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反不正当竞争法_第1页
第七章++反不正当竞争法_第2页
第七章++反不正当竞争法_第3页
第七章++反不正当竞争法_第4页
第七章++反不正当竞争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第七章反不正当竞争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n1 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n2 2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n3垄断与限制竞争行为垄断与限制竞争行为n4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1 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n1.1 1.1 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定义的不正当竞争法定义的n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指调整国家在制止不正当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指调整国家在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过程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竞争行为过程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的总称 。n1.2 1.2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n反不正当竞争法反不正当竞争

2、法第第1条明确规定:条明确规定:“为保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 1.31.3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定义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定义及特征特征 n1.3.1定义定义n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它经营者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它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n1.3.2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n(1) 经营者是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要主体。

3、经营者是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要主体。n(2) 是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行为。是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行为。n(3) 是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是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行为。n(4) 是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是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n(5) 是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是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2 2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 n2.1 2.1 仿冒(欺骗性交易)行为仿冒(欺骗性交易)行为n2.1.1 2.1.1 仿冒行为的概念仿冒行为的概念n 仿冒行为又称商业混同行为,它是指经营仿冒行为又称商业混同行为,它是指经营者采用欺骗性的手段,从事市场交易,使自者采用欺

4、骗性的手段,从事市场交易,使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与特定竞争对手的商品或服己的商品或服务与特定竞争对手的商品或服务相混淆,以造成购买者误认或误购为目的务相混淆,以造成购买者误认或误购为目的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根据所造成混淆和误解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根据所造成混淆和误解的标的不同,可以把仿冒行为分为产品仿冒的标的不同,可以把仿冒行为分为产品仿冒行为、质量仿冒行为、产品价格仿冒行为和行为、质量仿冒行为、产品价格仿冒行为和外观仿冒行为等。外观仿冒行为等。 2 2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n2.1.2 2.1.2 仿冒行为的仿冒行为的特征特征n(1)(1)仿冒行为是以竞仿冒行为是以竞争为目

5、的的。争为目的的。n(2)(2)仿冒行为表现为仿冒行为表现为对他人的标志或表对他人的标志或表示的利用。示的利用。 n(3)(3)仿冒行为的本质仿冒行为的本质是欺骗性的。是欺骗性的。 n2.1.3 2.1.3 仿冒行为的种类仿冒行为的种类n(1)(1)假冒他人注册商标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的行为:1)1)未经注册商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同类商品上一种商品或同类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相近似的商标;同或相近似的商标;2)2)销售明知是仿冒注册商销售明知是仿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标的商品;3)3)伪造、擅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自制造

6、他人注册商标标识。识。2 2 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n(2)(2)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行为装潢的行为n(3)(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的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的行为n(4)(4)伪造或者冒用质量标志、产地,对伪造或者冒用质量标志、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的行为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的行为2 2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n2.2 2.2 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n2.2.1 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的含义引

7、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的含义 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的引人误解的虚假的宣传。效期限、产地等作的引人误解的虚假的宣传。2.2.2 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种类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种类(1)虚假宣传。)虚假宣传。 (2) 引人误解的宣传。引人误解的宣传。 2 2 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n2.3 2.3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n2.3.12.3.1商业秘密商业秘密n(1)(1)定义定义: :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

8、来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n(2)(2)法律特征法律特征n1) 秘密性;秘密性;2) 实用性;实用性;3) 保密性;保密性;4) 信息性信息性 n(3) (3) 商业秘密种类商业秘密种类 n1) 1) 技术秘密技术秘密 ;2) 2) 经营秘密经营秘密 ;3) 3) 管理秘密。管理秘密。 2 2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n2.3.22.3.2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n(1) (1) 侵犯商业秘密:以盗窃、利诱、胁迫或侵犯商业秘密:

9、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违反约定或者违反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n(2 2)视为侵犯商业秘密:第三人明知或者应)视为侵犯商业秘密: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他人商业秘

10、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2 2 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n2.4 2.4 商业贿赂行为商业贿赂行为 2.4.12.4.1商业贿赂的概念和特征商业贿赂的概念和特征n(1)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在市场活动中,为争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在市场活动中,为争取交易机会,通过秘密给付财物或者其他报取交易机会,通过秘密给付财物或者其他报偿等不正当手段收买客户的负责人、雇员、偿等不正当手段收买客户的负责人、雇员、合伙人、代理人和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合伙人、代理人和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行为。行为。n(2) 商业贿赂的特征商业贿赂的特征n1) 商业贿赂的主体是从事市场交易的经营者,商业贿赂的主

