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便秘、压疮的影响第1期_第1页
舒适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便秘、压疮的影响第1期_第2页
舒适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便秘、压疮的影响第1期_第3页
舒适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便秘、压疮的影响第1期_第4页
舒适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便秘、压疮的影响第1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便秘、压疮的影响。方法 106例长期卧床患者, 随机分成A组(50例)和B组(56例)。A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 B组患者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实行舒适护理干预措施, 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A组每周排便次数超过3次2例, 粪便性状为软便3例, 明显低于B组的44例和49例(P<0.05);A组患者每月压疮发生超过5处27例(54.0%)明显高于B组的2例(3.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长期卧床患者予以舒适护理措施, 临床干预效果理想, 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舒适护理;便秘;压疮;长期卧床当

2、前临床许多患者因骨折、脑卒中、脊柱受损等疾病需长期卧床静养, 易因血流不畅、微循环受阻而导致压疮发生1, 该类患者并发便秘风险也高出一般患病群体, 与其预后不利。本次研究为探讨舒适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便秘、压疮的影响, 选取106患者为研究对象, 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6例长期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卧床时间≥2个月者;临床病历资料完整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精神正常且意识清醒者;护理依从性理想者。排除标准:器质性便秘者;未成年者;随访期失联者;中途退出护理干预者。其中男52例, 女54例;年龄1877岁,

3、 平均年龄(52.8±6.2)岁;平均卧床时间(3.2±0.6)个月;卧床原因:脑卒中30例, 骨折44例, 脊髓损伤14例, 帕金森综合征13例, 其他5例。根据患者及其家属意愿随机分成A组(50例)和B组(5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1. 2 方法 A组患者予以心理干预、用药指导、病历记录、按时随访等常规护理干预措施;B组患者家属则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实行舒适护理方案:排便指导干预措施。a.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定期排便的重要性, 采用相关知识普及等方式帮助其认知排便对临床治疗及预后

4、的影响, 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b.护理人员可有意识地培养患者定期排便的习惯, 督促其排便3次/d, 使其形成条件反射, 增加每周排便频次, 降低便秘发生风险;若患者仍存在排便困难、粪便以球状干便或条形干便为主等症状, 可通过督促患者每日晨起服用适量温水、多食粗纤维或膳食纤维丰富的蔬果、粗粮等食疗方法2, 改善其便秘症状;c.需在患者排便时充分尊重其个人隐私, 尽可能让与其关系亲密的同性亲属指导或帮助其排便, 为其营造私密的空间, 以此减轻心理压力, 改善便秘症状;压疮护理干预措施。压疮多因患者长期卧床, 受力面的皮肤血流受阻引起, 护理人员为防止患者出现压疮症状, 可指导其看护亲属定时帮助患者

5、翻身、变换体位, 以增加受压面积、减少受压时间等方式预防压疮发生3;对已经出现压疮的患者予以积极的干预护理, 包括按摩、热敷、推拿等, 促进患处血液流动, 减轻患者痛苦。1. 3 观察指标 进行为期1年随访, 记录两组患者便秘及压疮发生率, 对比其每周排便频次及粪便性状差异。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二、结果2. 1 两组患者排便频次及粪便性状情

6、况比较 护理后, A组每周排便次数超过3次2例, 粪便性状为软便3例, 明显低于B组的44例和49例,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2 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比较 随访1年内, A组患者每月压疮发生超过5处27例(54.0%)明显高于B组的2例(3.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3.80, P<0.05)。三、讨论本次研究为探讨舒适护理对长期卧床患者压疮、便秘等并发症的影响情况, 选取106例患者为受试对象, 发现采用舒适护理的B组患者接受干预措施后, 约78.6%每周排便频次达到3次以上, 平均排便每2天1次, 仅2例患

7、者受年龄、护理干预接受度等因素制约, 每周排便频次<2次, 出现较为严重的便秘症状, 皆在接受口服比沙可啶或灌肠等干预措施后顺利排便。该组约87.5%的患者粪便性状为软便, 无一例呈球状干便排除, 说明其在接受饮食干预及排便指导后, 结火、辛辣类食物摄入较少, 粗纤维及膳食纤维的蔬果、粗粮食物摄入充足, 使得粪便顺利排出, 便秘发生风险降低。而未给予舒适护理的A组患者多存在每周排便频次<2次且球状、条状干便增多等情况, 于患者预后提升不利。此外, 本研究还发现舒适护理不仅对改善或预防便秘具有积极影响, 其还可降低压疮发生风险, 接受此干预措施的B组患者每月压疮&am

