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1届高考化学4月仿真模拟试卷三(含解析)_第1页
(新高考)2021届高考化学4月仿真模拟试卷三(含解析)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高考)2021 届高考化学 4 月仿真模拟试卷三(含解析)1 / 197(新高考)2021届高考化学4月仿真模拟试卷三(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14 O 16 Fe56第一部分本部分共 14 题,每题 3 分,共 42 分。在每题列出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B. 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导光性,常用于制造光纤,所以光纤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不是单质硅,故 B 错误;C.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不是氢氧化铜,故C 错误;D.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故D 正确; 故选:(新高考)2021 届高考化学 4 月仿真模拟试卷三

2、(含解析)Do2.下列有关物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新高考)2021 届高考化学 4 月仿真模拟试卷三(含解析)3 / 197A. MnO 不溶于水,可用作 HQ 分解的催化剂B. SO 具有漂白性,可用于制溴工业中吸收 Br2C. FeCb 溶液显酸性,可用于蚀刻铜制的电路板D. NHNO 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可用作汽车安全气囊产气药 答案 D3.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AFeCL 溶液(FeCl3)Fe 粉BNaCl 溶液(MgCL)NaOH 溶液、稀HClCCl2(HCI)HO 浓 HSODNO(NQH2O 无水 CaC

3、b答案 B4.(2020 江苏,5)实验室以 CaCO 为原料,制备 CO 并获得 CaC2 6H2O 晶体。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 D解析 A 对,碳酸钙与稀盐酸可制备 CO,且为固液常温型反应,装置也正确; B 对,CO 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 对,分离固体与液体,可采用过滤的丘制备氐收JfeCQ(新高考)2021 届高考化学 4 月仿真模拟试卷三(含解析)方法;D 错,CaCl2 6H2O 晶体可以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制得,采用2 / 192蒸发结晶的方法易导致 CaCb 6H2O 失去结晶水。5. 2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

4、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下 1 L 0.1 mol L_1NazCO 溶液中含 0.1 2 个 cO_B. 标准状况下,22.4 L SO3含NA个分子C. 常温下 100 mL 0.1 mol L_醋酸溶液中含 0.01NA个醋酸分子D. 0.1 mol Na2Q 与足量水反应转移 0.1NA个电子答案 D解析 cQ在溶液中会水解,故溶液中碳酸根的个数小于 0.1 2 个,故 A 项错误;标况 下三氧化硫为固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B 项错误;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溶液中会部分电离,故溶液中的醋酸分子小于 0.012 个,故 C 项错误; 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为歧化反应,氧

5、元素由 1 价歧化为 0 价和2 价,故 0.1 mol 过 氧化钠转移0.1 2 个电子,故 D 项正确。6.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 NQ 溶于水:3NQ+ HQ=2 沖 2NQ+ NQB.漂白粉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ClQ+ H2Q HCIC+ QHC. 酸性条件下用 HbC2将海带灰中 I氧化:HbQ+ 2I+ 2H=l2+ 2H2Q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 Al3+ 4NHHQ=AIQ + 4NH + 2HQ答案 D解析 NQ 溶于水生成硝酸与 NQ 其离子方程式为:3NQ+ H2Q=2H + 2NQ + NQ A 项 正确;漂白粉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次氯酸根

6、离子发生水解所致,其离子方程式为:ClQ+ H2QHCK+ QH, B 项正确;酸性条件下,用 H2Q将海带灰中 I氧化,其离子方程式为:HQ + 2I+ 2H+=l2+ 2H2Q, C 项正确;氯化铝的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沉淀 不会溶解,其正确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Al3+ 3NH HQ=AI(QH)J+ 3NH , D 项错误。7.(2020 威海一模)已知丙烯与 HCI 发生加成反应有两种可能,如图 1 所示;其中丙 烯加才的位能曲线图如图 2 所示。下(新高考)2021 届高考化学 4 月仿真模拟试卷三(含解析)5 / 197列说法错误的是()Ldh厲一CH*口*EXYHYH.I,CIC