11、体是从事市场交易的经营者,既可以是卖方,也可以是买方。既可以是卖方,也可以是买方。2 2 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n2) 商业贿赂是经营者主观上出于故意和自愿进行的行商业贿赂是经营者主观上出于故意和自愿进行的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排挤竞争对手。为,其目的是为了排挤竞争对手。n3) 商业贿赂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有关财务、会商业贿赂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及廉政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规定,秘密给付财物计及廉政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规定,秘密给付财物或其他报偿,具有很大的隐蔽性。或其他报偿,具有很大的隐蔽性。n4) 商业贿赂的形式除了金钱回扣之外,还有提供免费商业贿

12、赂的形式除了金钱回扣之外,还有提供免费度假、旅游、高档宴席、色情服务、赠送昂贵物品、度假、旅游、高档宴席、色情服务、赠送昂贵物品、房屋装修以及解决子女、亲属入学、就业等多种方式。房屋装修以及解决子女、亲属入学、就业等多种方式。n5) 商业贿赂在后果上侵犯了同业竞争者的公平竞争权,商业贿赂在后果上侵犯了同业竞争者的公平竞争权,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2 2 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n2.4.2 商业贿赂与折扣、佣金的区别商业贿赂与折扣、佣金的区别n折扣即价格折扣,亦称让利,它是指在商品折扣即价格折扣,亦称让利,它是指在商品购销活动中经营者在所成交的价款上给

13、对方购销活动中经营者在所成交的价款上给对方以一定比例的减让而返还给对方的一种交易以一定比例的减让而返还给对方的一种交易上的优惠。折扣和非法回扣的显著区别在于,上的优惠。折扣和非法回扣的显著区别在于,折扣要以明示的方式给付对方,折扣的给付折扣要以明示的方式给付对方,折扣的给付方和收受方都要如实入账,否则就要承担法方和收受方都要如实入账,否则就要承担法律责任。律责任。n佣金是指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具有独立地位佣金是指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具有独立地位的中间人因为为他人提供服务、介绍、撮合的中间人因为为他人提供服务、介绍、撮合交易或代买、代卖商品而得到的报酬。交易或代买、代卖商品而得到的报酬。2 2 不正

14、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n2.5 2.5 不当促销行为不当促销行为n2.5.1 2.5.1 种类种类n不当低价销售不当低价销售行为行为(国内市场的倾销)和(国内市场的倾销)和违违反法律规定的有奖销售行为反法律规定的有奖销售行为n2.5.2 倾销行为倾销行为n(1) 定义定义:倾销是指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倾销是指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n(2) 法律特征:法律特征:n1) 行为的主体是在市场交易中处于销售地位行为的主体是在市场交易中处于销售地位的经营者;的经营者;2 2 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不正当

15、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n2) 经营者实施该行为在主观上是故意的,其经营者实施该行为在主观上是故意的,其目的是为了排挤竞争对手;目的是为了排挤竞争对手;n3) 经营者实施了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经营者实施了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成本是指企业在产品生产、产品销的行为。成本是指企业在产品生产、产品销售或提供劳务中发生的费用的总和。售或提供劳务中发生的费用的总和。n(3) (3) 要件:有两大要件要件:有两大要件主观要件主观要件有有排斥对手的目的;排斥对手的目的;客观要件客观要件低于成低于成本价。本价。2 2 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n(4) (4) 倾销之适用例外倾销

16、之适用例外n根据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第第11条的规定,有下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n销售鲜活商品的;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或销售鲜活商品的;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的;季节性降价的;因清者其他积压的商品的;季节性降价的;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的。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的。 2 2 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n2.5.3 违反法律规定的有奖销售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有奖销售行为n(1)有奖销售的含义)有奖销售的含义n有奖销售是指经营者以提供奖品或奖金的手有奖销售是指经营者以

17、提供奖品或奖金的手段进行推销的行为,主要包括附赠式有奖销段进行推销的行为,主要包括附赠式有奖销售和抽奖式有奖销售两种形式。售和抽奖式有奖销售两种形式。n(2)违反法律规定的有奖销售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有奖销售行为n我国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以下三种形规定,以下三种形式为违法的有奖销售,应予以制止。式为违法的有奖销售,应予以制止。2 2 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n1) 采用谎称有奖、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采用谎称有奖、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控制有奖的号码或商品的投放或者不投控制有奖的号码或商品的投放或者不投放中奖号码或商品的放中奖号码或商品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欺

