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模式、障碍和应对措施_第1页
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模式、障碍和应对措施_第2页
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模式、障碍和应对措施_第3页
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模式、障碍和应对措施_第4页
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模式、障碍和应对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模式、障碍和应对措施 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内容摘要:科学地理解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从理论上分析研究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模式和制约因素,并且提出在目前形势下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建议,其意义重大和深远。 关键词:中国 城乡融合 城乡一体化 现阶段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模式 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市与乡村之间本来存在的内在联系被人为地割裂,从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所提出的,它主要体现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其基本涵义大致可以包括以

2、下方面:一是城乡经济、社会实行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克服城乡分割、工农分离的格局;二是城乡关系上,既强调乡村服务城市,也强调城市服务农村,使之互相依存、优势互补、互相促进;三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的全方位融合;四是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与一定的行政区域相联系,其战略思想和行动方案通常是针对一座城市和它的郊区。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根据各自不同的具体情况,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较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模式: 以乡镇企业发展带动城乡一体化的苏南模式。苏南是指长江三角洲的苏州、无锡、常州。苏南模式是以乡镇企业为突破点的城乡产业协调互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

3、这里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尤其是苏南的乡镇企业,已成为苏南经济的支柱。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使苏南可以采取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措施,来协调工农关系,稳定农业生产。他们在全区建立了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基地,推动了农业机械化、良种化、水利化和服务社会化,保证了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二元结构,引起了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一大批小城镇脱颖而出,成为联结城乡的枢纽,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质量,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城市化进程。 珠江三角洲“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模式。珠江三角洲城乡一体化,至今大致经过三个阶段:商品农业阶段。重点提高农业劳

4、动生产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农村工业化阶段。其重点是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农村城市化;完善基础设施阶段。其重点是按现代化城市要求,构筑现代化城市的框架。 上海“城乡统筹规划”的城乡一体化模式。上海从1984年开始探索城乡一体化,上海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就是以上海城乡为整体,以提高城乡综合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经济效益为中心,统筹规划城乡建设,合理调整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城乡生产要素配置,促进城乡资源综合开发,加速城乡各项社会事业的共同发展,保证上海城乡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北京“工农协作、城乡结合”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工农协作”是指城乡工业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横向经济联合,通过合资经营、合

5、股经营等形式兴办工农联营企业,逐步形成经济协作网络。城市工业通过各种方式向郊区扩散零部件加工或下放产品,大力开展帮技术、帮管理、帮设备、帮培训的“四帮”活动,使城乡经济呈现出城乡协作、优势互补的局面。 现阶段制约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障碍因素分析 思想观念障碍。长期以来,我国在城乡关系上存在着“重城轻乡”的观念倾向,打破这种观念上的障碍,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思想基础。十六大所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一命题,表明党对城乡统筹发展的认识已达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但由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惯性,在城乡关系上还存在着错误的认识和看法,城乡统筹发展仍然面临极大的观念障碍:一是“重城轻乡”、“重工轻农”观念的不自

6、觉作祟。二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条件不成熟论。三是城乡一体化的自然结果论。一部分人误把城乡一体化发展当作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认为是经济社会发展到成熟阶段的自然结果,而没有正确理解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克服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体制障碍。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主要包括工农产品统销统购制度、人民公社制度和户籍制度,与这三种基本制度相配合的还有排他性的城市就业、福利体制等,从体制、政策和各项管理制度上限制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进入新世纪后,面对着不断加速的市场化进程所带来的巨大冲击,虽然政府对传统的社会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不断的调整

7、,各地也逐步取消了户口的城乡之分,实行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但从根本上看,城乡二元结构还没有根本突破,城乡经济社会的二元管理体制还没有根本破除,还没有建立起与已经变化了的社会经济形势完全相适应的新的管理体制,城乡之间的体制障碍依然严重制约着城乡统筹发展。 人口障碍。消化农民,减少农民数量,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环节。但实际上,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人口问题及其成因要复杂得多,解决起来难度也很大。在我们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以后,在西方发达国家同一历史发展阶段已经基本解决的农村剩余人口问题,仍将伴随着我国今后的工业化进程并成为工业化进一步深化的瓶颈,因此,人口压力将一直困扰着我

8、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我们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其主要构成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素质差、技能低,熟练劳动力严重缺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要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口问题的严重性。 资金障碍。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农村经济增长,必须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差、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的问题。农村的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及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是制约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这与我们的财政体制密不可分。长期以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投入,由公共财政给予保障;而在农村,却依靠基层政府和农民集资来进行。而农民收入水平偏低,自我

