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件2云南省高等学校学改革研究项目申 报 表项 目 名 称:“本土化、民族化、国际化” 公共选修课程 体系的构建与推行 项目主持人:_ 李 宇 赤_ 学 校 名 称:_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_申 请 年 度:_2012年5月_云南省教育厅 云南省财政厅 制一、基本情况项目简况项目名称“本土化、民族化、国际化”公共选修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推行本科 高职高专申请省教育厅经费5 万元配套经费学校 2.5 万元起止年月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从申报年份开始计算)其他 万元项目主持人姓 名李宇赤性别女出生年月1964.05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最终学位/授予国家理学学士近三年教学工作简历时 间课 程 名
2、 称授课对象学时所 在 单 位2009.9至今药用物理学中药制药技术专业108西双版纳职院普通物理学数学教育专业216西双版纳职院自然科学概论初等教育及数学教育专业144西双版纳职院普通话学前、语文教育专业,应用泰国语专业144西双版纳职院教学改革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简况时 间项目名称(校、省、国家级项目)概况(在研、结题、获奖)2006西双版纳傣族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西双版纳州课题结题;参与出版了透视: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西双版纳傣族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并获得西双版纳州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为有源头活水来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与学生生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结题;获得2
3、008年西双版纳州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2010示范性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规范化、特色化的思考获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11年优秀论文奖2011.10边疆高职教育特色专业培植与建设研究在研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课题2008年至今组织并参与省级教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共获得有19个项目;开展院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工作,目前已有23项院级教学质量,基本形成省、院2级教学质量工程。有的项目已结题,其他均在建设中。项目组主要成员简况不含负责人总人数高级职称人数中级职称人数初级职称人数博士硕 士学士22114姓 名出生年月专 业技术职务工 作 单 位项目中的分工签 名聂 曲1963.07副教授西双版纳职业技
4、术学院统筹协调学术指导王军健1952.12教 授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统筹协调学术指导易国华1968.07讲 师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选课实施晏祥斌1969.12讲 师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选课实施邓 波1983.10助 讲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选课实施欧阳青1986.3助 讲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选课实施二、立项背景与意义1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简评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研究进展情况,500字内)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的西南部,东南、西南与老挝、缅甸接壤,与泰国毗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昆曼国际大通道的建成,西双版纳已成为连接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和国家面向东南亚开展合作交流的“桥头堡”、“窗
5、口”。西双版纳是一个多种少数民族聚居的傣族自治州,全州有12个世居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6.21%,基诺族、布朗族为“人口较少民族”,傣、哈尼、拉祜、布朗等8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分别与境外的傣、哈尼、拉祜、布朗等民族同祖同宗,文化同源,语言相通,宗教信仰相同。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是西双版纳州唯一一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其办学紧紧围绕云南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发展战略,以及西双版纳州生态立州、旅游强州、口岸活州、生物富州、文化名州等发展战略。目前对西双版纳州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本土化”、培养当地少数民族人才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民族化”、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服
