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第六章 法律诊所实习法律诊所实习律师实务文书律师实务文书 律师实务文书律师实务文书第一节第一节 律师实务文书概述律师实务文书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民事起诉状民事起诉状第三节第三节 民事答辩状民事答辩状第四节第四节 民事反诉状民事反诉状第五节第五节 民事上诉状民事上诉状第六节第六节 民事再审申请书民事再审申请书第七节第七节 刑事自诉状刑事自诉状第八节第八节 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第九节第九节 行政起诉状行政起诉状第十节第十节 行政上诉状行政上诉状第十一节第十一节 行政答辩状行政答辩状第十二节第十二节 辩护词辩护词第十三节第十三节 民事案件代理词民事案件代理词第十四节第十四节 支付
2、令申请书支付令申请书第十五节第十五节 强制执行申请书强制执行申请书第十六节第十六节 管辖异议申请书管辖异议申请书第十七节第十七节 遗嘱遗嘱第十八节第十八节 分单分单第一节第一节 律师实务文书概述律师实务文书概述一、律师实务文书的概念一、律师实务文书的概念 律师实务文书,是指律师在开展业务活动过程中,根据事实律师实务文书,是指律师在开展业务活动过程中,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制作和使用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各类文书的总称。和法律规定,制作和使用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各类文书的总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规定,律师的职责是依据事实和规定,律师的职责是依据事实和法律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维护当事
3、人的合法权益。因此法律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律师实务文书的适用范围以法定的律师业务范围为限,主要律师实务文书的适用范围以法定的律师业务范围为限,主要指律师接受案件当事人的委托,担任辩护人、代理人参加诉指律师接受案件当事人的委托,担任辩护人、代理人参加诉讼活动及为当事人提供其他法律服务时依法制作的文书。讼活动及为当事人提供其他法律服务时依法制作的文书。二、二、律师实务文书的种类律师实务文书的种类 1 1、律师实务文书按照制作、律师实务文书按照制作主体主体不同,可以做如下分类:不同,可以做如下分类:(1 1)以)以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名义出具的法律文书,包括刑事辩护委托协
4、议、名义出具的法律文书,包括刑事辩护委托协议、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委托协议、民事代理委托合同、律师事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委托协议、民事代理委托合同、律师事务所函等。务所函等。(2 2)以)以律师律师名义出具的法律文书,包括辩护词、代理词、各类笔录名义出具的法律文书,包括辩护词、代理词、各类笔录等。等。(3 3)律师根据当事人的委托,以)律师根据当事人的委托,以委托人委托人的名义代替委托人出具的法的名义代替委托人出具的法律文书,包括起诉状、答辩状、申请书等。律文书,包括起诉状、答辩状、申请书等。 2. 2. 律师实务文书按照文书性质不同,可以做如下分类:律师实务文书按照文书性质不同,可以
5、做如下分类: (1 1)诉讼文书,包括律师参与)诉讼文书,包括律师参与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及参与执行活动的法律文书讼及参与执行活动的法律文书,如,如辩护词、代理词、行政案辩护词、代理词、行政案件委托代理合同、强制执行申请书等件委托代理合同、强制执行申请书等。 (2 2)非诉讼文书。指律师参与非诉讼法律事务活动制作并使)非诉讼文书。指律师参与非诉讼法律事务活动制作并使用的法律文书,如用的法律文书,如律师意见书、代书遗嘱律师意见书、代书遗嘱等等 第二节第二节 民事起诉状民事起诉状一、民事起诉状的概念和适用一、民事起诉状的概念和适用 民事起诉状,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
6、组织认为自己的民事合民事起诉状,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民事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法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裁判而制作的法律文书。作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裁判而制作的法律文书。 按照法律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按照法律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组织。 (2 2)有明确的被告。)有明确的被告。 (3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有具体的诉讼请求。 (4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诉讼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
7、)属于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诉讼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管辖。二、民事起诉状的内容和制作要求二、民事起诉状的内容和制作要求(一)首部(一)首部 1. 1. 标题。标题。 2. 2. 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二)正文(二)正文 1. 1. 诉讼请求。诉讼请求。 2. 2. 事实与理由。事实与理由。 3. 3.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 (三)尾部(三)尾部 1. 1. 致送机关。写明主送人民法院的名称。致送机关。写明主送人民法院的名称。 2. 2. 起诉人签署,注明制作日期。起诉人签署,注明制作日期。二、民事起诉状的内容和制作要求二、民事起诉状的
