检查力矩限制器及各安全保护装置功能,应正常,能可靠动作。(9)检查试验各电气设备及编号系统

18、是否正确,绝缘电阻是否符合要求,要求 摘掉至电机抱闸的电气线路进行动作试验。(10)单独给各抱闸线圈送电,检查各闸瓦间隙、弹簧力度动作灵活及磁铁行 程是否符合要求,并进行必要调整。(11)检查所用电器部件和电器元件是否清洁,电器元件动作和复位时是否自 如,触点组的闭合和断开是否正常可靠,电器部件内外配线的压紧螺钉有无松动, 焊点是否牢靠。(12)检查各灯光信号动作是否正常,动作程序是否正常。(13)应检查起重机金属结构、轨道及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线管、安全照明的变压器低压侧等的接地。接地电阻不小于4Q。(14) 应检查各操作手柄等部位的绝缘电阻,电阻值不小于0.5MQ。6.1.8 吊装

19、其余平衡重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1 )安装时按配重序号顺序安装。( 2)要将各配重放置整齐。6.2 安全控制要点6.2.1 组装及吊装门架安全控制要点(1) 门腿安装前应先在塔身管柱上搭设穿装高强螺栓的脚手架。(2) 门腿的安装应在平整、宽阔的地面进行,禁止任何人员和车辆在此区域通 过或逗留。( 3)将门架放置到台车上时,安装人员就互相协调,待四个点处全部具备落钩 条件后,方能将门架落到台车之上。(4) 安装人员应注意手扶位置,不得将手置于门架与台车的结合面处,(5) 人员上下门架的爬梯应固定可靠。6.2.2 吊装塔身管柱等及其附属设施安全控制要点( 1 )安装人员应注意高空作业,防止高空坠落

20、和高空落物,应佩带安全带和工 具袋,并正确使用。(2)安装塔身管柱时注意安装方位,保证螺旋梯的安装方向对应。( 3 )吊装时,必须正确选择吊点和吊具。( 4)在高强螺栓连接处搭设可靠脚手架。6.2.3 吊装机台及人字架安全控制要点(1)吊装机时,应选择好机台的吊点和所用的吊具。( 2)人字架在吊装时,前撑杆和撑杆应绑扎牢靠。( 3)安装连接销时,安装人员要协调配合,防止砸伤手指。6.2.4 吊装卷扬机等附属设施安全控制要点( 1 )吊装以上设施时,应拴溜放绳,防止其与人字架碰撞。( 2)机台上方的指挥人员应使用对讲机指挥,否则应设信号传递人员。6.2.5 吊装卷扬机等附属设施安全控制要点(1)

21、吊装以上设施时,应拴溜放绳,防止其与人字架碰撞。(2)机台上方的指挥人员应使用对讲机指挥,否则应设信号传递人员。6.2.6 安全 15 号平衡重安全控制要点(1)安装人员严禁用手扶配重底部,防止挤压手脚。(2)临边作业人员要系挂好安全带,并设监护人。6.2.7 安装起重臂安全控制要点(1)安装连接销时,防止挤伤手脚。(2)在起重臂往下放时,在其头部必须用垫木支垫牢固。(3)摘钩人员,须穿防滑鞋,带安全带。卡环等不得向下抛掷,可以带在千斤 绳上,将其放置带地面。(4)摘钩后,所用的千斤绳的绳鼻必须用卸扣或铅丝对卡,防止钢丝绳窜动、 掉落伤人。6.2.8 安装电气设备及辅助设施安全控制要点(1)盘柜机盘柜内设备与各部件间连接牢固。(2)盘柜与基础型钢连接时应采取防振措施。(3)电线槽弯曲部分的导线、电缆受力处应加绝缘衬垫,垂直部分可靠固定。(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