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冒险行为研究述评-教育心理学论文冒险行为研究述评 肖 莉摘 要:冒险行为因其对个体生活的巨大影响,正日益受到心理学家的关注。近年来,对冒险行为的研究扩展到了各个方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综述了冒险行为的影响因素,简要介绍了冒险行为的研究方法,冒险行为的大脑机制,以及冒险行为的实证研究结果。最后,文章对冒险行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简要的概述,介绍冒险行为的新视角,对其研究提出新的展望。关键词:冒险行为 大脑机制 认知研究 求偶动机 1.引言 “冒险行为”是明知有代价或失败而仍付诸实施的行为。Boyer(2000)在有关冒险行为的回顾研究中,综合前人观点提出,冒险行为是指参与那些可能产
2、生不利结果的行为。根据这种概化的观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冒险运动(如飙车等)、或具有健康风险的冒险选择(如抽烟喝酒、药物滥用等),都属于冒险行为研究所关注的问题。随着对冒险行为的研究,发现冒险行为与行为的适应性(如 Byrnes,1998)、思维的理性(如 Baron,1994)以及人类在进化进程中的基因遗传(如 Wilson Daly,1985)等领域都有紧密的联系,冒险行为日益受到心理学家的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冒险行为的研究领域日益扩大,开拓出更多的研究视角,开始探讨冒险行为的大脑机制及深层的心理意义。纵观冒险行为研究近年来的主要进展,本文将简要回顾冒险行为研究中提出的各种研究视角,并进一
3、步从实证角度综述冒险行为研究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推动对冒险行为的进一步认识,推进实证研究的后继发展。 2.冒险行为的影响因素 已有的冒险行为研究,从多个视角,全方面对冒险行为进行了探讨,理论成果颇为丰硕,实证研究也日益增多,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冒险行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1人格特质基于人格特质来研究冒险行为的个体差异,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自信心、社会技能、冲动控制、感觉寻求、控制点等。刘金平、刘亚丽等人对冒险行为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发现,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外向性、宜人性、开放性、责任心对青少年冒险行为有直接预测作用。虽然人格与冒险行为的关系研究的学者很多,但大
4、多数研究都不足以确证人格特质是冒险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虽然冒险行为与人格特质存在一定关系,但仍然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并不是无法改变的,对冒险行为的控制可以从其他可控的方面入手。Jessor、Donovan和Casta在纵向研究中发现,青少年期的人格、环境以及行为变量均可以很好地预测成年时期的问题行为。对冒险行为的控制可以从加强父母、朋友控制以及减少青少年期的冒险行为的产生入手。 2.2认知决策在冒险行为的认知发展研究中,提出了双重加工理论、模糊痕迹理论等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双重加工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过程并不必然是从“感性”的能力向“理性”的能力演进的过程,而是涉及两种加工系统的运作,其
5、一为内隐的、反射性的加工系统,其二为外显的,具有逻辑与计算特性的加工系统。前一系统发展速度较慢,但信息加工速度较快;而后一系统发展速度较快,但信息加工速度则相对较慢,而个体认知发展是两个系统共同的发展成熟。当自动化认知系统的成熟在增长了个体总体认知效率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认知幻觉,这是冒险行为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模糊痕迹理论认为,个体越是注意局部的细节性信息,越容易产生冒险行为。高级判断与决策是基于简单的主旨化心理表征而非细节化心理表征,个体年龄越大,经验越丰富,行为决策将更基于直觉性的核心信息而非分析性的字面细节信息。 2.3情绪传统研究普遍认为,情绪是一种非理性状态,因此会导致个
6、体行为的不稳定,从而显著增加个体产生冒险行为的倾向。Leowenstein等人(2001)就情绪与行为的关系提出“风险即情绪”模型。该模型认为,面对风险情境时,受认知评估影响的预期情绪会参与其中发生作用,即时情绪、主观概率和其他因素一起影响着个体的行为表现。预期情绪对个体行为的作用在对成人和青少年的研究中已得到验证,成人和青少年的冒险行为会受到预期情绪的影响。Rivers等人将影响青少年冒险行为的情绪因素分成了四类,分别是效价、心境、唤起和情绪类型,这四种情绪因素都通过影响个体的认知加工方式间接对冒险行为发挥作用。 2.4求偶动机与繁衍线索近年来,进化心理学视角的研究越发受到西方心理学家的广泛
7、重视,对冒险行为也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有关求偶的线索或信息,如想象约会情景、浏览高吸引力的图片等,都会无意识地影响知觉者的心理行为活动。如男生接触到求偶的刺激后,他们的创造力表现会得到加强(Griskevicius,Cialdini et al.,2006),会表现出较多不从众行为(Griskevicius,Goldstein,Mortensen,Cialdini,Kenrick,2006),也会忽视未来(WilsonDaly,2004)。张雷等发现,求偶动机让两性更慢地从高风险信息转移注意力,相对于养育后代和奖赏信息,求偶信息更为迅速地促使男性对高风险信息作出判断。人类祖先繁衍后代过程中需要解
8、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寻找配偶以及判断潜在配偶的基因质量,选择与基因质量较好的异性生育后代能够增加后代的生存几率。人类祖先只能凭借一些直观的线索,如容貌与行为,去间接地判断潜在择偶对象的基因质量,当潜在配偶出现时,男性的求偶动机很容易被激发,从而做出一些冒险行为来显示自己的良好基因。进化心理学家认为,无论是物化资源的竞争还是心理优势的获得,冒险对个体而言的深层心理意义,都与成功生存和生殖进化相关联。 3.冒险行为的大脑机制 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冒险行为的生理机制也逐渐被生理心理学家发现。大脑存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神经网络,一个是社会情绪网络,这个网络位于脑的边缘系统内部区域,包括杏仁核,腹侧纹状体
