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语文二轮:古诗词鉴赏专练(一)及答案_第1页
最新高考语文二轮:古诗词鉴赏专练(一)及答案_第2页
最新高考语文二轮:古诗词鉴赏专练(一)及答案_第3页
最新高考语文二轮:古诗词鉴赏专练(一)及答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 -好资料2018 届高一下学期冲刺期考古诗词鉴赏专练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与梦得 注沽酒闲饮且约后期白居易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注:梦得:刘禹锡。白居易与刘禹锡同龄,交情深厚,开成二年(837),两人同在洛阳,刘任太子宾客,白任太子少傅,都是闲职。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首联以“少时”与“老后”相对。“不忧生计”使人想见诗人少不更事时的稚气与豪气。老后不“惜酒钱”是一脉相承的豪情,而无丝毫的世事艰难之感。B.颔联写两人同沽美酒时真挚热烈的感情,

2、“共把十千”暗示了两人共同的处境和心境,“相看”句写两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坐定之后彼此端详的亲切动人场面。C. 颈联写“闲饮”的细节。两位老友行酒令、引经史、边饮酒边听音乐,不知不觉就喝多了。这一联也展现了两人高雅芳洁的情怀与满腹经纶的才学。D ?尾联虚写,诗人把眼前的聚会引向未来,把友情和诗意推向高峰,使时间延长了,主题扩大和深化了,“共君一醉一陶然”,使人看到挚友的深情厚谊。E. 全诗言简意丰,语淡情深,从一时“闲饮”,到“且约后期”,既有超脱庸雅的情怀,又暗示对身世际遇的感悟,见出一种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2?本诗以“闲饮”为题,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分析。答: _【参

3、考答案】1.AC A 项“老后”写出了诗人阅尽世情冷暖、饱经政治沧桑而身心交瘁的暮气。C项这里的“闲”是身闲而心未尝闲,借知识的游戏来怡情养性是假,排遣寂寞无聊才是真。虽有高雅芳洁的情怀、匡时救世的志向和满腹经纶的才学,却只能引经据史,行行酒令虚掷时光,这正是仁人志士的不幸。2.(1)和友人相聚闲饮之乐。两人共把十千,行酒令、引经典,相约再聚之乐。( 2)官场冷遇,闲置之愁。白居易政治上遭到冷遇,“闲”字透露出诗人寂寞而又闲愁难遣的心境。(3)年老饱经沧桑之悲。首联、颔联诗人回首平生,由年少时的不为生计担忧的豪情,写到两人六十七岁时,白发相对,阅尽世情冷暖、饱经政治沧桑而身心交瘁的感受。二、阅

4、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更多精品文档又呈吴郎 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学习 -好资料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 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注吴郎:杜甫吴姓亲戚。杜甫将草堂让给他住,这位亲戚住下后,即有筑“篱”护“枣”之举。邻居妇人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征求:指征敛赋税。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首联现身说法,写诗人以前任由邻妇扑枣,是因为她既没有吃的,也没有儿女,为下文劝告吴郎做铺垫。B.颔联紧承首联,分析邻妇扑枣的原因,希望吴郎能够体谅对方,对邻妇不但不要阻拦,反而应该友好亲善。C. 颈联大意是

5、说,吴郎防备邻居打枣是出于自己生活窘迫,而孤寡妇人向“我”诉苦也是敏感多心,自己多事。D?尾联借景抒情,以小见大,深刻揭示了当时广大百姓的贫困根源,表达了诗人对苛政与战争的痛恨与不满。E. 本诗在委婉曲折的夹叙夹议当中,逐步展现了诗人沉痛的心理和复杂的感情,语言沉郁顿挫而平实。2?请从“扑枣”入手,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的情感态度。答: _【参考答案】1 CD C项“孤寡妇人向我诉苦也是敏感多心,自己多事”理解有误。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吴郎不该还插上篱笆防范她。D项“借景抒情”错,应是“缘事议论”或“即事抒情”。2?同情弱小,悲天悯人。诗人即便自己穷困潦倒,依然任凭孤苦无依