8、p;lt;5处者54例, 占总例数的96.4%, 说明体位干预及推拿、热敷等护理措施可为患者营造舒适的护理体验, 于其生活质量提升有利。王晓燕等4研究者也对上述结论予以认同, 其还指出, 因排便指导、营造私密空间等护理内容, 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提升明显, 利于构建和谐互信的护患关系, 作者也对该结论予以支持。综上所述, 对长期卧床患者予以舒适护理措施, 临床干预效果理想, 可有效降低压疮及便秘发生风险, 值得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 肖永红.社区长期卧床病人压疮危险程度的观察及护理.中医药导报, 2010, 16(5):120-121.2 杨静.综合护理干预改善卧床患者便秘.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9、 2010, 9(4):287-288.3 王秋燕.护理干预预防老年患者发生压疮的效果分析.中国基层医药, 2013, 20(16):2550-2552.4 王晓燕, 蒋华, 彭晶, 等.早期康复干预措施对老年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11):2702-2703.椎弓根是椎弓的一部分,起于椎体后上部,短而厚,与椎体方向垂直向后方突起,其外形呈弧性,与椎体、关节突和椎板融合在一起,椎弓根是组成椎间孔的组成部分,其上方有一较浅的切迹构成椎间孔的下壁,椎弓根下方有一较深的椎弓根下切迹构成椎间孔的上壁。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段椎体单纯骨折的技术应

10、用的优越性。方法 28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28例患者切口总长度为6080 mm,住院时间为79 d,手术时间为4065 min,术中出血量为5080 ml。手术前后矢状位后凸Cobb角、矢状位指数、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对于治疗无神经症状的单纯性胸腰段椎体骨折,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骨折复位内固定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关键词:经皮椎弓根内固定;临床疗效;胸腰段椎体骨折胸腰段椎体是胸椎和腰椎之间的区域,活动度较大,外伤暴力等比较容易造成脊柱骨折。据临床文献报道,90%以上的脊

11、柱骨折发生在胸、腰段,而极大部分脊柱骨折发生在T12L2的脊柱区域1。到目前,脊柱的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脊柱椎体骨折的最主要方法之一。临床文献报道,患者术后疗效比较满意;在坚强的内固定下,患者术后第2天就可以下床活动,能减少坠积性肺炎、深部静脉血栓、褥疮、泌尿系结石形成等长期卧床引起的相关并发症;能避免脊柱后凸畸形的形成及神经功能进一步损害的发生。但是,随着人们对术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与科技的发展,同时对患者术后随访研究的深入发展,传统的手术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的质疑。开放性手术过程中,需要广泛剥离肌肉、韧带等椎旁软组织,术中需要相对比较长时间的撑开牵拉,造成肌肉及神经血管的广泛

12、性损伤,术后造成肌肉缺血坏死、纤维瘢痕化,造成腰背部慢性疼痛、平背畸形及僵硬等术后并发症。为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开展的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临床应用显示其有明显的优点,本院2009年10月2012年9月采用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段椎体单纯压缩骨折患者共计28例,所有患者均取得优良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取脊柱骨病科室2009年10月2012年9月收治的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28例,排除神经功能损伤的单纯性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其中男21例,女7例,平均年龄34.6岁。受伤原因:建筑高处坠落伤18例,交通事故造成损伤10例。受伤椎体节段:T1

13、1椎体骨折4例,T12骨折13例,L1骨折7例,L2骨折3例,L3骨折1例。28例患者均为无神经损伤症状、单节段椎体骨折;手术不需要行椎管扩大、脊髓神经减压。1. 2 影像学资料 术前常规检查胸腰椎椎体的正侧位X线平片、MRI检查、CT平扫及三维重建,全面了解患者椎体骨折的情况,排除脊髓神经损伤及椎管占位等病例。1. 3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本科采用的手术操作器械是国产空心椎弓根螺钉系统(北京富乐)。麻醉是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于轻度压缩骨折,采用腹部悬空,取俯卧过伸位体位复位,术前应用C型臂正、侧位透视,确认伤椎及上下椎体,在伤椎的上下椎体椎弓根体表投影处