9、,眶额叶皮层和内额叶皮层和颞上沟。社会情绪网络对社会和情绪刺激特别敏感,对奖赏信息的加工尤其重要。另一个网络是认知控制网络,控制管理功能,比如计划,超前思维和自我管理,从青春期到成年早期开始逐渐成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青春期的行为。认知控制网络主要包括外部的脑区域,包括外侧额叶和顶叶皮质和他们相互联系的前扣带皮层。在很大程度上,冒险行为是社会情绪和认知控制网络竞争的结果。当社会情绪网络不是高度激活(比如说,当个体不是情绪上唤起或独处时),认知控制网络在对冲动和冒险行为上的管理是足够强大的。然而,有同伴在场或有情绪唤起的条件下,社会情绪网络变得充分激活,以减少认知控制网络监管的有效性。在漫长的青春
10、期,认知控制网络日趋成熟,成年以后,即使在社会情绪网络高度唤起情况下,对冒险行为的倾向能够很好调节。 4.冒险行为的研究方法 对冒险行为进行研究的方法主要有:构建调查量表,使用情绪诱发实验研究,以及创造冒险情境研究。 4.1量表测量研究Weberet al(2002)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涉及个体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冒险行为决策的五个方面,分别为:经济财富冒险、健康安全冒险、娱乐性冒险、伦理性冒险和社交性冒险,最终得到了由10个题项组成的量表。使用量表调查法来测量冒险行为具有简便、快捷的特点,并可以按照研究者的不同目标对冒险行为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具有较强的生态效度。但是,在采用
11、量表法考察冒险行为的研究中,研究者对于冒险行为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的定义和理解都是不同的。这一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刚刚起步,如果能够发展一种既包含日常生活各个方面,也涵盖行为、态度与知觉三个层面、并能够适合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冒险行为测查工具,这样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冒险行为的特点及文化差异,也可以为实践中更有效地降低有害冒险行为、鼓励有益冒险行为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4.2情绪诱发研究采取情绪诱发实验对冒险行为进行研究,研究范式主要源于经典的风险决策行为研究。在这些研究中,研究者通常设计一个计算机实验程序,要求被试先通过观看或阅读情绪刺激材料(文字、图片或视频)来激发相应的情绪状态(积极或消极情绪),然后完
12、成一系列风险决策任务。在这一标准范式中,可能出现的变式在于情绪类型的选择和风险决策任务的制定。实验者为了确保被试诱发了期望的情绪,通常会要求被试报告自己当前的情绪状态,并配以各种辅助策略(如诱发愉快情绪时会在实验前赠送小礼物等)。而风险决策任务,通常选取概率类题型进行测验,可能是简单的财富获得/损失题,也可能是一个复杂的道德两难情境选择题。这种研究方法的不足也显而易见,诱发的情绪与日常生活中的情绪相差甚远,而且冒险行为与生活中的冒险情境也大不相同,生态效度不高,不利于推广到现实生活情境中。 4.3冒险情境研究使用情绪诱发冒险行为存在某些不足,研究者通过观察现实生活情境中个体的冒险行为,或在实验
13、室模拟真实的冒险情境,对冒险行为进行研究。真实情境的观察是选取一个真实的情境,对情境中个体冒险行为的评估,如PawlowskiAtwal(2008)对利物浦大学附近大街上的行人闯红灯的观察。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验证冒险行为的假设,而且得出的结论具有很好的生态效度,能够推广。但冒险行为真实情境很难选取,虽然能得到真实度很高的结论,但是不能得出更深层次的因果推断,对探讨冒险行为影响因素作用有限。另一种方法是模拟真实情境,如Ronay和Von Hippel(2010)采用现场实验,对有异性在场时男性冒险行为进行研究。现场试验的能真实地模拟生活中的情境,准确充分地反映现实生活中人的心理过程,得出的结论生
14、态效度很高,正日益受到心理学家的青睐,但冒险情境比较难模拟是这种研究方法目前使用较少的原因。 5.目前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冒险行为的研究已经从单一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分析,进一步扩展到了神经生理基础,大脑生理机制的探讨,以及对行为深层心理意义的分析。前面所综述的丰富的研究成果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对冒险行为有一定的深入了解,但仍然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澄清。 5.1已有研究的不足在冒险行为的测评上,目前冒险行为的心理结构以及组成成分尚未有一个清晰的定论,这样造成冒险行为研究中,对其的测量各有侧重,并不能很好地推广其研究成果。冒险行为的实验研究多采取实验室情境下的冒险行为,致使研究结果的生态
15、效度较低,其推论很难应用到人们的真实生活中。虽然冒险行为研究成果颇多,冒险行为产生的深层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还需更深入探讨,研究发现,社会生活中大量的事故是由于错误认知风险或有意接受风险产生的,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多关注对冒险行为的干预的各方面力量,以减少冒险行为的产生。 5.2未来的研究展望目前冒险行为的研究视角上,认知的视角是备受心理学家关注的。个体认知发展是研究个体心理与行为变化的基础。近年认知神经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也促使人们对行为的认知基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冒险行为的认知解释中,模糊痕迹理论是目前受到较多国内外冒险行为研究者关注的认知理论之一。模糊痕迹理论是一个革命性的理论,它强调认知的基
