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三世界地理练习题大洋洲_第1页
(完整word版)高三世界地理练习题大洋洲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年降水量分布状况。读图回答89题。(12川8.C 9.D(旧)大洋洲十八世纪墨累一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2(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56题。(11浙5.D 6.A)5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A.B.C.D.6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土壤盐碱化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A.B.C.D.5。 【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判读,考查考生知识识记及

2、图表分析能力,难度较大。【解题思路】墨累一达令盆地主要是小麦、牧羊混合农业,产品面向市场,主要农产品是小麦和羊毛,故牲畜和作物有一部分指向市场,排除A, B项;该地牲畜的主要饲料是作物秸秆,且羊毛的商品率远高于作物,排除C项,故D项正确。【知识拓展】墨累一达令盆地混合农业主要特点:形成一个良性生态系统; 时效性较高,充分合理利用时间,小麦耕作与牧羊活动在一年内交替进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及对市场的适应性。6。 【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环境问题的判断,考查考生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解题思路】由材料可知,农场规模扩大,数量增多,河水引用过多等,会造成湿地萎缩、牧草

3、生长不良。该地区的农业是灌溉农业, 不合理的引水灌溉易造成土壤盐碱化,故A项正确。图3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西岸纬度040范围内F10*20妙Whit&表示北美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A.曲线B.曲线C.曲线D.曲线9.M对应的地点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蒸发旺盛B.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C.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D.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区域降水分布的判读,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及区域定位能力。难度中等。【解题思路】北美大陆地处9N以北地区,因此在0。9N之间不可能出现降水,排除

4、选项AB;曲线所示降水最低纬度接近15N,也不符合,排除选项D;北美地区9N40N的大陆两岸降水先减少后增多,选项C符合。9.【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区域降水的影响闪素,考查考生的区域定位与知识迁移能力。难度较大。【解题思路】根据区域地理特征可知,南美大陆西岸的赤道附近为山地,降水较少,曲线 表示南美洲;非洲大陆西岸的赤道附近为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最多,曲线表示非洲;由上题可知,曲线表示北美洲西岸,则曲线表示澳大利亚西岸。M地位于南美洲低纬地区,盛行东南风,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作用明显,蒸发较弱,M地纬度低于10S,不受副热带高亚控制,故D项正确。F面为某大陆沿140经线年

5、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10三诊1.B 2.D3.C)500-_- _ 0)*LLTIj *- fIii*MT2F35*险1.地年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高大山脉的背风坡B.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控制年降字戢(mnijC.受沿岸寒流影响D.地处干旱的沙漠地区2.地降水主要集中在A. 35月B.68月C.911月D.122月3.所在国家储量居世界前列的能源是A.铁B.石油C.煤D.水能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完成2728题。(10皖27.A 28.B)27.7月份将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A.顺风顺水B顺风逆

6、水C逆风顺水D逆风逆水28.图示区域铁矿石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A.森林锐减B.土地沙漠化C.土地盐渍化D.物种灭绝【解析】27。A利用经纬度定位该国为澳大利亚,7月份澳大利亚西北部和我国东部沿海都盛行东南季风,且货轮主要顺着日本暖流航行,故选A。评析:试题中等难度。考查知识:经纬度、洋流分布规律及季风分布规律。考查能力:空间 定位和知识运用能力。解题关键:准确定位国家及明确季风和洋流分布规律。28.B开矿易造成植被破坏,加上当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更易造成土地荒漠化。评析:本题较易。 考查知识:开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考查能力:知识运用能力。解题关键: 明确澳大利亚中西部地区气候干旱

7、、水资源缺乏。.S4.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方是A.T B.Q C.R D.S5.在图3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中,与P地相符的是A.B.C.D.14.下列关于澳大利亚发展畜牧业有利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6沪14.C)A.地势平坦,草原广阔B.地下水资源丰富3.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A.T B.Q C.R D读图2,C.冬季普遍温和湿润D.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图2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1000 mm,乙地年降水量约为500 mm。图3示意四地气温年内变化。据此完成1012题。(9琼10.C 11.B 12. B)10造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