6、务的“国际化”的研究,特别是对很多资源的挖掘、收集、整理工作还没有深入开展,也没有相关的成形的课程资源。急需开展相关的研究,形成相关的教学资源,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2本项目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不超过5条,300字内)(1)挖掘、收集、整理西双版纳本土化、民族化的资源、文化。深入地对西双版纳地理环境、特有的动、植物资源、热带雨林、少数民族族源、文化、艺术、科技、习俗、医药等各种资源进行挖掘、收集、整理,转化为高职教育教学资源。 (2)以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进行“三化”公共选修课的选课及管理。(3)锻炼教师的能力,使其能充分利用西双版纳的“三化”课程资源、编写“三化”课程讲义及教
7、材投入教学使用。(4)通过“三化”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深入把握西双版纳独特其经济、文化、科技、对外交流合作等发展情况,为培养当地建设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5)突显学院的办学特色,提升学院办学的实力,为西双版纳州生态立州、旅游强州、口岸活州、生物富州、文化名州等发展战略服务。三、项目实施方案1具体研究内容或对象:结合西双版纳边疆民族地区特点,研究如何有效挖掘、收集、整理“本土化、民族化、国际化”的“三化”课程资源。逐步形成了“职业教育民族化、合作办学国际化”的办学特色。为了在课程建设中突出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本土化”、培养当地少数民族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民族化”、面向西南开放的桥
8、头堡服务的“国际化”的“三化”特色,学院开设“三化”特色课程作为全院学生通识课程的选修课,结合学院教学及管理情况,研究如何科学实施“三化”课程的选课,课程教学有效开展及课程教学的管理。2研究拟达到的目标:整理出一系列“本土化、民族化、国际化” “三化”课程资源,形成系统“三化”自编讲义、教材或正式出版书籍。针对西双版纳边疆民族地区“三化”特色研究,研究成果达到州内乃至省内领先水平。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较好的,适用性强、易操作的“三化”特色课程的选课、教学实施及教学现代化管理。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深入挖掘、收集、整理出“三化”特色的资源,经归纳、总结使这些特色资源得到进一步发扬、创新,提
9、升为有一定学术水平的课程资源或教材。探索出一条适合学院教学管理实际的选课制度,有效运作。探索各门课程教学的多种有效方法,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学有所用。4项目的预期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实验报告、调研报告、教改方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讲义、教材、课件、教学软件、著作、论文等。研究报告为必备成果。) (1)形成研究成果报告一份。(2)完成35门“三化”课程的自编讲义或教材。(3)完成3-5门课程教学方案或课程标准。(4)完成23篇相关论文。5 项目的预期效益(包括实施范围与受益范围等,200字以内)动员全院教师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研究领域确定“本土化、民族化、国际化”特色课程,要求
10、深入西双版纳实际进行调研,开发出“三化”特色课程资源。并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或课程标准,形成溶科研与教学为一体,教学管理与现代化管理一体,人才培养与西双版纳战略服务一体的“三个一体”模式。拟在全院各专业公共选修课程中进行选修,学分为2,使全院学生通知课程的教学受益。6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2012年7月2013年6月完成第一轮2012级各专业学生“三化”特色公共课程选课、有效课程的教学及管理工作。2013年7月2014年6月完成第二轮2013级各专业学生“三化”公共课程选课、课程的教学及管理工作;完成12本自编讲义及自编教材初稿;制定12门课程教学方案或课程标准;撰写相关论文1篇。2014
11、年7月2015年1月完成35本自编讲义及自编教材初稿;制定13门课程教学方案或课程标准;撰写相关论文12篇,撰写研究报告。2015年2月2015年4月完成研究报告修订;完成自编讲义、教材课程标准或教学方案的评审。2015年5月2015年6月准备结题工作,申请结题。2015年7月,项目结题。7本项目的特色、创新及推广应用价值(200字内)(1)特色:构建具有西双版纳边疆民族地区“本土化、民族化、国际化”“三化”特色的课程体系并有效推行。(2)创新点:形成溶科研与教学为一体,教学管理现代化与规范化一体,人才培养与为西双版纳发展战略服务一体的“三个一体”模式。(3)应用价值及推广途径:为边疆地区少数
12、民族高职教育特色化建设提供依据。为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课程特色化建设和学分制教学管理提供支持和帮助,并提供可实施的模式。为实施西双版纳以及云南省发展战略培养实用型人才。8本项目的主要研究方法(100字内)(1)调研:深入西双版纳乡镇、村寨进行田野调研;到合作办学国家进行跨国调研。挖掘、收集“三化”特色课程资源。(2)收集资料:查找相关资料,完善“三化”课程资源,形成自编讲义或教材。(3)制定实施方案:制定课程教学方案或课程标准;制定选课及课程管理实施方案。(4)有效实施模式:边实施,边总结,边完善,再实施。四、项目研究基础 1项目组成员已开展的相关研究及成果概述(包括校级以上项目、学位论
