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双语文化创建特色学校_第1页
构建双语文化创建特色学校_第2页
构建双语文化创建特色学校_第3页
构建双语文化创建特色学校_第4页
构建双语文化创建特色学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构建双语文化创建特色学校 “创建双语特色学校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 问题的提出双语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是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新世纪对人的素质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是对人的评议和交往能力的要求, 它需要人们不仅具有运用母语与国人自由地交往, 而且能够运用多种语言进行国际交往, 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给我国基础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学校课堂如沐春风, 注重学习的体验和知识的运用成为目前教学最为核心的内容。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交流工具, 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外语教学要适度整合到各门学科之中, 鼓励大家开始第

2、二语言, 用“双语”教学。语言学习理论研究表明,在人的一生中611 岁是语言学习的最佳期。而心理学统计资料分析表明,掌握双语的儿童比单独会讲一种语言的儿童头脑更趋灵活,分析的综合、认知能力更强。因此,我们认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工作应及时承担起培养未来具有双语或多种语言能力的人才是必要的。正因如此,我们在长期开展双语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基础上,于2013 年 6 月提出了“创建双语特色学校理论与实践研究 ”这一课题,2013 年 9 月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正式批准立项。(一)研究背景开展双语教育, 是人才培养发展战略在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我校作为区双语特色学校,在学校双语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自

3、99 年,我校开始了从一年级开设“小灵通”英语课程,拉开了全校实现低年级英语教学的序幕。由于我校英语教学的突出表现,2002 年我校被命名为“国家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外语实验学校”, 2003年“清华大学大中小学一条龙外语实验学校”在我校挂牌。学校将以双语教学作为英语特色学校进行素质教育探索的一个新的突破口,增强双语教育的实验性、示范性和辐射性。为了不断推进我校的英语教育教学,塑造学校品牌,我校按照省英语教育特色示范学校标准,开展双语研究工作,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依据我校多年发展所形成的学校文化的积淀,从继承中发展,从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寻求发展,从师生成长的人文物质中寻求发

4、展,特别是在学校已有的学校特色中寻求生长点。近年来, 学校一直以双语教学作为英语特色学校进行素质教育探索的一个新的突破口,增强双语教育的实验性、示范性和辐射性,将学校的发展有目标、有计划地引向未来的一个个高峰。我们着眼于时代的发展,与新课程同步,发挥我们的优势,努力创建英语特色学校。近年来, 我校以 “润学校特色”为办学理念,加强英语教学方面的研究,经过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也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绩。区教育局依据我校多年形成的办学特点和成效,将我们学校定为“双语”实验基地,要求学校能起到引领性、辐射性的作用。我们在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在非英语学科中的英语渗透,是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学英语

5、、用英语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浸润在英语的海洋里,使学生能时时处处接触、感知、领悟和习惯英语。为了不断推进我校的英语教育教学,打造学校品牌,我校拟进行该课题的实验,旨在引导学生学好英语、说好英语,从而为成功实施双语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开展双语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应用英语的综合能力,走出以往“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的误区,使学生较好地“习得双语能力,理解多元文化,培养全球意识”,并逐步使学生形成利用两种语言文字进行思维和交际的意识,能初步学会直接用英语来面对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行跨文化的理解与交

6、流,提高学生的国际理解素养。二、理论依据和研究假设(一)理论依据双语教育理论中最重要的是思想库模式( think tank model ) , 它视大脑为思想库,其本质概括如下: 思想库同时适应两种语言,是两种语言的共同基础。 思维刺激了两种语言,同时又被两种语言刺激。这种刺激促进了双语者的认知发展。 学生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全部经验共同促进了思想库的发展。思想库增加一门语言 的同时,也增加了广泛的双语文化内涵。 双语教育是切实可行的,人具有精通两门或两门以上语言的能力。 如同使用单语一样,使用两种语言同样能够发展概念技能和学术技能(即认知功能和教育达标)。双语教育促进了概念形成和学术发展。最

7、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双语者在智力和能力方面非但没有受到影响,而且受益菲浅,双语教育可以使学生的两种语言达到很高的熟练程度;学习第二语言没有对第一语言和学业成就产生任何负面影响。(二)研究假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旨在引导学生学好英语、说好英语,逐步培养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中从单一的用汉语思维到具备初步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从而为成功实施双语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能主动将英语带入非英语课堂活动中去,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在亚需要。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1、本课题国内外现状述评双语教学正在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学校已经实施或准备实施双语教学。所谓双语教学,就