8、内容和制作要求起诉状由首部、正文、尾部(含附项)三部分起诉状由首部、正文、尾部(含附项)三部分首部首部1 1、标题、标题 应该在上部中央书写应该在上部中央书写2 2、当事人基本状况、当事人基本状况 应写明有关原、被告身份的基本状况,即写明原告和被告人的姓名、应写明有关原、被告身份的基本状况,即写明原告和被告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邮政编码、联系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等项目。电话等项目。 委托人是未成年人的,应该在原告人的下一行写明法定代理人的基本委托人是未成年人的,应该在原告人的下一行写明法定代理人的基本情况以及与原告人
9、的关系。情况以及与原告人的关系。 被告是企事业、机关、团体,应写明被告人的企业名称、单位地址,被告是企事业、机关、团体,应写明被告人的企业名称、单位地址,还应在下一行写明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等。还应在下一行写明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等。 当事人是多人,书写顺序要先写原告人,依次有几个写几个。当事人是多人,书写顺序要先写原告人,依次有几个写几个。 原告人如有代理人,要在原告人姓名的下一行写明。原告人如有代理人,要在原告人姓名的下一行写明。 被告人是多人的,要依次有几个写几个。被告人是多人的,要依次有几个写几个。 案件有第三人和关系人的,要依次写明。案件有第三人和关系人的,要依次写明。 正文正文1
10、1、诉讼请求、诉讼请求 四要四不要:四要四不要: 一要明确,不要含糊;一要明确,不要含糊; 二要具体,不要笼统;二要具体,不要笼统; 三要合理合法,不要提无理要求;三要合理合法,不要提无理要求; 四要相对固定,不要任意变换;四要相对固定,不要任意变换; 需要注意:需要注意: 民事起诉状:主要写明请求解决的诉讼标的,例如:请求法院责令民事起诉状:主要写明请求解决的诉讼标的,例如:请求法院责令被告人赔偿损失、清偿债务、履行合同、给付赡养费,继承遗产等。被告人赔偿损失、清偿债务、履行合同、给付赡养费,继承遗产等。 2 2、事实与理由、事实与理由 “ “讲事实,摆道理讲事实,摆道理” 六要六不要:六要
11、六不要: 一要和诉讼请求一致,不要互相矛盾;一要和诉讼请求一致,不要互相矛盾; 二要写的具体,不要抽象空洞;二要写的具体,不要抽象空洞; 三要实事求是,不要扩大或缩小;三要实事求是,不要扩大或缩小; 四要把关键情节交代清楚,不要含糊其辞;四要把关键情节交代清楚,不要含糊其辞; 五要有理有据,不要捕风捉影;五要有理有据,不要捕风捉影; 六要心平气和,不要刻薄挖苦。六要心平气和,不要刻薄挖苦。 叙述事实时,列举各种证据;叙述事实时,列举各种证据; 在写前,讲证据编号,可以在适当位置用括号加以注明。在写前,讲证据编号,可以在适当位置用括号加以注明。 根据事实,概括地分析案件的性质、危机、结果以及责任
12、,同时根据事实,概括地分析案件的性质、危机、结果以及责任,同时提出诉讼请求所依据的法律条文,以论证诉讼请求的合理、合法。提出诉讼请求所依据的法律条文,以论证诉讼请求的合理、合法。理由主要包括:理由主要包括: 一、认定案件事实的理由;一、认定案件事实的理由; 二、提出法律根据的理由;二、提出法律根据的理由; 引用法律条文引用法律条文全面、具体全面、具体 -应引用到条、款、项,不能只引用条文应引用到条、款、项,不能只引用条文 三要三不要:三要三不要: 一要讲道理,不要强词夺理;一要讲道理,不要强词夺理; 二要提供证据,不要空口无凭;二要提供证据,不要空口无凭; 三要有针对性的引用法律条文,不要没有
13、法律根据;三要有针对性的引用法律条文,不要没有法律根据;尾部尾部 要依次写明下列事项:要依次写明下列事项:1 1、“此致此致” “” “XXXX人民法院人民法院” ” 分两行书写分两行书写2 2、落款。在有下方,起诉人、代书人签名,并注明年月日、落款。在有下方,起诉人、代书人签名,并注明年月日3 3、附项。应写明:本起诉状副本、附项。应写明:本起诉状副本X X份;有关证明材料份;有关证明材料X X份。份。三、制作民事起诉状应注意的问题三、制作民事起诉状应注意的问题 1. 1. 主体适格,被告明确。主体适格,被告明确。 2. 2. 诉讼请求要全面、具体、明确,不能含糊其辞。诉讼请求要全面、具体、
14、明确,不能含糊其辞。 不能笼统地写不能笼统地写“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处理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处理”、“请求人民法院判处请求人民法院判处被告赔偿一切经济损失被告赔偿一切经济损失”,要写清请求法院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要写清请求法院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文字要精练、概括,不能拖泥带水。解决。文字要精练、概括,不能拖泥带水。 3. 3. 叙述事实客观准确、条理分明。叙述事实客观准确、条理分明。写事实既要全面又要重点突出,语言要简洁,要紧紧围绕诉讼请写事实既要全面又要重点突出,语言要简洁,要紧紧围绕诉讼请求来写事实。诉状制作质量的高低不在于篇幅的长短,重要的是求来写事实。诉状制作质量的高低不在于篇幅的长短,重
15、要的是要抓住关键。要抓住关键。 例如:债务案件的起诉状要写明被告欠债的证据和他有偿还的能例如:债务案件的起诉状要写明被告欠债的证据和他有偿还的能力;离婚案件起诉状要写明双方感情确已破裂,已无和好可能等。力;离婚案件起诉状要写明双方感情确已破裂,已无和好可能等。第三节第三节 民事答辩状民事答辩状一、民事答辩状的概念和适用一、民事答辩状的概念和适用 民事答辩状,是指民事案件的被告或被上诉人在收到起诉状民事答辩状,是指民事案件的被告或被上诉人在收到起诉状或上诉状副本后,在法定限期内,针对起诉或上诉的事实、或上诉状副本后,在法定限期内,针对起诉或上诉的事实、理由和请求,进行回答和辩驳时制作的法律文书。
