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选修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课件_第1页
岳麓版历史选修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课件_第2页
岳麓版历史选修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课件_第3页
岳麓版历史选修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课件_第4页
岳麓版历史选修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岳麓版历史选修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明清皇家陵寝岳麓版历史选修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明十三陵岳麓版历史选修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整个十三陵区域极大岳麓版历史选修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是哪十三陵p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称十三陵。 p景区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 岳麓版历史选修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明朝一共十六个皇帝,为什么是十三陵?p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

2、之阳称“明孝陵”。p第二帝朱允文(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之意)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p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被瓦剌所俘,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 岳麓版历史选修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谁开创了这片陵区?p 朱棣:故宫、天坛、十三陵、武当山、郑和、永乐大典p2003年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

3、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千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p1992年,十三陵被北京旅游世界之最评选委员会评为“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岳麓版历史选修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仅葬了皇帝吗?p 还有皇后23人,贵妃1人。另有殉葬宫女数十人。p 朱棣沿袭朱元璋殉葬制度,该制度被朱祁镇费除。岳麓版历史选修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朱棣的选址方案与风水p风水的理论大概是:葬地内有生气,生气可以带来福音。而生气在地里是流动的,遇风吹就会失散,遇水流拦挡就会停止不动。 所以,古人寻找墓地,都是选择生气凝聚的地方,即风吹不到、有水流可以阻挡它流

4、动的地方。后来,人们将风水概念扩大到城市、民居等领域。为了加以区别,人 们将风水划分为阴宅风水和阳宅风水两大类。p 明代帝陵的卜选,就是在阴宅风水术的指导下进行的。卜选的方针是:四面有山,左右和前面有水;山水曲折变化;龙(陵后的山脉)、穴(陵墓中安放棺椁的地方)、砂(陵寝风水格局中龙以外的其他山脉)、水(河流)之间的相配关系,等等。 岳麓版历史选修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十三陵的风水p十三陵陵址的卜选最初始于明永乐年间,为了求得吉祥的墓地,明成祖命江西风水师廖均卿在昌平境内寻找墓地。后来他在这一地区找到“吉壤”,叫黄土山,山前 有龙虎二山,形成风水宝地。经朱棣亲自踏勘确认后并封为“天寿山”,并于14

5、09年开始修建十三陵的第一座陵墓长陵。 岳麓版历史选修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p十三陵所处的地形是北、东、西三面环山,南面敞开,山间泉溪汇于陵前河道后,向东南奔泻而去。陵前6千米处神道两侧有两座小山,东为“龙山”,西为“虎 山”,符合东青龙、西白虎的四灵方位格局。用风水理论来衡量,天寿山山势延绵,“龙脉”旺盛,陵墓南面而立,背后主峰耸峙,左右“护砂(山)”环抱,向南 远处一直伸展至北京小平原,前景开阔。陵墓的“明堂”(基址)平坦宽广,山上草木丰茂,地脉富有“生气”,无疑是一处天造地设的帝陵吉壤。在中国传统风水 学说的指导下,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

6、,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 的哲学观点。 岳麓版历史选修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岳麓版历史选修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第一景区:神路p神路,总长约7公里,是长陵的起始道,也是十三陵的总神道 石牌坊 为陵区前的第一座建筑物,建于1540年(嘉靖十九年)。不过石牌坊离神路还有3、4公里远,基本只在车上眼观即可 。岳麓版历史选修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石牌坊岳麓版历史选修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神路的起点-大红门岳麓版历史选修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大红门之后-p 从大红门之后的路,就开始叫做神路。神路一直通向长陵,原为长陵而建,但后来便成了全陵区得主陵道了。该道纵贯陵园南北,全长十公里,沿线设有一系

7、列建筑物,错落有致,极为壮观。 岳麓版历史选修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大红门之后的碑亭岳麓版历史选修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碑亭p碑亭,位于神道中央,是一座歇山、重檐、四出式的高大方形亭楼,为长陵所建。厅内竖有龙首龟趺石碑一块,高六米多。上题 “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文长达三千五百多字,是明仁宗朱高炽撰文、明初著名书法家程南云所书。在碑阴面还刻有清代乾隆皇帝写的哀明陵十三韵。该碑 碑文作于一四二五年,(洪熙元年)碑石却是一四三五年(宣德十年)才刻成的。 岳麓版历史选修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龟不见碑的传说。文海披沙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太祖死后,成祖皇帝为太祖建碑,碑凿好后,因龟背太高,立不上 去。工部官员想

