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峡中考复习要点1、 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 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2、重点字词:自:在。空谷传响: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襄:上。漱,这里是冲刷的意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御:驾。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良:实在、真。 肃:寂静。 属:(zhu)连续引:延长。 绝:消失。 素:白色;旦:早晨。 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朝:早晨。曦月:太阳,月亮。曦,日光,这里指太阳。3、 特殊用法:奔:飞奔的马。湍:急流。 三声:几声。三,这里不是确数4、区别:(1) 属:属引凄异(连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属予作文以
2、记之(嘱 咐)。(2) 绝:久绝(消失)。绝(山峰):极阻绝:断(3) 自三峡(在)自非(如果)5、 通假字:阙;同“缺”,空缺。五、一词多义1沿溯阻绝(隔绝)绝哀转久绝(消失)3绝巘多生怪柏(极)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自非亭午夜分(如果)属 属引凄异(连续)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以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认为)能以径寸之木(用)阙 略无阙处(“阙”通“缺” 空缺)不知天上宫阙(宫殿)或 或王命急宣(有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人)6重点句翻译: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高猿
3、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7、理解性背诵: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写夏水的句子:(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2)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 句子是: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6) 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 沾裳。 ” (引用渔歌作用:进
4、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 凄凉气氛)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4、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5、写山高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6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早发白帝城7、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8、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
5、益彰9、 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10、写山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11、写夏水的句子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2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12、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13、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7、结构。结构:文章先总写三峡地貌, (总写) (第一段),再写三峡四季壮丽 景色,(分写)(第二段)&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9、 运用:(1)2003年6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
6、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 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三峡秋日的 凄凉景象将一去不复返。(2) 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一诗句,你想到三 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10、探讨:(1)文章为何先写夏而后写春冬、秋,春冬为何放在一起写?作为三峡景色中最具有特色的是“山和水”,而其中最具魅力的三峡夏天迅猛、 凶险的江水,所以先写夏天景色,后写春冬的明丽多姿,最后写秋天的悲凉之景。这也符合读者情感认知的顺序。可见写景顺序的选择,是根据内容和读者认识而定 的。(2)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写山的特点,为
7、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抓住特点描写三峡的四季之景:夏季的景色一一水流湍急;春冬景色一一清荣 峻茂;三峡的秋天一一寂静、凄凉。3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雄奇险峻,清幽秀丽。4合写春冬的目的在于:展现风平浪静时节三峡的山光水色、清幽宜人的景物 特点。5作者描写了春冬之时的八种景物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怪柏、悬泉、瀑布。(3)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答: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 点。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秋季的 景色清冷寂静,水枯气
8、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4)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答:文后引渔歌,从本段说对前面写景的补充,是借渔歌抒写作者眼见“晴初 霜旦,林寒涧肃”景象和耳听“高猿长啸,属引凄异”之声的感受,见此景,听此 声,哀伤、悲凉之情油然而生。从全文看,结尾引渔歌与开头的“或王命急宣,有 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呼应。为赴王命,为了生计,渔民、船夫终年在凶险的惊 涛骇浪中挣扎搏斗,苦不堪言,危不顾命,自然景物尽管令人赏心悦目,却给劳动 人民增加了苦难。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衬托“晴初霜旦”之时“林寒涧肃”的凄凉情景,渲染萧瑟的气氛。)九、问题研究1、 作者是从哪
9、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答: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 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2、 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雄奇险峻,清幽秀丽3、 第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的特点?答: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写出了三峡山高岭长峡窄的特点。4、 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作用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你由此想到了李 白的哪首诗?答:作用:烘托夏天的水涨流急,也突出了三峡夹江对峙、狭窄险要的特点。 写法:侧面描写。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5、 作者描写了春冬之时的八种景物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怪 柏、悬泉、瀑布7、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
10、谣的作用是什么?答: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从侧面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 氛&文章第2段和第3段各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有何特点?答:第2段:写夏季景色,突出了水势凶猛迅疾的特点。第3段:写春冬季节 的景色,突出了山高水清,草木茂盛的特点9、 文章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写水为什么先写夏水?答:先写山,写出山高岭连峡窄的特点,为下文写水作铺垫。夏水浩大,所表 现出的奔放美最能突出三峡雄伟壮丽的特点,所以先写。10、归纳本文的中心:答:作者通过对三峡形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秀丽,表 现了他热爱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11、请分别概括三峡夏、春冬、秋三段时间三峡景物的美
