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图学A教学大纲_第1页
工程图学A教学大纲_第2页
工程图学A教学大纲_第3页
工程图学A教学大纲_第4页
工程图学A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程图学A?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8297003-04课程名称:工程图学(A)英文名称:Mechanical DrawingA开课学期:1-2学时/学分:110/ 6.5课程类型:学科根底课开课专业:机械类专业本科生选用教材:侯洪生主编?机械工程图学?科学出版社 2022年9月第一版 林玉祥主编?机械工程图学习题集?科学出版社 2022年9月第一版主要参考书:1、焦永和主编?机械制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焦永和主编?机械制图习题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3、孙兰凤主编?工程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4、曾维川主编?工程制图习题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执

2、笔人:侯洪生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工程图学课程是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一门技术根底课,它既有系统的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技术性。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设计制造机器和进行工程建设都离不开工程图样。在使用机器设备时,也要通过阅读图样了解机器的结构和性能。因此,工程图样是人类用来表达和交流设计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是工程界的共同语言。每个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这种语言,否那么就无法从事技术工作。本课程为培养学生的绘图、读图和空间想象能力打下必要的根底。同时,它又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不可缺少的根底知识。二、教学根本要求1学习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的根本理论及其

3、应用;2学习、贯彻制图国家标准和有关的根本规定,培养查阅有关设计资料和标准的能力;3培养绘制徒手绘图、尺规绘图和计算机绘图和阅读机械图样的技能;4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初步能力;5培养零、部件构型表达能力;6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意识、创新能力、设计概念等得以全面提高。此外,还必须重视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三、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绪论0.5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局部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图学开展史和图样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教学内容第一节 图学开展史简介第二节 本课程的作用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第三节 本课程

4、的特点及学习方法考核要求 本局部不作为考核内容。 第一章 制图的根本知识和技能3.5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国家标准的作用,掌握并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根本规定。图幅、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等。 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几何作图方法,做到作图正确、图线清楚、字迹工整、整洁美观。会分析和标注平面图形的尺寸。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的一般规定 一、图纸幅面及格式二、比例三、字体四、图线五、尺寸注法第二节 制图的根本技能一、尺规工具绘图二、徒手绘图第三节 几何作图一、 正多边形画法二、 斜度和锥度三、 椭圆画法四、 圆弧连接第四节 平面图形一

5、、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二、 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三、平面图形的画图步骤四、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考核要求了解:?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根本规定的作用理解:图幅、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等的作用掌握:几何作图方法,做到作图正确、图线清楚、字迹工整、整洁美观。会分析和标注平面图形的尺寸。第二章 投影法与几何元素的投影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投影法的原理、分类,建立正投影的根本概念。掌握平行投影的特性。其中对点的投影规律、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和求倾斜线的实长应重点学习和把握。教学内容 第一节 投影法一、投影法的根本知识二、工程上常用的投影图 第二节 几何元素的投影一、点的投影二、直线的投

6、影三、平面的投影考核要求了解:投影法的原理、分类。理解:正投影的根本概念。掌握:点的投影规律,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和求倾斜线的实长。第三章 几何元素间的相对位置8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全面了解点与直线、点与平面、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掌握在投影图上解决空间几何要素之间定位问题的原理和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 点、直线、平面的附属问题一、属于直线的点二、属于平面的点和直线第二节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一、两直线平行二、两直线相交三、两直线交叉四、两直线垂直第三节 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一、直线与平面平行及两平面平行二、直线与平面相交及两平面相交三、直线与平面

7、垂直及两平面垂直第四节 综合应用考核要求了解:空间各种几何要素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理解:几何要素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投影图上的投影特性。掌握:几何要素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图解、图示方法。第四章 投影变换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投影变换的概念和作用,重点掌握用换面法在投影图上解决点、直线、平面间的定位和度量问题。教学内容第一节 换面法一、换面法的根本概念二、点的投影变换规律三、四个根本问题四、解题举例第二节 旋转法概括了解一、旋转法的根本概念二、点旋转法时的投影变换规律三、 直线和平面的旋转四、四个根本问题考核要求了解:投影变换的概念及其作用。理解:点的投影变换规律。掌握:用

8、换面法解决一般的几何要素间的定位问题。 第五章 曲线和曲面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不作为课堂讲授内容。第六章 根本立体的投影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顺利地从点、线、面的投影过渡到立体的投影。应重点掌握回转曲面立体转向线的投影和作用以及在立体外表上取点、取线的方法。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平面立体的投影及其外表上取点、取线一、棱柱体二、棱锥体 第二节 曲面立体的投影及其外表上取点、取线一、圆柱体二、圆锥体 三、圆球体 四、圆环体考核要求了解:立体的构成方法及分类。理解:围成立体各种外表的投影特性。掌握:在立体外表上取点、取线的方法。第七章 立体外表交线的投影8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

