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华龙债务重组案例分析_第1页
ST华龙债务重组案例分析_第2页
ST华龙债务重组案例分析_第3页
ST华龙债务重组案例分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ST 华龙债务重组案例分析广东华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ST华龙 ) 于2000 年12 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自该公司上市后围绕它的是不断的 出局和重组、债务和抵押、拍卖和收购,连续多 年没有任何利润分配、送配股,每股亏损最高 达 3.04 元。经过 2007 年和 2008 年的一番重组 后, 2008 年确定的每股收益高达 1.09 元,成为 备受关注的复牌 ST股。 ST 华龙在长达 1 年半 的停牌后于 2009 年首个交易日再度“复出”, 该公司完成的神奇蜕变与我国 2006 年颁布的 债务重组准则密切相关。一、 ST华龙的特别处理、停牌和复牌历程由于 2004 年和

2、2005 年连续两个会计年度亏损,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有关规定,ST 华龙股票于 2006 年 5 月 8 日停牌一天,自 2006 年 5 月 9 日起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的特别处理,股票简称相应变更为“ :*ST 华龙”。由于公司 2006 年继续亏损,公司股票自2007 年 5 月 25 日起暂停上市交易。 2008 年 4 月 30 日公 司披露 2007 年年度报告,经武汉众环会计师 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审计, 2007 年度公司实 现净利润 720.32 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净利润为 -3 , 646.42 万元。该公司于 2008 年 5 月 8 日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了股票恢

3、复上 市的申请。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并结合公司 股权分置改革,公司股票于 2009 年 1 月 5 日 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恢复上市交易。恢复上市首日的股票简称为“ NST*华龙”,以后公司的 股票简称为“ ST 华龙”,证券代码为“ 600242”。 该公司于 2007 年实现盈利,实现净利润 720.32 万元,为恢复上市创造了条件,主要是 因为 2007 年 12 月,公司与重庆新渝巨鹰实业 发展有限公司等五家债权人签订债务重组协 议,豁免公司债务 3, 040.86 万元。通过以上 债务重组,公司实现营业外收入3,040.86 万 元。 2007 年公司通过资产拍卖获得收益 803.58

4、 万元,获得农业部渔用柴油补贴款收入720.20 万元。该公司 2007 年年度报告财务报表附注中也披露“债务重组利得 :2007 年度公司与部分债权人签订债务和解协议,根据协议约定,公司向上述债权人支付 160 万元,债权 人解除公司欠上述债权人账面价值 3,200.86 万元的债务,截至 2007 年 12 月 31 日债务和 解已实施完毕”。该公司于 2008 年再度确认债务重组损益 29 , 460.70 万元, 2008 年年度报告财务报表附 注披露“ 2008 年 12 月 30 日,广东省阳江市中 级人民法院 (2008) 阳中法民破字第 3-23 号裁 定: 终结对公司的破产重

5、整程序,按照重整计 划减免的债务,公司不再承担清偿责任。公司 根据法院裁定,将豁免的债务计入营业外收 入- 债务重组利得”。二、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变迁历程具体来说,债务重组的方式包括以低于债 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以非现金资产清 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以及延长债务偿还期 限、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并加收利息、延长债务 期限并减少债务本金或债务利息等。一直以 来,上市公司作为债务人进行债务重组,成为 政府部门与投资者予以关注的重要问题。 债务重组会计准则是规范公司债务重 组的重要制度,我国债务重组准则的制定历经多次变革,第一次对债务重组经济事项进行会计规范是财政部于1998 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

6、重组 ( 以下称为“ 1998 年债务 重组准则” ) ,该准则自 1999 年 1 月 1 日起实 施。由于该准则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于2001 年 1月 1 日进行了修订 ( 以下称为“ 2001 年修订准则” ) 。该项制度于2006 年实施了二次修订,形成了目前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 号债务重组 ( 以下称为“ 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 ) ,自 2007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债务重组准则核心问题就是债务重组的利得或损失如何进行确认及转让的非现金资产或股权计量属性选择。1998 年债务重组准则中将债务重组利得确认为收入要素,计入“营业外收入”账户,以公允价值计量转让的非现金资产或股