7、H,CH,CH, -CH.CH.CH.A. 过渡态(i)比过渡态(n)稳定B. 生成的过程所需活化能较低,速率快C. 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D. 丙烯与 HCI 发生加成反应,主要生成产物 答案 C解析 据图可知过渡态(i)比过渡态(n)能量更低,所以更稳定,故 A 正确;活化能 越小反应速率越快,据图可知生成的过程所需活化能较低,反应速率较快,故B 正确;中均有一个碳原子为 sp2杂化,其他碳原子均为 sp3杂化,故 C 错误;据图可 知生成的过程所需活化能较低,反应更容易进行,选择性更强,所以主要产物为, 故 D 正确。8 (2020 滨州二模)M、W X、Y、Z 是同周期主族元素,X 原

8、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W 原子次外层电子数的 3 倍。它们形成的化合物可用作新型电池的电极材料,结构如图 所示,化合物中除 M 外其他原子均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M|L YyA. M 的单质通常保存在煤油中B. 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元弱酸C. 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XYD. 上述五种元素中 Z 的非金属性最强答案 B(新高考)2021 届高考化学 4 月仿真模拟试卷三(含解析)6 / 197(新高考)2021 届高考化学 4 月仿真模拟试卷三(含解析)解析 X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W 次外层电子数的 3 倍,则W 只能有 2 个电子层,次外层为 2 个电子,X

9、 为 O 元素,又 M W X、Y、Z 均在同一周期,故它们都是第二周期元素。 由盐的结构简式知,Z 可以形成 4 个共价键且能与氧形成双键,因此 Z 的最外层电子数 为 4, Z 为 C 元素,Y 能形成一个共价键,丫为 F 元素;W 能形成 4个共价键,W 为 B 元 素;M 带 1 个单位正电荷且不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则为 Li 元素。Li的密度比煤油小, 不可以保存于煤油中,A 错误;W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 HBO,为一元弱酸,B 正 确;F 的非金属性大于 Q 则氢化物稳定性:HFHO, C 错误;上述五种元素中F 的非金属性最强,D 错误。9、(2020 山师附中模拟)某

10、工业废气中的 SQ 经如图中的两个循环可分别得到 S 和 HbSQoF 列说法正确的是(|I73. -:i. _匚71 瓦 :I MnO,C. Mn 可作为循环H中电解过程中的阳极材料D.循环I和循环H中消耗同质量的 SQ,理论上得到 S 和 HbSQ 的质量之比为 16: 49 答案 D解析 反应 1 氧化产物为 H2Q 故 A 错误;反应 2 还原产物为 S,故 B 错误;Mn 作为循 环H中电解过程中的阳极材料时,Mn 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不能生成硫酸, 故 C 错误; 循环I和循环H中消耗同质量的 SQ,理论上得到 S 和 HSQ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 1, 质量之比为 16 :4

11、9,故 D 正确。10、VCB 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添加剂,以环氧乙烷为原料制备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ZnFeQ,、I_殆坏 1A.循环I中,反应1 中的氧化产物为 ZnFeQ5B.循环I中,反应2 中的还原产物为 ZnFeQHL辰应17 / 199F 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 100%B. CIEC 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C. EO EC 的一氯代物种数相同D. CIEC VCB 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答案 D解析 EO 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 EC 原料全部生成 EC 因此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 100% 故 A正确;CIEC 中连氯原子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故 B 正确;EO

12、EC 的一氯代物种 数都为 1种,故 C 正确;CIEC 中连氯原子的碳原子与周围四个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 上,故 D 错误。11、(2020 枣庄二模)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待测液中依次滴入氯水和 KSCN溶液1 溶液变为红色待测溶液中含 有Fe2+B向 AgNO 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溶液澄清Ag+与 NH HO能大量共存E0C , / ci2/hKI-S YAIBN0 2ECCkrEt:iNrYY00CIECVCB(新高考)2021 届高考化学 4 月仿真模拟试卷三(含解析)8 / 197C将 KI 和 FeCb 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 CCI4