11、点。1夏季:水势迅急凶猛(奔放美)2春冬:景色秀丽奇绝(清悠美)3秋季:萧瑟凄凉(凄婉美)12、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答:一方面突出三峡秋天的凄凉,渲染萧瑟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暗示三峡山高 岭连峡窄的特点,照应前文。13、古诗文中描写三峡的名句还有哪些?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一一杜甫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 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10.开放性试题1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 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2、理由2:落差大(意思相同即可)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2008 2011 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试题汇编2008年福建省宁德市(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15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 夜分,不见曦月。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4分)(1)沿溯阻绝。沿:(2)良多趣味。良:(3)直视无碍。碍:(4)窥谷忘反。反:6翻译下列句子(4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7、 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通过“游鱼细石”
13、写出水的清澈。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音韵和谐的画面。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8、 甲乙两段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 文不同的思想感情。(4分)参考答案:5.略6.略7.B8.甲文“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一句通过渲染了 悲凉的气氛,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忧伤。乙文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同时也反悔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留恋和向往之情。2008孝感市甲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
14、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 午夜分,不见曦月。乙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8下列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沿遡阻绝(逆流而上)B.不以疾也(快)C.丛流飘荡(顺、随)D.负势竞上(势力)9.用现代汉语表达下面句子的意思(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10.对甲乙两段文字解读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先写了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写出了 三峡的奔放美和凄婉美。B.乙文不仅写出了江流婉转、随流飘荡的情形,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丽大 自然的闲适心境。C.两文都写山水,
15、所描绘的景色奇特秀美,山之奇、水之异给读者以深刻印象。D.形色相依、动静相杂、虚实相应、骈散相间是两文在写景上的共同特点。11.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水流的湍急,但描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侧重于写水流之,乙文侧重于写水流之;甲乙两文都描写了难见天日之景,但着眼点却不同, 甲文以“不见曦月”来写,乙文以“有时见日”来写。参考答案:& D 9、略10、B2008年株洲市22.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沿溯阻绝()23.翻译下面句子。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4.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文章的第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
16、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湍急) 的特点;文章第段与诗中(两岸猿声啼不住)一句相对应。参考答案:22.逆流而上快23.声音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很长时间才消失。24.【简析】诗是写景的。唐肃宗乾元二年(759),诗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 遇赦,乘舟东还江陵时而作此诗。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咼;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 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文章的第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湍急) 的特点;文章第
17、段与诗中(两岸猿声啼不住)一句相对应。2009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阅读三峡,(回答1114题,共10分)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阙:襄:12.翻译下列语句。(4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13.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 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2分),天高地厚华夏情。14.下面是 小石潭记 中的一段文字, 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较, 在写水方面 有什么异同?(2分)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 逝,往来翕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忽。似与游者相乐。参考答案:11、阙:通“缺”襄:上评分
18、标准:(2分)每词解释各1分,“阙”多答“缺口”,“襄”多答“漫上” 不扣分。12.(1)即使是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2) 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评分标准:(4分)每句2分,重点词“虽”“奔” “自非”“亭午”“夜分”,其中答对两个得1分。13.示例:山险水急三峡景;山峻水清三峡美等。评分标准:(2分)宽对即可得分,要在对联中体现三峡的特点。14.相同点:都从侧面写水。不同点:三峡写出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小石潭记写出水清澈透明的 特点。评分标准:(2分)相同点得1分,不同点得1分。2009柳州市自三峡七百里中,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
19、裳! ”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1、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1)略无阙处(2)虽乘奔御风(3) 负势竞上(4)望峰息心2、 写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B冲间力拉崩倒之声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D.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3、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译文:(2)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译文:4、 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3分)(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_等共同特征。(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
20、境 的 ,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参考答案:12、 (1) “阙”通“”缺,空缺;(2)即使;(3)凭借或依靠;(4)平息或停止13、A14、(1)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水路都被 阻断了。(评分:“襄”“沿溯”各1分,大意1分,其他翻译错误酌情扣分)(2) 那些办理政务的人, 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 就会流连忘返。 (评分: “经 纶”“反”各1分,大意1分,其他翻译错误酌情扣分)15.(1)湍急、清澈;(2)凄凉或悲哀或凄清。(每空一分,意思对即得分)(2010?广东省,9、10、11,8分)(一)(8分)三峡郦道元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2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答案】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和 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10.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 口”描写水势盛大,又用“, 口”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句填空)(2分)全品中考网【答案】夏水襄陵沿溯阻绝(1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1分)11.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 么特点?(3分)【答案】一是突现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二是突现三峡山高、峡长、 岭连的地形特点。(答对I点得1分,全对得3分)(2010?湖南省娄底市,10-14,12分)(一)