8、不出办法,一次做梦,遇有神人对他说欲立此碑当令龟不见碑,碑不见龟。醒后,一想便明白了,遂令筑土与龟背平,顺土坡将石碑用车拉上 去,竖起来,然后再将土去掉。 岳麓版历史选修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碑亭之后的神道岳麓版历史选修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绿柳掩映中的石像生p出了碑亭,往北2、300米即到了石像生。石料都采自房山石料场,共计36尊,石兽24、石人12共两种。从望柱开始,依次为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武臣、文臣、勋臣,两边对称。 岳麓版历史选修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岳麓版历史选修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岳麓版历史选修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再向后就出了神路景区-进入长陵岳麓版历史选修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长陵岳麓版

9、历史选修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p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岳麓版历史选修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p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p第一进院落,前设陵门一座。其制为单檐歇山顶的宫门式建筑,面阔显五间,檐下额枋、飞子、檐椽及单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构件;其下辟有三个红券门。陵门之前建有月台(就是所谓丹陛) 。p第二进院落,前面设殿门一座,名为祾恩门。据太常续考等文献记载,天寿山诸陵陵殿名为“

10、祾恩殿”,殿门名之为“祾恩门”,始于嘉靖十七年(1538年),是世宗朱厚熜亲易佳名。 岳麓版历史选修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祾恩殿p明长陵是十三陵中的首陵,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特别是谒陵时举行祭祀仪式的祾恩殿,在十三陵中仅存此一座。p长陵祾恩殿建于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仿明代皇宫金銮殿所建,下面台基由三层汉白玉石雕成,高3.13米,占地面积达4400多平方米。台基周围绕以三层荷叶净瓶纹饰的栏板和雕有云龙翔凤的望柱。台基前后设踏垛三道,古称三出陛,即古代宫殿前的石阶。中间御路石雕,下层是海水江崖,云腾浪涌,两匹海马跃出水面凌波奔驰,上面是两条龙在云海中上下翻腾,追逐火珠,呈现出一派波澜壮阔的宏

11、伟景象。上得丹陛,前面是一块平坦的月台,衬得大殿更加雄伟。这种形式的殿顶叫重檐庑殿式,在古建中等级最高,比较少见。此殿脊至台基地面高25.1米,殿顶全部黄色琉璃瓦覆盖,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使大殿更加金碧辉煌。红墙、黄瓦、彩绘额枋、斗拱、白石台基,远远望去,犹如神话中的仙境。 岳麓版历史选修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p大殿面阔九间(66.75米),进深五间(29.31米),九五,代表帝王九五之尊。殿内总面积1956.44平方米,是我国罕见的大型殿宇之一。大殿构件全部是楠木,不加修饰,当你步入大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根根楠木巨柱,矗立在柱础石上,直通天花板。这里共有60根立柱支掌殿顶。直径最粗的达1

12、.17米,二人合抱不能交手。古代有墙倒屋不塌之说,主要是立柱的作用。在这里我们只能看到天花板下面的部分,而它全部的建筑结构,柁、檩、方、椽等木构架则在天花板上面。古色古香的本色楠木构架泛着几分神秘色彩,殿内装修虽不尚华丽,但是古雅大方。 p 楠木,在木料中最佳,是非常贵重的木料,它树木高大而没有斑节,花纹细腻,坚固耐用。而且具有防腐朽的特点。用它建成的殿宇多不用涂漆,显得古色古香,目前我国保留最大最完整的本色楠木殿极少,这是其中之一。殿内60根楠木柱中,最粗的1.17米,未加工的原木就可想而知了。据春明梦馀录中记载京师神木厂积大木皆明永乐时物,其中最巨者为樟扁头,围二丈,长卧四丈余,骑而过其下,高可隐身。岳麓版历史选修明清皇家宫苑与陵寝p 大殿内除了让人惊奇的楠木巨柱外,还有让人惊叹的铺地金砖。金砖又称细料方砖或澄浆砖,敲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