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半卷练 15 散文类文本阅读+古代诗歌阅读限时:3030 分钟满分:2424 分一、散文类文本阅读(15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13 3 题。乡村宁静郭军平身处乡村,耳边既没有汽车的喧哗声,也没有城市楼房建筑的轰鸣声。乡村 当然也有声音,但是这一点声音恰似来衬托乡村的宁静的,而不是给乡村带来热 闹的。细听乡村的声音,是田间那一声又一声忽长忽短的蟋蟀的清鸣,是唤起儿 时记忆的“知了,知了”的鸣叫,是隐藏于绿树草丛里的一声又一声的锦鸡的“咕 咕”声或“嘎嘎”声。“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用来形容乡村的声音是 恰好不过的。有了宁静的意境,也就有了一副淡泊的味道。是的,身处乡村,灵魂仿
2、佛一 下子清净了许多,那些功名利禄啊,那些争长论短啊,那些燥烦啊,一下子好似 鬼魅一样跑得无影无踪。然而,当乡村从眼前消失的时候,那些鬼魅却又不知怎 么神不知鬼不觉地钻了出来,占据你的心灵,啃噬着你的宁静和淡泊,以至于让 你无法安静下来好好地读一本书。乡村的宁静看来是具有极大地调节心灵的作用。 这也难怪那些古代的大儒大贤在著书立说之时,常常喜欢隐居于乡村。环境塑造心灵。 乡村的宁静有利于内心的安静。 倘若要解决一个冥思苦想而 不得的问题,或者是在灵感无法到达自己身边的时候,我想最好的办法还是回到 乡村。在这里,也许一切复杂的想不开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也许干涸的心灵之 田也会遇到一股清清的艺术之
3、泉的浇灌。乡村是无言的大书,是老子的大道归真、 道法自然。宁静的乡村让你可以放下所有的恩怨、所有的负重,在宁静的乡村里 你会变得目光清澈,心胸开阔。身处宁静的乡村,也许我们就能很快走进那些古代田园诗人们的心灵,享受 他们诗文里营造的意境,与他们一起欣赏斜阳,倾听天籁。而这一种美,远远不 是城市里的人们在阳台上弄弄花盆,在鸟笼里养养鸟儿的享受。走到乡村,方才 感到这是一块纯天然的自然风景,这里的树木高大无比,直逼苍穹,也许在它们 的生命精神里,有着一种野性的光芒。这里吹来的是带着乡间泥土气息的、带着花木香气的风,而不是城市里高速运转的电风扇吹出来的阵阵热风。 要说乡村里的宁静,也许是更多的树木带
4、来的,更多的繁茂的庄稼林带来的。远看,乡村是被树木包围在一片绿色的海洋里。是的,走近乡村,田野里是长势喜人的高过人头的包谷林,或者是一片又一片绿油油的红薯蔓,就是村头村尾也是高大的杨槐类的树木,浓荫遮蔽。难怪乡村这样宁静,恐怕都是草木们把所有的噪音都吸收了,只剩下了一片悦耳的鸟鸣与蝉唱。相比之下,可惜城市没有这样的荣光。城市有的是树木,但僵硬的路面是来来往往的车辆。城市的树木显得 无能为力,爱莫能助。有水环绕的乡村更宁静,水的哗哗流动声,不仅驱散了人们一天的疲劳,而 且给你精神上的审美享受。古代田园诗里的意境是能够体会到的,无论是王安石 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意境或孟浩然的“绿
5、树村边合”的描 绘甚或王维的“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的画面在这里似乎都可以寻觅得到。“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倘若真遇到了乡村里的绵绵细雨, 看着那燕子翻飞、子规啼鸣,你才会真的感觉到宁静的乡村真是一首诗、一幅画、 一首歌,在这样美妙的画境里,你真会陶醉了,不愿走出画面来。( 选自诗意语文游牧心灵 ) 1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 )()()A.A. 文章开头以动写静,通过描写蟋蟀的清鸣,知了的鸣叫,锦鸡的声音来衬 托乡村的宁静,与写城市的声音不同,作者对乡村的声音充满了喜爱之情。B.B. 作者热情赞扬了乡村里的树木,认为它们高大无比
6、,与繁茂的庄稼一起形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乡村宁静的美。C.C. 环境塑造心灵,宁静的乡村能够调节心灵,让人淡泊名利,容易沉浸学问, 做出不凡的成就。D.D. 本文多处引用诗文名句,这些诗句显然增强了文章的诗意境界,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假若去掉,文章表达效果上恐怕要大打折扣。答案 C C解析 C C 项,“让人淡泊名利,容易沉浸学问,做出不凡的成就”理解不当。文中作者谈到“那些古代的大儒大贤在著书立说之时,常常喜欢隐居于乡村”, 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沉浸学问,做出成就。2 2.阅读全文,说说宁静的乡村美在哪里? (6 6 分)答:_答案 调节心灵,让灵魂清净;有利于内心的宁静,让
7、人心胸开阔;让人走 进田园诗人们的心灵,享受诗文意境;乡村树多,是绿色的海洋,让人心情愉快; 乡村风景如画,给人精神上的审美享受。 ( 每点 2 2 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体内容的理解的能力。本题的信息有“身处乡村, 灵魂仿佛一下子清净了许多”“乡村的宁静看来是具有极大地调节心灵的作 用”“环境塑造心灵。乡村的宁静有利于内心的安静”“在宁静的乡村里你会变 得目光清澈,心胸开阔”“走进那些古代田园诗人们的心灵,享受他们诗文里营 造的意境”“乡村是被树木包围在一片绿色的海洋里”“给你精神上的审美享 受”等,把这些信息分类总结就可以得到答案。3 3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或我们”
8、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 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6 6 分 )答:_答案 人称灵活变换使用,使行文更自由流畅、思维不受阻碍,更能显出 “乡村宁静”对人心灵的陶冶,凸显乡村的自然美,弓 I I 人向往;以拉家常的口 吻娓娓道来,更显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易进行心灵深处的交流;使读者 体会到作者的真诚态度,增加了内容的可信度。解析 “你”是第二人称,“我或我们”是第一人称,从文章结构上来看, 文章中作者交替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把读者置于面对面谈话者的位置,用 类似于对话的形式把对乡村美景极其自然地介绍出来,这就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使整篇文章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受。从内容来看,这种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交替 使用的形式,使文章内容的真实感增强,提高了内容的可信度。从行文思路来看, 两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哈佛考试题及答案
- 中级汉语口语(二)知到智慧树答案
- 中级微观经济学(南昌大学)知到智慧树答案
- 土建施工员模拟练习题(附答案)
- 中外石油文化知到智慧树答案
- 机修钳工(设备钳工)试题+答案
- 工厂及企业各工种新员工入职三级安全教育考试题试卷及答案
- 高血压试题及答案3
- 2025电子商务电子合同电子合同电子证据采集与固定合同
- 2025年旅游景区停车场车位使用权转让协议
- 酒店会议服务标准流程作业指导书
- 网络攻防原理与技术 第3版 教案 -第12讲 网络防火墙
- 第一响应人应急培训
-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思维导图
- 中学八年级信息技术Excel-电子表格教案
- 《认识感官》课件
- 工程伦理课程课件
- 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课件
- 055.重症超声在重症相关操作中应用专家共识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单元复习课件)
- 2024小学语文教学及说课课件:二年级上册《田家四季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