13、,振荡,下层溶液显紫红色氧化性:Fe3+I2(新高考)2021 届高考化学 4 月仿真模拟试卷三(含解析)9 / 197静置D向 NaHCO液中滴加 NaAlO 溶液有白色沉淀和气体产生AlO与 HCO 发生了双水解反应答案 C解析 待测液中先加氯水,不能肯定是否发生反应 2F + Cl2=2Fd+ 2C,所以由 溶液变红,不能证明有 Fe2+存在,A 不正确;向 AgNO 容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发生反应Ag+ 2NH HbO=Ag(Nb)2+ 2HQ B 不正确;将 KI 溶液与 FeCb 溶液混合,由现象 可判断反应生成丨2,从而确定发生的反应为 2Fe3+ 21一=2Fe+ 12,氧化性:

14、氧化剂 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Fe3+I2, C 正确;向 NaHCQ 溶液中加入 NaAIQ,发生反应 AlQ.+ HCQ + HQ=AI(QH)J+ CQ_,没有气体产生,D 不正确。12、氮氧化物、硝酸盐废水都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图甲是监测 NQ 含量的传感器的工作 原理示意图,图乙是电化学降解酸性废水中 NQ 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A. 图甲中,Pt 电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B. 图甲中,NiO 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N 併(5 2=NQC. 图乙中,】由电解池右侧移向左侧D. 图乙中,阴极反应式为 2NO + 10e+ 12H+=6HC+ Nj答案 C解析 图甲,N

15、O 在 NiO 电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氧气在铂电极上得到电子生 成氧离子,发生还原反应,A 项正确;负极 NiO 上一氧化氮失去电子和氧离子结合生成-_:=_-三兰二呈=:一一!h=l_s_=-=-_一=:一_三一-=一=三|1一二=-Ld.,- - - - - - -_- . - -FtNiO 电战屮10 / 199(新高考)2021 届高考化学 4 月仿真模拟试卷三(含解析)二氧化氮,B 项正确;电解池中质子向阴极移动,所以电解过程中J 从左侧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右侧,C 项错误;图乙,硝酸根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Ag Pt 电极作阴极,Pt 电极作阳极,阳极上电极反应为 2H2

16、O-4e=Of+4H:阴极上电极反应 为 2NO+ 12H + 10e= Nf+6HO, D 项正确。13. (2020 淄博二模)为了探究温度、硫酸铜对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 设计如下方案(见下表)。编号纯锌粉质量0.2 mol L硫酸体积温度硫酸铜固体质量I2.0 g10.0 mL25C0 gII2.0 g10.0 mLT0 g皿2.0 g10.0 mL35C0.2 gIV2.0 g10.0 mL35C4.0 g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选择H和皿探究硫酸铜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控制T= 25CB. 根据该实验方案得出反应速率的大小可能是皿HIWC. 根据该方案,还可以探究硫酸浓度

17、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 待测物理量是收集等体积(相同条件)的气体所需的时间,时间越长,反应越快答案 B解析 选择H和皿探究硫酸铜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要控制变量,所以必须控制T=35C,A 不合理;根据该实验方案,皿和H比较,皿可以形成原电池,加快了负极的 反应速率,皿H,H和I比较,H的温度更高,反应速率更快,“I,W中硫酸 铜过量,导致锌粒几乎不与硫酸反应,得出反应速率的大小是皿HIW,B 合理; 在该方案中,硫酸浓度均相11 / 199同,没有探究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 不合理;待测12 / 199(新高考)2021 届高考化学 4 月仿真模拟试卷三(含解析)物理量是收集等体积(相同条件