13、文、学术论著论文及获奖励等,500字内)。聂 曲:(省级教学名师)12009年,西双版纳州科技局课题西双版纳民族民间工艺的挖掘与传承负责人22009年 ,坚持以以“特”为本 创建示范院校发表于西双版纳论坛2009年第二期32009年,主编、出版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程(云南教育出版社)。王军健:(省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2009年,论文实践科学发展观 推动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发表在西双版纳论坛2009年第1期22010年,论文边疆高职教育推进对外合作交流的几点思考发表在西双版纳论坛2010年第1期32010年,论文边疆高职教育融入桥头堡建设的几点思考发表在西双版纳论坛20
14、10年第2期易国华:1 参与省级课题边疆高职教育特色专业培植与建设研究。2 参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审、学分制方案制定及课程实施与管理。邓波:1 学位论文:农远工程“模式三”初中英语教学应用研究2 专业论文:农村中小信息技术课创新尝试与总结。2已具备的教学改革与研究的基础和环境,学校对项目的支持情况(含有关政策、经费支持及其管理机制、保障条件等,可附有关文件),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300字以内)。(1)已完成云南省首批示范院校建设各项建设任务,通过了省教育厅专家组的验收。(2)已有省级特色、重点建设专业、省级精品课程、双语示范课程、省级实习实训教学基地、省级教学名师等省级教学质量工程建
15、设项目。(3)开展了一系列特色化课程、专业理论与实践研究与探索,积累了在学院教学、科研方面特色化建设与研究的经验。(4)学院积极支持开展教学改革工作,在政策上、经费上、管理机制及保障条件上给予大力支持。有一系相关文件:如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管理办法、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实训教学基地管理办法、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学分制实施方案、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选课管理办法等。尚缺少的条件和拟解决的办法:(1)学分制各模块软件。通过购买和使用培训可解决。(2)提供深入开展各类调研的条件。通过较好的组织,调研必需物品的购买可解决。五、经费预算支出项目(含配套经费)金额(元)依 据 及 理 由合 计7
16、5000调研费10000深入村寨、跨国调研及所需物品费讲义、教材印制费30000各类图书及资料购买、复印费。稿费20000自编讲义及教材、教学实施方案及课程标准制定、论文及研究报告撰写等稿费。运作与管理8000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评审7000专家评审及各类会议费六、推荐、评审意见学校意见1、是否同意申报,在人员、时间、条件、政策等方面的保证措施。(1) “三化”公共课程选修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推行,突显了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本土化”、培养当地少数民族人才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民族化”、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服务的“国际化”的特色,提升学院办学的实力,能更好地为实施西双版纳以及云南省发展战略培养实用型人才服务。(2)“三化”公共课程选修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推行,能深入地对西双版纳各种资源进行挖掘、收集、整理,转化为高职教育教学资源。(3)通过“三化”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深入把握西双版纳独特其经济、文化、科技、对外交流合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利工程施工考试题库含答案
- 文创产品经理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施工合同考试题库及答案
- 民警 校园安全教育课件
- 服务社区真题及答案
- 机械基础试题及答案参考
- 株洲市石峰区工会系统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层流手术感染应急预案(3篇)
- 浙江省计算机二级MS高级Office理论题
- 教育管理考研时间轴
- 仓储主管培训报告
- 学校信息化设备运维服务方案
- T-CPHA 36-2024 煤炭矿石码头露天堆场堆料机洒水系统技术要求
- 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和技术规范
- 统计学第8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课件
- 2025年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35套复习题库及答案
- 鲁东大学《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DB11-T 1754-2024 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规范
- 林学专业职业规划
- GB/T 44659.2-2024新能源场站及接入系统短路电流计算第2部分:光伏发电
- 文物安全防护工程实施工作指南(试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