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二00九年十月份瓦斯抽放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分析报告_第1页
煤矿二00九年十月份瓦斯抽放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分析报告_第2页
煤矿二00九年十月份瓦斯抽放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分析报告_第3页
煤矿二00九年十月份瓦斯抽放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分析报告_第4页
煤矿二00九年十月份瓦斯抽放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煤矿二00九年十月份瓦斯抽放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分析报告时间: 地点: 主持人: 参加人员: 第一章 瓦斯抽放系统分析一、瓦斯抽放系统现状我矿四采区安装了三套瓦斯抽放系统,其中一趟开放式抽放系统用于工作面采空区抽放和工作面上隅埋管抽放;一趟封闭式瓦斯抽放系统用于工作面邻近层和本煤层的瓦斯抽放;另一趟封闭式瓦斯抽放系统用于掘进工作面本煤层及超前钻孔的瓦斯抽放(由于四采区掘进工作面的抽放点较少,现在的抽放状态是一台泵抽两趟封闭式管路)。安装瓦斯抽放泵5台,其中2BEC50泵三台,其中两台工作,一台备用;SK-85泵两台,两台都作为备用,三趟瓦斯主管路经四采专用回风巷已安装到各抽放地点,其中开放式瓦

2、斯抽放系统主管路为14吋,瓦斯泵为2BEC50泵;回采工作面封闭式瓦斯抽放系统主管路为12吋,瓦斯泵为2BEC50泵,回风巷瓦斯管路为10吋,运输巷瓦斯管路为8吋;掘进工作面封闭式瓦斯抽放系统主管路为12吋,瓦斯泵和回采工作面封闭式瓦斯抽放泵为同一台2BEC50泵。开放式抽放系统除抽放了41109、40901回风巷密闭墙外,其余抽放力量全部用于40901工作面采空区埋管抽放,地面抽放负压176mmhg,抽放浓度15%左右,抽放混合量为90m3/min左右,抽放纯量为13.5m3/min左右;封闭式抽放系统从地面管路利用闸阀控制分别对掘进工作面超前钻孔、密闭墙和回采工作面邻近层和本煤层的瓦斯抽放

3、。掘进工作面本煤层、进风下山及运输下山部分密闭墙以及回采工作面邻近层和本煤层的两趟瓦斯抽放管路,采用了一台2BEC50泵对两趟瓦斯抽放管路并抽,其地面最大抽放负压为170 mmhg,抽放浓度12%左右,抽放混合量为86m3/min左右,抽放纯量为10.3m3/min左右。我矿三采区安装了抽放系统两套,其中一趟开放式抽放系统用于将来的工作面采空区和密闭内的瓦斯抽放;一趟封闭式瓦斯抽放系统用于工作面邻近层、工作面本煤层和掘进工作面超前钻孔瓦斯抽放,安装瓦斯抽放泵4台,其中2BEC50泵两台,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SKA-420泵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两趟瓦斯主管路经三采回风下山已安装到各抽放

4、地点,其中开放式瓦斯抽放系统主管路为16吋,瓦斯泵为2BEC50泵;封闭式瓦斯抽放系统主管路为14吋,瓦斯泵为SKA-420泵。现三采区只布置了掘进工作面超前抽放钻孔,采用封闭式进行抽放,其地面最大抽放负压为158 mmhg,抽放浓度11%左右,抽放混合量为67m3/min左右,抽放纯量为7.4m3/min左右。10月份全月计划钻孔进尺8500米,完成10151.04米,完成计划的119%;全月计划瓦斯抽放量145万m3/min,完成169.99m3/min,完成计划的117%。二、瓦斯抽放系统存在问题(一)四采区:1、由于40402备用工作面本煤层钻孔的施工,抽放点增多后,导致进风下山采空区

5、(41116、41118、41120)抽放负压偏低,瓦斯涌出量增大,造成进风瓦斯升高。2、采空区瓦斯浓度较低,所以采空区埋管抽放浓度较低,为15%左右,开放式抽放浓度的提高主要靠采空区抽放(41109采空区、40901采空区),浓度为40%左右。(二)三采区:由于只对三采1750探巷、运输下山、回风下山、1705联络巷进行了超前抽放,抽放浓度较低,仅为10%左右。第二章 安全监控系统分析1、监控系统的管理方面(1)安全监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已按规定配备;监测管理、技术、维护、值班人员均已按计划进行了培训,并持证上岗。(2)监控中心设备、电缆等布置较合理整洁。主机、备用机均工作正常,并每天备份主

6、机数据,一但主机出现故障,可以及时更换备用机作为主机用。系统通讯方面:一月来通讯比较正常,未出现过通讯故障。采用了双回路电源、备用电源、稳压器对监控机进行供电,保证了供电的稳定、可靠。存在问题是:备用电源时间太短,不能达2小时以上。中心站和各安装在地面的分站的电源、信号避雷器已安装,设备接地和信号接地的接地极和接地电阻均符合要求。监控值班人员能及时对系统的异常情况进行汇报和记录,每天正常打印监测重点日报表,每天对数据进行一次备份。(3)现各终端机都运行正常,信号传输稳定可靠。(4)能提前完成监控方面的瓦斯电闭锁设计。(5)各相关领导每天早上在调度会前后都要对各瓦斯监控点的模拟量曲线以及瓦斯抽放

