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逆境生理复习题参考答案教学文案_第1页
植物的逆境生理复习题参考答案教学文案_第2页
植物的逆境生理复习题参考答案教学文案_第3页
植物的逆境生理复习题参考答案教学文案_第4页
植物的逆境生理复习题参考答案教学文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植物的逆境生理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逆境(environmental stress):又称胁迫(stress)。系指对植物生存和生长 不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如低温、高温、干旱、涝害、病虫害、有毒气体等。2、抗逆性(stress resistance):植物对逆境的抵抗和忍耐能力,简称为抗性。 抗性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3、抗性锻炼(hardiness hardening):在生活周期中,植物的抗逆遗传特性需 要特定环境因子的诱导才能表现出来,这种诱导过程称为抗性锻炼,例如抗寒锻炼、抗旱锻炼。4、抗寒锻炼(cold resistance harden

2、ing):植物在冬季来临之前, 随着气温 的降低,体内发生了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 抗寒能力逐渐增强,这种 抗寒能力逐渐提高的过程称为抗寒锻炼。5、抗旱锻炼(drought resistance hardening ):在种子萌发期或幼苗期进 行适度的干旱处理,使植物的生理代谢上发生相应的变化, 从而增强对干旱的抵 抗能力,这个过程称为抗旱锻炼。6、交叉适应(crossadaptation):植物经历了某种逆境后,能提高对另一些逆境的抵抗能力,这种对不同逆境间的相互适应作用,称为交叉适应。7、避逆性(stress avoidance ):植物通过设置物理屏障或某些特殊的代谢反 应和生长

3、发育变化,从而避免或减小逆境对植物组织施加的影响,使其仍保持较正常的生理活动,这种抵抗称为避逆性。8、耐逆性(stresstolerance):又称逆境忍耐。植物组织虽然经受逆境的影响,但可通过代谢反应阻止、降低或者修复由逆境造成的损伤,从而保持其生存能力, 这种抵抗称为耐逆性。9、逆境逃避(stress escape):指植物通过生育期的调整避开逆境,例如沙漠 中的一些植物在雨季里快速生长,完成生活史,自身并不经历逆境。10、渗透调节(osmotic adjustment.) :植物细胞通过主动增加溶质降低渗透势,增强吸水和保水能力,以维持正常细胞膨压的作用。11、寒害(cold injur

4、y):低温导致的植物受伤或死亡。12、冻害(feezing injury):温度下降到零度以下,植物体内发生冰冻,因而 受伤甚至死亡,这种现象称为冻害。13、冷害(cillinginjury):零度以上低温,虽无结冰现象,但能引起喜温植物的生理障碍,使植物受伤甚至死亡,这种现象叫冷害。14、涝害(floodinjury) : 土壤水分过多对植物产生的伤害。15、植保素(phytoalexin):是寄主被病原菌侵入后产生的一类对病菌有毒的物 质。16、抗病性(disease resistance):植物对病原微生物侵染的抵抗能力。17、活性氧(activeoxygen):是性质活泼、氧化能力很强

5、的含氧物质的总称。包括含氧的自由基、过氧化氢、单线态分子氧等。18、生物自由基(biological free radical):泛指生物体自身代谢产生的带 有未配对电子的基团或分子,包括含氧自由基和非含氧自由基。它们的化学性质 极其活泼,不稳定的。19、逆境蛋白(stressproteins):由逆境因素如干旱、水涝、高温、低温、病虫害、有毒气体和紫外线等诱导植物体内形成的新蛋白质(酶)。20、大气干旱(atmosphere drought):空气极度干燥,相对湿度极低,根系吸 水赶不上蒸腾失水,因而发生水分亏缺现象。21、土壤干旱(soil drought):因土壤中缺少可利用的水,导致植

6、物体内水分 亏缺发生永久萎焉的现象。22、干旱(drought)与生理干旱(physiological drought):过度水分亏缺的现 象称为干旱。由于土壤中盐分过多,引起土壤水势降低,使植物根系吸收水分困 难,甚至发生体内水分外渗的受旱现象,叫生理干旱。寒害也能引起植物产生生 理干旱现象。二、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1、CAT 一过氧化氢酶;2、MDA 一丙二醛;3、O-.2 一超氧自由基;4、1O2 一 单线态氧;5、*OH 羟基自由基;6、POD 过氧化物酶;7、P-蛋白质 自由基;8、RO烷氧自由基;9、UFAI 一不饱和脂肪酸指数;10、RuFA 一 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1、SOD

