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论汉语中的敬称的文献综述学生:周柳柳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指导教师:谢荣娥长江大学文学院中国是礼仪之邦,重礼是中华民族延续了几千年的优良传统,而且咱们将继 续把中国的礼仪文化发扬光大。何为“礼”,礼记曲礼上云:“夫礼者,自 即而尊人。”确实是说在交际中,要用谦卑的词语来指称自己或与之相关的人和事 用尊重的词语来指称对方或他人及与之相关的人和事。这确实是咱们所说的谦词 和敬词。敬称和谦称出此刻中国是有它存在的道理的, 王珏曾经在古汉语委婉 语的品级色彩指出缘故如下:“第一,中国古代是一个品级森严的社会,皇权 尤其至高无止。第二,古汉语委碗语既可通过自身显示交际者的社会千级;又可通过它利用中的不对称现
2、象显示交际者的社会品级。 第三,古汉语委婉语既在修 辞止显示着交际两边的不同语言品级;又在交往中显示着交际者的社会品级。” 【1】一、关于经常使用敬称词的研究。敬称都是用来称号他人,因此敬称是没有第一人称的,一些学者曾就此问题 进行了研究,具体如下:一、关于“您”、“您们”等第二人称。“您”字作为敬称并非在有了语言之初就显现了, 它是随着时期的进展,封 建品级制度的日趋森严而慢慢显现的。 关于第二人称代词敬称形式“您”的来源 有两种意见,其一是黄晓雪在敬称形式“您”的来源中提到:“(一)王力先生以为是从近代汉语(金元时期)的恁、您进展而来;(二)吕叔湘先生以为您是你老(=你老人家)的合音,是你
3、老脱落了 老字元音, 只剩下1 而汉语没有'-1就转成发音部位相同的-n'。"张巨龄在从“您”字敬称起于何时说开去指出:“吕叔湘先生早在60连年前就已撰文做过 详尽的分析。他指出,金元时期的您作为敬称利用,有五种情形:一是父 与子语,如知远闻言,只见眼泪汪汪向承义道:您不须去,您假设去时,两 个舅舅必用计谋陷害(见五代史平话);二是翁与媳语,如惹大个东 大岳耶耶,它闲管您肚皮里娃娃(见元杂剧);三是夫与妻语,如喜色 满腮,知远从头一一开解:您儿见在,三娘且请放怀(见刘知远传诸宫 调);四是与使女语,如张生闻语速开门,连问:管是恁姐姐使来眇(见董解元西厢记);五是与仇敌
4、语,如指彦威:听吾语存仁义交 您归去即由上可见,“您”字作为敬称始于金元时期。您”是第二人称代词,表尊称或敬称,这在现代汉语语法学界已取得共识。 但在它的复数形式问题上却不合专门大,没有得出一个一起的结论。关于“您”的复数形式问题,众口纷纭,纵观各家之言,武金锋在其文章“您” 的复数形式研究机述中归纳了一下,要紧有以下四点:”(1)以为您只用于单数,没有复数形式。(2)以为您既可用于单数,又可用于复数,即单复数合二为一。(3)以为您在口语里没有复数形式,您们一词只在书面语中显现。(4)以为您的复数形式确实是您们,不论口语仍是书面语。关于第 二人称的复数形式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定论, 可是关于“您们
5、” 一词作为第二人称 的复数形式一直没有取得普遍的确信,因为在咱们日常的口语和书面语中并非适 应利用“您们”。因此第二人称的复数形式没有确信的说法。二、关于第三人称的敬称形式。第三人称的敬称比起第二人称来讲要丰硕很多, 而且在中国的语言文化中能 够很明确的通过听他人的称号语而得出对华人之间的身份、年龄等信息,这也正是汉语博大精深之所在。敬称是表示恭顺、尊重的称呼,完全符合顾曰国依照中国传统文化提出的 “贬己尊人”原那么中的“尊人”。“抬”和“尊”指谓听者或与听者有关联的事 物。具体有如下观点:(1)令关于“令”字,张广飞在尊称和谦称一文中指出:在第三人称中称号他 人时大多会用到“令”那个词。令