7、参数进行查看,并对各采掘工作面的瓦斯升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原因,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安排处理,充分地发挥了监控系统指挥安全生产的作用。(6)图纸、报表、记录等资料基本符合要求。2、监控系统的安装使用方面(1)井下分站、断电控制器的安设位置均符合有关规定,控制比较合理;由于采用了专用电源, 分站供电相对可靠,保证了系统的正常监控及通讯的连续性和稳定性。(2)传感器的种类、数量和各地点的安设位置均符合有关规定,安排了小班维护工,每班对传感器的示值进行校对,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3)瓦斯超限报警和断电控制等参数的设置均符合规程及公司规定。(4)每周都要对模拟量传感器进行一次调校,每周由通风、机运

8、、安检三家共同对两闭锁(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进行一次试验, 保证了传感器的检测值准确,闭锁控制灵敏可靠。(5)地面瓦斯抽放站每台抽放泵和每趟管路都已安装了抽放参数传感器,抽放瓦斯、负压都能正常监测。3、监控系统维护及维修方面(1)每班均安排维护人员对全系统的完好情况进行巡回检查、维护,并现场值班,出现故障能及时处理。(2)井下监测电缆都按质量标准化要求进行吊挂,无和动力电缆和瓦斯抽放管路相绞现象,保证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3)每天都安排有维修人员对出故障的分站及传感器等进行维修,不能修理的及时送到重庆煤科院驻水城维修站修理,保证了监控设备的修复使用率和备用量。4、分站、传感器安装数量全矿共安

9、装分站12台,各类传感器97台。(见传感器安装使用情况明细表) 关键词:十月报告瓦斯抽放系统-某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某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2010-01-11 09:28:06 作者:mkaq 来源: 网友评论 0 条 - 第一章 概 述第一节 核定工作的简要过程我单位受某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某矿的委托,承担该矿井的生产能力核定的任务,于2006年12月8日向该矿提出提交该矿图纸、文字和数据等矿井生产能力核定所需的资料,12月9日该矿向我单位提交相应的资料,通过核查资料,于12月10日进入该矿进行各生产系统的实地核实,于12月12日进行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的撰写工作。第二节 核定依据的主要法

10、律、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本次核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联合下发的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资质管理办法和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的通知;(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生产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5)煤矿安全规程;(6)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的168号;(7)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办法(试行)安监总煤字200542号;(8)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94;(9)以矿井提供的各种数据、资料、图纸做为核定能力的主要参考依据。第三节核定主要系统环节及结果核定的主要系

11、统环节及结果为:根据本矿井提供的资料,截止到2005年末,本矿井剩余资源283.204 Mt,可采储量127.100 Mt。采区回采率为82.8%。按该矿本次申请的矿井生产能力2.60 Mt /a计算,该矿井剩余服务年限34.9a,符合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对矿井服务年限的有关规定。经核算,核定生产能力为2.6Mt/a。资源储量能力核定为2.6Mt/a。提升系统能力核定为2.63 Mt/a。井下排水系统能力核定3.0 Mt/a。运输通过能力核定为2.96 Mt/a。供电系统能力核定3.407 Mt/a。采掘工作面能力核定为2.652 Mt/a。通风系统能力核定为2.801 Mt/a。 面生产系统

12、能力核定为2.64 Mt/a。第四节 最终确定的煤矿核定生产能力根据对矿井各生产系统的核定结果,取其中能力最小的为本次核定最终确定的生产能力,该矿井本次最终确定的煤矿核定生产能力为2.6Mt/a。第二章 煤矿基本概况第一节 自然属性一、地理位置、企业性质、隶属关系 、地形地貌、交通情况 某矿位于某县境内,距某市中心40 km,同三公路在井田中部经过,交通方便。井田面积26.1618 km2,本矿井经济类型为国有独资,行政区划隶属黑龙江省某市某县。本区属于三江平原西南部,属高河漫滩低平地形,地势东南低,西北高,海拔标高+66+68m,井田内有龙湖河,为季节性河流,矿井周遍为农田,井田南北走向,倾

13、向东,最高气温(7-8)35,最低气温-34,年平均气温33.5,由11月至次年4月为结冻期,最大冻结深度1.52.08米,年降雨量325.7692mm,集中在79月份,年蒸发量1095.51430.6 mm。该地区冬季以西北风为主要风向,夏季多东南风,风力一般24级,最大可达7级,春季多大风天气,本区地震烈度为VI级。二、井田边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颁发的采矿许可证,本矿井井田走向长度为4.5km,倾向长度5.7km,矿区面积26.1618km2,井田范围由下列各拐点坐标控制。见表2-1-1。三、井田地质情况1、含煤地层井田内地层有下元古界麻山群、古生界泥盆系、中生界侏罗系、新生界第