14、,用记号笔标记4处进针部位,手术过程中,分别沿标记处做长1.52.0 cm纵形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及深筋膜;用钝性骨撬从肌肉间隙钝性分离,显露到关节突及横突。直视下,沿人字棘顶点进针,向内倾斜一定角度;进针原理同传统手术,在透视下,沿椎弓根外缘穿刺进针,穿刺针进入椎弓根内2 cm左右后,C型臂再次透视,确定穿刺针在椎弓根投影内,未穿破内侧骨皮质,不进入椎管;然后改侧位透视,确认穿刺针位置良好后,继续穿刺到椎体,拔出穿刺针针芯,插入导丝;然后取出穿刺针,在取出穿刺针的同时,要避免导丝随穿刺针拔出椎体;通过导丝,逐级置入扩大套筒,然后用5.5 mm空心丝攻,在导丝引导下扩大钉道;最后,在导丝引

15、导下,将空心椎弓根螺钉拧入椎弓根和椎体内,取出导丝。C型臂透视,确认椎弓根螺钉位置良好后,用同样方法拧入另外3枚椎弓根螺钉。经皮下肌肉内,把2枚圆棒钛合金依次置入上下椎弓根螺钉尾槽中,拧紧一端固定螺帽,然后利用撑开器,在侧位透视下撑开骨折椎体,待伤椎椎体高度复位满意后,拧紧所有顶丝,分别12针全层缝合创口,术毕无需放置引流。1. 4 围手术期处理 常规在术前30 min,应用第1次抗生素预防感染,手术后追加1次;术后第2天能佩戴支具或不用支具下地活动,避免长时间活动及弯腰负重,避免剧烈活动,并在床上行腰背部肌肉功能锻炼。出院后1年之内,出院后第1个月,以后每隔3个月,1年后每隔6个月进行门诊复

16、查,门诊行手术部位正、侧位平片检查。1. 5 观察指标 围手术期观察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术前、术后3 d、1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复查术后平片,应用平片分别测量患者后凸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指数的恢复情况。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二、结果除1例外,术后患者均获得1130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28例患者切口总

17、长度为6080 mm,住院时间为79 d,手术时间为4065 min,术中出血量为5080 ml。手术前后矢状位后凸Cobb角、矢状位指数、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术中、术后均未出现医源性脊髓神经损伤,术后到随访时,无明显并发症的发生。三、讨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建议对不稳定胸腰段脊柱骨折或伴有神经损伤患者及早进行手术治疗2,对于不稳定的胸腰椎骨折,目前治疗主要有前、后路2种途径。前路手术容易造成植骨不融合,假性关节形成等相关问题;后路开放内固定手术治疗脊柱椎体骨折也有许多问题,例如: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急诊手术出血多、术中需要广泛剥离椎旁肌肉

18、、韧带等,对脊神经背支的损伤较难避免,住院时间长等问题。近年来,有学者报告了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周定技术的应用情况,提出了微创治疗椎体骨折的优点。比如避免了损伤椎旁肌及其支配神经,能有效预防术后远期腰背肌肉功能丧失。创伤小,切口为4个1.52.0 cm的切口;出血少。对于经皮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技术,认为有以下优点:手术小切口,创伤明显减小。手术后局部皮肤组织瘢痕减小,肌肉萎缩量及程度不明显。手术操作流程逐渐简化,随着手术操作者技术熟练,空心椎弓根钉的应用,导航的普及,单钉置入时间由开始时的1321 min缩短至12 min,透视次数明显减少,X线接触时间也由初学者的10 min减少

19、至20 s左右。脊神经背支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一般不损伤关节突。骨折椎体复位的问题,与开放性手术效果一样,手术对骨折椎体血运破坏极少,骨折处愈合比传统手术快,患者术后能早期下床活动和进行腰背部肌功能锻炼,避免了长期卧床可能引起的并发症,能早期出院恢复工作和学习。本手术技术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本质上是相同的,并发症却明显减少。目前,技术操作已经成熟,但是初学者一般需要多次的X线下椎弓根定位,其定位过程对手术人员射线损伤较大,熟练的解剖基础为术者减少透视操作,能有效避免射线损伤。且横向连接杆对内固定的刚度没有明显影响。随着计算机导航与相关设备的配套完善,微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普及,经皮椎弓根内固

20、定技术能治疗所有单纯性椎体骨折,会有更为广泛的发展前景。综上所述,经皮内固定术对于治疗无神经症状的单纯性胸腰段椎体骨折,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骨折复位内固定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参考文献:1 Robert WB,James DH,charles CB,et al. 成人骨折.裴国献,主译. 第6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270.2 王人彦,华永均,陈金洪,等.经肌间隙入路单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中国骨伤,2012,25(1):42-46.磁共振指的是自旋磁共振(spin magnetic resonance)现象。其意义上较广,包含核磁共振(nuclear magn