22、三 峡郦道兀10.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至于/夏水襄陵B.绝/多生怪柏C.虽/乘奔御风D.常有咼/猿长啸1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隐天蔽日(隐瞒)B.良多趣味(确实)C.绝多巘生怪柏(山峰)D.哀转久绝(消失)全品中考网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 项是(2分)A.何陋之有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C.已而之细柳营D.策之不以其道13.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咼耸。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
23、,将静态景物动态化。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1)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2)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答案】10. D(“高猿”是一个偏正式的语言单位,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不停顿)11. A(“隐”是“遮蔽”的意思)12.B(A项是表倒装的助词,可不译;C项是动词,“去”的意思;D项是代 词,“它”的意思;题干中的例句与B项都是结构助词,“的”意思)13.B(选文第二段先写水之盛,再写水之速)(以上四道选择题均为2分)14.(1)如果不是(晴朗的)正午或半夜(1分),是不能见到日月的(1
24、分)。(2)即使骑着马,驾着风(1分),也没有这样迅速(1分)。2010年山东临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作6-9题甲(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 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释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太、华、衡、庐:泰山、华 山、衡山、庐山。翳:遮盖,这里指云。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1沿溯
25、阻绝。 绝: 或王命急宣。 或:不以疾也。疾: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悉:7.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4分)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8.甲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 (4分)9.甲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6.断有时快全,都(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7.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 山都没有这种奇异的景象。(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意思正确,无语病 即可)8.甲文段写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乙文段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咼、奇、秀等特点。(4
26、分,各2分)9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与赞美之情。(3分,只答出“热爱”或只答出“赞美” 一方面内容的得2分)(2011真题)泰安阅读三峡,完成22-25题。22.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C.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3.对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像风那样飞奔,也没有那么快。B.虽然骑着如飞的快马,也没有那么快。C.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那么快。D.即使骑着风奔跑,也没有那么快。24文章第四段给读者的感受是()A.莫名的惊恐与无尽的哀愁,具有凄婉美。B.淡淡的烦恼与朦胧
27、的伤感,具有幽怨美。C.豪放而又洒脱,具有粗犷美。D.细腻而又柔软,具有平和美。25.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咼耸。B.文章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让人自然想到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D.作者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写出了三峡的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五、22.B23.C24.A25.B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A.或:或王命急宣C.绝:哀转久绝3.请分别概括三峡四个季节的特点。1夏季:2春冬:3秋季:4.填写出描写三峡形势的
28、语句1体现三峡长的语句是:2体现三峡险的语句是:3体现三峡窄的语句是:4表现山河秀丽的语句是:5.文中的“良多趣味”指的是什么?6.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或以钱币乞之 沿溯阻绝属引凄异(B.林:青林翠竹D.素:素湍绿潭林寒涧肃练习题二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良多趣味林寒涧肃(3)属引凄异(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分)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译文:3填空:文中用“ _”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_”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练习题三1.文章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人名)_,撰,本文选自,三峡是、的总称。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3分)1重
29、岩叠嶂 嶂:_2沿溯阻绝溯:_3不以疾也疾:_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 _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译文: _4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点。4分答:练习题四1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略无阙处(阙:通“缺”)B.良多趣味(良:实在)C.晴初霜旦(旦:早晨)D.林寒涧肃(肃:严肃)2.翻译: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_3.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 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描写手法,其作用是:4.文中对三峡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 请从文中再选出两处景物,仿照例句进行 描写。
30、例:碧绿的潭水,怪异的松柏_5.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 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练习题五1.解释下列加点词(1)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2)沿溯阻绝()哀转久绝()(3)或王命急宣()或以为死()(4)则素湍绿潭( )有奇字素无备者()2.翻译下列各句(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1、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3._文章段总写三峡的 _,描述了_ 勺地势。4._、段写_,分别写出了_ 峡四季变化不同奇景,突出了三峡 _勺总特征。5. (1)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 :_(2)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 _(3)_表现春冬季水清流缓的句子是_(4)_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 _6.文章末尾引用渔者的歌词,其作用是_7.写出文中千古传诵的佳句 _练习题六1.下列一词多义的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自三峡七百里中(从)自非亭午夜分(如果)B.沿溯阻绝(断)绝巘多生怪柏(极)哀转久绝(停止,消失)C.或王命急宣(或者)或以钱币乞之(有人)D.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中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2
