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工作职责_第1页
中医科工作职责_第2页
中医科工作职责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科工作职责1、贯彻执行中医管理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2、拟定和实施中医行业发展规划、计划和管理制度。3、负责各类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的行政管理和业务 指导,对其他医疗机构的中医业务进行指导。4、负责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和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护士执业注册。5、负责中医医疗事故的鉴定和中医医疗广告的审核。6、拟定中医药科技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中医药科研 机构建设,组织中医药科研课题的协作攻关和推广。7、负责指导中医药学会等社团组织的学术发展工作,组织 中医药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和组织实施 中医药教育发展规划, 负责中医药职业技术教育、 成人教育、 师承教育的管理,

2、指导中医药学历教育。8、组织中医专业人员的培训、考试、资格认定。7、 8、9、10、11、12、13、14、 中医科主任科员职责1、协助科长编制全市中医发展规划, 起草科室工作计划, 总结和 有关文件。2、负责全市中医医护质量、院内感染的检查和监督管理工作。3、参与中医医疗机构管理和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河南省中医 条例执法检查。4、负责三级中医医疗保健网的建设和发展参与。5、农村中医工作及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6、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7、主持全面工作。8、贯彻执行中医管理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9、拟定和实施中医行业发展规划、 计划和管理制度, 并组织实施。10、负责各类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

3、机构的审核、审批、监督与管 理。11、负责全市中医医疗、护理质量的管理。12、负责中医、 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和中药类别执业医师、 护士执业注册。13、负责中医医疗广告的审核。14、参与中医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15、负责全市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项目的立项、申报与管理,组 织中医药科研课题协作攻关于推广。16、负责指导中医药学会的学术发展与交流, 负责中医药职业技术 教育、成人教育、师承教育的管理、指导中医药学历教育。一、 中医科医生职责1、在医生组长的领导下,认真做好中医科诊疗工作。2、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常规, 合理使用 抗生素,保证医疗质量,严防医院感染与差错事故。3、

4、在临床工作中,继承、发展提高祖国医药学遗产,积极采集、 整理、筛选、验证对确有疗效的中医疗法进行推广应用。4、积极推广中医药治疗,做好人群宣传工作。5、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参加社区内科研工作。6、决定病员的入院、出院、饮食、护理等;对于诊断、治疗以中 医方法为主,必要时可铺以西医治疗。7、可按病员病情签署诊断、病假、死亡等有关医疗证明书。根据 理、法、方、药的原则,按照“中医或中西结合病历(包括门诊 病历)基本规划”要求认真及书写病历。病历记载要完整、准确、 整洁,要签全名。8、中医应积极采集民间土、单、验方,进行整理、筛选、验证, 对确有疗效的要推广应用。四、五、六、七、针灸室工作制度1、严格

5、无菌操作。严密消毒,使用一次性针,防止交叉感染。2、凡留针治疗者,术者不得离开岗位,注意贯彻病员变化。取针 时注意防止漏针、断针。3、采取措施,预防晕针、滞针和断针,如有发生,迅速处理。4、使用电针时,应首先检查机器是否完好,输出是否正常,并估 计病情,选用适当强度。治疗完毕后将开关关闭,输出扭至零位。5、经常经常针具是否完好, 如有不锐利及弯曲时应及时修理、 换。6、针灸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解剖部位,防止发生意外。八、康复科主治医师、医师(中医)岗位职责1、在中心主任及中医科主任或上级医师指导下,负责具体治疗工作。2、负责病员的检诊,确定理疗种类、剂量、疗程,疗程结束后做出小结,并与临床

6、科室保 持联系,对危重症病员和久治疗效不佳病员应及时请会诊和转诊。3、根据“简、便、验、廉”的原则,运用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备 洗、穴位注射、热熨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诊疗活动。4、积极钻研业务,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和新疗法。5、参加会诊和临床病例讨论,担任一定的科研与带教工作。6、参加中心排值班工作。临床科主任职责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2、指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3、领导本科人员,对病员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完成医疗任务。4、按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危重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5、组织

7、全科人员学习,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科技、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 及时总结经验。6、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并及时处理差错事故。7、确定医师轮班、 值班、会诊、 出诊,组织领导有关本科对挂钩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工作。 帮助基层业务人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8、参加门诊、会诊、出诊,决定科内病员的转科、转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9、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意见。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 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副主任协助主任做好相应工作。临床科室主任医师职责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训与理论提高工作。2、定期查

8、房, 并亲自参加指导急、 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处理与疑难和死亡病例的讨论会诊。3、指导本科室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4、担任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5、定期参加门诊工作。6、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7、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常规。8、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科研工作。 副主任医师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临床科室主治医师职责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医师指导下, 负责本科室一定范围的医疗、 教学、科研、 预防工作。2、按时查房,具体参加和指导住院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3、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

