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实践教育内涵的认识与思考_第1页
对实践教育内涵的认识与思考_第2页
对实践教育内涵的认识与思考_第3页
对实践教育内涵的认识与思考_第4页
对实践教育内涵的认识与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对实践教育内涵的认识与思考        摘要:本文首先对实践、实践教育、实践教学等与实践育人相关的几个重要概念进行了探讨与界定,并且分析了当前对于实践教育存在的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如将实践教育窄化为实践教学,把理论教学排除在外;将实践教育窄化为专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活动,将通识教育排除在外;将实践教育窄化为理工学科的实践教学活动,将人文社会学科排除在外。最后,对“重实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内涵和表现形式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关键词:实践教育,育人,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是教育的一条根本原则。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

2、习1。当今世界,加强实践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充分认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统筹推进实践育人各项工作,切实加强对实践育人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实践育人工作,首先要求我们对于实践教育的内涵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一、与实践教育相关的几个概念我们强调实践育人,首先有必要界定清楚什么是“实践”。从广义上说,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所有活动。按照这种定义,实践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实践。从狭义上说,实践是指人类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的活动,与认识相对应,认识属于“想”的范畴,而实践则属于“做”的范畴。还有一种更狭义的理解,即将

3、实践看成是人类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或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这种意义上的实践活动等同于物质生产2。那么“实践育人”所指的应该是哪一个范畴中的实践?显然不应该采用第一种广义的定义,因为照此定义,间接的理论知识习得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活动,理应归入实践的范畴。而我们强调实践育人,就是要纠正教育中过于依赖传授书本知识却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如果将实践泛化为所有的教学活动,无疑会使我们的“实践育人”失去目标和重点。是否应当采用更为狭义的第三种定义呢?我们习惯将“实践”与“动手”联系在一起,“实践动手能力”常常用来指代实践能力。照此定义,高校教师研制出巨型计算机属于实践活动,高校学生参加“挑战杯”竞

4、赛设计出一款机器人属于实践活动,那么教师出版学术专著,学生编写程序代码算不算实践活动呢?当然算,但他们所从事的既不能称之为物质活动,也不能算作是动手活动(主要还是动脑活动)。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人类的劳动有“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之分。因此“实践育人”所指的实践,既包括物质活动也包括精神活动,而且在高等院校里,精神活动应当是更为普遍的一种实践活动。所以,“实践育人”所指的实践,应当属于上面第二种定义的范畴,是指“改造”世界的活动。“改造”与“认识”相对应,“世界”既指客观世界又指主观世界,而“活动”则既包括物质活动又包括精神活动。张楚廷教授在此意义下,对实践做出了一个比较准确的定

5、义:“我们把实践理解为人在一定意识作用下的一定行为。实践是一个相对概念,一定实践是相对于作用在其上的一定意识而言的。”3“实践”之外,还有两个概念需要界定清楚:“实践教育”与“实践教学”。因为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工作中,这两个概念都经常被混用,并由此带来了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实践教学也称为实践性教学,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把实践性教学定义为:“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工程测绘、社会调查等。旨在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独立工作能力。”由此可见,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一类教学活动,理论教学包括了课堂讲授、课堂练习、习题课

6、等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则包括了实验课、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环节。而实践教育的内涵和范畴则要比实践教学丰富得多,但是对于实践教育,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也没有明确的定义。顾秉林教授对实践教育给出的定义是:“实践教育是指围绕教育教学活动目的而开展的、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它既包括为认识探索自然规律、掌握技术知识而开展的科学实验、生产实习等必要的验证性实验,也包括为解决实际的生产和社会问题,提高创新能力而开展的研究性、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实践,还包括以了解社会和国情、提高全面素质为宗旨的社会实践。4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践教学、军事

7、训练、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所以从内涵范畴上看,实践教育涵盖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实践教育的一种形式。但以上定义只是界定清楚了实践教育活动的范畴,却没有从教育理念的层面阐释实践教育的内涵。实践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途径或教育活动,它更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体现的具有一定方向性、系统性和稳定性的实践育人思想。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实践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全面素质为根本目标的,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仅用以指导实践教学,也用以指导理论教学。因此,实践教育是教育思想与教育活动相统一的一个教育体系。二、对实践教育的几种片面认识当前,实践教育已经引起了我国高等教育界的普

8、遍重视,但对于实践教育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特别是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对实践教育活动的一些狭隘化理解,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一是将实践教育窄化为实践教学,把理论教学排除在外。前面已经提到,实践教学是一类教学活动,实践教育则是教育思想与教育活动相统一的一个教育体系,将实践教育狭隘地理解为实践教学,就将实践教育降低到了实践教学活动的层面,而忽视了它在人才培养理念层面的意义。这种认识的直接后果,就是将理论教学排除在实践教育体系之外,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割裂开来,以为理论教学就是传授知识,实践教育就是培养能力,忽视了二者在价值取向上的共同之处。理论教学亦即知识教学,是指以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或科学探究中积

9、累的经验成果作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教学活动。理论教学不应仅仅停留于传授作为间接经验的书本知识,而应指向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因为知识只有通过运用或者在运用过程中才能得以充分理解。面向实践的理论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不是各自为政、平行推进的关系,而是双向互动、彼此融合的关系。所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都应当贯彻实践教育的理念,以能力培养为根本目标,将知识学习与知识运用、学生的知与行统一起来。二是将实践教育窄化为专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活动,将通识教育排除在外。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逐渐开始采取“通识教育基础之上的专业教育”这样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与专业