18、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这一欺骗性有奖销售,主要有两销售。这一欺骗性有奖销售,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种表现形式;(1)谎称有奖,而实则)谎称有奖,而实则无奖;(无奖;(2)虽然有奖但故意让内定人)虽然有奖但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此员中奖,此“奖奖”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形同虚设。形同虚设。2 2 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n2) 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这种行为的违法性并不在实施了有奖销售的这种行为的违法性并不在实施了有奖销售的促销手段,而是由于经营者采用有奖销售所促销手段,而是由于经营者采用有奖销售所要实现

19、的目的,即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要实现的目的,即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n3) 不当巨额有奖销售,不当巨额有奖销售,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在抽奖或有奖销元。在抽奖或有奖销售中,最高奖的奖金额超过售中,最高奖的奖金额超过5000元即被禁止。元即被禁止。2 2 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n2.6 2.6 商业诽谤行为商业诽谤行为n2.6.12.6.1商业诽谤行为的概念商业诽谤行为的概念n(1) (1) 它是指经营者自己或利用他人,通过捏它是指经营者自己或利用他人,通过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对竞争对造、散布虚伪事实等

20、不正当手段,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进行恶意的诋毁、贬低,以削手的商业信誉进行恶意的诋毁、贬低,以削弱其市场竞争能力,并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弱其市场竞争能力,并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益的行为n2 2 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n(2) (2) 商誉是指商品信誉和商业信誉的总称。商誉是指商品信誉和商业信誉的总称。n5.6.2 5.6.2 商业诽谤行为的特征商业诽谤行为的特征n(1) (1) 实施主体必须是经营者。有两种途径:实施主体必须是经营者。有两种途径:一是经营者自己亲自实施侵害他人商誉权的一是经营者自己亲自实施侵害他人商誉权的行为;二是经营者通过他人或利用他人实施行为;

21、二是经营者通过他人或利用他人实施实施侵害商誉的行为。实施侵害商誉的行为。 n(2) (2) 行为人主观上是出于故意。行为人主观上是出于故意。n (3) (3) 侵害的客体是特定经营者的商誉权。一侵害的客体是特定经营者的商誉权。一是侵犯的他人的商誉权,二是这种商誉应当是侵犯的他人的商誉权,二是这种商誉应当为特定的某一个具体的市场主体所拥有为特定的某一个具体的市场主体所拥有2 2 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n(4) (4) 客观上表现为捏造、散布有损他人商誉客观上表现为捏造、散布有损他人商誉权的虚假事实。首先,侵权者一般既要捏造权的虚假事实。首先,侵权者一般既要捏造事实,又要

22、散布这种捏造的事实;但是如果事实,又要散布这种捏造的事实;但是如果明知是捏造的事实,而出于不正当竞争的目明知是捏造的事实,而出于不正当竞争的目的,仍然予以散布的,也可以构成商誉侵权。的,仍然予以散布的,也可以构成商誉侵权。其次,散布的事实必须是虚假的,从客观上其次,散布的事实必须是虚假的,从客观上看,这种所谓的事实是根本就不存在的。因看,这种所谓的事实是根本就不存在的。因此,因传播真实情况,或者在传播真实情况此,因传播真实情况,或者在传播真实情况中发生一定的误差,不能构成商业诽谤行为中发生一定的误差,不能构成商业诽谤行为(但可能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第三,虚假(但可能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第三,虚

23、假的事实必须对商誉权不利,或者造成商誉权的事实必须对商誉权不利,或者造成商誉权的损害。的损害。2 2 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不正当竞争行为及法律界限n2.6.3 2.6.3 商业诽谤行为的表现形式商业诽谤行为的表现形式n从商业诽谤的具体手段的不同,可以将商业从商业诽谤的具体手段的不同,可以将商业诽谤行为归纳为以下几类:诽谤行为归纳为以下几类:n(1) (1) 产品附属资料中的商业诽谤。产品附属资料中的商业诽谤。 n(2) (2) 产品交易中的商业诽谤。产品交易中的商业诽谤。 n(3) (3) 新闻、广告中的商业诽谤。新闻、广告中的商业诽谤。 n(4) (4) 直接在公众中散布谣言。直接在公众

24、中散布谣言。n(5) (5) 组织、唆使、利用他人进行商业诽谤。组织、唆使、利用他人进行商业诽谤。3垄断与限制竞争行为垄断与限制竞争行为n3.1 搭售与附加不合理条件的行为搭售与附加不合理条件的行为n3.1.1 搭售与附加不合理条件行为的含义及特搭售与附加不合理条件行为的含义及特征征n(1) 所谓搭售商品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是指所谓搭售商品或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是指经营者利用其经济优势,违背购买者的意愿,经营者利用其经济优势,违背购买者的意愿,在销售一种商品或提供一种服务时,要求购在销售一种商品或提供一种服务时,要求购买者以购买另一种商品或接受另一种服务为买者以购买另一种商品或接受另一种服务为条