18、)气体所需要的时间,时间越长,反应越慢,D 不合理14.铂基催化剂表面的氧化还原反应(ORR 是燃料电池最重要的阴极反应。厦门大学李 剑锋课题组模拟研究了在酸性条件下铂单晶表面的反应路径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铂 基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H+O +3(H44e )-一.-2.Wi或HjO +o +iin一-4BCII5-A. 为氧氧双键的断裂过程B. 过程断裂非极性键,过程形成非极性键C. 该历程的总反应式为 Q+4H+ 4e_=2HOD. 若在碱性条件下,铂单晶表面的 ORR程及产物均不变答案 C解析 是 O*变为*OOH*OOf 还存在氧氧键,故不是氧氧双键的断裂过

19、程,故A 错误;过程是*OO 股为*OH 和 O,是断裂非极性键,过程是 O 变为*OH 形成极性键,故 B 错误;根据该反应的历程得到总反应式为 O + 4J + 4e_=2HO,故 C 正确;该过程是 在酸性条件下,若在碱性条件下,过程中不再是氢离子,产物不是生成水,因此碱性 条件下,铂单晶表面的 ORF 过程及产物均发生变化,故 D 错误。第二部分本部分共 5 题,共 58 分15、(10 分)工业合成氨解决了人类的生存问题。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家研究利用铁触媒催化合成氨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 物1tv 十 1 什 r+toA A-tTr-tTr经13 / 199

20、种用“ ad”表示,对图中线间距离窄小的部分,其能量差用的方式表示。由图可知合成氨反应 Nb(g) + 3H(g) 2NH(g)的厶H=_kJ - mo:反应速率最慢的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_(新高考)2021 届高考化学 4 月仿真模拟试卷三(含解析)14 / 1910工业合成氨反应为:N2(g) + 3H2(g)= 2NH(g),当进料体积比V(N2):V(H2)=1 : 3 时,平衡气体中 NH 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和压强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500C时:1平衡常数KP(30 MPa)_(填“v”“ = ” 或 “”)KP(100 MPa)。230 MPa 时,氢气的平衡转化率为 _(结果

21、保留 3 位有效数字)。用平衡分压表示平衡常数KP=_ 列出计算式即可,不必化简)。(3)科学家利用电解法在常温常压下实现合成氨,工作时阴极区的微观反应过程如图所 示,其中电解液为溶解有三氟甲磺酸锂和乙醇的有机溶液。1_ 阴极区生成 NH的电极反应式为 _ _2_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 三氟甲磺酸锂的作用是增强导电性B.选择性透过膜可允许 N2和 NH 通过,防止 H2O 进入装置C. 保持电流强度不变,升高溶液的温度,可以加快电解反应的速率 答案(1) 92 Nad)+3Had)NHd)+ 2Had)(新高考)2021 届高考化学 4 月仿真模拟试卷三(含解析)15 / 1911

22、30X20%2(2) =33.3%30X20%X30X60%(新高考)2021 届高考化学 4 月仿真模拟试卷三(含解析)16 / 1911(3) N2+ 6e_+ 6GHOH=2NbH6GHCTAB13解析(1)由图可知,反应物2N2(g) + 2H2(g)和生成物NH(g)的能量差为 46 kJ mol_13_二合成氨反应 2N2(g) +尹(g)NH(g)的厶 H=-46 kJ - mo:贝 S N2(g) + 3H2(g)2NH(g)的厶H=2X( 46 kJ - mol-1) =- 92 kJ - mol-1;反应的活化能越大,破坏化学键消耗的能量越大,反应速率越慢,由图可知,(N(

23、ad)+ 3Had)转化为(NHad)+ 2H(ad) 时,反应物破坏化学键消耗能量最大,则反应速率最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d)+ 3Had)NHd)+ 2Had)。(2)化学平衡常数是温度函数,只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则500C时,反应平衡常数Kp(30 MPa) =Kp(100 MPa)。设参加反应 N2的物质的量为X,由题意建立如下三段式:N2(g) + 3H2(g) 2NH(g)起始量/mol130变化量/molx3x2x平衡量 /mol1-x3-3x2x2x201由图可知,氨气的物质的量为 20%则由三段式可得;=匚石,解得x=孑则氢气4 2x100313X3彳31 x的平衡转化率为