7、 超氧物歧化酶;12、ROO* 脂质过氧化物; 13、HSPs 一热击蛋白;14、PRs 一病程相关蛋白;15、HF 一氟化氢 。 三、填空题1、双硫键,凝聚;2、膜相的改变,由于膜损伤而引起代谢紊乱导致死亡;3、孕穗期,灌浆至乳熟末期;4、硫化物,氟化物,氯化物,氮氧化合物,粉尘, 带有各种金属元素的气体;5、降低;6、强;7、多;8、无机离子,可溶性糖, 脯氨酸,甜菜碱等;9、少;10、慢;11、慢;12、脱落酸;13、高;14、冻害, 冷害,15、机械损伤,16、正比例,17、大气,土壤;18、糖;19、暂时萎焉; 20、弱;21、强;22、HF; 23、超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单线态氧

8、,过氧化氢, 脂质过氧化物;24、强;25、水,大气。四、是非判断与改正1、,; 2、3、X (过度脱水);4、X (零度以上低温时);5、6、X (速 度减慢);7、V; 8、X (耐热性强);9、V; 10、X (下降);11、,; 12、V; 13、14、X (酚、鼠、铭、神、汞);15、16、X (对某一污染物极敏 感的植物)。五、简答题.1、膜脂与植物的抗冷性有何关系?答:一般生物膜脂呈液晶态,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膜脂由液晶态变为凝胶 态,从而导致原生质停止流动,透性加大。膜脂碳链越长,固化温度越高,碳链 长度相同时,不饱和键数越多,固化温度越低。即不饱和脂肪酸越多植物的抗冷 性

9、就越强。2、在逆境中,植物体内累积脯氨酸有什么作用 ?答:脯氨酸在逆境中的作用有两点:(1)作为渗透调节物质。适合于用来保持原 生质与环境的渗透平衡。防止水分散失。(2)保持膜结构的完整性。因为脯氨酸 与蛋白质相互作用,能增加蛋白质的可溶性和减少可溶性蛋白的沉淀,增强蛋白质和蛋白质间的水合作用。3、BA提高植物抗逆性的原因是什么?答:原因有四点:(1)可能减少膜的伤害;(2)减少自由基对膜的破坏。(3)改变 体内代谢。(4)减少水分丧失,提高抗旱、抗冷、抗寒和抗盐的能力。4、物组织的伤害大致分为几个步骤?答: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膜相的改变。在低温时膜从液晶态转变为凝胶态, 膜收缩,出现裂缝或

10、通道,使膜的透性增加。第二步,是由于膜损伤而引起代谢紊乱导致死亡。结合在膜上的酶系统受到破坏。同时结合在膜上的酶系统与膜外 游离酶系统之间丧失固有的平衡,导致代谢紊乱。5、出植物体内能消除自由基的抗氧化物质与抗氧化酶类。答:抗氧化物质有:锌、硒、硫氢基化合物(如谷胱甘肽、半胱氨酸等)、Cytf、 PG类胡萝卜素、维生素 A、维生素C、维生素E、辅酶A、辅酶Q甘露醇、山 梨醇等。抗氧化酶类有:超氧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谷胱甘肽还原酶等。6、冷害过程中,植物体内发生了哪些生理生化变化 ?答:(1)原生质流动减慢或停止。对冷害敏感的植物如番茄、西瓜等在 10C下1

11、分钟,原生质流动很缓慢或完全停止。(2)水分平衡失调。秧苗受到冷害后,吸水跟不上蒸腾,叶尖、叶片会萎焉、干 枯。 光合速率减弱。低温影响叶绿素合成和与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活性, 加上阴雨, 光照不足,光合作用产物形成少,导致减产。(4)呼吸速率大起大落。冷害初期呼吸速度加快,随着低温加剧或时间延长,至 病症出现时,呼吸更强,以后迅速下降。7、提高作物抗旱性的途径是什么?答:(1)根据作物抗旱特征(根系发达,根/冠比大等),可以选择不同抗旱性的 作物品种,或作为抗旱育种的亲本,加速抗旱育种。(2)提高作物抗旱性的生理措施,例如:抗旱锻炼、蹲苗、合理施用磷肥、钾肥均能提高作物抗旱性;氮肥过多、过少抗旱

12、性差,所以要适量;硼在抗旱中的作 用与钾类似。施用生长延缓剂,如矮壮素等。8、SO2fe害植物的原因是什么?答:SO2通过气孔进入叶内,溶化浸润于细胞壁的水分中成为重亚硫酸离子(HSO-3)和亚硫酸离子(SO-3),并产生氢离子,这三种离子会伤害植物细胞。H+降低细胞的pH值,干扰代谢过程,SO-3和HSO-3直接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酶 失活。间接影响是因产生更多的自由基(如O2, *OH等),伤害细胞,比直接 影响更大。9、作物适应干旱的形态和生理特征有哪些 ?答:形态特征:根系发达而深扎,根冠比大,叶片细胞小,叶脉致密,单位面积 气孔数目多。生理特征:细胞液的渗透势低,在缺水情况下气孔关闭