6、尊、令严是对他人父亲的尊称;令堂、令慈是 对他人毋亲的尊称;令正是对他人妻子的尊称;令兄、令弟、令姐是对他人兄弟 姐;令郎、令爱是对他人儿子女儿的尊称。“令”字是对他人亲属称呼的一个敬 词。对他人的亲属称呼上加上“令”字后,“令”之前就不能再加“你或您”字。 如:“你令郎”、“你令正”都不能够。在他人眼前谈起自己的亲属,也不能加“令” 字。同时吴小如在“家”“令”“舍”及其他这篇文章中写到:称号对方的 亲属,一样都用“令”字打头。如称对方的父亲为“令尊”(对自己的父亲也可称“家严”,死那么称“先严”),称对方的母亲为“令堂”(对自己的母亲也可 称“家慈”,死那么称“先慈”),和令兄、令姐、令叔
7、父、令姑母等。至于对方 其他的人,咱们一样不予区分是不是健在仍是已故,因此“令先”的说法似 乎不宜类推,至少我没有听过“令先堂” “令先弟”如此的称号。I。郭灿金、张 召鹏以为:“先”是指已经归天的人。“先母” 一样出此刻社交场合,是对他人讲 到自己已谢世的母亲时所用的敬词,即“我的已经逝世的母亲”,因此,“先母”必需是第一人称用语。这三个条件同时具有才能够利用那个词语。 不论出于何等 敬重的心情,称号他人归天的母亲都是不能利用“先母”那个称号的。“先父”的利用与此相同。对此不可不慎。(2)尊关于“尊”字,李亮在从古汉语敬谦称解读礼貌原那么这篇文章中归纳 了 “尊”的用法:“尊”有尊贵、高贵之
8、义,用在相关的词前敬称听者或与听者相 关的人或事。尊间、尊嫂、尊阁、尊正、尊夫人都是敬称对方的妻子;尊称听者的意见为尊命;尊仪、尊颜敬称听者的仪容等。 电(3)贵关于“贵”字,李亮在从古汉语敬谦称解读礼貌原那么中对其做出如下 说明:“贵”有尊贵之义,用在相关的词前敬称听者或与听者有关的事。 (4)高关于“高”字,李亮在从古汉语敬谦称解读礼貌原那么对“高”字做出 了说明:用于称号听者的事物。称听者的观点为高见;称老人的年龄为高龄或高 寿吗(5)老晋家泉在其文章汉语中的敬称“X老” “X X老”中就那个问题做出了精 准的论述:由于中国人有姓出名还有字或号,因此“ X老”或“XX老”的称号也就有了
9、不同的方式。学者们一样以为是:、姓+老。例如张寿康文章丛谈中举了如此一个例子:今年秋季,我 去拜望叶圣陶先生,同叶老谈起记金华的两个岩洞的写作。叶老着重谈了写 景状物的文字,要重视“拿起笔来之前”的工作。1111、姓十名的第一字+老。二、姓十名的第一字+老。例如修辞学习中有如此一个例子:陈望老指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12】如此尊以上两例把陈望道、叶圣陶的姓和名的第一个字掏出,再称“老” 称,应用的范围较小,也适用于德高望重的少数人。、姓十字或号的第一字+老。例如周恩来选集下卷中的一个例子:在 咱们那个地址有不一样第的人,沈衡老是进士公,黄任老是举人公,董老是秀才 公,还有翰林公。
10、“3】、名的第一字十老。晋家泉汉语中的敬称“X老” “X X老”中举出如 此一个例子:望老在发凡中运用马列主义的观点、辨证唯物主义的方式,指 导学术研究,在我国也是个先行者。1141(6)玉“玉”是品行高贵的象征,前人对“玉”的评判一贯是很高的。而以玉称人, 那么是古代汉语中别具一格尊称。尊称与谦称中就以玉称人做出了一个简单 的归纳:对他人尊称的词语中,经常使用的还有“玉”字。如玉体,躯体;面貌; 玉度,仪态风度;玉音,言词;玉礼,书信;玉照,照片;玉昆金友,兄弟。115:而萧世民、康旭平那么专门写了一篇名叫以玉称人 :古代社交中别具一格的尊 称的文章,讨论了关于以玉称人的几种说法,具体内容如
11、下:尊称他人的体 貌。尊称他人容颜为“玉体、玉面、玉山、玉容、玉貌等。尊称他人的言语、 声音、德操、行为。这种称号有:“玉声、玉音、玉趾、玉润、玉德、玉温、玉 性,等。尊称他人之子、女、兄弟、眷属。称他人之子为“玉麒麟”。称他人之女为“玉女”。称他人兄弟为“玉季”(金昆玉季)或“昆玉”(玉昆金友)。 对他人书信文字、诗文的敬称。玉札一书信。玉文、玉字一文字。1161(7) “下”字称呼薛吉辰有一篇叫做礼仪中的“下,字称呼的文章对那个问题做出了详 尽的讲解:陛下。陛下指宫殿、厅堂的台阶,陛下也确实是阶下。古代天子坐于宫殿 之内,有武士手执兵器排列在台阶双侧捍卫、大臣奏事或与天子对话,不敢直呼 天