24、 X100 沧 33.3%;由三段式数据可得 N2的体积分数为 4X100%=20%, H2的体积分数为3-3x右X 10耐压表示平衡常数(新高考)2021 届高考化学 4 月仿真模拟试卷三(含解析)17 / 191130X20%(3)从阴极区的微观反应过程示意图可知,N2与 C2H5OH 在阴极区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 NH 和 C2H5O,电极反应式为 N2+6e-+ 6GH5OH=2N+6GH5O。从阴极反应看,电解液为溶解有三氟甲磺酸锂和乙醇的有机溶液,三氟甲磺酸锂并30X20%X30X60%3o(新高考)2021 届高考化学 4 月仿真模拟试卷三(含解析)18 / 1912未参与反

25、应,作用是电离出离子,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增强溶液导电性,A 正确;从示意图可知,水在选择性透过膜上方,说明选择性透过膜可允许 N 和 NH 通过,不允 许 H2O透过,B 正确;保持电流恒定,升高温度不改变电解反应速率, C 错误。16( 10 分)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发展前景广阔。(1)利用甲醇可制成微生物燃料电池(利用微生物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 某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A 极是_ (填“正”或“负”),其电极反应式是_ 。(2)研究表明 CQ 加氢可以合成甲醇。CO 和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I . CO(g) + 3H2(g) LCHOH(g) + H20(g)

26、HII . CO(g) + H2(g)=C0(g) + H20(g) Hb1反应 I 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K=_ 。2有利于提高反应 I 中 CQ 的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_ (填序号)。a.使用催化剂b .加压 c .增大 CO 和的初始投料比3研究温度对于甲醇产率的影响。在 210C290C,保持原料气中 CO 和 H2的投料比不 变,按一定流速通过催化剂甲,主要发生反应 I,得到甲醇的实际产率、平衡产率与温 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甲fif?“虫隊产那 一耶新产率210 230 250 270 290(新高考)2021 届高考化学 4 月仿真模拟试卷三(含解析)19 / 1913H_ 0(填“

27、”、“=”或“V”),其依据是_4某实验控制压强一定,CO 和 H 初始投料比一定,按一定流速通过催化剂乙,经过相同时间测得如下实验数据(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T (K)CO 实际转化率(%甲醇选择性(【注】54312.342.355315.339.1【注】甲醇选择性:转化的 CO 中生成甲醇的百分比表中实验数据表明,升高温度,CO 的实际转化率提高而甲醇的选择性降低,其原因是O答案:(1)负 CHsOH 6e-+ H2O = CO2+ 6H+(2)cCH3H严)bvc C2c H2温度升高,甲醇的平衡产率降低温度升高,I、II 的反应速率均加快,但对 II 的反应速率的影响更大解析:(1)由

28、电池装置图可知,该电池是甲醇燃料电池,由于使用了质子交换膜,所以电解质是酸性的,通入还原剂甲醇的电极 A 是负极,其电极反应式是 CHOH 6e-+ HO+=CO + 6H。(2)反应 I 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K=cCHQH HQ。c CO2c3H22反应 I 是一个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故加压有利于提高反应I 中 CQ 的平衡转化率,选 b。增大 CO 和 H2的初始投料比,只能减小其转化率;催化剂不影响平衡转化率。3由图可知,甲醇的平衡产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Hv0。4表中实验数据表明,升高温度,CO 的实际转化率提高而甲醇的选择性降低,其原因(新高考)2021 届高