21、etic resonance, NMR)、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EPR)或称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 ESR)。此外,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磁共振,是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其是利用核磁共振现象制成的一类用于医学检查的成像设备。摘要:目的 探讨磁共振在子宫内膜癌术前的检查意义。方法 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均实施磁共振检查,术后进行病理组织学分析。结果 磁共振检查结果其中诊断为a 期、b期、期、期及以上分别为10例、13例、9例和8例;病理检查结果

22、其中诊断为a 期、b期、期、期及以上分别为9例、12例、13例和6例;磁共振的准确诊断共33例,总准确度为82.5%;病理检查总准确例数为34例,总准确度为85.0%,磁共振的总准确度和病理检查总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下宫颈受累共9例、不受累共26例,总准确例数为35例,总准确度为87.5%;病理检查下宫颈受累共4例,不受累18例,总准确例数为22例,总准确度为55.0%。磁共振下诊断宫颈受累情况优于病理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术前进行磁共振检查有助于评估其分期和宫颈受累情况,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具

23、有重要临床意义。关键词:磁共振;术前;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是女性人群中的常见恶性种类类别,可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手段中,刮宫是其重要的检测手段,这种检测手段诊断结果确切,但对肿瘤的大小、肿瘤在肌层的浸润情况以及周围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等状况并不能作出评估1,2。本文选择本院收治的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观察磁共振检查在此类患者中的检查意义。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入选的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均为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上述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排液及阴道不规则流血等。所选病例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23个月,平均病程10.5个

24、月。1. 2 方法 本组病例均实施磁共振扫描,实施扫描前所有病例均取出子宫内相关节育器具等,术前检查的前1 d患者采用半流质饮食,在检查前的0.5 d服用缓泻药物(目的是减少胃肠蠕动)。患者在进行磁共振扫描前的6 h禁食。在检查前患者实施灌肠处理,膀胱处于充盈状态。采用GE HDE 1.5T磁共振仪对患者实施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对患者进行冠状位、横断位和矢状位下扫描。而后通过肘静脉注射对比剂实施增强扫描。本组病例均实施手术治疗,手术后把手术切除的肿瘤及相关组织实施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病灶所在的部位、病灶大小和形态、肿瘤对肌层的浸润程度,同时观察淋巴结转移情况、宫颈受累情况及远处转移等。1. 3

25、 病理分期标准2 病灶仅在宫体内,为期,又分为a 期(病灶在宫体内但没有出现肌层浸润或肌层浸润程度<50%)和b期(病灶在宫体内,但肌层浸润已经>50%)。肿瘤没有超出子宫但肿瘤达到宫颈间质为期。肿瘤在局部发生了扩散定为期,又分为a 期(肿瘤发生了局部扩散已经扩散到了浆膜等)、b 期(肿瘤发生了局部扩散已经使阴道受累或宫旁结构受累)和c 期(除了发生的局部扩散外,在盆腔内出现的淋巴结转移)。当发生了膀胱转移或直肠转移及远端转移,定为期,又分为a 期(发生了膀胱部位转移和直肠部位转移情况)和b(肿瘤发生了远端转移状况)。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

26、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二、结果2. 1 磁共振检查和病理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分期情况诊断结果比较 磁共振检查结果:其中诊断为a 期、b期、期、期及以上分别为10例、13例、9例和8例;病理检查结果:其中诊断为a 期、b期、期、期及以上分别为9例、12例、13例和6例;磁共振的准确诊断共33例,总准确度为82.5%;病理检查总准确例数为34例,总准确度为85.0%,磁共振的总准确度和病理检查总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2 磁共振和病理对宫颈受累检查结果比较 磁共振下宫颈受累共9例、不受累共26例,总准确例数为35例,总准确度为87.5%;病理检查下宫颈受累共4例,不受累18例,总准确例数为22例,总准确度为55.0%。磁共振下诊断宫颈受累情况优于病理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讨论刮宫和宫腔镜检查是术前子宫内膜癌的重要检查方法。上述两种检查手段虽然能够对子宫内膜癌相关性质属性方面做出诊断,但对肿瘤的肌层浸润、周围扩散和远处转移等情况不能做出诊断,再者,上述两种检查方法也不能对宫颈受累情况做出诊断3-5。所以不能根据上述检查方法来确定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手术方式。磁共振检查能够对人体的组织部位较好显示,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