16、本加工过程,在理论上为经典认知研究中的许多特例提供了解释,在实践上为研究个体间差异提供了新途径。因此,进一步探索信息表述方式这一认知因素对冒险行为的影响作用是十分必要的。进化心理视角作为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取向,在探讨冒险行为的深层心理机制上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个体的行为既体现全人类进化历史的内隐痕迹,又受个体身心发展所处的地方文化影响。西方进化心理学关于冒险行为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以进化心理学为理论指导的绝大多数冒险行为研究都是由西方研究者采用西方被试完成的,其研究结果可否推广到东方人,中国本土化的相关研究还亟待心理学研究者去开拓。此外,具身认知的观点的兴起,也为冒险行为的研究提供
17、了一个新的视角,已有研究表明,身体清洁会影响冒险行为。有研究表明,被试在回想或经历一段坏运气后,如果洗了手,比没有洗手的被试,会更愿意参与冒险行为。被试在回想或经历一段好运气时,在洗手的情况下,相对于没有洗手的情况,会不太愿意参与冒险行为(Alison Jing XuRami Zwick, Norbert Schwarz,2011)。当然,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具身认知是如何影响冒险行为还需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1刘金平,韩菩,刘亚丽(2008).青少年冒险行为及其与人格、依恋的关系.心理学探新,28(3):77-81.2刘永芳,毕玉芳,王怀勇(2010).情绪和任务框架对自我和预期他人
18、决策时风险偏好的影响.心理学报,42(3):317-324.3何贵兵,梁社红.(2002)19-3.风险偏好预测中的性别差异和框架效应.应用心理学,8:4李宏利,张雷.(2010)求偶动机对男性冒险行为倾向的影响. 心理学报,42(5),618-6245单雯,金盛华,张卫青,盛瑞鑫(2010)从进化心理学视角看两性冒险行为. 心理科学进展,2010,Vol.18,No.11,1828-18386李宏利,陆慧菁,张雷(2011) 繁衍线索对风险信息加工的影响. 心理学报,2011,Vol.43,No.11,1320-13287郑睿,张丽锦(2009).儿童冒险行为的影响因素.心理科学进展,17(
19、4):745-752.8沈佳斌(2011)情绪调节与信息表述对青少年冒险行为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9Arnett,J.(1992).Review:Reekless behavior in adoleseenee: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Developmental Review, 12:339-373.10Kelly, S., Dunbar , M. (2001). Who dares wins: heroism versus altruism in female mate choice. Human Nature, 12, 89-105.1
20、1Bassett, J., Moss, B. (2004). Men and women prefer risk takers as romantic and nonromantic partners. Current Research in Social Psychology, 9, 133-14412Wilson, M., Daly, M. (2004). Do pretty women inspire men to discount the future? Biology Letters, 271, S177-S179. 13Farthing, G. W. (2005). Attitud
21、es toward heroic and nonheroic physical risk takers as mates and as friend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6, 171-185. 14Griskevicius, V., Goldstein, N. J., Mortensen, C. R., Cialdini, R. B., Kenrick, D. T. (2006). Going along versus going alone: When fundamental motives facilitate strategic (non)conform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1, 281-294. 15Laurence Steinber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场营业前工作总结(4篇)
- 合作社茶叶种植收购合同书(3篇)
- 2024年南平延平黄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医师考试真题
- 电气设备信号处理与数据分析考核试卷
- 渔业产品批发商的经营效率提升考核试卷
- 桂林市叠彩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笔试真题2024
- 2024年崇左天等县宁干乡卫生院招聘中医科专业技术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2025代课教师顶岗实习个人总结(4篇)
- 2025二手车交易合同(19篇)
- 纺织品的智能生产资源调度平台优化与实施考核试卷
- 立绘买断合同协议
- 挖矿委托协议书范本
-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本科《人文英语3》一平台在线形考综合测试(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 针灸推拿治疗失眠的禁忌
- 利达消防L0188EL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 河南省驻马店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 2025江苏盐城市射阳县临港工业区投资限公司招聘8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年中国声音感应控制电筒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DB50T 1041-2020 城镇地质安全监测规范
- 2025-2030年中国冰激凌市场需求分析与投资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体育赛事运营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