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大数据“杀熟”中的价格欺诈行为【摘要】自 2018 年 3 月起,各种关于大数据 “杀熟”的报道频频出现,主要涉及网络订餐、网约车、网络购票、网络订酒店等领域,表现形式多为经营者利用网络大数据挖掘消费者信息,在销售同样的商品或服务时,对老用户实施高于新用户的虚假定价并从中牟利。本文从大数据“杀熟”的实施主体、行为目的、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研究,论证大数据“杀熟”的本质是价格欺作行为,并结合相关法律规范,探求解决大数据“杀熟”问题的法律路径。【关键词】大数据; “杀熟”;价格欺作;消费者一、大数据“杀熟”概述(一)大数据“杀熟”的含义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各种网络
2、订餐、网络订票、网络约车、网络购物等已占据了人民日常生活的很大部分。近年来,大数据与个人信息的安全隐患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各种消费者信息和数据泄露的事件还未完全平息,大数据“杀熟”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谓大数据 “杀熟”,是指经营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等渠道获取消费者的消费数据,在销售同样或同类的商品或服务时,老用户的价格高于新用户,从而从中获取更高的利润。这种反常的商业行为,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和隐私权等,还破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并会对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二)大数据“杀熟”的表现形式大数据“杀熟”最先产生于网络约车、网络订酒店中,随后很快出现于网络订
3、票、网络购物、在线差旅、网络视频会员等不同的消费领域中,而且受害的消费者比例超过一半。例如,在网络约车中,新老用户之间常出现“同时同地不同价”的现象,老用户的网约车价格反而会高于新用户。又如,在网络预订酒店的过程中,对于同一家酒店,老客户登陆网络平台后,平台上只显示高档房间的信息,而用新客户登陆后才能看到普通或经济房的信息;对于同一酒店的同类房间,老客户的价格也会高于新客户。网络交易平台利用用户互联网终端操作行所产生的数据,分析用户的消费心理、消费习惯、网络消费痕迹等,从而制定和传播虚假的供需信息,形成价格和信息误导,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用高价损害其利益。(三)大数据“杀熟”的形成原因早在大
4、数据“杀熟”出现之前,线下实体消费领域中已出现过类似的“杀熟”现象,现在已经极少出现。传统的线下消费,已经形成了系统有效的法律规制体系,所以逐渐失去“杀熟”的空间。但新兴的互联网线上消费则不同,由于大数据本身的隐蔽性、法律监管的滞后性,再加上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维权成本高、维权途径不畅通等原因, 事实上为大数据 “杀熟”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二、大数据“杀熟”本质是价格欺诈(一)价格欺诈释义价格欺诈,是指经营者为谋取不当利益,采用欺骗或令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与之进行不公平交易,并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另外,有学者指出,在不同的法律领域,价格欺诈有不同的法律性质和法律定性,综合来说,它是
5、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不正当价格行为和消费者欺诈行为。(二)大数据“杀熟”价格欺诈的法律定性在大数据“杀熟”的法律定性上,容易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该定性其为 “价格歧视” 还是“价格欺诈”。“价格歧视”是一种常见的商业营销手段,目的在于通过给予对价格敏感者优惠实现促销。这种定价行为不必然存在违法问题, 前提是不能给消费者造成误导,而如果误导了消费者, 就会越过 “价格欺诈” 的红线。在大数据“杀熟”中,经营者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虚假标价并使消费者产生误解,诱骗消费者做出购买选择的做法,显然背离公平交易和诚实守信的原则,本质上属于价格欺诈行为。三、大数据“杀熟”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规制(一)加快个人网络
6、信息立法保护进程消费者遭遇大数据 “杀熟”,根本原因是其个人信息没有得到充分保护,使得其在网络交易过程中易遭受不良经营者的价格欺诈。这种个人信息的泄露是导致信息不对称的关键,以致消费者在面对消费欺诈时常常无能为力。因此,有必要加快个人网络信息立法保护的进程,通过法律对个人网络信息的内涵、 范围、保护途径、保护主体等具体规定,并明确相关义务主体的保护义务和违法责任,对个人网络信息进行全方位的法律保护,从根本上遏制大数据“杀熟”欺诈行为的发生。(二)加大网络交易监管力度一方面,要通过法律明确规定网络交易监管的机构,只有将责任到具体的职能部门,相应的网络交易监管才具有可操作性。对此,可考虑由国家市场
7、监管部门作为首要的监管部门,同时,牵头和协调工商部门、工信部门等,形成监管合力,消除监管盲区。另一方面,要明具体的监管手段和途径,通过建立网络交易黑名单制度,将失信的网络经营者计入失信清单,严惩失信行为,提高其违法成本,倒逼其诚信经营;同时,也要研究如何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杀熟”行为进行自动侦测和预警,提高执法效率和力度。(三)增强网络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除了在立法层面和监管层面对大数据“杀熟”进行规制以外,网络消费者增强自身的自我保护能力也尤为重要,毕竟消费者才是其消费行为的最终决策者,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可以将这种价格欺诈行为预防于事前。网络消费者应该自觉努力学习网络消费相关知识,提升大数据
8、素养和信息素养,比如养成不随意授权、不忽视使用条例、仔细阅读各种授权书等良好的网络交易习惯;关闭各类电脑或手机客户端里面不必要的访问权限;理性面对网络经营者各种高额补贴或虚假折扣的诱惑,避免陷入自觉透露隐私、主动让渡隐私的境地等。同时,消费者还应主动学习和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等相关法律,在遭遇大数据“杀熟”的价格欺诈侵犯时,能及时主动并有效地搜集证据、投诉举报,自?X 和勇敢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参考文献:1 周雄文,胡丹丹 .对价格欺诈的经济法分析 J.行政与法, 2008(01)2 中国青年报 ?中青在线记者:杜园春,实习生:张若白,渠性怡 .51.3%受访者遭遇过大数据“杀熟”N. 中国青年报,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