16、理由和请求,进行回答和辩驳时制作的法律文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人民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五日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同法第一百五十条规定,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同法第一百五十条
17、规定,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收到之日起十五日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二、民事答辩状的内容和制作要求二、民事答辩状的内容和制作要求(一)首部(一)首部 1. 1. 标题。居中写明标题。居中写明“民事答辩状民事答辩状”。 2. 2. 答辩人的基本情况。答辩人的基本情况。 答辩人是公民
18、的,分别写明其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出答辩人是公民的,分别写明其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出生地、单位职务或职业、住址。答辩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生地、单位职务或职业、住址。答辩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分别写明单位名称、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电分别写明单位名称、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电话号码。话号码。 3. 3. 答辩案由。答辩案由。 写明对何人起诉或上诉的何种性质的案件提出答辩,写明对何人起诉或上诉的何种性质的案件提出答辩,“因某因某某一案,特提出答辩如下某一案,特提出答辩如下”,例如,例如,“因因原告王原告王诉被告李诉被告李货款纠纷一案,现提出如下答辩:货款纠纷一案,现提
19、出如下答辩:”。(二)答辩理由(答辩状的主体部分)(二)答辩理由(答辩状的主体部分) 答辩是针对起诉状或上诉状提出的事实理由而进行的,因此答辩是针对起诉状或上诉状提出的事实理由而进行的,因此要根据具体的诉状叙述的事实和阐述的理由,抓住其中的错要根据具体的诉状叙述的事实和阐述的理由,抓住其中的错误进行驳斥,从而说明对方的诉讼请求全部不成立或者部分误进行驳斥,从而说明对方的诉讼请求全部不成立或者部分不成立,请求人民法院作出正确的裁判。不成立,请求人民法院作出正确的裁判。 驳论的方法主要分三个部分:驳论的方法主要分三个部分: 第一步,抓住起诉状或上诉状中的错误事实和错引的法律条第一步,抓住起诉状或上
20、诉状中的错误事实和错引的法律条文,作为反驳的靶子,即论点。文,作为反驳的靶子,即论点。 第二步,列举客观真实的事实,作为反驳的武器,即论据。第二步,列举客观真实的事实,作为反驳的武器,即论据。 第三步,运用逻辑推理进行论证。第三步,运用逻辑推理进行论证。(三)尾部(三)尾部 1. 1. 致送机关。写明致送的法院的名称。致送机关。写明致送的法院的名称。 2. 2. 答辩人签名,并注明答辩状制作日期。答辩人签名,并注明答辩状制作日期。注意:注意:在右下方写明答辩人的名称(或盖章),注明年、月、日。在右下方写明答辩人的名称(或盖章),注明年、月、日。之后注明之后注明“XXXX法律服务所法律服务所XX
21、XXXX代书代书”。三、制作民事答辩状应注意的问题三、制作民事答辩状应注意的问题1. 1. 要有针对性。要有针对性。即必须针对原告方(或上诉方)的指控即必须针对原告方(或上诉方)的指控, ,指出起诉状的指出起诉状的事实理由或诉讼请求的错误或不当。事实理由或诉讼请求的错误或不当。2. 2. 要具有一定的反驳性。要具有一定的反驳性。反驳必须做到据理反驳,必须加强说理性,不能为反驳反驳必须做到据理反驳,必须加强说理性,不能为反驳而反驳。而反驳。3 3、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完。、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完。不要错过答辩时间,还可以对具体案件提醒答辩人反诉不要错过答辩时间,还可以对具体案件提醒答辩人反诉第四节第
22、四节 民事反诉状民事反诉状一、民事反诉状的概念和适用一、民事反诉状的概念和适用 民事反诉状,是指民事案件的被告针对原告指控的同一纠纷民事反诉状,是指民事案件的被告针对原告指控的同一纠纷事实或行为事实,提出相反的独立指控内容的法律文书。事实或行为事实,提出相反的独立指控内容的法律文书。 反诉与答辩的根本区别:反诉与答辩的根本区别: 民事答辩状是针对原告起诉的事实理由和诉讼请求进行回答民事答辩状是针对原告起诉的事实理由和诉讼请求进行回答或辩驳,而反诉是针对原告指控的同一事实提出相反、独立或辩驳,而反诉是针对原告指控的同一事实提出相反、独立的诉讼请求。如果该请求能够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可以抵的诉讼请
23、求。如果该请求能够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可以抵消甚至吞并本诉的诉讼请求。消甚至吞并本诉的诉讼请求。 反诉是法律赋予民事案件被告方的一项诉讼权利。提起反诉反诉是法律赋予民事案件被告方的一项诉讼权利。提起反诉应该在收到原告起诉状副本后法定时间内提出。根据应该在收到原告起诉状副本后法定时间内提出。根据民事民事诉讼法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的规定,被告提出反诉可以与本诉第一百二十六条的规定,被告提出反诉可以与本诉合并审理。合并审理。二、民事反诉状的内容和制作要求二、民事反诉状的内容和制作要求(一)首部(一)首部 1. 1. 标题。居中写明标题。居中写明“民事反诉状民事反诉状” 2. 2. 当事人基本情况。分