9、病员发生病危、死亡、医疗事故或其他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并 向科主任汇报。4、参加值班、门诊、会诊、出诊工作。5、主持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及会诊、 检查, 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 决定病员出院, 审签出 (转 )院病历。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经常检查本病房的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 故的发生,协助护士长搞好病房管理。7、组织本科医师学习与运用国内、 外先进医学技术, 开展新技术、 新疗法, 进行科研工作。 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8、担任临床教学,指导住院医师、进修、实习医师工作。门诊医师职责1、在门诊部主任领导下,负责门诊的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及急诊病人抢救工作

10、。2、坚持首诊负责制,不得推诿病人。3、认真负责,为病人提供满意服务。4、提前 5 分钟到岗,设备、仪器、物品均做好准备,及时接诊、救治病人。5、按规定完成门诊诊疗手册的书写、门诊日志登记、开具各种处方、医技申请单,及时准 确对传染病进行报告。6、对疑难危重病人不能确诊或二次复诊仍不能确诊者,应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7、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差错事故发生。8、执行门诊值班制度,认真登记值班日志,做好接班工作。9、经常保持室内整洁有序,用具消毒,定期打扫本科室卫生。中医康复科主任职责一、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指导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二、指导本科主治医生、主管技师做好康复医疗工作

11、,有计划的开展基本功训练。三、定期查房并亲自参加对特殊疑难病例的会诊,对病员进行及时检诊和治疗。四、督促下级医师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五、深入临床科室,观察康复治疗效果,与临床科室交流治疗经验。六、指导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 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 开展新技术、 新疗法, 督促科内人员做好资料积累与登记,统计工作,完成科研任务。七、担任教学,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八、督促有关人员做好本科器材、设备的维修、保养,提高使用率。 副主任医师参照主任医 师职责执行。康复科医师职责一、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负责具体诊疗工作。二、负责一定数量住院病院的诊疗

12、工作或门诊病人的检诊, 确定康复医疗种类、 剂量、 疗程, 疗程结束后做出小结,并与临床科室保持联系。三、积极钻研业务,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四、参加会诊、临床病例讨论,担任一定的科研与教学任务,做好进修人员的培训。临床科室主任职责一、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训与理论提高工作。二、制定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定结汇报。三、领导本科人员,对病员进行医疗护理工作,完成医疗任务。四、定时查房,共同研究解决危重疑难病例诊断治疗上的问题。五、组织全科人员学习, 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 新疗法, 进行科研工作及 时总结经验。六、督

13、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严防并及时处理差错事故。七、确定医师轮班、 值班、会诊,组织领导有关本科等挂钩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工作, 帮助 基层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八、参加门诊、出诊、会诊,决定科内病员转科、专院和组织临床病例讨论。 九、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 奖惩意见, 妥善安排进修、实习人员 的培训工作,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中医治疗室工作制度1、中医治疗室由中医科直接管理,专人负责,开展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各项临床治疗工作。2、中医治疗室员工应有高度的责任心,为病人献爱心,工作耐心、细心,让病人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14、。3、熟悉业务,操作敏捷,定位准确,尽量使病人感觉满意,疗效明显。如有意外,应立即 处理,自己处理不了或没有把握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报告。4、严格遵守治疗操作规程,掌握治疗时间,先后秩序。严格执行全程诊疗负责制、交接班 制度和会诊转诊制度。随时观察治疗情况,或改进方法。5、每天认真登记治疗情况, 向病人解释治疗方法、 疗程及可能出现的反应, 解答有关问题, 并交代注意事项,减少“退治率” 。不与病人争吵,不出责任性医疗事故。6、注意治疗药品、物品及各种治疗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保管,离开时注意关门或锁门。7、经常检查电源开关,排除隐患。随时打扫卫生,保持清洁;及时准备货领取消耗材料,登记使用情

15、况,仪器设备丢失或人为损坏要照价赔偿。8、态度和蔼,工作热情,虚心学习,精益求精,开拓进取,整洁卫生。中医脐疗疗法适应证适用于慢性肝炎;不孕不育;月经不调;高血压;神经衰弱;白细胞减少;便秘、腹泻;失 眠;阳痿、早泄;小儿咳嗽;腹泻、多汗、哭闹、遗尿;乳腺增生等。操作方法一、TDP磁疗灯法(慢性肝炎;高血压;神经衰弱;白细胞减少;小儿咳嗽;腹泻、多汗、 哭闹、遗尿;乳腺增生等) 。1、嘱患者平躺,露出脐部,打开 TDP 磁疗灯预热。2、根据医嘱配药,将配好的药贴在患者脐部。3、TDP 灯照射,定时 15-20 分钟。4、治疗结束后用纱布覆盖脐贴处, 嘱患者当日不得洗澡, 24 小时自行将脐贴拿