29、考化学 4 月仿真模拟试卷三(含解析)20 / 1913是温度升高,I、II 的反应速率均加快,但对 II 的反应速率的影响更大(即有更多的(新高考)2021 届高考化学 4 月仿真模拟试卷三(含解析)(5)21 / 1914二氧化碳发生了副反应)17、( 12 分)(12 分)(2020 枣庄二模)近日,由蒋华良院士和饶子和院士领衔的联合课题组,综合利用虚拟筛选和酶学测试相结合的策略进行药物筛选,发现肉桂硫胺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用药,其合成路线如下:R,OH、 /=()/HCNU+(1)_I的分子式为_ , D 到 E 的反应类型是_。B 生 成 C 的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30、是(3)G 结构简式为_ , F 最多有_原子共平面。E 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符合下列条件的 E 的同分异构体有已(新高考)2021 届高考化学 4 月仿真模拟试卷三(含解析)(5)22 / 1914种。RNOZS1RNH参照 I 的上述合成路线23 / 1915(新高考)2021 届高考化学 4 月仿真模拟试卷三(含解析)和已知信息,设计一条由苯和乙酸为起始原料制备乙酰苯胺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答案(1)C2oH4NbSO 消去反应Cu2,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碳碳双键、羧基;符合条件:1是有两个取代基的芳香族化合物;H.能水解,水解产物遇到 FeCl

31、a溶液显紫色;皿.核磁共振氢谱+ 2H2ONHSH18C CH OH(2)2(新高考)2021 届高考化学 4 月仿真模拟试卷三(含解析)24 / 1916(4)碳碳双键、羧基 (5)NEi.rHCL孑捡FV o子都可能共平面,所以最多有 18 个原子共平面。(4)E 的结构简式为解析 由 IonCH CHCOOHCH CH.OHNH反应生成Cu+O2汕,F 结构简式为、,可得出,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发生氧化反应,化学方程式是eno+ 2H2Q (3)由流程图分析可知,G 结构简式为,从苯、乙烯、甲醛的结构进行分析,所有原CH,CH, OH(2)CH=CHC(X)HH=lHC( (K I的结

32、构简式(新高考)2021 届高考化学 4 月仿真模拟试卷三(含解析)25 / 1916(5)先将苯制成苯胺,乙酸制成乙酰氯,然后让二者发生取代反应,便可 制备乙酰苯胺。合成路线为:18、( 12 分)(2020 淄博一模)二硫化钼是重要的固体润滑剂,被誉为“高级固体润滑 油之王”。利用低品相的辉钼矿(含 MoS、SiO2以及 CuFeS 等杂质)制备高纯二硫化钼的一种生产工艺如图 1:“焙烧”时 MoS 转化为 MoO 的化学方程式为由图 2 分析可知产生 MoS 沉淀的流程中选择的最优温度和时间是 _,利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低于或高于最优温度时,MoS 的产率均下降的原因显示(1)(NH4)2

33、MoO中Mo的化NEu,CII.CI.A遞港iMi-lAb團 1(新高考)2021 届高考化学 4 月仿真模拟试卷三(含解析)26 / 1917(4) 利用低品相的原料制备高纯产品是工业生产中的普遍原则+ 4CO(g) Ni(CO“(g)H0在充满 CO 的石英管中进行,先在温度为T2的一端放入未提纯的粗镍粉末,一段时间后,在温度为Ti的一端得到了纯净的镍粉,请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判断温度T_ 卫(填“”“V”或“=”)量可溶性硫酸盐杂质,可加入 Ba(OH).固体除去 SO_(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当 SO_完 全沉淀时,溶液中c(MoO_) V_mol L_1(保留 2 位有效数字)。答案(

34、1) + 6 (2)2MoS + 7O 高温:=MoO+ 4SO(3)40C、30 min 温度太低,反应 MoS_ + 2H+MoSj+ HSf产生的 H2S 气体不易逸出,不利于平衡正向移动生成 MoS;温度太高,反应物盐酸挥发,导致溶液中c(H+)下降,上述平衡逆向移动,也不利于生成MoS3(5)3.6X10解析(1)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等于 0,所以(NH4)2MOO 中 Mo 的化合价为+ 6。“焙烧”时 MoS 和氧气反应生成 MoO 和 S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 2MoS+ 7Q 高温=MoO+ 4SO。Ni(s) + 4CO(g) Ni(CO)4(g) HT2。1 1X1010(5)Ksp(BaSO) = 1.1X1010, sO完全沉淀时,溶液中c(Ba2+) =1X他5mol L(新高考)2021 届高考化学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