9、的学习,使学生应对平面与立体相交产生的截交线,立体与立体相交产生的相贯线的形状、特性有所了解。掌握求解立体外表交线的方法和步骤,准确绘制交线的投影图。教学内容第一节 平面与立体相交一、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二、平面与曲面立体相交第二节 立体与立体相交一、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交二、曲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交考核要求了解:截交线、相贯线的概念。理解:截交线、相贯线的几何性质。掌握:求截交线、相贯线的方法和步骤,能准确绘制截交线、相贯线的投影图。第八章 组合体8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掌握各种外表邻接关系的画法。学会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进行组合体的画图、读图和尺寸标

10、注。作到视图投影正确、图面整洁、线型清楚;尺寸标注正确、完整、清晰。进一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构型能力。教学内容第一节 组合体的构型一、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和相对位置二、形体分析法第二节 组合体的视图一、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二、三视图视图的画法。第三节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一、根本形体的尺寸标注二、组合体的尺寸标注第四节 读组合体视图一、读图要点二、形体分析法读图三、线面分析法读图 四、读组合体视图综合举例考核要求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的概念。理解:组合体上定型尺寸、定位尺寸、尺寸基准的含义。掌握:能按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根据两个视图补画第三视图。能按“正确、完整、清晰的要求,注全

11、组合体的尺寸。第九章 轴测图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轴测图的形成、画法和应用,熟悉轴测图的投影特点。掌握正等测和斜二测的画图方法。进一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构型能力。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一、轴测投影的根本概念二、轴测投影的分类 第二节 正等轴测图一、正等轴测图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二、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第三节 斜二等轴测图一、斜二等轴测图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二、斜二等轴测图的画法第四节 轴测图的上的尺寸标注第五节 徒手绘制轴测图第六节 轴测图中剖切的画法考核内容了解:轴测图的形成和应用。理解:轴测图的投影特点。掌握:正等轴测图和斜二轴测图的画图方法。第十章 机件的表达

12、方法10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理解和掌握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的画法、规定标注和各种表达方法的应用范围。学会运用常用的简化画法表达机件的结构。进一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多面正投影的能力,为绘制和阅读零件图、装配图打下根底。教学内容 第一节 视图一、根本视图二、向视图三、局部视图四、斜视图 第二节 剖视图一、剖视图的根本概念二、剖视图的画法和标注三、剖视图的分类四、剖切面的分类 第三节 断面图一、断面图的根本概念二、断面图的分类第四节 简化画法及其他规定画法 一、简化画法二、其他规定画法第五节 综合举例第六节 第三角投影法简介考核要求了解:机件的表达方法的种类和作用。

13、理解: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的应用范围。掌握:机件各种表达方法的画法并能按要求画出指定方向和位置的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和局部放大图。第十一章 零件图1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是进入机械工程图的开始,是介绍机械工程常识、培养工程文化素质的实践阶段,为后继装配图的学习奠定根底。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全面了解零件与机器、零件图与装配图之间的关系。掌握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掌握一般零件的零件图画法和阅读。教学内容 第一节 零件的概述 第二节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第三节 零件的构型一、零件功能结构二、零件的工艺结构 第四节 零件的表达方案 一、视图选择的一般原那么 二、典型零件的表达分析第五节

14、 零件图中的尺寸标注一、尺寸基准二、尺寸标注形式三、合理标注尺寸时应注意的事项四、零件标注尺寸举例 第六节 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 一、外表粗糙度二、极限与配合的概念及标注三、形状和位置公差 第七节 零件测绘 一、绘制零件徒手图的要求二、绘制零件徒手图的步骤三、零件尺寸数值的测量方法第八节 读零件图 一、 读零件图的要求 二、 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考核要求了解: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零件图中技术要求的概念和作用。理解:零件功能结构、工艺结构、尺寸基准的概念和作用。掌握:能按要求绘制一般零件的草图、仪器图和利用计算机绘图。能按要求正确标注外表粗糙度、极限偏差、形状和位置公差。第十二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1

15、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和掌握标准件和常用件的作用及有关的根本知识;熟练掌握螺纹紧固件、键、销、轴承在装配图中的画法;理解标准件的规定标记的含义。熟悉直齿圆柱齿轮和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教学内容 第一节 螺纹及螺纹联接一、螺纹二、螺纹紧固件联接 第二节 键、销及滚动轴承一、键与花键联接二、销联接三、滚动轴承 第三节 齿轮一、圆柱齿轮二、直齿圆锥齿轮三、蜗轮蜗杆 第四节 弹簧一、弹簧种类二、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个局部名称三、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和规定标记 四、其他弹簧的示意画法考核要求了解:标准件和常用件的作用及有关的根本知识理解:标准件的规定标记的含义;齿轮模数