8、是用非母语进行部分的或全部的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就全球范围而言,许多国家和地区双语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国双语教学主要指的是,学校全部或部分地采用外语(英语)传授音乐、班队、美术、体育等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在加拿大,双语教学一般指在英语地区用法语授课的教学形式。在美国,双语教学一般指用西班牙语进行的学科教学。在澳大利亚,双语教学是指用非母语(英语)进行的部分学科教学。我国的双语教学是指用英语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体系。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校课程中的部分或全部科目使用学生的第二语言英语进行教授,使学生完全处于英语的语言环境中,所以通常又把双语教学形象的称为浸入式教学,并且根据教学中语言的使用、浸入式教学开

9、始的年龄、学生的组成等分为全浸入式、部分浸入式、双向浸入式、过渡型双语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模式。( 1) “ 全浸入”模式 在使用这种模式的学校中,大部分学科课程全部用目标语进行教学,对新生亦不例外。( 2) “部分浸入式”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为了不使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受到影响,适当地用母语教授这些课程,同时也努力促进学生目标语的逐渐过关。( 3) “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 本研究采用“维持母语 ”模式和 “双语过渡”模式相结合的方法拟在部分班级、部分学科(数学、自然、音乐)进行实验。研究与实践的结果表明,第一种模式是成功率最高的。学生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基本掌握和适应目标语。在20 世纪初上海的教

10、会学校圣约翰大学及直属附中、附小,除汉语和中国史两门课程以外,赴国外工作人员、移民、留学生等均能在学习、生活以及工作等不同环境中相对迅速地掌握目标语,适应语言要求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也证实第一模式的有效性,对于孩子来说尤为明显。但我们不应该把中国学生在汉语背景下学习外语与华人在外语环境中习得外语等同看待,同样要求。所以在现有条件下我们学校进行双语教学一般只能采用双语过渡模式或维持母语模式。这是我们双语教学的性质和能量所决定的。上海进行的双语教学实验决不是源于多元文化的需要,其最直接的,最主要的出发点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就是要在更广的学科领域中,在更丰富的语言层面上扩大外语学习者的实践时空;拓宽

11、外语学习渠道,改善外语习得环境,培养外语思维能力。上海市二期课改为改变外语教学现状,提出五大措施,并已付诸实施:(1)降低外语教学起始学龄;(2)大幅度增加外语学习课时;(3)采用改编原版英语教材;(4)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实验;(5)强化外语双语师资培训。这些都明示着政府与教育部门正在采取积极的外语教学政策,尤其是双语教学的提出更显示了大英语教学方针的形成。上海提出双语教学实验实质是在积极推行一项成功的外 语教学策略。双语教学实验必将长久地影响着我们的外语教学策略。“积极推进双语教学试验” 将双语教学试验作为强化英语的有力措施和必要途径,更是上海二期课改英语学科的一次极 富勇气的“教育创新”。从

12、目前上海的实践来看,双语教学确具一定的实效,是一种学好英 语的有效途径、方法和手段。双语教学是我国中小学外语学习者改变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涉及到学科词汇、学科特征、学科概念、学科思维等领域的外语实践,而更重要 的是撼动了传统外语学习方式。目前,双语教学存在着六大问题:一是对双语教学的本质和 目标认识不清;二是双语教学师资力量薄弱;三是双语教学课程体系有待完善;四是教材和 教学资源不完备;五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落后;六是管理机制不健全。2、预计突破小学生的有意识学习能力还处于不发达状态,而无意识学习能力则是他们的本能。在有 趣的双语交流中,学生能正确掌握学科知识,提高学习英语的能力。我

13、们在实施双语教学过 程中,如果说英语教学中的汉语渗透,是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英语课堂教学环境, 减少他们在刚开始学习英语时因为听不懂教师用英语授课而产生的种种顾虑,那么在非英语 学科中的英语渗透,则是为了给学生获取学科知识和培养、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激发 并保存学生学习的持久兴趣。预计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后,我校能做到合理设置双语教学课程体系,注意双语 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和连贯性,选择理想的双语课程开设时间;合理选择双语教材 和教学资源,做到“引进”和“自编”相结合。既要引进原版教材,使学生原汁原味的吸收 先进知识;又要针对学生实际学科特征和英语水平,在整理、消化非英语