16、下, 并清洗 脐部。二、艾条灸法(不孕不育;月经不调;便秘、腹泻;失眠;阳痿、早泄)1、嘱患者平躺,露出脐部,将配好的药贴在患者脐部。2、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脐部,距离皮肤 2=3cm 左右,进行熏烤。3、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一般灸 15-20 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4、治疗结束后用纱布覆盖脐贴处, 嘱患者当日不得洗澡, 24 小时自行将脐贴拿下, 并清洗 脐部。注意事项1 掌握热量,防止烫伤。 做好防护,以防艾火掉下烧伤皮肤与衣褥。 治疗期间工作人员不得离开治疗室。针灸拔罐治疗术 针灸拔罐治疗法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 有关理论 取穴 手法及诊疗技术等, 详见针灸学 教材。针灸拔罐

17、是祖国医学中很有特色的方法之一, 不仅历史悠久, 而且具有操作简便、 舒适症广、 疗效明显、经济安全等优点。针灸疗法包括“针刺”和“艾灸” ,二者常配合使用,故通称 “针灸”; 拔罐也常配合针灸使用,原理也是通过刺激穴位或患部防治疾病。 针刺法是以针(石针、骨针、竹针、铜针、铁针、银针、金针、不锈钢针等)为工具,针刺 人体特定的部位(穴位) ,调整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刺法最 常用的是毫针刺法,其他尚有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耳针、头针、刀针等等;灸法则是 用艾灸治疗保健的方法可用针灸、拔罐治疗的疾病至少有100 多种。针灸按摩及拔罐注意事项:1、下列情况不宜针灸、按摩

18、及拔罐治疗:女性月经期孕娠期;严重的心脏病患者、血 液病患者;过饱或过于饥饿 精神高度紧张者。2、针灸时间每次 1030 分钟,按摩每次 2060 分钟,拔罐(定罐) 10 分钟左右,具体 情况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而定。3、针灸、按摩及拔罐作用原理相似,治疗后出现酸、麻、胀、重,稍有疼痛,少量出 血或皮肤发红,排尿颜色加重或气味很浓等反应,属正常现象,多为身体功能正在 调整或有毒物质向外排出,应继续坚持治疗。4、针灸、按摩及拔罐以治疗慢性病为主, 1 疗程 1015 天。不可操之过急,要树立信 心,持之以恒。医患配合,直到康复。5、针灸消毒:针灸器具消毒本院选用一次性针灸针。医者手指消毒 -医者

19、 手在针刺前,必须用肥皂水洗刷干净,再用75%乙醇棉球或 % 是碘付(碘一聚醇醚溶液)棉球涂擦,然后方可持针施术。施术部位消毒 -在患者需要针刺的穴位上,用75%的乙醇棉球或 %的碘付球试擦即可,擦时应从中心点向外绕圈试擦。稍干后再用 75% 乙醇棉球脱碘,消毒之处须避免 接触污物,以防重新污染。穴位埋线疗法适应症 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脾虚腹泻、遗尿、腰肌劳损、月经不调、失 眠、脂肪肝、肥胖症等。禁忌症 严重心脏病、糖尿病、肺结核活动期、发热、妇女妊娠期、月经期及局部皮肤有感 染者。操作方法 (任氏穴位埋线针) 穴位埋线疗法是用任氏穴位埋线针将药物浸泡或磁化的没人线, 及不同型号

20、的药物 载体弹入穴位内,必须要求严格消毒。1、首先遵循经络学说,辩证取穴。2、选准穴位,选好进针点,做好标记。3、%碘伏常规消毒。4、选药物载体: 1号:清热开窍; 2 号:活血化瘀; 3 号: 补气补血; 4 号:滋阴。5、根据穴位、病种、人的体质选择好不同型号的药物载体。右手持镊,将药物载体置 于穴位埋线针管内。6、右手持埋线针,根据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角度弹入穴位里。7、用无菌胶贴保护针眼, 2-3 天后方可洗澡。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谨防操作时用力过猛,要轻、准,防止断针,在躯干部 位埋线,要防止刺破内膜,损坏内脏。2、药物载体最好埋在皮下组织与肌肉丰满的地方, 可埋入肌