8、置B.大气环流C.地形D.洋流11.图3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的曲线是A.B.C.D.12.乙地位于亚热带的A.常绿阔叶林带B草原带C常绿硬叶林带D荒漠带【解析】:该题设计意图:考查区域图判读;运用知识、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10.C解析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属于中等难度题目。影响降水的因 素很多,如大气环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甲、乙两地位于南半球几乎相 同的纬度上,且水平距离很近,都位于大陆东岸,但降水差异很大;降水不应该是西风带(西 北风)从陆地上带来的水汽,所以A、B项不正确。甲地位于中低纬度大陆的东岸,附近是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降水增多,但不是影响这一地

9、区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只是起到一个加剧的作用,D项不正确。因此只有C项地形符合题意。11. B解析彐本题主要考查不同温度带气温的特点,属于中等难度题目。甲地位于33S,注意把握甲地的区位特点:近海、副热带、南半球;海洋性气候显著;气温的季节变化较小。属于南半球澳大利亚东南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7月份气温最低,可以排除A、D两项。而C项中最高月的气温较低,不正确,所以B项符合题意。12.B解析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与所对应的自然带的有关问题,属于较简单题目。乙 地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已知降水量、地形特点,四要素结合。降水较少,属于内陆半干旱 气候区,因此对应的应是草原带,B项正确。15.跨流域调水是解

10、决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措施之一。下列国家中,根据本国自然环境特点进行大规模“东水西调”的是(8沪15、D)A.俄罗斯B.加拿大C.中国D.澳大利亚14.根据自然条件与用水需求等因素判断,下列四组国家中,水资源都非常紧缺的一组是:(8沪14、A)A.埃及、新加坡B.巴西、阿根廷右图为某地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2.C 3.B)1.该图表示的时间可能是A. 1月B.4月C. 7月D.10月13题。(7诊11.A2.此时,图中P盛行A.西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3.下列关于此时P盛行风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岸洋流的影响B.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C.城市人口集中产生的“热岛效应”D.海陆热力

11、性质的差异读右图回答46题。(9诊24.D 5.B 6.C)4.关于图中地陆地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流众多,水量丰富B.多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C.河流主要为冰川融水补给D.承压地下水丰富5.地的自然带为A.热带草原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6.流经地的洋流按成因属A.风海流B.密度流C.补偿流DA.位于板块交界处B.受海洋影响大C.纬度较低D.为火山岛7.图中地的自然带是A.热带草原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一艘油轮当地区时3月6日15时在处海域发生石油泄漏事故,泄漏的石油随西风漂流(流速约为每小时2千米)到

12、达处附近海域时,当地的区时为(45度纬线上经度相差1度的距离约为80千米)A.4月25日15时B.5月26日15时上升流读下面某大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回答13题。(6诊11.A 2.C 3.B)1.下列关于地气候的形成因素,表述不正确的是A.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B.受东南信风影响C.受地形影响D.受洋流影响2.图中三地自然条件相比较A.地年降水量最多,地年降水量最少B.地气温年较差大于两地C.两地的植被为森林,地为草原D.两地河流水位季节变化一致3.该大陆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有A.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B.混合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C.水稻种植业和混合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读下图,回答6

13、9题:(5诊36,A 7。B 8.C 9。C)C. 4月25日17时D.5月26日17时9下列关于图中处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水和地下水均很丰富B.河水的补给主要来自东部山地的冰雪融水C.地下水盐度高,但可作牲畜饮水D.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当地降水下渗图2中数码代表陆地自然带。“干” “湿”表示水分状况。读图回答79题(6渝7、A 8、C 9、A北-1-4H+-南 沿某绘議屮丈陆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国干-K餐西-fH采沿南纬臬炜蜒占火乩陆她自煥带分布示盘图7.甲大陆北端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地带,这两大板块是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C.美洲板块、非洲板块D.美洲板块、印度洋

14、板块&两大陆陆地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A.与B.与C.与D.与9.与所处纬度相当的表层海域相对于东侧表层海域A.温度高、盐度低B.温度高、盐度高C.温度低、盐度高D.温度低、盐度低(2)指出乙、丙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 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6分)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蔗糖生产和出口国,甘蔗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多雨的平原和河谷地带,所产蔗糖的75%以上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3)指出澳大利亚蔗糖加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简述其区位因素。(7分)澳大利亚拥有艾尔斯巨石、大堡礁等10多处世界遗产。(4)简述大堡礁相对于艾尔斯巨石的旅游资源开发优势。(8分)36. (36分)读图

