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道路勘测设计试卷及答案2套_第1页
(完整word版)道路勘测设计试卷及答案2套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页共 5 页道路勘测设计综合习题及答案道路勘测设计综合习题(A)一、名词解释(3X5=15分)1 设计速度:气候正常交通密度小,车辆行使只受道路本身条件限制时,一般驾驶员能保持安全舒适行使的最大车速2 动力因数: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单位车重所具有的有效牵引力3 .停车视距:汽车司机看到前方障碍物直到前方障碍物安全停车,汽车沿路面行驶 所必须的安全距离4.平均从坡:一定长度的路段纵向克服的高差与路线长度之比5.自然展线:自然展线是以适当的坡度,顺着自然地形,绕山嘴、侧沟来延展距离,克服高差二、填空(15分,每空0.5分)1 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有方格网式路网、放射环式路网、自由

2、式路网、混合式道路网。2道路平面线形是由 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三要素组成。3各级公路应保证 停车视距,二、三、四级公路的视距不得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对向行驶的双车道公路要求有一定比例的路段保证超车视距。4无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绕内边线旋转 、绕中线旋转、绕外边缘旋转。5 公路选线的步骤为路线方案选择、路线带选择、具体定线。6 山区越岭线公路展线的方式有自然展线、回头展线、螺旋展线。7纸上定线的操作方法有 平原、微丘区定线 、山岭、重丘去定线。8 平面交叉口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有将发生冲突的车流在时间上分离、将发生冲突的车流在平面上分离、将互相冲突的车流从通行空间上分离。9 渠化交通

3、的交通岛,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方向岛、分隔岛、中心岛、安全岛。10弯道超高率 ih的确定,速度 V 取最大,横向力系数卩取 最小。三、判断并说明理由(20分,判断0.5分,说明理由1.5分)1 公路等级的确定只与预测年限的交通量有关。(错)2 圆曲线的极限最小半径是路线设计中的极限值,一般情况下均可采用。(错)第2页共 5 页3 汽车转弯时受到的横向力,可以衡量不同重量的汽车在弯道上的稳定程度。(对)4 .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 V=60Km/h,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LSmin=50m,则不论平曲线半径的大小,缓和曲线长度均可取50m(对)5 对于不同半径弯道最大超高率ih的确定,速度 V 为实际行驶

4、速度,横向力系数卩为零。(错)6各等级公路最小纵坡的规定,是从减少工程量的角度考虑。一般最小纵坡不小于 3%(对)7 路线平、纵线形组合设计中,平曲线与竖曲线的大小应保持均衡,是指平曲线与竖曲线的半径大小应相等。(错)8纵断面的设计线,直坡段的长度是指其水平长度,竖曲线的长度是指实际曲线长度。(错)9 越岭线路线的长度和平面位置主要取决于路线纵坡的安排,因此, 越岭线的选线中,须以 路线纵断面为主导。(错)9 环形交叉口,对于环道上的车道数应是越多越好,以提高通行能力。(错)四、简答题(5X5=25分)1.路线设计中对同向曲线、反向曲线、S 型曲线的线形设计要求。2.竖曲线的最小半径或最小长度

5、的限制因素。3.沿河线路线布设要点。4.环行交叉口圆形中心岛半径、环道宽度的确定,考虑了那些因素。5.路线平、纵线形组合设计中,平、竖曲线应避免的组合。五、计算题(共25分)1.某公路纵断面有一变坡点,其桩号里程为K25+400,高程为 420.00m,变坡点前后的纵坡分别为 i1= -5%, i2= -3%,变坡点处有一构造物,要求其设计标高不低于420.8 m。试确定并计算:(8 分)竖曲线的半径 R、曲线长 L、切线长 T;K24+200、K24+300、K24+500的设计高程。2 .某公路设计速度 V=60Km/h,路面宽度 B=7.0m,路拱横坡 i =2沦Lsmin=50m 有一