24、别写明反诉人当事人基本情况。分别写明反诉人(本诉被告)(本诉被告)与被反诉与被反诉人人(本诉原告)(本诉原告)的基本情况,并用括号注明各自在原审中的的基本情况,并用括号注明各自在原审中的地位。具体写法同民事起诉状。地位。具体写法同民事起诉状。(二)正文(二)正文 1. 1. 反诉请求。反诉请求。 写明反诉人请求人民法院依法解决的写明反诉人请求人民法院依法解决的本案有关本案有关民事权利与义民事权利与义务实体纠纷的具体要求和主张。务实体纠纷的具体要求和主张。 2. 2. 事实与理由。事实与理由。 事实与理由是反诉状叙写的重点内容,写法要求同民事起诉事实与理由是反诉状叙写的重点内容,写法要求同民事起
25、诉状。应当注意根据法律规定,反诉与本诉必须具有内在联系,状。应当注意根据法律规定,反诉与本诉必须具有内在联系,以达到合并审理和相互抵消的目的。因此,事实记叙重点写以达到合并审理和相互抵消的目的。因此,事实记叙重点写明反诉与本诉同一的和相关的事实,写明事实的起因、经过、明反诉与本诉同一的和相关的事实,写明事实的起因、经过、结果,并重点交代清楚被反诉人的侵权行为。反诉理由应当结果,并重点交代清楚被反诉人的侵权行为。反诉理由应当根据事实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充分阐述案件的性质、被反诉根据事实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充分阐述案件的性质、被反诉人的责任、如何解决纠纷的意见等。人的责任、如何解决纠纷的意见等。 3.
26、 3. 证据与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证据与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 主要写明反诉请求的证据名称、件数、来源,证人的姓名和主要写明反诉请求的证据名称、件数、来源,证人的姓名和住址等。住址等。(三)尾部(三)尾部 1. 1. 致送机关。写明文书主送的人民法院的名称。致送机关。写明文书主送的人民法院的名称。 2. 2. 反诉人署名并注明反诉状制作日期。反诉人署名并注明反诉状制作日期。 3. 3. 附项。写明反诉状副本的份数及所附证据情况。附项。写明反诉状副本的份数及所附证据情况。三、制作民事反诉状应注意的问题三、制作民事反诉状应注意的问题1 1、反诉的对象只能是本诉原告;、反诉的对象只能是本诉
27、原告;2 2、反诉是一种独立的诉讼请求,并适用于同种程序;、反诉是一种独立的诉讼请求,并适用于同种程序;3 3、反诉的目的是为了对抗原告的本诉要求;、反诉的目的是为了对抗原告的本诉要求;4 4、本诉是反诉的前提,没有本诉就没有反诉;、本诉是反诉的前提,没有本诉就没有反诉;5 5、反诉必须向受理本诉的法院提出;、反诉必须向受理本诉的法院提出;6 6、反诉必须于举证期限界满前提出;、反诉必须于举证期限界满前提出;三、制作反诉状应注意的问题三、制作反诉状应注意的问题1. 1. 刑事案件的反诉和民事案件反诉的区别。刑事案件的反诉和民事案件反诉的区别。除案件性质不同外,从反诉结果上看,刑事案件的反诉可以
28、使本除案件性质不同外,从反诉结果上看,刑事案件的反诉可以使本诉的自诉人也受到刑事处罚,但不能抵消反诉人应受到的刑事处诉的自诉人也受到刑事处罚,但不能抵消反诉人应受到的刑事处罚;民事案件的反诉可以抵消、排斥、并吞原告所主张的权利,罚;民事案件的反诉可以抵消、排斥、并吞原告所主张的权利,也可使本诉原告请求部分或全部失去实际意义,甚至超出本诉原也可使本诉原告请求部分或全部失去实际意义,甚至超出本诉原告所主张的权利范围。告所主张的权利范围。 2. 2. 反诉与本诉的相关性。反诉与本诉的相关性。刑事案件反诉的内容是与本诉有关的犯罪行为;民事案件反诉与刑事案件反诉的内容是与本诉有关的犯罪行为;民事案件反诉
29、与本诉在诉讼标的上互有牵连,反诉与本诉是两个可以合并审理的本诉在诉讼标的上互有牵连,反诉与本诉是两个可以合并审理的案件,而不是两个互不相干的独立之诉。案件,而不是两个互不相干的独立之诉。3. 3. 如果在反诉状中提出了新的事实,则如果在反诉状中提出了新的事实,则反诉人有举证的责任反诉人有举证的责任。证据应列在反诉的事实与理由之后,并说明证据的来源、证人的证据应列在反诉的事实与理由之后,并说明证据的来源、证人的姓名和住址等。姓名和住址等。第五节第五节 民事上诉状民事上诉状一、民事上诉状的概念与适用一、民事上诉状的概念与适用 民事上诉状,是指民事案件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民事上诉状,是指民事
30、案件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民事判决、裁定,在法定的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民事判决、裁定,在法定的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要求撤销、变更原审裁判的法律文书。诉,要求撤销、变更原审裁判的法律文书。 根据根据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
31、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同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上诉应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同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并对上诉状的内容作了明确规定。当递交上诉状,并对上诉状的内容作了明确规定。基本要求:基本要求:1 1、要在上诉期内写完;、要在上诉期内写完;2 2、上诉主要应针对第一审判决或裁定中认定事实错误或适用法律不、上诉主要应针对第一审判决或裁定中认定事实错误或适用法律不当之处,而不要针对对方当事人;当之处,而不要针对对方当事人;3 3、上诉目的要明确;、上诉目的要明确;4 4、上诉理由要充分;、上诉理由要充分; 综合归纳然后集中反驳;综合归纳然后集中反驳; 一个问
32、题一个问题反驳;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反驳; 认定事实有错误,就用证据证明事实真相;认定事实有错误,就用证据证明事实真相; 定性不准,用法理对事实进行分析;定性不准,用法理对事实进行分析; 适用法律不当,说明理由,指出应适用哪一条款。适用法律不当,说明理由,指出应适用哪一条款。5 5、对原审裁判文书中遗漏的重要事实应予补充,对于特殊复杂的案、对原审裁判文书中遗漏的重要事实应予补充,对于特殊复杂的案情,可以扼要叙述,但不要对一审认定事实进行详细重述。情,可以扼要叙述,但不要对一审认定事实进行详细重述。二、民事上诉状的内容和制作要求二、民事上诉状的内容和制作要求(一)首部(一)首部 1. 1. 标题。居