12、子之名,就自称“陛下者”,意思是台阶下的人。后来,“陛下”,就成为对皇 帝的尊称。从秦朝开始,专称天子为陛下。殿下。原意是殿阶下,从汉代以来,通称诸侯为殿下。唐朝初期规定,百官 给皇太后、太后上书,东宫官员给皇太子上书,都称对方为殿下。此刻,“殿下”是对亲王或太子、公主的尊称,只用于外交场合。阁下。古代三公布阁,“阁下”是对聋公等人的敬称,常在书函中利用。在唐朝,百姓之间也互称阁下。今天“阁下”只用于外交场合,是敬称对方的,如“大使阁下”、“首相阁下”。摩下。摩是古代指挥军队的旗子,摩下指将帅的手下。后来“摩下”成为对 倒巾的敬称。膝下。子女幼年依附于父母膝下,因此以膝下表示幼年。后来书信中经
13、常使 用作称父母的敬词。在下。是对自己的谦称,多见于初期白话。1171足下。那个薄敬称呼的由来,缘于一个历史典故,卢铭就那个典故在以即 达尊说“足下”中做出了一些介绍: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逃亡途经五鹿时, 饥饿难忍,竟饿倒在侍从身上,随行的介之推割掉自己大腿的肉煮汤献给重耳吃, 使重耳感激涕零。尔后,重耳一行又屡经流亡坎坷,终于借助秦穆公的帮忙,于 公元前636年回国当了国君,确实是晋文公。晋文公当政以后逐个封赏,竟一时 忘了介之推,于是介之推背着老母隐居绵上山中。 晋文公欲封赏他,他执意不肯 出山。晋文公下令纵火烧山迫其下山受封, 可是他坚持不出山,竟被烧死在一裸 大树下。晋文公感念他昔时
14、的恩德,命人把那操大树砍回做成一双木屐以作纪念, 每当念及介之推,就俯视木屐叹道:“悲乎足下!”后来,相沿成习,“足下”即 成了一个表示对人尊重的社交称呼。118二、关于谦称。关于谦称那个问题目前国内外都有很多学者在进行研究。词范围较大,谦称是其中重要部份。葛克雄在其作品敬词谦词敬谦词中对组成谦称的方式 进行了一些交代:谦称主若是用贬义词,也用有拟物格的。用这些方式将自己及 其所属即化、弱化、物化、贱化,以自我降格自我贬低而表现谦虚、 谦让、谦恭、 谦逊的盛情好心。"9谦称,通常情形下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谦虚的态度,是一 种客套用语。因此,谦称往往是对话者自己在发言进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流
15、露出来 的词语和语气。它一样是指自己而言,因此多为第一人称。刘玉环在其文章谦敬语修辞的文化色彩中就谦称提出以下说法:“臣、下走、妾、仆”等;敬称,例如:“子、先生、足下、陛下、夫子、公”等。谦敬 副词是指下级对上级、臣属对皇帝、晚辈对长辈或同辈之间,例如 :“幸、辱、 惠、垂、忝、叨、伏”等。谦敬语的运用确实是交际活动的两边把自己与对方别 离放在己低人高的不同品级上,即礼记曲礼所谓的“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从而显示出“抑己扬人”的礼貌原那么。毫无疑问,交际进程中普遍地利用谦敬 语,这本身确实是一种重要而有特色的修辞现象。尊称与谦称中曾就“敝” 字做了一些分析:“敝”原意为破旧,用作自谦之词。
16、如敝人,是说话人称自己; 敝指自己那个地址;敝校,即我校。经常使用来表示谦称的还有小、愚等。如称 自己为小可,把自己的观点称为愚见,如此等等。1211高鸿儒在其文章前人的谦辞中介绍了一些有关谦词的常识性知识:一、 向他人提起自己的妻子,有一个传统的谦称叫“拙”。“荆”指的是什么? “荆”, 那个地址指用荆枝做的髻钗。二、僧人、道士以“贫僧”、“贫道”自称,并非落 发人自叹贫困。晋、南北朝时,僧人自称“贫道”;唐以后僧人改称“贫僧”,道 士谦称“贫道”。那个地址的“贫”不是指生活的贫困,而是学识、道行的不足, 是修为不够、功德未满的谦辞。三、人们常称自己的文章或书画作品为“涂鸦之 作”。“涂鸦”