14、学科内容的基础上, 自编双语教材,进行双语教学设计,教师也应当为学生推荐中文参考教材,保证学生不致因 语言因素影响对课程所授知识的理解。良好英语学习氛围的创设对于一所外语特色学校来说非常重要,我校努力构建“双语” 特色的校园文化,校园内充满人文关爱和创造激情,独具匠心的“处处皆教育”的环境 设计将给整个校园赋予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育人的氛围,在双语校园里,教育是那么潜移 默化、踏雪无痕。双语教学的质量需要科学的评价机制来检验,双语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有效的评价机制 来推进。我校将结合开展双语教学的实际情况,设计一套英语听说能力形成性评价手册,包 括学生课上自我评价、学生家庭自我评价、家长对学生的评价

15、、教师的评价。通过不断的实 验与探索,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自信心、学习策略和英语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 教育教学能力。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基本内容(1) 开发双语校本课程;(2) 编写双语教材;(3) 探索双语教学策略;(4) 建立双语教学评价体系;(5) 构建双语校园文化;2、研究目的双语教学目的是双重性的,其一是获取学科知识,其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3、研究途径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我们准备通过以下途径实施双语教学:首先,坚持“低起点”的原则,课堂教学中英语渗透的量由少到多,由偶尔到平常,直至建立符合要求的双语教学模式;其次, 除了教师的课堂组织语言,对学生学习过程的

16、评价中渗透英语外,更主要的是在教学内容上,从一个词、一个句子逐步到适应双语教学的需要重组教学内容。第三, 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非英语学科教学中渗透英语,就是要逐步培养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中从单一的用汉语思维到具备初步用英语思维的能力,直至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语言实现汉语思维和英语思维的自由切换。五、课题研究的策略1、 注重课内外相结合,加大学生口头英语运用( 1)校本内容是双语教学的依托。为了让双语班学生学习更实用的内容,并适当扩大词汇量,积累语言学习经验,双语班的教师自编与教材配套的图文并茂的双语校本教材。校本教材会丰富教学内容,为课堂带来生机,并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 2)外籍教师

17、授课是双语教学的补充。外籍教师不仅带来鲜活标准的语言,也带来风格独特的教学方式。他们根据西方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渗透英语文化的游戏活动,学生在交流中形成地道的语音语调,了解异国文化、异域风情,培养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外籍教师幽默、热情的教学风格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活跃、敢说敢想、乐于表现的品质。2、注重校本课程开发,在非英语学科教学中尽量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我们在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学科课堂中,用英语组织教学,新知识的重点、难点部分用母语讲解,课堂导入、复习、练习等环节以及教师课堂用语、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生提问、师生互动、游戏、有声作业用英语。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

18、上,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并逐步发展用英语思维的能力。3、突出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及其综合素质的评价,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双语教学的质量需要科学的评价机制来检验,双语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有效的评价机制来推进。包括学生自我评价、互评,教师评价,家长的评价等。4、优化教师队伍,提高双语教学水平就学校而言,治校之道,教师为本,全面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因此,我们注重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双语教师的培训。如“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开展双语实验的非英语学科教师与英语教师结对子练习英语会话,探讨教学难题,利用假期组织教师外出培训,使教师受益。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1、准备阶段:( 2013 年 3 月 6

19、月)在专家的指导下,对我校双语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教学方法、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系统的归类,使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所有成员按年级组分成小组,结合各年级的实践情况,设计课题报告,设计实施方案并收集相关理论资料。2、论证阶段:( 2013 年 6 9 月)论证、确定课题研究方案,组织学习培训,统一思想,启动课题,成立领导小组、专家小组和管理小组。3、实施阶段(2013 年 9 月 2015 年 6 月)根据课题方案,实施研究计划,每学期制定计划、进行阶段总结,做一些学术讲座。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开展研究活动。4、推广阶段(2015 年 7 12 月) 在校内外、师