33、中写明标题。居中写明“民事上诉状民事上诉状”。 2. 2. 当事人基本情况。当事人基本情况。 依次写明上诉人和被上诉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依次写明上诉人和被上诉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工作单位及职务、现住址等情况,并用族、出生地、工作单位及职务、现住址等情况,并用括号注括号注明上诉人、被上诉人在原审中的地位明上诉人、被上诉人在原审中的地位。 思考:刑事上诉案件,公诉机关的位置?思考:刑事上诉案件,公诉机关的位置? 3. 3. 案由。写明上诉人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的事由。案由。写明上诉人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的事由。 一般格式是:一般格式是:“上诉人不服上诉人不服XXXX人民
34、法院于人民法院于X X年年X X月月X X日日X X字字X X号号X X事判决(或裁定),现提出上诉,上诉的请求和理由如下事判决(或裁定),现提出上诉,上诉的请求和理由如下(略)。(略)。” (二)正文(二)正文1. 1. 上诉请求。上诉请求。上诉请求写清楚上诉人不服原审判决或裁定,要求法院全部或部分上诉请求写清楚上诉人不服原审判决或裁定,要求法院全部或部分撤销、变更原审判决或请求重新审判。撤销、变更原审判决或请求重新审判。2. 2. 上诉理由。上诉理由写明不服原审裁判,提出上诉请求的依据。上诉理由。上诉理由写明不服原审裁判,提出上诉请求的依据。上诉理由:上诉理由:一审法院认定事实不清的;一审
35、法院认定事实不清的;适用法律不当;适用法律不当;程序存在严重问题,影响到了实体判决的;程序存在严重问题,影响到了实体判决的;-论述时要与实体上的理由分开阐述,以免造成条理不清;论述时要与实体上的理由分开阐述,以免造成条理不清; (三)尾部三)尾部 书写如下:书写如下: 为此,特向你院上诉,请求依法撤销原审判决(或裁定),为此,特向你院上诉,请求依法撤销原审判决(或裁定),予以改判(或重新审判)。予以改判(或重新审判)。 此致此致 XXXX XXXX人民法院人民法院 1. 1. 致送机关。写明上诉状致送的人民法院名称。致送机关。写明上诉状致送的人民法院名称。 2. 2. 附项。说明上诉状副本的份
36、数及上诉人提供的新的证据情附项。说明上诉状副本的份数及上诉人提供的新的证据情况。况。 3. 3. 上诉人签名,并注明文书的制作日期。上诉人签名,并注明文书的制作日期。三、制作民事上诉状应注意的问题三、制作民事上诉状应注意的问题1. 1. 详略要得当。详略要得当。2. 2. 理由要充分。理由要充分。3. 3. 表达方法要恰当。表达方法要恰当。第六节第六节 民事再审申请书民事再审申请书一、民事再审申请书的概念和适用一、民事再审申请书的概念和适用 民事再审申请书,是民事案件的当事人认为已经发生法律效民事再审申请书,是民事案件的当事人认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确有错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交的申请再
37、审力的判决或裁定确有错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交的申请再审的法律文书。的法律文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第一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认为有错误的,可以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同法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同法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提出证据说明书,提出证据说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调解协议的内容违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反法律的,可以申请再审
38、。经人民法院查证属实的,应当再,可以申请再审。经人民法院查证属实的,应当再审。审。 民事再审申请书是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申请再民事再审申请书是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申请再审的工具,也是人民法院适用审的工具,也是人民法院适用审判监督程序审判监督程序对民事案件提起对民事案件提起再审的依据。再审的依据。二、民事再审申请书的内容和制作要求二、民事再审申请书的内容和制作要求(一)首部(一)首部1. 1. 标题。标题。 2. 2. 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3. 3. 案由。案由。 (二)正文(二)正文 1. 1. 请求事项。请求事项。 2. 2. 事实与理由。事实与理由。
39、(三)尾部(三)尾部 1. 1. 致送机关。致送机关。 2. 2. 申请人署名,并写明时间。申请人署名,并写明时间。 3. 3. 附项。附项。 三、制作民事再审申请书应注意的问题三、制作民事再审申请书应注意的问题1. 1. 申请再审中所列的事实,必须是在案件审理时已经存在的。申请再审中所列的事实,必须是在案件审理时已经存在的。案件审理以后发生的事实,不能作为申请再审的理由。案件审理以后发生的事实,不能作为申请再审的理由。2. 2. 对调解结案的案件,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应注意符合以下三对调解结案的案件,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应注意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个条件:第一,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第一,调解书已