32、.翻译下列各句。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译文: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文: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译文:5常有咼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译文:。3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译文:。3.文章段总写,描述了地势。4.、段写,分别写出了三峡、,四季变化不同奇景,突出了三峡_的总特征。5.第段写三峡_ ;第段写三峡;第段写三峡_ 。6.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表现春冬季水清流缓的句子是_,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 7.文章末尾引用渔者的歌词,其作用是。8.写出文中千古传诵的佳句:,。9.找出两个写山的四字短语:,;找出两个写水的四字短
33、语:。练习题七1.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属予作文以记之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或王命急宣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D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哀转久绝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3.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 “_ :的静景,也描写了 “_r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2分)4.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 (2分)练习题九一.背诵默写1.描写三峡连山之密的句子:2.描写三峡两岸山峰高耸的句子:3.从侧面交代三峡两岸山势之高的句子:4.描写夏季三峡水势浩大的句子
34、:5.交代水流湍急,行船速度之快的句子:6.形容三峡江水澄清、风光妩媚的句子:7.最能表现三峡秋季特点的句子:8借猿啼和渔歌表现三峡凄凉景象的句子:9三峡中以快马和疾风来衬托行船速度之快的句子:10朱元思书中有“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借比喻突出了江水流速极快, 本文中与此相似的句子:11.本文中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景色,请写出春、冬季江水特点的句子:12.三峡水库蓄水已达135米,真正实现了 “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本文里描绘的渔者歌唱的“”的情景已是一去不复返了。二问答题1.通过对三峡两岸之山的描写,突出三峡怎样的特点?2.本文写到“三峡”夏季水势时说:“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
35、以疾也。”李白早发白帝城诗中与之相似的是哪些两句?3请用简要的词语分别概括三峡不同季节的特点。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5作者只有“清荣峻茂”四季就概括写出了水、树、山、草的风貌,请发挥你 的想象力,用优美的语言把这个景色再现出来。6.作者在描写秋天三峡时,引用渔歌,请写出文中引用的渔歌及其作用。7作者写三峡从大处山、水落笔,又用其它景物衬托,请写出作者在文中还写了哪些景物,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8.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点练习题十三峡节选自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时地理学家、散文家。撰水经注 ,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具有较高
36、的文学价值。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2.三峡先写三峡地貌,接着依次分写夏、春冬、秋 四个时期的景物。3.文中写山岭连绵和山势漫长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 处。4.写山势峻峭巍峨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5.一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6.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试用两个字概括)连和高7.“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重岩叠嶂,就山本 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视所得;而隐天蔽日,以天和日衬其高,是仰视所见。8.写三峡夏季江水暴涨的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9.第二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先从正面落笔,后
37、分两层来写:以“沿 溯阻绝”概括水势险恶;以“王命急宣”的特例给人具体印象。又加上奔马和疾风 的比喻,则给人的感受更加形象而深刻。10.理清第二段作者的写作思路。先写俯视江中所见,后写仰视所见,由峡底 写到山上,最后作者总结,状写了四种景物。11.写春冬之时山水草木秀丽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12.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 猿。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中描写的三峡四季的景物特征:夏水暴涨,春冬景 美,寒秋肃杀。14.讨论: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答案要点: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
38、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 故将“夏水”为首来写。15早发白帝城一诗中哪两句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一句意思相同: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三峡练习题参考答案:练习题一1.飞奔的马 连续2. B 3.水势迅急凶猛 景色秀丽奇绝萧瑟凄凉4三峡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 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5.绝轍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 漱其间6.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练习题二:1.真(或实在)(2)寂静(3)连续 快2.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 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3.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9、林寒涧肃,常有冋猿长啸练习题三:1. (1分)丽元2.像屏障一样的山峰。逆流而上。快。3. (4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空旷的山谷传来猿猴啼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4. (4分)三峡的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1分)、高耸峻拔(1分)。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1分)、水流湍急(1分)。练习题四:1. D2.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3侧面描写(或 “间接描写”)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4.示例:飞悬的瀑布,悲凉的渔歌险峻的山峰,凄厉的猿啼。5. A2 (1)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2)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3)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4)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3.三峡的地貌,峰高谷深的险要4江水, 夏季 春冬 秋季, 山高水险5 (1)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朝发白帝,暮到江陵(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6.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建筑施工培训
- 四边形教材解读
- 职高九月班上工作总结
- 有机合成基础培训大纲
- 西点基础培训课件
-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苏家院乡中学2026届化学九上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南通市紫石中学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西简易轻钢房施工方案
- 铝挤压车间安全培训
- 2026届山东德州市武城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 公路应急抢修合同标准文本
- IQC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政府代建项目回购协议书范本
-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 《世界奇花异草》课件
- 沟通能力培训课件x
- 半导体物理学全套课件
- 2024年09月2024秋季中国工商银行湖南分行校园招聘62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一章-发型发展简史
- 智能计算系统:从深度学习到大模型 第2版课件 9、第九章-大模型计算系统
-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政策培训会课件-于永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