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结婚与假离的认定和处理_第1页
假结婚与假离的认定和处理_第2页
假结婚与假离的认定和处理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假结婚与假离的认定和处理我国婚姻法规定的法定婚姻无效只有四种情形,即: 1、重婚;2 、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3 、 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 婚后尚未治愈的 ;4 、未到法定婚龄的。可撤销婚姻一种, 即被胁迫结婚。但现实生活中, 涉及婚姻效力或婚姻成立与不成立的情形远远不止这些。 如他人代理或冒名顶 替进行婚姻登记的婚姻效力问题 ; 借用他人名义或身份证结婚效力问题 ; 使用虚假户口虚或假姓名 或登记姓名错误的效力问题 ; 使用虚假证明材料登记的婚姻效力问题 ; 隐瞒真实身份等欺诈结婚效 力问题; 结婚证手续不完善或证件不齐全的婚姻效力问题 ; 等等。这些问题主要违反结婚登

2、记程序, 所涉及的是婚姻成立与不成立问题。对此应当如何处理, 我在婚姻诉讼前沿理论与审判实务 有 一章是专门讨论这一问题,在此不再赘述。这里说要讨论的主要是既不属于法律规定的无效婚姻,也不属于违反结婚登记程序的假结婚、 假离婚的处理问题。所谓假结婚、 假离婚,是指双方当事人没有真正结婚或离婚的意思, 但形式上已向婚姻登记机 关办理了结婚或离婚登记的行为。假结婚、 假离婚,实际上就是没有结婚或离婚的真是意思, 在民 法上属于虚假意思表示。 因而,要了解假结婚、 假离婚的效力,必须了解虚假意思表示的效力问题。虚假意思表示, 又称“意思表示不真实”, 是指当事人故意将真实意思隐藏而作虚假表示。 故

3、意虚假意思表示, 包括心中保留与通谋虚假。 何为“心中保留”, 因其称谓不同, 而有不同的表述。 在德国, 称心中保留为“意思保留”或“真意保留”, 谓表意人自知其非真意, 故而为非真意之意 思表示。台湾地区学者史尚宽认为, “称为心中保留者,谓保留真意于心中,而未与相对人通谋也”。我国大陆有学者称心中保留为“真意保留”或“单独虚伪表示”, 指行为人故意隐瞒其真意, 而表 示其他意思的意思表示。 所谓“通谋虚假”,又称虚伪表示、伪装表示或假装行为,指双方当事 人均为虚假表示,并有通谋的事实,即双方合谋,共同使其意思表示不真实。关于心中保留与通谋虚假的效力, 在外国的民法中有明确规定, 如德国民

4、法第 116条 、第 117 条分别对“真意保留”和“虚假行为”的效力作了规定。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86 条(心中保留)、第 87条(通谋虚假 )也有规定。根据德国和我国台湾“民法”的规定,对于“心中保留”, 在 相对人明知时,不发生效力。通谋虚假,原则上不生效力,但其不得对抗善意的第三人。 大陆民 法没有“心中保留”、“通谋虚假”的规定,但民法通则第55 条第(二)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 一)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 二)意思表示真实 ;( 三)不违反法律 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从民事法律行为应当“意思表示真实”的规定看, 大陆民法是禁止心中保留 或通谋虚假

5、的。但对于心中保留或通谋虚假的效果如何, 法律没有规定。理论上一般认为, 基于真 意保留所为之民事行为, 原则上发生效力, 但该真意保留为相对人明知时, 民事行为应不发生效力。 对于通谋虚假,原则上不生效力,但其不生效不得对抗善意的第三人。那么,民法总则关于“心中保留”、“通谋虚假”效力,能否适用身份行为,在理论上有不同 看法。台湾地区多数学者认为, 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结婚之要件, 须当事人具有真正结婚 之意思,并将之表现于外者, 结婚始生效力, 若不具真正结婚意思如心中保留、 通谋虚伪意思表示, 欠缺结婚意思, 婚姻当然无效。 如 高凤仙先生认为, 心中保留离婚为无效 。 史尚宽先生

6、则认为, 心中保留为他方配偶所明知为无效。 “心中保留及通谋虚假,并没有如德国、日本有足以排除民 法总则适用之充分及明确规定”。 根据上述观点, “心中保留”、 “通谋虚假”则适用民法总则。 但戴东雄先生 有不同看法, 他虽然也认为心中保留、 通谋虚伪意思表示可以撤销, 但其理由不同。 他认为:总则编规定的意思表示的无效和可撤销也不能径行适用于亲属身份法。 身份行为也有心中 保留、通谋虚伪表示、错误或误传的情形出现,此类行为也构成可撤销或无效。但是,可撤销或无 效的原因并非像总则编为保护意思表示的相对人和维护交易安全的目的使然, 而是因为身份行为在 本质上若无真实意思则不能成立身份关系。日本学

7、者栗生武夫则认为, 婚姻关系不能适用民法民法总则。 “于交易契约, 许其为虚伪无效 之抗辩; 而于婚姻,则禁止虚伪无效之抗辩, 与禁止心中保留之抗辩同。 盖依方式公然缔结之行为, 不能因私的密约左右其效力”。 栗生武夫认为:从日本民法的规定看,“系特别限定无效及撤销 之情形,而此限定情事, 不得揽入心中保留'”。 “ 一旦依方式表示婚姻意思以后, 即无提出 非真意抗辩之余地,纵令相对人为恶意, 表意人亦不能不为表示所拘束 ”。 “关于婚姻, 则绝对 不许心中保留之对抗。故意提出反于真意之婚姻呈报者,纵属无心,亦不能不与相对人结夫妻”。我们认为,心中保留或通谋虚假系在财产法上适用的规则或

