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隧涵测量重点_第1页
桥隧涵测量重点_第2页
桥隧涵测量重点_第3页
桥隧涵测量重点_第4页
桥隧涵测量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3平面控制测量三角网测距边选择的要求规定    所属分类:数据/知识/短文 -> 市政工程,轨道交通知识     资料来源: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F502011    点击:298     测距边宜选在地面覆盖物大致相同的地段。    测线内不应有树枝、电线等障碍物,并应离开地面或障碍物1.3m以上。    测线应避开高压线

2、等强电磁场的干扰,并宜避开视线后方的反射物体。    测距边的侧线倾角不宜太大。若采用对向三角高程测定,则高差应小于按式(3.2.2-2)计算的限值。当采用水准测量测定高差时,高差的大小可不受限制。     公路桥涵施工高程控制测量一般要求    所属分类:数据/知识/短文 -> 市政工程,轨道交通知识 -> 规范条文     资料来源:筑龙网    点击:159 1)公路桥梁高程系统

3、宜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2)公路桥梁高程测量采用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高程异常变化平缓的地区可适用GPS测量的方法进行,但应对作业成果进行充分的检核。3)同一个公路工程项目应采用同一个高程系统,并应与相邻项目高程系统相衔接。桥位水准点高程测量应与路线控制高程联测。进行水准测量确有困难的山岭地带以及沼泽、水网地区,四等水准测量可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4)用于跨越水域和深谷的大桥、特大桥的高程控制网最弱点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10mm;每公里观测高差中误差和附合(环线)水准路线长度应小于表3.2.3-1的规定。当附合(环线)水准路线长度超过规定时,可采用双

4、摆站的方法进行测量,其长度不得大于下表中水准路线的2倍。每站高差较差应小于基辅(黑红)面高差较差的规定。一次双摆站为一单程,取其平均值计算的往返较差、附合(环线)闭合差应小于相应县差的0.7倍。    高程控制测量的技术要求5)桥梁和其他构造物的高程控制测量等级不得低于下表的规定。    高程控制测量等级选用6)高程测量的数据,其小数取位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高程测量数据小数取位要求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3平面控制测量技术要求    

5、;所属分类:数据/知识/短文 -> 市政工程,轨道交通知识     资料来源: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F502011    点击:270     1)三角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2.2-4的规定。         2)GPS基线测量的中误差应小于按式(3.2.2-1)计算的标准差,各等级控制测量固定误差a、比例误差系数b的取值应符合表3.2.2-5的规定。计算GPS测量大地高差的精

6、度时,a、b可放宽至2倍。     一、 测区概况1、项目来源为了靖边县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更好地开发靖边县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靖边县政府决定修筑一条横贯靖边县的四级公路,西安科技大学测量系承接此工程的测量工作。要求2007年6月底完成此工程的勘察与设计工作。2、地理位置靖边县位于榆林市西南部,无定河上游,长城横贯东西,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鄂托克前旗接壤。县城在张家畔,距榆林城184公里,北部属风沙滩地,中部以黄土梁峁为主,南部白于山区两侧为丘陵沟壑区,年平均降水量395.4毫米,年平均气温7.8摄氏度,无霜期120天左右,昼夜温差大。3、交通

7、状况靖边县境内有一条省道榆靖公路,榆靖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之中,交通较便利。二、 资料来源1、 现有资料靖边县1:10万比例尺地形图一张2、 资料分析靖边县1:10万比例尺地形图为国家6o带基本图,经实地勘察和对图纸的综合分析,该图符合测量和设计等技术要求。三、 技术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 由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 2、公路勘测规范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四、 采用坐标系统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任意投影带,测区中心坐标为(4134417.9964,3659870.8357),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090656.2805”,抵偿高程面高程为582.6088m。2、高程系统采用19

8、85国家高程基准。五、 测量方法及限差规定1、平面控制测量1)该工程平面控制测量采用二级导线2)平面控制点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相邻点之间必须通视,点位能长期保存。 (2)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 (3)观测视线超越障碍物应在1.3m以上。 (4)平面控制点位置应沿路线布设,距路中心的位置宜大于50m且小于300m,同时应便于测角,测距及地形测量和定测放线。3)水平角方向观测的作业要求 (1)水平角观测方向数不多于3个时可不归零。 (2)水平角方向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全部测回宜在一个时间段内测完。(3)在观测过程中,两倍照准差(2c)的绝对值,DJ2型经纬仪不得大于30。

9、1-1: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符合下表规定: 等级 附合导线长度(km) 平均边长(km) 每边测距中误差(mm) 测 角中误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方位角闭合差() 测 回 数 DJ1 DJ2二级 6 0.3 30 8.0 1/10000 ± 1 3注:表中n为测站数1-2:水平角方向观测法各项限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等级 经纬仪型号 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差() 半测回归零差 一测回中两倍照准差(2c)较差() 同一方向各测回间较差()四等 DJ2 3 8 13 91-3:光电测距的各项限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等级 测距仪精度等级 观测次数 总测回数 一测回读数较差(mm) 较差单程

10、各测回较差(mm) 往返较差四等 1(往) 1 (返) 48 10 15 2(a+b*D) 注:测回是指照准目标一次,读数24次的过程。4)成果的记录、整理和计算 (1)观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检查外业观测手簿,确认观测成果全部符合公路勘测规范规定后,方可进行计算。 (2)平面控制网采用近似平差法。2、高程控制测量1)该工程高程控制采用五等水准测量2-4:公路及构造物水准测量等级 测 量 项 目 等 级 水准路线最大长度(km)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1000m以下桥梁、2000m以下隧道 五 等 102-1:水准测量精度应符合下表规定:等 级 每公里高差中数误差(mm)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