6、的西邻妇人到院内来打枣,体现出诗人对广大穷苦百姓的深切同情。劝告亲戚,与人为善。得知亲戚吴郎插上篱笆不让邻居打枣,诗人特意写诗劝告吴郎要将心比心、善待邻居。关注社会,忧国忧民。诗人由一件扑枣的生活小事联想到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由一个妇人的生活困苦想到天下百姓的贫苦艰难,以至于伤心地流泪。评议时政,反对战乱。诗人借邻妇生活困窘的现状,揭示了当时百姓贫苦的根源,表达了诗人对于苛政与战争的痛恨与不满。三、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李之仪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7、注 I 宋徽宗初年,李之仪因得罪权贵蔡京被除去名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 ),本词应作于李之仪居太平期间的某年春天。却应,即“岂应”,相当于现代汉语“难道是么”。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起句照应题目。“偶向”二字透露出词人平日幽居、极少出门的境况。“望”字领起下文,引出对登台所见之景的描写。更多精品文档B.“春光已过三分”紧承首句,写登台远望的整体印象,既点明时令已是暮春,又在平淡的叙述中寄托着强烈的情感。C. 飞花、坠絮本是自然之物,但在词人眼中,飞花姿态优美,坠絮落地无痕,二者一有情一无情,可谓不着学习 - 好资料一字,褒贬分明。D ?“清愁满眼”把抽象的愁写得具

8、体可感,仿佛愁绪弥漫空际,触目所见,无不含愁,但又不言因何而愁,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E. 此词是咏怀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但写景也是为了抒情。词人借登凌歊台抒发了内心的感慨。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 _【参考答案】1.BCB 项“强烈的情感”理解有误,该句在写景中流露出淡淡的惊讶、遗憾和惆怅,情感并不强烈。C项“二者一有情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褒贬分明”理解有误,这两句生动地描写了飞花与坠絮的情态,并无赞美前者有情、贬斥后者无情之意。(也有人认为飞花、坠絮本都是自然形态的东西,但经过词人的渲染,便都变成了含情物:飞花指他人之乘风直上,舞态翩跹,得意非常;坠絮喻己身

9、之遭谤被逐,堕地沾泥,了无痕迹。)2. 伤春之情:看到眼前春光将尽,流露出遗憾伤感之情。思归之情:词人登台远眺,只见江山重叠,阻断望乡(望京)之路,更觉愁苦。被排挤(或政治不得志、被贬谪 )的郁闷:词人因触犯权贵被编管太平州,前途无望,旧恨新愁,异常苦闷。无人理解的落寞:词人满怀愁绪,去卩无人可以倾诉,内心无限寂寞惆怅。四、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董判官高适逢君说行迈,倚剑别交亲。幕府为才子,将军作主人。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 首联点出友人即将远行。“倚剑”二字是关键字眼,它不仅使“行迈”“别交亲”既悲既壮,而

10、且暗示了友人是从戎远行。B.颔联写诗人对友人赴边后即受重用的祝贺,表达了对董判官的赞誉和慰勉。与此同时,还流露出一股羡慕之情。C. 诗人多次出塞,因此诗中对于边塞的“多雨雪”和“风尘”的描写并非夸张之笔,而是诗人实写关塞的景物特点。D . 颈联和尾联把雨雪、风尘之苦和莫顾一身,施展长策,立功边陲放在一起写,运用对比手法,使诗歌顿生波澜。E. 诗的最后一句以高昂的情调使开头“行迈”颓丧之气为之一振,使作品显得气势流畅,格调雄健,毫无一般送别诗的儿女离别之态。更多精品文档2. 本诗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 _学习 -好资料【参考答案】1. BD B 项“即受重用”夸大或无中生有。 D

11、项“对比”错,应为“先抑后扬”。 2?勉励友人莫畏艰辛,要经得住雨雪、风尘之苦,为保卫边防贡献良策,为祖国立功奋不顾身;反映了诗人自己立功边塞的愿望和为国事献身的精神。五、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柳宗元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伏波 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注柳宗元、刘禹锡因参与“永贞革新”而久遭贬谪,奉旨返京后,再度被远谪。此诗便作于两人在衡阳分手、各赴谪地之时。伏波:这里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乱上功勋卓著。翁仲:后世称石像或墓道石为翁仲,此指伏波将军庙前的石像。濯缨:洗濯

12、冠缨。楚辞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首联写两人在长期贬谪之后重回长安,没料到再度被远谪,这两句表现了命运之多变,人生之艰辛。B. “伏波故道风烟在”写诗人行进在伏波将军当年出征的路上,追忆前贤,不由得心生自勉奋发之意。C. “翁仲遗墟草树平”写伏波将军的庙宇空余石像荒草、断壁残垣,借此感慨人心变异,世道衰微。D ?“直以慵疏招物议”,表面说因为官慵懒粗疏而招来非议,实则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心中愤激不平。E. “休将文字占时名”话中有话,因为两人曾因作诗讽刺权贵而背上罪名,此处多有调侃、自嘲之意。2?尾联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 _【参考答案】1.BD B 项表达的不是“自勉奋发之意”,而是在追忆前贤的同时,古(人)今(我)对比,感慨自身飘零于世,壮志难酬。要注意把握整首诗的感情倾向,并结合上下文来理解。D项“感叹自己怀才不遇”错,这里表达的情绪是愤激不平。句中的“慵疏”只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