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应激理论研究述评_第1页
心理应激理论研究述评_第2页
心理应激理论研究述评_第3页
心理应激理论研究述评_第4页
心理应激理论研究述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理应激理论研究述评持药物如B族维生素及氨基酸制剂等;其他可能作用药物有乳酸杆菌,乳果糖,前列腺素E等】.随着近年来对内毒素,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研究的不断深入¨,提示诸如抗TNFa抗体,TNFa受体拮抗剂等有可能促进脂肪肝逆转,是一项比较有前景的治疗措施.对于单纯性肥胖性脂肪肝,通过节食,锻炼等措施减肥比保肝药物治疗更为重要,对于伴有转氨酶升高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炎,减肥则是确保保肝药物起效的重要前提条件.其实,在脂肪肝的综合治疗中,保肝药物仅仅是一种辅助治疗措施,主要用于伴有转氨酶升高的脂肪性肝炎患者,是一个短期的强化行为,而需要病人长期高度重视和调整的是病人的饮食,运动身,否则脂

2、肪肝就是治好了也会复发.当前,只要我们做到"少吃,多动,少饮酒,慎用药"就一定能够有效控制脂肪肝日益严重的流行现状.参考文献I.YounossiZM+DiehlAM.OngJP.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anagen.daforclinicresearch.Hepatology.2002;35:7467526692.张革红,赵和平.脂肪肝的研究近况.山西医药杂志,2004;33(6):5065083.DayCP,jamesOFW.Steatohepatitisataleoftwo"hits".Gastroentero_I

3、oge,1998;I14:8428454.曾民德.脂肪肝.中华消化杂志,1999;19(2):1205.GumdermanKJ.肝得健的药物作用与临床应用.国外学者来华报告,1995;I5:127286.卢书伟,蔡东.联苯双酯临床适应症的探讨.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0;2(4):225226tvoatmentofnonalcoholgY,1996;23(6):14641467例.中国新药杂志,1997;6(2):9437良反应.中国新药杂志,1999;8(I2):831834学.2004;20(23):25192521I1.李俊峰,杨冬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治疗,临床荟萃,2004:19(

4、22):13041306I2.施军平,邬菊荚,潘红英,等.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浆ET,TNF一8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26(3):2627心理应激理论研究述评广州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10507)李权超河北广播电视大学(050081)赵西敏心理应激主要指由心理社会应激源引起的应激.适度的心理应激对人的健康和功能活动有促进作用,但心理应激的主要方面是消极的,过于强烈的心理应激会严重损害人的健康,甚至在其他致病因素的共同的形成,发展及研究方向作简要综述.1心理应激理论的形成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塞里(Selye)借用物理学"stress"一词,用于生

5、理学方面的研究,描述了动物处于不同应激情况下,躯体的生理及病理学方面的改变.1936年,Selye在实验中将牛的卵巢和胎盘抽提物注射到大白鼠体内后,出现肾上腺肥大,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胸腺和淋巴腺萎缩等强烈的躯体变化.以后,他进一步证明这不是卵巢激素的特异性作用,其他烧伤,寒冷等非特异性伤害等因素也能产生相似现象.以上述事实为据,塞里提出了着名的应激学说,其要点是:为了适应各种刺激,机体总会产生一系列非特异性生物学变化,即引起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反应,称为"全身性适应性综合征(GAS)"."适应性综合征"有3个阶段:警觉期(即动员阶段),抵抗期(即耐

6、受阶段)和衰竭期(失代偿阶段).全身性适应性综合征是纠正机体病理状态的有益反应,但如果这种反应过度,超过常态的话,则可导致疾病状态.塞里提出GAS的3个阶段不定都依次出现,多数只引起第一和第二阶段的反应变化,且绝大多数是可逆的,如得到适当的调节,补偿或休息,机体是可以死亡.2心理应激理论的发展在塞里之后,以Lazarus为代表,提出对应激反应的调整因素,强调了认知评价在应激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把应激看成为"相互依赖变量个体对自己处置冲突的能力及对这种冲突造成后果好坏的评价.对冲突或事件威胁性质的评价与判断,明显受到个人特点(如人格特点,既往经验等)的影响.很显然,一个对某人是威胁性的事