14、三系和第四系。2、构造本井田位于绥滨新安镇拗陷带的东辉东荣向斜东翼的中段,井田内以近南北走向、宽缓的、不对称的向南倾伏的背、向斜及与其相伴的弧形断裂构造为主。四、煤层赋存情况矿井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18层,累计平均厚度23.96米,主采煤层4层,煤层倾角1825度。五、矿井水文地质情况该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为裂隙充水简单型矿床,地表有二道河子,从西南二个方向流入本区,雨季时流量5.8 m3/S,为季节性河流,对矿井影响不大,矿井充水主要来源断层裂隙水和采空区岩层裂隙水,矿井最大涌水量655m3/h,正常涌水量235.5m3/h。第二节 矿井建设情况某矿于1991年建矿,1994年末投产,设计能力为1

15、50万吨/年,2003年达产,2005年原煤产量234.5万吨。2006年7月,经黑龙江省煤炭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专家组核定生产能力为255万吨/年。第三节 煤矿生产现状一、主要生产系统、采掘工艺、开拓方式和开采方法、水平、采区划分(一)主要生产系统1、采掘系统该矿有3个综采工作面,12个掘进工作面,其中2个为综掘工作面。2、提升系统某矿主井为立井箕斗提升,主井绞车型号为JKMZ-4×4(1)E(DR)型多绳摩擦轮绞车,提升速度9.25 m/S,电动机功率2200KW,16吨箕斗,提升高度633米,副井为罐笼提升,绞车型号为JKM3.25×(I)E型多绳摩擦轮绞车,提升最大速

16、度9.5 m/S,电动机功率1250KW,罐笼为双层双车,矿车为1吨,井筒直径7.2 m,提升高度569米。3、井下运输系统采煤工作面下巷为溜子连续化运输,井下主运输巷道全长1045米,用ZK10-6/550电机车,MDC3.3-6/3t矿车运至翻车机,卸至煤仓,由主井绞车提至地面,经皮带运至筛选厂,铁路装车外运。矸石由二段绞车提至一水平主运道,用ZK10-6/550电机车,用1吨U型矿车运至车场,副井绞车提至地面,运往矸石山。4、井下排水系统本矿井采用一段排水,在一水平设中央水泵房,安装5台MD280-60×10水泵,电动机850KW,二台运转,二台备用,一台检修,用两趟350mm

17、排水管路直接排到地面,矿井正常涌水量235.5 m3/h,最大涌水量655 m3/h,水仓容积3707 m3。5、井下通风系统某矿采用混合式通风方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全矿井有三个立井,一入二排,副井断面44.2 m2,入风量9240 m3/min;主提升井兼回风井,断面23.8 m2,排风量5325 m3/min;北翼1号风井断面19.6 m2,排风量4650 m3/min。矿井合计排风量9975 m3/min,矿井需要风量6780 m3/min,有效风量7896 m3/min,等积孔5.11 m2。6、供电系统该矿井供电电源由矿业集团供电公司某矿变电所供给,高压电源分别由红东甲线和某线供电

18、,红东甲线为60kV,LGJ-240mm2,23.5km,某线为60KV,LGJ-240mm2,22km。两台变压器供电,为SFZL-12500/60KVA。五条120mm2,6kV铠装电缆入井,长度970米,井下共有42台变压器,用3000V、1140V、660V,3×70+1×10矿用阻燃橡套电缆送到采区,采掘工作面和井下用电设备。7、地面生产系统 该矿井地面有筛选厂,有ZPGL破碎机2台,筛子2台,分级粒度为50mm、25 mm,贮煤场为皮带架头落地式贮煤6万吨,装车仓9000吨,火车外运。二、通风方式某矿采用混合式通风方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三、现主要生产煤层、采区

19、、工作面情况该矿井目前主要生产煤层为16号层、17号层、18号层,其中16号层煤厚2.0米,17号层煤厚3.5米,18号层2.0米。矿井主要生产采区二个,分别是中一上采区、南二上采区。三个准备采区为南二下延采区、南三上采区、东二上采区。现有三个综采工作面12个掘进工作面,其中综掘工作面2个。四、近几年生产完成情况本矿井前三年实际产量为:2003年产量为180.5万吨,2004年产量为202.5万吨,2005年产量为234.5万吨。五、煤炭资源回收率情况本矿井采区回采率为85%,采煤工作面回采率为95%,符合储量管理规程中中厚煤层采区回采率不低于85%,采煤工作面回采率不低于95%的规定。 六、今后三年的生产接续安排本矿井今后三年的采煤接续见采煤接续表(表2-3-1),掘进工作面接续见矿井采掘接续图。 第三章 煤矿生产能力核查计算第一节 资源储量核查一、资源储量估算截止日期,选取的主要参数及工业指标,估算结果(保有、累计探明、累计采出、累计损失)1、资源储量计算范围本井田范围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18层,累计平均总厚度为23.96米。批准的井区范围及资源储量计算的边界由采矿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