25、件,或者就商品或服务的价格、销售对象、条件,或者就商品或服务的价格、销售对象、销售地区等附加不合理的条件。销售地区等附加不合理的条件。 3垄断与限制竞争行为垄断与限制竞争行为n(2) 搭售与附加不合理条件行为的特征搭售与附加不合理条件行为的特征n1) 实施的主体是具有经济优势地位的经实施的主体是具有经济优势地位的经营者。营者。n2) 从主观上来看,违背了购买者的意愿。从主观上来看,违背了购买者的意愿。n3) 实施了搭售或附加不合理条件的具体实施了搭售或附加不合理条件的具体行为。行为。3垄断与限制竞争行为垄断与限制竞争行为n3.1.2 搭售与附加不合理条件行为的性质搭售与附加不合理条件行为的性质

26、n搭售或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行为是经营搭售或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行为是经营者依靠经济优势来实现的,是垄断行为。者依靠经济优势来实现的,是垄断行为。如果经营者以贿赂、强制等手段来实施如果经营者以贿赂、强制等手段来实施搭售或附加不合理条件,则可能会构成搭售或附加不合理条件,则可能会构成商业贿赂或强制性交易等不正当竞争行商业贿赂或强制性交易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为。3 垄断与限制竞争行为垄断与限制竞争行为n3.2违反法律规定的招投标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招投标行为n3.2.1违反法律规定招投标行为的含义违反法律规定招投标行为的含义n违反法律规定的招标投标行为是指投标者相违反法律规定的招标投标行为是指投标者相互串

27、通投标,投标者和招标者相互勾结,排互串通投标,投标者和招标者相互勾结,排挤竞争对手的公平竞争的限制竞争行为。挤竞争对手的公平竞争的限制竞争行为。n3.2.2违反法律规定招投标行为的表现违反法律规定招投标行为的表现n(1) 投标者串通投标,抬高标价或压低标价的投标者串通投标,抬高标价或压低标价的行为。行为。 3垄断与限制竞争行为垄断与限制竞争行为n这类行为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这类行为的表现形式主要有:1)投标)投标者之间相互串通,一致抬高标价;者之间相互串通,一致抬高标价;2)投标者相互串通,一致压低标价;投标者相互串通,一致压低标价;3)投标者相互串通,轮流以高价位或低价投标者相互串通,轮流以高

28、价位或低价位中标;位中标;4)投标者相互间就标价以外)投标者相互间就标价以外的其他事项串通。的其他事项串通。n(2) 投标者和招标者相互勾结,以排挤竞投标者和招标者相互勾结,以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争对手的行为。 3垄断与限制竞争行为垄断与限制竞争行为n这类行为的表现形式有:这类行为的表现形式有:1)招标者在)招标者在开标前,私下开启投标者的投标条件,开标前,私下开启投标者的投标条件,并泄密给内定投标者;并泄密给内定投标者;2)招标者在审)招标者在审查评选标书时,对不同的投标者实施差查评选标书时,对不同的投标者实施差别对待;别对待;3)投标者和招标者相互勾结,)投标者和招标者相互勾结,投标者在公

29、平投标时压低标价,中标后投标者在公平投标时压低标价,中标后再给招标者以额外补偿;再给招标者以额外补偿;4)招标者向)招标者向特定的投标者泄露其标底。特定的投标者泄露其标底。3垄断与限制竞争行为垄断与限制竞争行为n3.3公用企业及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公用企业及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所实施的限制竞争行为者所实施的限制竞争行为n3.3.1 含义含义n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位的经营者,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具有独占位的经营者,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排挤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行为即是限制竞争行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行为即是限制竞争行为。为。n3.3.2特征特征n(1) 行为主体。其一是公用企业,其二是其他行为主体。其一是公用企业,其二是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 3 垄断与限制竞争行为垄断与限制竞争行为n(2) 行为表现。实施了行为表现。实施了“限定他人购买其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的行为。的行为。 n3.3.3 性质性质n这类行为限制了用户、消费者的自主选这类行为限制了用户、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将生产同种商品的其他经营者完择权,将生产同种商品的其他经营者完全排斥在特定的市场之外,妨碍了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