8、原理, 于身份行为或身份关系则不 能适用。也就是说,心中保留或通谋虚假,在身份行为中,不能简单地认定为无效或撤销。对于一 方有“心中保留”的结婚或离婚行为,不论相对方是否知道,均不能撤销。对于通谋虚假的婚姻, 也不能适用民法总则认定为无效。 因为身份行为重在身份事实和必要法律程式, 应当采取表示主义。 否则,就会影响公示的效力和婚姻的安定。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陈建英诉张海平“假离婚”案的请 示报告的复函认为,通谋虚假离婚有效,也体现了这一精神。总之,心中保留或通谋虚假在身份 关系中原则上不能适用。如 2003年 11月 22日,罗某驾驶李某的摩托车将董某撞伤,此事经法院审理作出民事判决: 由李

9、某承担董某的医疗费 1万 7千余元,并对罗某承担的 3万 9千余元费用承担连带责任。 本案进 入执行程序中,董某发现李某夫妇持有 2003年 9月13日发给的离婚证,并对共有财产进行了分割。原告董某即以当地镇政府为被告, 以镇政府故意将李某夫妇离婚登记时间提前, 并发出与他人 离婚证编号相同的离婚证达到帮助李某逃避以夫妻共同财产承担民事责任的目的, 损害了原告董某 合法权益的实现为由,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当地镇政府撤销李某的“离婚证”。那么,如果经查证,当地镇政府有关工作人员确实与李某夫妇故意恶意串通,为了逃避债务, 将李某夫妇离婚登记时间提前,对这种离婚是否应当认定为无效或撤销离婚呢 ?我们认

10、为,这种离婚本身并不违法, 宣告离婚无效或撤销离婚, 法律根据不足。但对于弄虚作 假的事实可以纠正。董某对于李某夫妇离婚问题, 只涉及离婚时间的早迟或虚假问题, 不涉及离婚本身的效力问题。 如果查证确实属于将离婚时间提前者, 则可以直接确认离婚的真实时间。 董某可以真实的离婚时间 为根据,主张李某夫妇承担责任, 没有必要撤销离婚。因为对于董某来讲, 李某夫妇离婚本身并不 构成对其权利的侵害, 只是由于怀疑其可能将离婚时间提前, 而使其权利受到侵害。 如果查证李某 没有将离婚时间提前,则离婚完全是真实合法的 ; 如果查证确实将离婚时间提前了,董某则可以据 此直接主张李某夫妇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不

11、涉及离婚本身的效力问题。 而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 25条规定:“当事人的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 的判决书、 裁定书、调解书已经对夫妻财产分割问题作出处理的, 债权人仍有权就夫妻共同债务向 男女双方主张权利”。 这就是说, 无论李某夫妇就夫妻财产和债务如何约定, 只要从时间上明了确 属于李某夫妻之间的共同债务, 就不会影响董某追偿债务的权利, 董某可以向李某夫妇的任何一方 追偿。但应当注意的是,对于不组成家庭的假结婚,有些国家的民法规定为无效婚姻或可撤销婚姻。 如德国民法第 1314条 2款 5项、 瑞士民法第 120条、 意大利民法第 123条、

12、格鲁吉亚民法第 1145 条即是。对这种情况,我国婚姻法并没有规定为无效或可撤销婚姻。那么,对此应当如何处理呢?我们认为,可以变通处理,即按婚姻不成立处理。如崔某 1987年与妻子结婚, 1997 年为了给小姨子办 城市户口,妻子逼着崔某与小姨子领了结婚证。 但双方并无夫妻生活。对此,可以认定双方无结婚 真意,亦无共同生活事实,其婚姻不能成立。这样认定,可以避免与我国法定无效婚姻相冲突。同 时,对于不组成家庭的假结婚,在认定婚姻是否成立时,可以借鉴格鲁吉亚民法的规定, 即双方 既没有结婚的真意,也没有共同生活事实者,其婚姻不能成立 ; 双方虽无结婚真意,但有共同生活 事实者,则不影响婚姻的成立

13、。史尚宽民法总论,正大印书馆, 1980 年版,第 340 页。王利明主编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 6月1版,第 105页。但德国民法没有关于不得对抗善意的第三人的规定。王利明主编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 6月1版第 105页。蔡辉龙论两岸婚姻条件之差异,白沙人文社会学报,创刊号, 2002年10月,第 1554 页。高凤仙亲属法理论与实务台湾五南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 2 版,第 184页史尚宽亲属法论,台湾荣泰图书有限公司,第 419 页史尚宽亲属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0年 2月版,第 185页戴东雄、戴炎辉亲属法,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2002年

14、版第 8 页。余延满亲属法原论, 中国法律图书有限公司 (原法律出版社)2007年8月1版,第 46页,注 117。栗生武夫着婚姻法之近代化,栗生武夫着婚姻法之近代化, 栗生武夫着婚姻法之近代化, 栗生武夫着婚姻法之近代化,胡长清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胡长清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胡长清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胡长清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59 页。2003版,第 58 页。2003版,第 58 页。2003版,第 5859 页黄建勤董某能否对行政机关的婚姻登记行为提起诉讼 ,/290w.html离婚有效与无效的情况非常复杂, 我在婚姻诉讼前沿理论与审判实务 有一章是专门讨论这一问题,这里只能就个别问题加以说明。郑冲、贾红梅译德国民法典,法律出版社, 1999年 5 月版,第 296页。瑞士民法典亲属法 ( 节录 )。但该规定已经被删除见殷生根、王燕译瑞士民法典 ,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