40、经发生法律效力;第二,调解违反自愿原则;第二,调解违反自愿原则;第三,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规定。第三,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规定。只有具有只有具有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条所规定的情形时,当事人第一百八十条所规定的情形时,当事人才可提出申诉或申请再审。才可提出申诉或申请再审。第七节第七节 刑事自诉状刑事自诉状一、刑事自诉状的概念和适用一、刑事自诉状的概念和适用 刑事自诉状,是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为追究被告人刑事责刑事自诉状,是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为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和附带民事责任而向人民法院直接提起诉讼时所制作的法任和附带民事责任而向人民法院直接提起诉讼时所制作的法律文书。律文书。二、
41、刑事自诉状的内容和制作要求二、刑事自诉状的内容和制作要求(一)首部(一)首部 1. 1. 标题。标题。 2. 2. 当事人基本情况。当事人基本情况。 (二)正文(二)正文 1. 1. 案由和诉讼请求。案由和诉讼请求。 2. 2. 事实与理由。事实与理由。 3. 3. 证据与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证据与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三)尾部(三)尾部 1. 1. 致送机关。写明致送的人民法院名称。致送机关。写明致送的人民法院名称。 2. 2. 附项。写明文书的副本份数和其他证据材料情况。附项。写明文书的副本份数和其他证据材料情况。 3. 3. 自诉人署名及文书的写作日期。自诉人署名及文书的写作
42、日期。三、制作刑事自诉状应注意的问题三、制作刑事自诉状应注意的问题1. 1. 必须属于法定的自诉案件范围。必须属于法定的自诉案件范围。自诉案件只能是自诉案件只能是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规定的三种:告诉第一百七十条规定的三种: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轻微刑事案件、被害人有证据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轻微刑事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而公安机关或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其他刑事案件,受害人不得出具刑事自诉状
43、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其他刑事案件,受害人不得出具刑事自诉状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可以书写控告、检举书,诉讼,但可以书写控告、检举书, 向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控告、向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控告、检举。检举。2. 2. 自诉状中叙写的事实,必须是构成犯罪的事实。自诉状中叙写的事实,必须是构成犯罪的事实。要区别罪与非罪的界限,不能把被告人道德品质、思想意识、生要区别罪与非罪的界限,不能把被告人道德品质、思想意识、生活作风等非罪事实以及一般违法行为作为犯罪事实来记叙。活作风等非罪事实以及一般违法行为作为犯罪事实来记叙。3. 3. 附带民事诉讼,应制作附带民事诉讼,应制作“刑事附带民事自诉状刑事附带民事自诉
44、状”。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之间,是一因两果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之间,是一因两果的关系,应写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与受害人经济损失之间的因果关关系,应写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与受害人经济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要求赔偿的具体数额,应写得有根有据。系。要求赔偿的具体数额,应写得有根有据。第八节第八节 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一、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的概念和适用一、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的概念和适用 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是指刑事案件的自诉人向人民法院控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是指刑事案件的自诉人向人民法院控告被告人犯罪行为的同时,要求对因被告人犯罪行为造成被告被告人犯罪行