21、层, 不宜埋在脂肪组织中。 载体不宜外露,如局部化脓流水或露出线头,可抽出载体,放出脓液,外盖敷料, 并作抗感染处理。3、根据不同的部位,掌握埋线的角度和浓度,不要伤及内脏、大血管和神经中枢。4、皮肤局部有感染或溃疡处不宜埋线,发烧、感冒、肺结核活动期、心血管疾病、身 体极度虚弱者,均不宜埋线,妇女妊娠期、月经期和有出血倾向疾病患者,应谨慎 使用。对于月经量少,或闭经的患者可由医生视情况决定是否埋线。5、埋线后局部出现酸、麻、胀、痛的感觉是正常的,是刺激穴位后针感的气的反应。 体质较弱或局部经络不通者感觉更明显,一般持续时间为27 天左右。6、埋线当天局部禁沾水,次日可洗浴,不影响正常活动。7

22、、埋线后避风寒、调情志,以清淡为主。局部中药熏蒸疗法适应症 用于腰腿痛、颈肩痛、关节痛、软组织损伤、过敏性皮肤病、座疮、黄褐斑、阴道炎禁忌症 皮肤严重受损、破溃;软组织损伤急性期。操作方法 1、根据不同的患者选择相对应的中药。2、将中药倒入杯中加水至 1000ml ,然后倒入中药熏蒸机内旋紧盖子。3、依次按下 1.电源 .启动 (时间 ) 键,等待中药烧开。4、病人准备:a. 面部熏蒸的患者首先用消毒纸巾擦净面部, 然后用毛巾将患者头发包好并用大 浴巾盖在患者胸前,待蒸汽从喷头处均匀喷出,将喷头靠近患者面部,开始治 疗。治疗结束后再按下启动键,然后进行面部冷喷(收缩毛孔) 5-7 分钟,最 后

23、用面巾纸擦干面部,治疗完毕。b. 其它部位的熏蒸基本同面部熏蒸, 注意要充分暴露患处 (如:颈部、 腰背部等) 同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注意遮挡。注意事项 一定要在喷头喷出的气体均匀无水珠时再将喷头靠近患者,避免烫伤,患者进行治疗 时医护人员不得离开治疗室。中药配伍禁忌十八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黎芦。 十九畏歌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参。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弄合荆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灸煿莫相依。中药煎服法一

24、、中药煎煮常规方法:1、煎药用水:一般可用清澈的泉水、井水及自来水。煎药时先用适量水将药物浸泡在 容器内,用水量应以淹没药物或稍高为度。2、煎药火候:通常发散药物及其他芳香性药物应当用“武火”迅速煮沸数分钟后改用 “文火”,避免久煮而致香气挥散,药性损失。3、煎药时间: 补血滋腻药物则大多可以久煎, 使有效成分充分溶解; 其他贝壳、 甲壳、 矿物类入汤更宜久煮;若处方中有不宜煎煮的药物,可另行融化,然后同煎取的其 他药液混合;交贵重的药物多制成散剂,与煎药得其他药液同服。中医饮食护理1、 新患者宣传中医对饮食卫生的原则(饮食有节、清淡、杂食、富有营养),解释各种治疗饮食的目的意义,使乐于接受适

25、合病情的饮食。2、 了解中医对食物一般属性的认识,根据病情选择饮食。( 1) 饮食应适应病情:荨麻疹疹出未透时宜吃鲜鲫鱼;溃疡者早起应忌食“发物” (海鲜、虾蟹等) ,破溃浓多时饮食宜营养丰富,但不宜膏粱厚味;炎症性眼病 患者忌食辛辣。( 2) 饮食应适合体质:老年人、幼儿急重病、久病初愈时,脾胃功能差,应进清淡 宜消化食物,消化功能好转后,逐渐增加食量,可进荤腥食物。3、注意食物与药物的配伍禁忌,例如发汗药忌生冷、酸辣;或按医嘱要求执行。4、根据特殊病情,需在统一食谱之外安排的饮食,可与营养室共同协商解决。对来自中医 典籍和民间的食疗处方,确有疗效且患者必需的,由主治医师与营养师研究后采用。

26、局部熏蒸流程:根据不同的患者选择相对应的中药t将中药倒入杯中加水至 1000ml t倒入中药熏蒸机内T旋紧盖子t依次按下1.电源.启动(时间)键等待中药烧开 T病人准备T用消毒纸巾 擦净面部t用毛巾将患者头发包好并用大浴巾盖在患者胸前t待蒸汽从喷头处均匀喷出T将喷头靠近患者面部,开始治疗T治疗结束后再按下启动键, 然后进行面部冷喷(收 缩毛孔)5-7分钟t用面巾纸擦干面部,治疗完毕。备注:一定要在喷头喷出的气体均匀无水珠时再将喷头靠近患者,避免烫伤,患者进 行治疗时医护人员不得离开治疗室。其它部位的熏蒸基本同面部熏蒸,注意要充分暴露患处(如:颈部、腰背部等) 同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注意遮挡。中医脐贴流程嘱患者平躺,露出脐部 t打开TDP磁疗灯预热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