9、筹集资金能力差,也无力支持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资金不足,制约了农村社会事业的进步,不利于农民文化程度的提高;资金不足,降低了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使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受到严重制约。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政策措施 牢固树立城乡一体化的科学发展理念。在指导方针上,一是要改变城乡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市民轻农民”的传统观念,确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全局意识,做到城乡发展一盘棋。在基本思路上,要扭转局限在“三农”内部解决“三农”问题的思维惯性,确立通过综合措施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观念。在发展战略上,把长远发展与解决当前问题结合起来。二是不断完善

10、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内涵。把握住“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事业”的核心思想,进一步明晰反哺“三农”的基本思路,加快实施“五个统筹”的步伐,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新局面。在加速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具体方式上,注重社会公平,不仅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要注重和强调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的综合运用,发挥各级政府的行政职能和政策效能,加强对农村发展的宏观调控,特别是强化公共管理的杠杆作用。三是积极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在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中突出体现农业的基础地位,在国民收入分配中适度提高财政支持、补贴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水平与质量。 推进

11、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要求,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一是从法律上赋予农户物权性质的农用土地承包权。给农民50年以上的稳定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允许其自由转让、出租、抵押、入股、继承。二是给农民私有和集体所有的房产颁发房地产权证,允许上市交易和抵押。三是积极推进社区股份使用制,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量化为其成员的股份,明晰集体资产的产权,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在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方面:一是对“公共利益的需要”做出明确的司法解释,坚决杜绝借公共利益为由低价侵占农民耕地;二是对于城市工商企业经营用地等,在确保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通过市场化的方

12、式来解决,而不应再实行国家先征用后转让的办法,以彻底杜绝土地征用过程中的寻租现象;三是充分考虑土地既是农民的生产资料又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的双重功能,大幅度提高国家征地的补偿费、安置费标准,使“失地农民”能够获得第二、第三产业就业和在城镇居住的必要资本,为“失地农民”提供能够参加失业、医疗、养老保险的费用;四是政府通过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或拍卖获得的土地净收益,应按一定的比例返还,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解决“失地农民”的福利;五是在土地征地过程中,政府应给予村集体组织一定比例的非农建设用地,允许其自用或入市交易。 进一步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改革的关键在于消除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产品流通的国家垄断

13、。逐步建立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中转市场、拍卖市场以及期货交易市场。从供应链的角度构建农产品流通平台,通过标准化和信息化来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坚持放开农产品价格和购销的改革方向,不能因为市场上农产品价格的正常波动而影响改革的进程。要针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深层次原因,加快农产品宏观调控体制的改革,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农产品宏观调控机制。建立相对稳定的城乡流通环节和流通渠道,减少不必要的流通环节,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保证城乡物资交流渠道的畅通。 加快城镇化步伐,积极发挥以城带乡的重要作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把相当数量的

14、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和生活。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以科学规划为依据、功能培育为基础、产业发展为支撑,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通盘考虑城乡发展规划,积极发挥城镇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带动作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资源向农村倾斜、城市经济向农村辐射。正确处理城镇化与保护耕地的关系,坚持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充分挖掘城镇现有潜力,发挥规模效益,防止乱占耕地和破坏生态环境。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实行城乡一视同仁的就业政策,坚决取消各类针对进城务工农民的限制性和歧视性规定,认真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特别是最低工资、工伤、失业以及大病医疗统筹等突出问题,保

15、证农民工的劳动权和劳动安全,使他们享有与当地城市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提高地方政府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的决策水平。城乡一体化,既关系到城市,又关系到乡村;既关系到工业,又关系到农业、商业等相关行业。可以说,城乡一体化关系到整个城乡经济结构布局。因此,它对决策者的素质和决策水平,一般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的决策者,不仅要有管理工业或农业,城市或乡村的能力,而且更应具备对整个区域经济的总体管理的能力和对所管辖区域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全面掌握。只有具备较高素质的决策者,才能产生高水平的城乡一体化战略决策。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的决策者,必须从整个区域经济总体出发,对产业发展和城乡发展做出统一领导

16、、统一规划。首先要积极发挥政府在规划指导、政策引导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调节作用。其次要以“乡镇企业向园区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者集中,农民向小城镇集中”为目标,加快城乡经济的联动发展步伐。第三要加快产品多元化和产业多样化步伐,培植企业群落和产业群落。 建立全民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建立全民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最紧迫的任务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这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立法工作。使农村社会保障管理规范化。可以在条件成熟时制定农村社会保障法案,以反映我国农村变革中的现实和复杂情况及其不同于城市的显著特点;二是提高农村养老保障的社会化程度。可以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设置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专门从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存储和管理;三是建立和完善合作医疗制度。 作者简介: 郭爱兰(1964.4-),女,汉族,甘肃皋兰人,大学学历,副教授,学士,主要从事科学社会主义教学研究。 阅读相关报告总结文档:关于现代生产关系若干问题的思考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一致问题分析 我国收入分配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选择 论企业核心价值体系中传统人本思想的观照 商品诗性建构的方法、途径与实现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