45、为的同时,要求对因被告人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经济损失予以赔偿的书面请求。害人经济损失予以赔偿的书面请求。 在司法实践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不仅限于刑事自诉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不仅限于刑事自诉案件。在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在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也可以制作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由人民法院将刑事公的,也可以制作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由人民法院将刑事公诉案件与附带民事诉讼合并审理。诉案件与附带民事诉讼合并审理。二、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的内容和制作要二、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的内容和制作要求求(一)首部(一)首部 1. 1. 标题。标题。
46、2. 2. 当事人身份事项。当事人身份事项。 (二)正文(二)正文 1. 1. 诉讼请求。诉讼请求。 2. 2. 事实与理由。事实与理由。 3. 3. 证据及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证据及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三)尾部(三)尾部 1. 1. 写明致送文书的单位名称。写明致送文书的单位名称。 2. 2. 原告署名,并注明制作日期。原告署名,并注明制作日期。第九节第九节 行政起诉状行政起诉状一、行政起诉状的概念和适用一、行政起诉状的概念和适用 行政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或行政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
47、向人民法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所制作的法律文书。院提起诉讼时所制作的法律文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为侵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犯了其合法权益,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行政起诉状的内容和制作要求二、行政起诉状的内容和制作要求(一)首部(一)首部 1. 1. 标题。标题。 2. 2. 当事人基本情况。当事人基本情况。 (二)正文(二)正文 1. 1. 诉讼请求。
48、诉讼请求。 2. 2. 事实与理由。事实与理由。 3. 3. 证据及证据来源,证人和住址。证据及证据来源,证人和住址。 (三)尾部(三)尾部 1. 1. 致送法院名称。致送法院名称。 2. 2. 起诉人签名或盖章,并写明起诉日期。起诉人签名或盖章,并写明起诉日期。三、制作行政起诉状应注意的问题三、制作行政起诉状应注意的问题1. 1. 行政起诉状必须严格按照行政起诉状必须严格按照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叙第十一条的规定叙写。不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不得起诉。写。不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不得起诉。2. 2. 提起诉讼以及诉状的递交必须按行政案件管辖范围进行。提起诉讼以及诉
49、状的递交必须按行政案件管辖范围进行。3. 3. 依法需要先经行政机关复议的,必须先申请复议。对复议决依法需要先经行政机关复议的,必须先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方可提起诉讼。定不服的,方可提起诉讼。4. 4. 起诉必须是针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对抽象的行起诉必须是针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对抽象的行政行为不得提起诉讼。政行为不得提起诉讼。第十节第十节 行政上诉状行政上诉状一、行政上诉状的概念和适用一、行政上诉状的概念和适用 行政上诉状,是行政诉讼的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的第一审行行政上诉状,是行政诉讼的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的第一审行政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50、,政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请求撤销或者变更第一审行政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请求撤销或者变更第一审行政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 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五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提起上诉。逾期不上诉的,人民
51、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逾期不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发生法律效力。 行政上诉状是行政诉讼案件当事人声明上诉的法律文书,也行政上诉状是行政诉讼案件当事人声明上诉的法律文书,也是二审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上诉案件的依据。是二审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上诉案件的依据。二、行政上诉状的内容和制作要求二、行政上诉状的内容和制作要求(一)首部(一)首部 1. 1. 文书名称。居中写明文书名称。居中写明“行政上诉状行政上诉状”。 2. 2. 上诉人和被上诉人的姓名(名称)及其基本情况。上诉人和被上诉人的姓名(名称)及其基本情况。(二)正文(二)正文 1. 1. 上诉请求。上诉请求。 2. 2.
