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测量系统设计_第1页
光电测量系统设计_第2页
光电测量系统设计_第3页
光电测量系统设计_第4页
光电测量系统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光电测量系统设计光电测量系统设计-基于干涉方法测量压电陶瓷微小伸长量基于干涉方法测量压电陶瓷微小伸长量指导老师:指导老师:朱海东朱海东 樊敏樊敏姓名:姓名:陈权陈权学号:学号:20130310532013031053班班级级 :电科电科 132132 班班时间:时间:20162016 年年 1111 月月 7 7 日日摘摘 要要本次实验为光电测量系统设计,从而测量压电陶瓷由于加热而产生的微小形变量,故需要掌握干涉和衍射的基本原理和产生条件,结合相关仪器软件完成对光电探测器的设计。首先是对通过杨氏双缝干涉,夫琅禾费衍射,PSD 微小位移测量实验对理论知识的补充和了解,并对测量系统的搭建有一个大概

2、的构思。然后在机房通过仿真软件 ZMAX 完成扩束准直系统的设计,ZW CAD 绘制出探测器的光学结构(探头主体、底座、支杆等) ;最后,进行了光纤端面处理和光纤传感综合实验。关键词关键词:光电测量系统;干涉;衍射;探测器;光纤实验目目 录录论文总页数:11 页1. 简介.11.1. 实验目的及内容.12. 干涉及衍射原理.12.1. 干涉.12.1.1. 干涉原理.12.1.2. 干涉条件.22.1.3. 实现光束干涉的基本方法.22.2. 衍射.22.2.1. 衍射原理.22.2.2. 衍射分类.23. 干涉仪.24. 整体结构.35. 上机.45.1. ZMAX 仿真设计 .45.1.1

3、. 单透镜.45.1.2. 双透镜.55.1.3. 扩束准直系统.65.2. 探测器设计.76. 总结.106.1. 实验结果及分析.106.2. 问题分析.106.3. 实验改进.11结 语.11参考文献.11第 0 页 共 11 页1.1.简介简介1.1.实验目的及内容实验目的及内容1、基于光的干涉、衍射原理,理解干涉、衍射测量法的原理及方法,了解各部分的作用并能综合运用; 2、了解探测器的设计原理及探测器的分类,综合应用所学的光学知识,利用干涉测量法测量压电陶瓷的微小伸长量;3、通过相关实验仪器和软件的操作完成对光电探头的设计;2.2.干涉及衍射原理干涉及衍射原理2.1.干涉干涉2.1.

4、1.干涉原理干涉原理只有两列光波的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振动方向一致的相干光源,才能产生光的干涉。由两个普通独立光源发出的光,不可能具有相同的频率,更不可能存在固定的相差,因此,不能产生干涉现象。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在空间相遇时,在重叠区内形成稳定的强弱强度分布的现象。例如,两列单色线偏振光)cos(0111011rktEE)(cos0222022rktEE在空间点相遇,它们的振动方向间夹角为,则在点处得总光强为ppcoscos22121IIIII12212III式中,是二光束的光强,是两光束的相位差,且有1I2Itrkrk02012221coscos2112III由此可见,两光束叠加后的

5、总强度并不等于这两列波的强度和,而是多了一项交叉项,它反映了这两束光的干涉效应,通常称为干涉项。干涉现象就12I是指这两束光在重叠区内形成的稳定的光强分布。所谓稳定,就是用肉眼或记录仪器能观察到或者记录到条纹分布,即在一定时间内存在着相对稳定的条纹第 1 页 共 11 页分布。显然,如果干涉项远小于两光束中较小一个,就不容易观察到干涉现12I象,如果两光束的相位差随时间变化,是光强度条纹图样产生移动,且当条纹移动的速度快到肉眼或记录仪器不能分辨出条纹图样时,就观察不到干涉现象了。2.1.2.干涉条件干涉条件(1)两束光的频率应当相同 (2)两束光在相遇处的振动方向应当相同 (3)两束光在相遇处

6、应有固定不变的相位差2.1.3.实现光束干涉的基本方法实现光束干涉的基本方法(1)分波面法:将一个波列的波面分成两部分或几部分,由这一部分发出的波再相遇时,必然会产生干涉现象。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就是应用的这种原理。 (2)分振幅法:利用透明薄板的第一、二表面对入射光的依次反射,将入射光的振幅分解成若干部分,当这些部分的光波相遇时就产生干涉。这是一种很常见的获得相干光、产生干涉的方法。2.2.衍射衍射2.2.1.衍射原理衍射原理光波遇到障碍物以后或多或少的偏离几何光学传播定律的现象。光在传播路径中,遇到不透明或透明的障碍物或者小孔(窄缝) ,绕过障碍物,产生偏离直线传播的现象称为光的衍射。衍射时产

7、生的明暗条纹或光环。2.2.2.衍射分类衍射分类衍射现象一般分两类:菲涅尔衍射和夫琅和费衍射。其中夫琅和费衍射是指光源和观察者屏离开衍射物体都为无穷远时的衍射。但因为实际做不到无穷远,所以一般要求满足光源和观察屏离开衍射物体之间的距离都远大于S就能观察到夫琅和费衍射现象。其中为衍射物体的孔径,为光源/2aa的波长。第 2 页 共 11 页3.3.干涉仪干涉仪图 1上图是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示意图。图中 M1 和 M2 是在相互垂直的两臂上放置的两个平面反射镜,其中 M2 是固定的;M1 由精密丝杆控制,可沿臂轴前、后移动,移动的距离由刻度转盘(由粗读和细读 2 组刻度盘组合而成)读出。在两臂轴