6、弯道半 径 R=200m 超高率 iy=7%,若取缓和曲线长度 LS=50m,超高采用绕路中线旋转,渐变率 p=1/175。试分析 Ls取值是否满足超高过渡的要求?若不满足,LS应取多少? ( 5 分)3.某平原区二级路,如下图,交点坐标(2880.381,5398.452) ,(3482.431,5189.825),,初定,试确定,要求设计为“ S”型曲线,并计算各主点桩第3页共 5 页桩号。(平原区二级路:v=80km/h,)道路勘测设计综合习题(B)一、名词解释(3X5=15分)1 缓和曲线:设置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同向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 连续变化的曲线2 纵断面:沿着道

7、路中线竖直剖切然后展开的面3.横净距:在曲线路段内侧车道上的汽车驾驶员,为取得前方视距而应保证获得的横向净空范围。4选线:在规划道路的起终点之间选定一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又能符合使用要求的道路中心线的工作5 渠化交通:在行车道上画线,或用绿化带和交通岛来分隔车流,使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车速的车辆顺着一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行驶二、填空(15分,每空0.5分)1 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有技术依据、自然条件、交通条件、道路网。2.平曲线中圆曲线的最小半径有极限最小半径、 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3纵断面设计线是由 直线和竖曲线 组成。4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绕中央分

8、隔带边缘旋转 、第4页共 5 页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5 公路选线的步骤 为路线方案选择、路线带选择、具体定线。6沿河线路线布局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积雪和冰冻地区的选岸、居民点的分布。7 纸上定线的操作方法有 平原、微丘区定线、山岭、重丘区定线 。8 平面交叉口可能产生的交错点有冲突点、分流点、合流点。9平面交叉口的类型有 加铺转角式、分道转角式、扩宽路口式、环形交叉。10.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有 方格网法、设计等高线法、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 三种。三、判断、改错(20分,判断0.5分,改错1.5分)1 各等级公路的设计速度是对车辆限制的最大行驶速度。(错)2 公路设计规范推

9、荐同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必须大于6V( m ;反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必须大于 2V( m。(对)3 某 S 型曲线,平曲线 1 的圆曲线半径 Ri=625m,缓和曲线长度 Lsi=100m;平曲线 2 的圆曲线半径 R2=500m,缓和曲线长度 Ls2=80m,则其回旋线参数 A/ A2=1.5625。(错)4 .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V=80Km/h,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Lsmin=70m,则不论平曲线半径的大小,缓和曲线长度均可取70mo(错)5 对于不同半径弯道最大超高率ih的确定,速度 V 为设计速度,横向力系数卩为最大值。(错)6 越岭线纸上定线中,修正导向线是一条具有理想纵坡,不填不

10、挖的折线。(对)7 纵坡设计中,当某一坡度的长度接近或达到标准规定的最大坡长时,应设置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但其长度不受限制。(错)8 越岭线的垭口选定后,路线的展线方案就已确定;过岭标高与展线方案无关,仅影响工程数的量的大小。(对)9 环形交叉口,对于圆形中心岛半径的确定,是按照环道上的设计速度来确定。(对)10.交叉口立面设计中,路脊线通常是对向行车轨迹的分界线,即车行道的中心线。(对)第5页共 5 页四、简答题(5X5=25分)6 .缓和曲线的作用及最小长度的考虑因素。7.平原区路线布设要点。8.自然展线和回头展线的含义及优、缺点。9.平面交叉口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10

11、 .路线平、纵线形组合设计中,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要点。五、计算题(共25分)1.某公路纵断面有一变坡点,其桩号里程为K4+100,高程为 290.6m,变坡点前后的纵坡分别为 i1= -4%,i2= 2%,变坡点处的竖曲线半径取R=5000m 试计算:(6 分) 竖曲线曲线长 L、切线长 T、外距 E;K4+100、K4+200、K4+300的设计高程。2 .某公路设计速度 V=80Km/h,路面宽度 B=7.5m,路拱横坡 i =2沦Lsmin=70m 有一弯道半径 R=300m 超高率 iy=8%,若取缓和曲线长度 LS=70m,超高采用绕路面内侧边缘旋转,渐变率 p=1/150。试分析LS取值是否满足超高过渡的要求?若不满足,LS应取多少? ( 6 分)3.某平原区二级路, 如下图所示,已知交点坐标 JD(40230.206 ,92908.941)、J0(40118.825 ,93470.813) ,JD1的偏角a1 左=34 2 48, J0JD3的方位角 A=128 37 46,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