7、权 ;2001 年修订准则将债务重组利得确认为所有者权益要素,计入“资本公积”账户,以账面价值计量转让的非现金资产或股权 ;2006 年债务重组准则将债务重组利 得确认为收入要素,计入“营业外收入”账户,以公允价值计量转让的非现金资产或股权。2001 年对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修订,放弃了国际通行的做法,主要是因为1998 年颁布的债务重组准则为上市公司进行突击性债务重组提供了机会,准则修订后,突击进行债务重组的现象得以遏制,进行重组的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减少。但2006 年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全面建设及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现实要求,该准则再次选择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将债务重组利得确认为收入。三、对 ST

8、华龙债务重组案例的分析据财务报表显示, ST华龙 2004,2007 年净利润分别为 :-12 ,965.31 万元、 -52 , 900.83 万元、 -11 ,330.38 万元和720.32 万元 ; 扣除非 经常性损益后逐年净利润分别为:-12 , 663.82 万元、 -34 ,208.25 万元、 -11 , 010.22 万元、 , 3 ,646.42 万元。该公司有连续三年为亏损;若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则连续四年亏损。可以说, ST 华龙 2004,2007 年的四个年度中,企业经 营没有任何起色,没有退市仅仅是因为有非经 常性损益为其做贡献。由 ST 华龙的复牌过程可以看出,

9、如果不 进行债务重组,其不可避免将面临退市的命 运。该公司能够扭转退市命运与 2006 年债务 重组会计准则的颁布密切相关,可以预见债 务重组收益的暂时性决定了该公司盈利能力 不具有持续性。ST华龙 2008 年和 2009 年的 净利润分别为 19,436.71 万元和 764.06 万元,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 -12 , 727.28 万元和 -540.76 万元。可以看出,如不考虑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利润所做的贡献,公司仍然亏损,盈利状况没有发生改变。值得一提的是,公 司在 2007 年利用债务重组进行扭亏, 2008 年 利用债务重组避免了扭亏的次年再次出现亏 损的不利局面,实

10、现基本每股收益 1.09 元,公司 2009 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0.04 元,比 2008 年 同期减少 96.33%。从近三年上市公司的债务重组情况来看,ST 华龙只是众多利用债务重组而进行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之一。债务重组准则自2007 年 实施后, *ST 源发、 S*ST海纳、 *ST 金泰等上市公司无不借债务重组实现了扭亏,可以看到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又一次成为亏损上司公司扭亏的重要手段。四、相关思考和建议资本市场的作用是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而类似于 ST 华龙这样已经连续6 年 (2004, 2009年) 实际亏损的上市公司,仍然没有退市,继续留在证券市场中,其中的原因值得思考。从上述债

11、务重组准则的变迁及 ST 华龙 的重组过程来看,表面上是源于2006 年会计准则的颁布。但通过债务重组准则的国际比较来看,在债务重组的方式、重组收益的处理、 债务人转让资产给债权人时双方的会计处理、债务转为资本时的会计处理等方面,我国准则与美国、国际会计准则绝大多数内容相同。在美国及直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其他国家并没有出现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进行大幅盈余管理的现象。另外,将重组收益记入资本公积还是记入当期损益对亏损企业来讲没有实质性差别。因为亏损企业也可以利用资本公积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债务人的债务重组收益仅通过“资本公积”科目过渡一下,最终还是充当利润,影响的只是当期报表的“美观”。为什么上市公司那么重视当期报表的“美观”,这与我国监管机构将净利润与上市公司的股票特别处理、退市和恢复上市等规定是分不开的,相关的制度安排决定了上市公司必须重视当期报表是否“美观”。制度的安排驱使那 些屡亏、重亏的上市公司必须利用债务重组等 进行盈余管理以达到避免退市、配股等目的。 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及我国经济发展,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甚至直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大趋势不可避免。因此,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