15、10,回答下列问题。(10京)(1)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8分)(5)说出澳大利亚东岸污染扩散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736.(1)年降水量900毫米左右(较丰富),夏季(1月)少雨,冬季(7月)多雨;夏季(1月)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冬季(7月)受西风控制。(2)乙、丙两区同为现代混合农业(小麦一绵羊带或小麦一牧羊带);丙区有河流(水资源较丰富),平原范围广(地形较平坦)。(3) 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甘蔗种植区)。接近原料地(原料指向),接近港口,接 近市场。(4) 资源:周边有其他旅游资源,空间组合好;区位及市场:交通便利,靠近国内外客源市场; 基础设施:临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

16、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好。(5) 东岸污染由近岸向大洋扩散(向东、向南扩散);东部海区主要受由低纬(西北) 向高纬(东南)的洋流(暖流)影响。(十三)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4分)(10沪)(1)_ 图中沿120E经线自南向北,气候类型依次是_、_和热带沙漠气候。(2)解释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3)澳大利亚西北部一月和七月分别盛行西北风、东南风。从海陆热力差异、行星风系两 个方面说明该地区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向对该地区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一月:七月:(4)悉尼的季风气候特征不如上海典型,从悉尼季风气候特征不典型的表现和原因两方面 加以说明。答案:(十三)(本题

17、14分)(1)地中海气候(1分);热带稀树草原气候(1分)(2)南回归线横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旱少雨(1分);西澳大利亚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1分);东部大分水岭紧邻太平洋沿岸,削弱了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的 影响(1分)。(3)一月:澳大利亚大陆夏季比海洋升温快,形成低压中心(1分);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北风(1分);来自海洋的西北风比较湿润(1分)。七月:澳大利亚大陆冬季比海洋降温快,形成高压中心(1分);处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1分);从内陆吹来的东南风相对干燥(I分)。(4) 表现:悉尼冬夏气温温差较小(1分);降水的季节分配相对比较均匀

18、(1分)。原因:澳大利亚大陆相对亚欧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差异相对较小(1分)。(1) 解析:澳大利亚以热带气候为主。南部沿海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为地中海气候。广大内陆和西部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干旱,为热带稀树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评析:本题较易。考查知识点:气候类型分布。考查能力:自然地理原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 解题关键:掌握气候的形成原因。(2)解析:气候干旱的原因可从大气环流、洋流、地形等方面去分析。评析:本题中档。考查知识点:气候类型的成因。考查能力:知识调动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能够准确掌握澳大利亚区域地形、洋流、大气环流的分布等基本知识。(3)解析:季风的形成主要

19、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低纬度地带的季风还与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从海洋吹向陆地的风较湿润,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较干燥。评析:本题中等。考查知识点:季风的形成。考查能力:自然地理原理的分析和运用能力。解题关键:准确掌握季风的形成原理。(4)解析:季风气候特征越显著,年温差越大,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越明显。陆地面积越大,海陆形成的气压差异越大。评析:本题较易。考查知识点:季风形成原因。考查能力:地理原理的分析能力。 解题关键: 陆地面积越大,海陆形成的气压差异越大,季风性质越明显。(十)读印度洋周围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I I分)(5沪)怦嫌64.在海区中,海水盐度最低的是(填写数码

20、),判断理由是: _65._自然带E面积广大,并一直延伸到大陆西岸,其成因主要是_ (多项选择)A.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B.受东北信风影响C.地势平缓D.西岸有寒流流经66._自然带ATB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的 地带性分异规律;自然带_S D的更替主要由于自然环境中_条件的变化而引起。67._在自然带AB、C、D中,名称相同的是(填写字母)_,它们都具有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 。68.2004年I 2月2 6日,印度洋海底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次地震震中位置大致在_ (F或G)处。当时,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_时针方向流动。3 6. (2 6分)根据图10中地理信息,回答问题:(5津)(I)请比较A图所示区域东部与西部气温差异及形成的主要原因。(I2分)区域气温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东部西部(2)A图所示区域类似这种气温分布规律的自然地理要素或事项还有哪些?请列举两例。(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