7、件,对其他人不一定也构成威胁.在某一时间,某种条件下构成的威胁,并不一定在另一时间形成威胁.事实上,GAS是心理因素引起的结果,而不是物理应激源的直接结果;意识丧失的动物能忍受躯体创伤,而不出现GAS内分泌反应.对将死亡的病人探查肾上腺,当意识存在时,发现肾上腺皮质组织改变,而对昏迷病人探查,发现是正常所伴有的肾上腺皮质改变,而非创伤本身引起这种变化.由此可见,应激反应不单是环境因素直接作用的结果,而是受到认知评价的调节.LeviL等人提出了一个由心理社会因素作应激源作用机体,而导致躯体疾病的模式,认为应激反应取决于个体的遗传素质,早年环境的影响,获得的知识与经670临床tt学研究杂志2006

8、年3月第12叁差塑皇鱼:!:述过程中,又受到内外因素的调节,这种调节可以促成或防止疾病的发生.所以,应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响的动态过程,其输入和输出的变量由低到高,可从分子变量到社会行为变量,归纳起来有4种变量:(1)潜在的激活源;(2)即时反应;(3)长期后果;(4)调节因素.3应激反应的中介机制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是人体实现心身相关和保持内,外特点是迅速而准确,内分泌系统调节作用的特点是缓应激状态时,产生的情绪变化反过来通过神经系统影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致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胃肠功能紊乱,有的出现头痛,腰背疼,唾液分泌减少,呼吸加快,尿频等现象.32应激与神经递质与应激有密切

9、关系的是心脑血管疾病,在考虑其发病机制时一般要涉及解剖学上的大脑边缘系统,新皮质,脑于及脊髓系的功能及其相互间的联系,还要考虑生化上的脑内单胺类,乙酰胆碱,氨基酸,各种活性肽及环核苷酸等物质在复杂的脑紧张,应激进行研究的重要领域,过去主要以临床研究和观察为主,随着对神经递质的深入了解和生理学及行为药理学研究方法的进步,现在已有可能对紧张应激现象所引发的神经生理及生化学的变化进行研究探讨.内分泌腺及某些脏器中内分泌组织所形成的一个体液调节系统.目前,比较肯定的下丘脑一垂体一靶腺轴调节系统,包括上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下丘脑一垂丘脑一垂体一靶腺轴不仅存在着靶腺之间的复杂关系,相互影响,相互调节,而

10、且,通过腺体分泌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机制,调节释放激素及促促激素分泌,还可抑制垂体的其他激素,以维持体内平衡.在处于应激状态时,人体丘脑下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的分泌增加,随之腺垂体(垂体前叶)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进而造成肾上腺皮质醇儿的情感剥夺使生长激素分泌减少.相反,若使幼儿处于紧张环境下,生长激素分泌则增加.3.4免疫系统的作用已有许多研究表明,无论是实验室诱发的急性应激,还是生活中的急,慢性生活事件应激,均可影响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且这些改变受到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如人格类型,个体应对方式,负现,抑郁量表高分的丧偶者的离体淋巴细胞对植物血凝素(PHA)反应显着降

11、低,当以他们的淋巴细胞和同种异基因淋巴细胞一同孵化的反应做指标进行评定时,其免疫功能也显示在丧偶的抑郁亚群中降低了.这种降低进一步提示了一种或更多种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3.5应对策略应激应对是指个体对付难题,使自身适应或摆脱某种情绪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如个体的应激反应较严重,特别是已引起心身症状或已导致疾病恶化时,须通过应对指导等心理干预方法加以防止或控制.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不断改善应对的策略以及适应的能力,也是减轻应激反应不可缺少的措施.现在认为,应激的应对方法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是改变个体对应激事件的反应,称情绪集中性应对;第二类是直接指向应激源,成为问题集中性应对.3,6人格特征相同的应激源,由于不同个体产生的认知评价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最后导致的应激结果也大不相同,这里个体之间的认知评价主要受其人格特征调控,有研究显示情景的描述受人格影响,在决定从哪一角度描述和理解情景时,人格的作用显得非常重要.神经质影响着负性色彩的观念,有研究对其中有一方需要照顾的老年夫妻们进行了调查,让照顾者评价被照顾者的行为和功能损伤水平,结果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