10、教育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且近年来通识教育在本科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不断被加强。但在设计实践教育活动时,却经常忽略了通识教育,而只关注专业教育。这种将实践教育局限于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狭隘理解,势必造成对学生一般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忽视。通识教育直接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从综合和整体层面上获得知识,强调基本思维方法和能力的训练。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指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有着根本的区别,它的目的是发展独立思考能力,而不是获得特定的或是有用的知识。”5,不仅如此,通识教育更为重要的作用还在于培养学生的心智、人格、个性以及社会责任感,因而通识教育尤其应当重

11、视实践育人。只有通过实践,通识教育才能使知识内化为个人的思维、方法、原则和精神,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批判思维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多元文化适应能力等基础性的可迁移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学生对世界和人生获得自身的感悟与认识,养成良好的品格个性和道德情操。因此,实践教育应当成为贯通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一根主线,通识教育绝对不应该被排除在实践教育之外。三是将实践教育窄化为理工学科的实践教学活动,将人文社会学科排除在外。在科学教育占有绝对优势地位的我国高校里,一提到实践教育或实践教学,许多人想到的就是理工科教学中的实验、实习或毕业设计,很少有人联想到人文社科教学中的实践教育。除了政治理论课程由

12、于承担着德育的重要功能,因而较为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外,大多数的人文社科课程都比较忽视实践教学。对实践教育持有的这样一种狭隘的学科观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是非常不利的。与自然科学相比,人文社会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而且是一种价值体系和一种伦理体系。它的作用在于培养人文精神,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文社科课程的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人文课程的教学更应当重视学生的实际体验。高等学校的人文社会学科不仅要为全体学生提供通识教育,还要培养本学科领域内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这两项任务都

13、要求人文社会学科也应当建立起符合学科特点的实践教育体系。三、实践教育的时代内涵重视实践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思想源头,但不同的历史时期重实践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却是不断变化的。从先秦开始,对“知”与“行”关系的探讨就成为我国古典哲学中的一个传统命题。孔子提出“学而时习之”,便是倡导“学以致用”。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即认为求知的过程源于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直接和感性认识,但求知不能止于此,还要进一步把这些感性的经验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并且在实践中再进行验证,由此才能获得对知识以及世界的真正而透彻的理解。中庸将学习过程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

14、之,明辨之,笃行之。”也是强调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博览群书,还要躬行实践,不能将知识与实践分离开来。不过,我国古代所探讨的“知行观”以及传统教育中对知与行关系的理解,主要侧重于哲学层面的思辨,最后变成了“形而上”的儒生清谈,并没有落实到“形而下”的教育实践中。加上科举取士的流弊,最后反倒形成了“手脑分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教育传统。近代废除科举之后,我国仿照西方设立了新式学堂,在救国存亡的时代背景下,实用主义主导了此时刚刚起步的新式教育,实践教学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受到重视。受杜威“做中学”思想的影响,20世纪初我国还兴起了重实践的教育思潮,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代表,此时的重实

15、践强调的是教育要面向社会,与生活和职业训练相结合,将知识的习得与运用合而为一。新中国成立后,在总结革命战争时期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1958年毛泽东提出了“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主张,并从此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这个时期的“教劳结合”主要体现的是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通过学校办工厂、工厂办学校,学工、学农、学军,实行半工半读,学校开展勤工俭学等形式来促进实践教育。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最为重视实践教育的时期,但对于实践教育的内涵和形式的理解,却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比如将实践仅仅理解为生产劳动,又把生产劳动简化为主要是搞

16、体力劳动和思想改造。改革开放以来,实践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实践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将“教劳结合”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发展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得实践教育的范畴不仅包括生产劳动,还涵盖了整个社会实践。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大学生的就业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当前所倡导的实践教育,核心思想是教会学生做人和做事。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就是通过实践教育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学会做事,就是通过实践教育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特别是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工作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由于实践是知识内化为能力和素

17、质的根本途径,实践教育思想与近年来我国倡导的素质教育思想一脉相承。高素质的形成,根本在于实践。杨叔子指出:“没有某种实践,就不会有相应的品德与能力,即不会有相应的素质。”6由于实践也是创新的源泉,因此实践教育思想也与近年来兴起的创新教育互为支撑。进入21世纪,创新人才成为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而创新性实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必由环节,创新性实践教育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正如清华大学顾秉林教授所言,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更加重视实践教育的创新性和创新教育的实践性,把人才培养的实践性要求和创新性要求融合起来7。实践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思想的这种内在一致性,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18、纲要(2010-2020年)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纲要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不仅如此,在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机构争相提高办学水平、形成办学特色的今天,实践教育还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内涵。由于实践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被确立起来,必将带来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的深刻变革,因此实践教育成为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由于实践教育架起了沟通学校与社会的桥梁,有利于学校积极回应社会需要与时代要求,因此实践教育成为学校增强服务社会能力的切入点。由于世界一流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主要靠实践,实践教育还成为学校形成办学特色的着力点。由此可见,实践教育在今天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育人内涵,被赋予了办学治校的战略意义。所以,实践教育不是一个新概念,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有着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新内涵。参考文献: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