8、线相交处,有一与两轴成 45角的平行平面玻璃板 G1,它的第二个平面上镀有半透(半反射)的银膜,以便将入 G2 也是平行平面玻璃板,与 G1 平行放置,厚度和折射率均与 G1 相同。 由于它补偿了光线和因穿越 G1 次数不同而产生的光程差,故称为补偿板。从扩展光源 S 射来的光在 G1 处分成两部分,反射光经 G1 反射后向着 M1 前进,透射光透过 G1 向着 M2 前进,这两束光分别在 M1、M2 上反射后逆着各自的入射方向返回,最后都达到 E 处。因为这两束光是相干光,因而在 E 处的观察者就能够看到干涉条纹。由 M1 反射回来的光波在分光板 G1 的第二面上反射时,如同平面镜反射一样,

9、使 M1 在 M2 附近形成 M1 的虚像 M2,因而光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中自 M1 和M2 的反射相当于自 M1 和 M2的反射。由此可见,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中所产生的干涉与空气薄膜所产生的干涉是等效的。当 M1 和 M2平行时(此时 M1 和 M2严格互相垂直),将观察到环形的等倾干涉条纹。一般情况下,M1 和 M2 形成一空气劈尖,因此将观察到近似平行的等厚干涉条纹。第 3 页 共 11 页4.4.整体结构整体结构图 2如原理图所示,He-Ne 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过聚焦、扩束、准直后得到一束平行光,平行光入射到半反镜上分成两束光,一束为参考光束,一束为测量光。两束光分别经过与回到,并在处发生

10、干涉。其干涉条纹被聚光后被光电器件接收,形成脉冲1M2MGG信号。反射镜的位置移动量的模拟信息载于脉冲信号中。全反射固定,而全反射镜2M1M与钢丝紧密接触,这样就可以根据的移动量与被测钢丝长度增长量的线性关系可2M2M以测量钢丝的微小增长量。参考光束和和测量光束的光程不相等。当光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即时,两束光波的相位相同,光强度最大,在上出现.)3 , 2 , 1 , 0( kk3M亮条纹,光电接收器得到经聚光后的亮度信号;当光程差时,两束光波)(2/1k的相位差为,光强度为零,在上出现暗条纹,光电接收器上无光信号入射,输出信3M号为零。这样,当可动反射镜因为钢丝受热增长而移动时,在上将出现

11、亮暗交替2M3M的干涉条纹。其光强度的变化规律为,式中,为平均光)/2cos(IOVOVVKIIIOVI强度,为干涉条纹的对比度。从上式可知,光程差每变化波长时,干涉条纹暗亮变IK化一次;干涉条纹变化次,则光程差。对于图 1 所示结构,光程差是动镜nn位移量的 2 倍。因此,被测位移量。2ML2/nL 第 4 页 共 11 页5.5.上机上机5.1.ZMAX 仿真设计仿真设计通过对单透镜,双透镜的光路仿真设计,学会对扩束准直系统的仿真设计。5.1.1.单透镜单透镜图 3图 45.1.2.双透镜双透镜图 5第 5 页 共 11 页图 65.1.3.扩束准直系统扩束准直系统图 7第 6 页 共 1

12、1 页5.2.探测器设计探测器设计图 8 探头主体图 9 探头后盖第 7 页 共 11 页图 10 玻璃窗口压片图 11 硅光压圈帽图 12 底座第 8 页 共 11 页图 13 硅光螺旋柱图 14 锁紧螺纹第 9 页 共 11 页图 15 外支柱图 16 小支杆6.6.总结总结6.1.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结果及分析1.干涉/衍射实验利用双缝干涉,单缝衍射验证了条纹间距公式的正确性,并了解干涉仪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误差分析:测量工具(直尺)精度不够,读数有误;明暗条纹不够明显等。3.PSD 位移传感实验验证了位移与电压的关系。4.光纤端面处理掌握了对光纤端口的处理方法:使用米勒钳、或者燃烧,氢

13、氟酸溶液腐蚀等方式,剥离保护层,再将光纤表面处理平整;了解了判断其好坏的标准:利第 10 页 共 11 页用显微镜观察光纤表面是否平整,端口(旋转一周)是否整齐。6.2.问题分析问题分析1.干涉条纹间隔对测量的影响由于条纹之间的偏差所表示的波面偏差为:W=(h/H)(/n)式中,H 是最适合条纹间隔,n 是干涉仪的通道数。条纹之间的间隔变化 H,会影响波面偏差。2.激光干涉测量误差1)系统误差:主要指受到激光干涉测量方法及测量系统元部件制造精度的限制。2)环境误差:干涉仪工作过程中,环境的波动(空气温度、压力及相对湿度的变化)引起空气折射率的变化,由此导致的误差。3)人为误差:人眼读数,记录数据错误,测量方法的错误等所造成的误差。6.3.实验改进实验改进1.添加防震系统若实验台有振动,则它将影响干涉图案,实验设计应设计防震系统。2.减弱对流空气的流动,细小的微风也会对条纹产生影响,使干涉图案出现飘移或颤动。3.抑制反射镜的移动绝大部分发生在反射镜可移动范围的两端。结结 语语通过次光电测量系统设计,对干涉及衍射的原理和产生条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整个测量系统的搭建,还有途中遇到的问题都有大概的解决方案。在机房对仿真软件 ZMAX 和 ZW CAD 制图软件都有一定的学习和运用。最后在实践操作中学习了对光纤的处理,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