17、这一说法是怎么来的?唐朝诗人卢仝有一子,孩提时喜爱以蘸了墨 水的笔在纸上或书本上恣意涂抹。卢仝作诗日:(这小孩)“忽来案上翻墨汁,涂 抹诗书如老鸦”。后来人们便以“涂鸦” 一词戏称随意的创作,或用来比喻书法 的稚拙,而更多的那么是用来谦称自己的作品水平不高。四、在文章的题目中, 经常使用到“刍议” 一词,如胡适的文章文学改良刍议。你明白“刍”的读 音和意思是什么吗? "刍”音chu,本义为割草,也指喂牲口的草料,又引中指 割草之人。古时割草打柴者地位低贱,故“刍议”经常使用作谦辞,指自己的言 论浅陋、不成熟。五、“在下”经常使用作自称,“鄙”不是“卑劣”、“恶劣”的 意思。“鄙”本义
18、指都邑周围的土地,后引中指郊外、边远的地址。因为边远地 域远离文化中心,往往消息闭塞。自称“在下”是谦称自己的见地、修养均不如 人。六、书画家在将自己的作品赠送给他人时,常常会谦虚地说一句“聊供补壁”。“补壁”的字面意义确实是修补墙壁,书画家说的那句话,潜台词确实是自己的 作品价值不高,最多用作修补墙壁的材料。七、在表示谦虚的时候,做学生的, 常会说“忝列门墙”,做朋友的常会说“忝在相知之列”,做作者的常会说“忝 为著者之一”。“忝”是什么意思呢? “忝”,从心,天声,本义为羞辱。”忝列门 墙”指自己不是够格的学生,辱没了教师。“忝在相知之列”有谬托知己之意, 辱没了朋友。“忝为著者之一”,指
19、自己的水平不高,辱没了其他作者。八、人们 在送礼的时候,常把自己的礼物谦称为“芹献”。它的来历是列子杨朱里 的一个故事:之前有个人以为大豆是美味,卷耳茎、芹菜等味道十分香甜,还向 乡豪夸赞。乡豪拿来一尝,嘴巴里像被萤了一样难受,还闹了肚子。乡里人都嘲 笑、怪罪那个人,那个人很惭愧。后来人们就以“片献”作为菲薄的礼物的代称。 九、前人的谦辞中,“窃”也经常使用于自称。如:“窃闻”、“窃思”、“窃以为”。 那个地址用“窃”显然不是盗窃义。“窃”本义为盗贼。引中为偷盗,又引申为 私下和擅自。辞海对“窃”这一义项的说明是“犹言私,经常使用作表示个 人意见的谦词”。“窃闻”即“我私下里听说”,“窃思”也
20、即“我擅自忖度”,而“窃以为”那么能够明白得为“我个人以为" 0 1221在现代汉语中,谦词依旧具有超级高的地位,它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依旧 紧密相连着。谦词属于汉语言的一个分支,它是通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才形成的一 类具有必然文化意蕴的词语,它与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制造的制度文化和思想文 化有着深刻的渊源。现代汉语中的谦词是仍在被利用的谦词,它沿袭着汉民族文化的进展经脉,因此在整个谦词范围中最富生命力。那么这一部份被继续进展着 的现代汉语谦词要紧包括着哪些中国古老的社会文化精神呢?杜兵毅在也谈现代汉语中的谦词这篇文章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一、崇尚礼仪。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超级推崇礼仪
21、。二、尊卑品级。汉民族由于受儒家传统思想的长期阻碍 ,形成了一套封建色 彩浓厚的三纲五常。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中“君臣、父子、夫妻、长幼”的品级 不同确实是封建社会推崇的尊卑有序的礼法。谦词反映了这种意识,表现了上下有异、贵贱有分、长幼有序的品级规那么。3、中庸和谐。谦词受传统文化的阻碍还包括了中庸和谐的思想 ,它在言语中 的应用表现了中国人惯有的中庸不争、追求和谐的精神品质。123三、敬辞与谦辞的阻碍因素、进展转变、词类归属、作用等。一、阻碍因素:关于敬辞和谦辞的阻碍因素,刘玉环在谦敬语修辞的文化色彩中进行了 具体的归纳:(1)儒家文化的阻碍。(2)统治者的提倡与宣传。(3)具有民族心理基础。