11、闭合(mm) 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mm) 偶然中误差M 全中误差MW 平原微丘区 山岭重丘区 五等 ±8 ±16 注:计算往返较差时,L为水准点间的路线长度(km);计算附合或环线闭合差时,L为附合或环线的路线长度(km)。n为测站数。 为检测测段长度(km)。2-2: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应符合下表规定:等 级 仪器类型 水准尺类型 观 测 方 法 观 测 方 法五 等 DS3 单面 中丝读数法 往返、往 后-前 2)外业成果的整理 (1)水准测量观测结束经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编制高差表,计算正常位水准面不平行的改正数。 (2)采用间接观测平差,平差后应求出最弱点相对于起算

12、点的高差中误差,并作精度评定。3、定线方法(1)该工程采用纸上定线(2)根据测量控制点和纸上定线成果,可采用拨角法放样。4、基平测量 (1)水准点的密度一般沿线路每隔2Km左右设一个,在地形复杂路线可适当缩短水准点间距。 (2)水准点布设位置应离开线路中线一定距离,以50100m为宜,以免施工时被破坏。 (3)基平测量应与国家水准点或等级相当的其他点联测,应不远于30Km联测一次,构成符合水准路线。5、中线测量放线时,中线一般每隔5Km,特殊情况下不远于10Km,应与初测控制点联测。5-1:中线闭合差不应超过下表规定:名 称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水平角闭合差 长度相对闭合差 1/1000注:n为

13、交点数5-2:路线中桩间距不应大于下表的规定:直 线(m) 曲 线(m)平原微丘区 重丘山岭区 不设超高的曲线 R>60 30<R<60 R<3050 25 25 20 10 5注:表中R为曲线半径,以米计。5-3:中线量距精度和中桩桩位限差不得大于下表规定:公 路 等 级 距离限差 桩位纵向误差(m) 桩位横向误差(m) 平原微丘区 重丘山岭区 平原微丘区 重丘山岭区二级及二级以下 1/1000 S/1000+0.10 S/1000+0.1 10 15注:表中S为转点或交点至桩位的距离,以米计。5-4:曲线测量闭合差应符合下表规定:公 路 等 级 偏角闭合差() 纵向

14、闭合差(m) 横向闭合差(cm) 平原微丘区 重丘山岭区 平原微丘区 重丘山岭区二级及二级以下 120 1/500 10 15 1206、中平测量水准点距定测中线应为50200m。中桩高程测量应起闭于水准点,其允许误差: (mm);中桩高程可观测一次,读数取位至厘米。中桩高程检测限差:±10cm。6-1: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等级 水准仪的型号 视线长度(m) 前后视较 差(m) 前后视累积差(m)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 红黑面读数差(mm) 黑红面高差较差(mm)五等 DS3 100 大致相等 等级 往返测距总和(km) 往返测距 中数(km) 各测站高差(mm) 往返测高差总和(

15、mm) 往返测高差中数(mm) 高程(mm)各等 0.1 0.1 0.1 0.1 1 16-2:水准测量计算数字取位7、横断面测量 该工程采用手水准皮尺法7-1:横断面检测限差应符合下表规定:(m)路 线 距 离 高 程二级及以下公路 ±( L/50+0.1) ±( h/50+L/100+0.1)注: L测点至中桩的水平距离(m); h测点至中桩的高差(m)。横断面测量采用全站仪法。其中的高程、距离的读数取位至0.1m。8、带状图测绘8-1: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 形类别 不同比例尺的基本等高距(m) 1500 11000 12000 15000平原区 0.5 0.5 1.0

16、2.0微丘区 0.5 1.0 2.0 5.0重丘区 1.0 1.0 2.0 5.0山岭区 1.0 2.0 2.0 5.0 注:基本等高距可视工作需要在此表基础上适当加密; 一个测区同一比例尺,宜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 8-2:地形图的精度图上地物点位置中误差(mm) 等高线的高程中误差(mm)主要地物 一般地物 平原区 微丘区 重丘区 山岭区±0.6 ±0.8 注:主要地物是指外廓明显的坚固建筑物;森林、隐蔽或困难地区,可按表中要求放宽0.5倍;Hd为基本等高距。 8-3:测记法测距最大长度 比 例 尺 地形点间距(m) 测距最大长度(m)1500 15 30011000 3

17、0 45012000 50 700桥隧测绘1:500或者1:1000的地形图,施工测绘1:1000或者1:2000的地形图。测绘法测图所用的仪器和工具,应符合下列要求:1视距常数值应在100±0.1m以内;2垂直度盘指标差不应超过±2; 3比例尺尺长误差不应超过±0.2mm; 4量角器半径不应小于0.1m,其偏心差不应大于0.2mm。8-4:测绘法测距最大长度 比 例 尺 地形点间距(m) 测距最大长度(m) 地 物 点 地 形 点1500 15 60 10011000 30 100 15012000 50 180 250注:垂直角超过±10°时,测距长度应适当缩短;平原微丘区成像清晰时,测距长度可按上表规定放长20%。 1500、11000比例尺施测主要地物时,测距读数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