20、生及家长中推广。5、总结、结题验收(2015年 10月 2015年 12 月)学生能主动将英语带入非英语课堂活动中去,对英语学习有持续的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七、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1、探求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形式,汇集各阶段成果材料,完成“创建双语特色学校理论与实践研究 ”结题报告;2、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外语基础组织编写全套双语校本课程,自编教材做到分学科、分年级编排;3、 形成一系列对实际教学有指导价值的教科研成果,如教学反思、教学叙事、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等;4、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双语学生,他们能使用外语进行思维、交流和表达。不管是在英语方面还是其他学科方面都有一定的能力,进行表扬和宣传,

21、树立榜样。八、课题研究的智力和物力保障(一)能力保证本课题组成员中90%的教师拥有本科学历,而且年轻,有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许多人都参与过课题组,有此方面的经验,对于教学研究有钻劲和刻苦精神,这一点可以从课题组成员这几年发表和获奖的论文中体现出来。在此基础上,请专家定期对课题组进行培训,开展相应的专题讲座,并争取有机会让教师外出学习,进一步提高该课题研究的能力。1 、专家指导和课题负责人简介:指导专家吴良银:安庆市小学英语教研会理事长,全国优秀外语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与研究经验。指导专家陈晓春:市人民路小学英语教师、教研组长。安庆市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迎江区兼职教研员。市级英语学科带

22、头人,迎江区“优秀教师”,迎江区“名教师”。热爱教学教研,获市英语学科课改实验 “优秀教师”、 教育部清华一条龙课题 “优秀实验教师”和“优秀课题管理者”,有多篇论文获国家级、省级、市级一等奖,并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上。课题负责人胡跃进:学术研究经验丰富,成果丰硕。曾参与完成安庆市市级课题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并参与国家级课题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理论与实践,主持的市级课题小学英汉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已顺利结题。在本课题研究中,担负明确研究思路的重任,围绕课题进行一些具体研究工作,研究计划齐全,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对提高本校的英语教学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课

23、题负责人陈俊:安庆教研室综合研究室主任、英语教研员,特级教师、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课题鉴定专家库成员,发表了400 余篇教学论文等作品,主持开展了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课题“农村英语教学现状与改进方法”,课题成果获中央教科所全国优质教育成果一等奖;主持开展了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课题“任务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课题著作任务型教学理论与实践由团结出版社出版,课题成果获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科研成果一等奖、安徽省十年课改优秀成果一等奖;主持开展了安徽省教科研课题“名师成长经验研究”,课题成果发表于国家级期刊中小学校长。2、课题组成员分析课题组成员杨晟: 现任华中路第

24、二小学业务副校长,曾获市读书先进个人;市课堂教学二等奖;市论文二等奖;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光荣称号;课题组成员汤淑萍:曾获得迎江区教学比赛英语三等奖两次,获得安庆市自然学科竞赛二等奖,英语教学论文获市三等奖、省三等奖;课题组成员吴雄英: 曾获第五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安庆市新课程优秀实验教师,首批全国外语实验学校 “名师” 称号, 论文获全国、安徽省、 安庆市一等奖;在 英语周报、少年智力开发报、小学各科教与学、小学教学设计、大中小学一条龙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卡通英语大王等报刊上发表作品数十篇,多次参加安徽省基础训练的编写,出版了小学英语课课通、自主学习一点通等辅导用书,指导学生发表英语习作

25、十余篇,主持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子课题实验并已结题,参与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理论与实践和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教学评价课题并结题。课题组成员黄盈盈: 曾获安庆市、区课堂大赛一等奖;市首届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论文获省、市、区一、二等奖,获“迎江区教坛新秀”“迎江区优秀教师”称号,在“中华艺术之星”杯第三届全国少儿文学艺术作品大赛中荣获“优秀组织教师”称号,在清华大学“大、中、小学一条龙英语教学管理模式研究”课题管理工作中被评为课题实验优秀教师,在第五届全国少儿文学艺术作品大赛中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编写人教PEP同步才测AB卷三年级上册,并在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课题组成员陈敏论文曾获省、市、区级一、二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各级比赛,均获得较好成绩;课题组成员汪婷婷:曾获安庆市小学英语课堂大赛一等奖;迎江区首届“成长杯”小学生英语讲故事比赛优秀指导奖, “中华艺术之星”杯第三届全国少儿文学艺术作品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区中小学“教师基本功”竞赛暨第三届“教坛新秀”评选活动二等奖。课题组成员胡玲玲:曾在省课堂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市课堂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论文获市、区等若干奖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