52、上诉理由。上诉理由。(三)尾部(三)尾部 尾部包括致送的人民法院名称、上诉人的姓名或名称、时间尾部包括致送的人民法院名称、上诉人的姓名或名称、时间以及附项。写法均参照民事上诉状。以及附项。写法均参照民事上诉状。三、制作行政上诉状应当注意的问题三、制作行政上诉状应当注意的问题1. 1. 全面掌握情况,抓住案件关键。全面掌握情况,抓住案件关键。上诉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变更、撤销原审裁判。所以,在制作上上诉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变更、撤销原审裁判。所以,在制作上诉状之前,必须抓住案情本质特征,双方当事人之间争议的焦点诉状之前,必须抓住案情本质特征,双方当事人之间争议的焦点和法律、法规规定精神,和法律、法规
53、规定精神,一审判决、裁定的错误所在一审判决、裁定的错误所在,从而达到,从而达到上诉的目的。上诉的目的。2. 2. 要实事求是,就事论事,无论是反驳原审裁判,或者是驳斥要实事求是,就事论事,无论是反驳原审裁判,或者是驳斥被上诉人的错误主张,都应当就事论事,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论被上诉人的错误主张,都应当就事论事,恰如其分地进行分析论证。切忌主观臆断、捕风捉影,搞人身攻击。证。切忌主观臆断、捕风捉影,搞人身攻击。 3. 3. 上诉人必须是上诉人必须是一审中的当事人一审中的当事人。除原告、被告、第三人外,其他人无权提起上诉。在提交上诉状除原告、被告、第三人外,其他人无权提起上诉。在提交上诉状的同时,必
54、须按照被上诉人的人数提交上诉状副本。的同时,必须按照被上诉人的人数提交上诉状副本。第十一节第十一节 行政答辩状行政答辩状一、行政答辩状的概念和适用一、行政答辩状的概念和适用 行政答辩状,是指行政诉讼的被告或被上诉人根据行政起诉行政答辩状,是指行政诉讼的被告或被上诉人根据行政起诉状或行政上诉状的内容,针对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或上诉人状或行政上诉状的内容,针对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或上诉人提出的上诉请求作出答复,并依据事实与理由进行辩驳的法提出的上诉请求作出答复,并依据事实与理由进行辩驳的法律文书。律文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第四十三条规定:“人民法人民法院
55、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行政答辩状是作为行政案件被告或被上诉人的一种应诉意思行政答辩状是作为行政案件被告或被上诉人的一种应诉意思表示,它的制作
56、和提交,有利于准确传达应诉人的观点,也表示,它的制作和提交,有利于准确传达应诉人的观点,也有利于人民法院了解案件情况,正确审理案件。有利于人民法院了解案件情况,正确审理案件。二、行政答辩状的内容和制作要求二、行政答辩状的内容和制作要求(一)首部(一)首部 1. 1. 标题。标题。 2. 2. 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3. 3. 案由。案由。 (二)正文(二)正文 1. 1. 针对案情说明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具体行政针对案情说明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和法律根据,通过列举证据阐述事实经过,批驳行为的事实和法律根据,通过列举证据阐述事实经过,批驳原告
57、的不实之词。原告的不实之词。 2. 2. 针对适用法律进行答辩。针对适用法律进行答辩。 3. 3. 针对法定程序进行答辩。针对法定程序进行答辩。 4. 4. 答辩主张。答辩主张。(三)尾部(三)尾部 1. 1. 致送的人民法院名称。致送的人民法院名称。 2. 2. 写明答辩人的全称,加盖公章,注明年月日。写明答辩人的全称,加盖公章,注明年月日。第十二节第十二节 辩辩 护护 词词一、辩护词的概念和适用一、辩护词的概念和适用 辩护词,是辩护人为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事实和法辩护词,是辩护人为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事实和法律,在法庭辩论阶段提出证明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从轻、律,在法庭辩论阶段
58、提出证明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从轻、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 辩护是我国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辩护是我国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事诉讼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第三十二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第三十第三十五条规定:五条规定:“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
59、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明确明确了辩护词制作的基本原则。了辩护词制作的基本原则。 辩护词按照诉讼程序划分,有一审辩护词、二审辩护词、再辩护词按照诉讼程序划分,有一审辩护词、二审辩护词、再审辩护词。审辩护词。二、辩护词的内容和制作要求二、辩护词的内容和制作要求(一)首部(一)首部 1. 1. 标题。标题。 2. 2. 称谓。称谓。 (二)正文(二)正文 1. 1. 前言。前言。 2. 2. 辩护理由。辩护理由。 3. 3. 结论。结论。 (三)尾部(三)尾部 辩护人署名,并注明日期。辩护人署名,并注明日期。三、制作辩
60、护词应注意的问题三、制作辩护词应注意的问题1. 1. 辩护词不应提出对被告人辩护词不应提出对被告人从重、加重从重、加重的处理意见,的处理意见,不应写不应写成对被告人进行检举揭发的材料。成对被告人进行检举揭发的材料。 2. 2. 要站在忠于事实,协助法庭查清事实的立场上,以事实为要站在忠于事实,协助法庭查清事实的立场上,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为被告人进行辩护,不能歪曲事实真相。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为被告人进行辩护,不能歪曲事实真相。3. 3. 提出的辩护理由要具体确切,紧扣辩护的中心思想,切忌提出的辩护理由要具体确切,紧扣辩护的中心思想,切忌在枝节问题上纠缠不休。在枝节问题上纠缠不休。第十三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道路快速化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 xx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十五五规划纲要:数字孪生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推广政策
- 环保污水综合处理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2026年蔬菜种植公司销售人员绩效考核与奖惩制度
- 2026年蔬菜种植公司财务风险识别与防控管理制度
- 2025甘肃庆阳市事业单位招聘62人(第二期)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技术的融合发展研究
- 2025湖南兴湘投资控股集团限公司公开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浙江舟山嵊泗县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受理员招聘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养老护理员全套培训课件
- 《房屋体检机构能力评价征求意见稿》
- 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讲座
- 车站候车厅停电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
- 物业活动送热饮活动方案
- 形象提升培训课件
- 头晕患者护理查房
- TCFCR 011-2025 社会文物鉴定质检服务机构执业能力认可管理体系
- 杭州介绍课件
- 税务师事务所管理制度
- C语言程序设计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新疆理工学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