16、与轮齿各结构之间的关系掌握:螺纹紧固件、键、销、轴承在装配图中的画法以及直齿圆柱齿轮啮合的画法第十三章 装配图10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装配图的作用和掌握绘制和阅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能够从装配图中拆画零件图。教学内容 第一节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第二节 机器或部件的表达方法一、装配图的规定画法二、装配图的特殊画法 第三节 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一、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二、装配图中的技术要求 第四节 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及明细栏一、零、部件序号二、明细栏 第五节 装配工艺的合理性一、接触面和配合面的结构二、螺纹联结的合理结构 三、密封和防漏结构 四、螺纹紧固件的防松

17、结构 第六节 部件测绘和装配图的画法 一、部件测绘 二、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第七节 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一、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考核要求了解: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理解:装配工艺的合理性掌握:绘制和阅读装配图的方法步骤,能够从装配图中拆画零件图。第十四章 外表展开图和焊接图4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板金件成型过程以及焊接件图示方法和焊缝符号在图样上的标记。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平面立体的外表展开 第二节 可展曲面的展开 第三节 不可展曲面的展开 第四节 应用举例 第五节 焊接件 一、焊接的种类和规定画法 二、焊缝符号考核要求 本章不作为考核内容,

18、只作为绘制工程图样参考。计算机绘图20学时教学内容第一章AutoCAD2021的根本操作2学时 第一节 AutoCAD2021的工作界面一 、初始界面 二 、界面的使用 第二节 AutoCAD 命令输入及中断命令的操作第三节 坐标系及坐标值输入 一 、世界坐标系 二 、用户坐标系 三 、坐标的输入 第四节 对象捕捉自动捕捉和对象捕捉工具条 一、对象捕捉按钮的使用 二、对象捕捉工具条的使用 第五节 二维绘图:直线、圆、矩形 一、直线的绘制 二、圆的绘制 三、矩形的绘制第六节 图形编辑:删除、放弃、重作命令的操作 一、删除命令的操作 二、放弃命令的操作 三、重做命令的操作 第七节 图形文件操作命令

19、 一、 新建命令 二、 保存文件命令保存、另存为 三、 翻开图形文件命令 第八节 综合演示教学内容第二章 绘图环境设置、目标选择、绘图与编2学时 第一节 设置绘图单位第二节 设置绘图界限第三节 图层的设置和管理一、 图层的作用与特点二、 设置图层和管理图层第四节 目标选择第五节 二维绘图命令一、圆弧命令二、椭圆命令三、圆环命令 第六节 图形编辑命令一、偏移命令二、修剪命令三、延伸命令 第七节 综合演示 教学内容第三章 图形显示控制、文字输入、图形编辑2学时第一节 图形显示控制一、 显示控制命令二、 重画与重生成第二节 字体设置与文字输入一、字体样式设置的操作二、文字输入的操作第三节 图形编辑:

20、复制、旋转、移动一、复制命令二、旋转命令三、移动命令第四节 综合演示教学内容第四章夹点功能、目标查询、绘图与编辑2学时第一节 夹点的功能与使用 一、夹点的功能 二、夹点的使用第二节 目标查询 一、距离查询 二、面积查询第三节 二维绘图一、多线及多段线 二、多线的绘制 三、多段线的绘制 第四节 图形编辑命令 一、比例缩放命令二、镜象命令 三、 阵列命令第五节 综合演示教学内容第五章 辅助绘图工具及绘图与编辑2学时第一节 辅助绘图工具一、 捕捉和栅格二、 极轴和追踪三、 自动对象捕捉四、 正交功能利用正交,只输入长度即可第二节 二维绘图命令一、 射线的绘制二、 构造线的绘制第三节 图形编辑命令一、

21、 双点打断命令二、 单点打断命令三、 拉伸命令四、 加长命令第四节 综合演示教学内容第六章 特性修改及绘图与编辑2学时 第一节 特性的修改 一、利用特性对话框查看和更改对象特性 二、利用“特性匹配修改特性 第二节 二维绘图命令一、 样条曲线的绘制二、 图案填充 第三节 图形编辑命令一、 倒 角二、 倒圆角第四节 综合演示教学内容第七章标注样式的设置与尺寸标注4学时第一节 设置符合国家标准的标注样式 一、 翻开标注样式管理器的方法 二、 新建标注样式对话框的设置 第二节 创立尺寸替换样式一、 创立角度尺寸替换样式二、 创立“前缀的尺寸替换样式三、 创立“公差标注的尺寸替换样式第三节 尺寸标注命令一、 尺寸标注类型第四节 尺寸编辑命令 一、 编辑标注 二、 编辑标注文字 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