13、较晚,光合作用不立即停 止,酶的合成活动仍占优势。10、植物在环境保护中有什么作用?答:(1)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可以维持大 气中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2)植物可以吸收环境中的污染物,并加以分解。如垂柳吸收SO2和氟化物的能力都较强。植物吸收污染物后,有的分解成营养物质、有的形成络合物,从而降 低了毒性。(3)抑制藻类生长。水域中藻类繁生污染水源。如在水中种植水的产就可抑制藻 类生长,净化水质。(4)植物叶片表面的绒毛、皱纹及分泌物等可以阻挡、吸附或粘着粉尘。(5)植物对某些污染物的高度敏感性,可以用作环境监测或生物报警,如唐昌蒲 对氟化氢非常敏感,可以监测大气

14、中氟化氢的浓度变化。六、论述题1、03对植物的伤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植物受O3伤害的症状:一般出现在成熟的叶片上,它对植物伤害主要表现 在:(1)破坏质膜。O3能氧化质膜的组成成分如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等,破坏质膜,使细胞内含物外渗。(2)破坏细胞正常的氧化还原过程。由于 O3氧化 SH基为一S S一键,破坏了以SH基为活性基的酶(如多种脱氢酶)的活性,从而 导致细胞内正常的氧化还原过程受扰,影响各种代谢过程。(3) O3破坏叶绿素的合成,使光合速率降低。(4)改变呼吸途径。O3不只抑制氧化磷酸化水平, 同时还抑制糖酵解,促进戊糖磷酸途径。2、对植物代谢有何影响?答:(1)逆境导致水分胁

15、迫,细胞脱水,膜系统受害,透性加大。(2)光合速率下降,同化产物减少,缺水引起气孔关闭,叶绿体受损伤,RuBPC 等失活或变性。(3)冰冻、高温、淹水时、呼吸速率逐渐下降,冷害、干旱胁迫时,呼吸先升后 降,感病时呼吸显著升高。(4)逆境导致糖类和蛋白质转变成可溶性化合物,性上升有关。(5)组织内脱落酸含量迅速升高。3、病害对植物生理生化有何影响?作物抗病的生理基础如何?答:病害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如下:(1)水分平衡失调,许多植物感病后发生 萎焉或猝倒。(2)呼吸作用加强。染病组织一般比健康组织的呼吸速率可增加许 多倍,且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大部分能量以热能形式释放出去,所以染病组织的 温度大大

16、升高。(3)光合作用下降。染病后,叶绿体破坏,叶绿素含量减少,光 合速率显著下降。(4)生长改变。有些植物染病后由于IAA、GA增加,引起植物 徒长,偏上生长,形成肿瘤等。作物抗病的生理基础是:(1)加强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可以分解毒素,促进伤口愈合,抑制病菌水解酶活性。(2)植物染病后产生过敏 性组织坏死,使有些只能寄生于活细胞的病原菌死亡。(3)产生抑制物质。如马铃薯植株产生绿原酸,可以防止黑疤病菌的感染,亚麻的根分泌一种含氟化物的 物质,抑制微生物的呼吸。(4)作物还具有免疫反应。即在病菌侵入时,体内产 生某种对病原菌有毒的化合物(多为酚类化合物)防止病菌侵染。

17、止匕外,作物体内 还含有一些化学物质,如生物碱、单宁、苦杏仁甘等,对侵入的病菌有毒杀作用 或防御反应,能减轻病害。4、什么叫植物的交叉适应?它具有什么特点?答:植物和动物一样,在经历了某种逆境之后能提高对另一些逆境的抵抗能力, 这种对于不良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作用,称为交叉适应。具特点如下:(1)在干旱、盐渍等多中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的脱落酸、乙烯等植物激素含量 都有增加,从而可以提高植物对多种逆境的抵抗能力。(2)植物在遭受多种逆境胁迫下,会同时有多种保护酶参与作用,如超氧化物歧 化酶(SOD卜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谷胱 甘肽还原酶等。(3)植物在一种

18、逆境下可以产生多种逆境蛋白,而在多种逆境下则又可以产生类似的逆境蛋白。如在高温、干旱、盐渍等胁迫下都能诱导热激蛋白的合成。(4)在多种逆境条件下,植物都会积累脯氨酸、甜菜碱等渗透调节物质,通过渗 透调节作用来提高自身对逆境的抵抗力。干旱、盐处理可提高水稻的抗冷性,就是植物发生交叉适应反应的例证。5、环境污染中的“五毒”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危害植物的?答:通常讲环境污染中的五毒是指酚、氟、汞、络、神。其中,酚会损害细胞质 膜,破坏膜的选择透性,影响植物对水分、矿质元素的吸收和代谢,导致根腐烂、 叶片发黄,生长受阻。氟化物会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的活性, 呼吸作用受阻,植株生长不良,分奠少,植株矮小,甚至停止生长。铭会导致水 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