22、(4) “修辞立其诚”的修辞观的阻碍。(5)具有了语言方面的基础,并受到辞书 典籍的阻碍。吃“二、进展转变:刘玉环在谦敬语修辞的文化色彩中超级详细地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 要紧内容如下:(1)谦敬称的转变。一方面,在现代交际中,古代的谦敬称部份消亡或只 显现于书面语中。另外,有部份词义发生转变,由褒义变成贬义。用为蔑称。(2) 谦敬副词的转变。谦敬副词古今都要紧存在于书面语中,古代的谦敬副词,表谦的 现代几乎都再也不利用或只是作为一个语素存在于书面语中。而表敬的那么大多 依旧存活在现代汉语中,或独立利用或演变成双音词。12513、词类归属关于文言谦称尊称的词类归属,第一种观点以为是名词,如王力
23、在古代汉 语说:“谦称和尊称都是名词(或形容词用如名词)不是代词,因此它们不受代词 规律的制约(在否定句中不放在动词前面);可是从词义上说,它们又表示了 “我” 或“你侬】第二种观点以为是人称代词礼貌式,如周秉钧编著的古汉语纲 要有以下说法:文言人称代词分成两类,其中第二类是人称代词的礼貌式,包 括谦称和尊称。】杨烈雄、杨波在其文章文言谦称尊称的词类归属中归纳 如下:(1)谦称、尊称具有文言文人称代词的语法意义、语法功能和交际功能。从词的语法意义来看,谦称、尊称已从表示名称变成表示称代,是“我” 或“您”的意思。从词的语法功能来看,这些词原先都是名词。从词的交际功能来看,这些词原先作名词历时并
24、非具有特殊的表示礼貌的 交际功能,可是用作谦称、尊称后已具有说话人谦虚地称号自己或尊重地称号听 话人的表示礼貌的交际功能。(2) ”因为谦称、尊称不受一样代词规律制约就以为它们不是代词”的说法不能成立。“在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就前置于动词之前的一样代词宾语前置的规 律”并非明显。退一步说,就算“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就前置于动词之前”的规律明显, 也不能因为谦称、尊称在否定句中作宾语时不放在动词前面就说它们是名词而不 是代词。(3)文言某些名词用来表示谦称、尊称后就成为代词这种词类转换现象在文 言文中并非是唯一无二的。12814、敬谦辞的作用。礼记曲礼上云:“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这是前人推崇的
25、礼貌原那么, 即“礼”确实是在他人眼前要谦卑,要尊重他人。这和英国闻名学者利奇提出的 礼貌原那么有异曲同工之妙。陈卫兰在解读谦词、敬词所表达的中国式礼貌对利奇的礼貌原那么做出了说明,具体有六项准那么:得体准那么,慷慨准那么, 赞誉准那么,谦虚准那么,一致准那么,同情准那么。其中,“赞誉准那么”是减少对他人的贬低,“谦虚准那么”是减少对自己的夸奖。中国是礼仪之邦,中 国人在交际中从来擅长用谦词、敬词来表达“自卑而尊人”的礼貌原那么。应时 刻注意标准、得体地利用谦词、敬词,表达中国式的礼貌。1291随着时期的进展,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人已经在慢慢抛弃对四书五经 的学习,同时页使咱们曾经引以为傲的中华五千年泱泱大国古老文化抛弃了。很多人在公众场合常常因为言语不妥闹笑话或产生了摩擦,因为咱们老祖宗曾经流传给咱们的那种相互之间的谦恭精神已经日渐没落, 咱们已经离礼仪之邦愈来愈 远。因此为了加倍方便快捷地建设咱们的和谐社会,咱们每一名炎黄子孙都应该 好好重视咱们的礼仪文化。参考文献1王珏.古汉语委婉语的品级色彩J洛阳大学学报1995年3月第 10卷第1期,第40页2黄晓雪.敬称形式“您”的来源J语言文字学术研究2020年第 4期,第39页3张巨龄.从“您”字敬称起于何时说开去J光明日报2007年7 月24日第011版第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古树保护培训课件
- 培训师如何做:授课呈现技巧与培训方法
- 《医疗机构管理实务》课件
- 起重安全警示教育培训
- 《精神疾病识别与干预》课件
- 车库出租协议和租赁合同
- 《深海利器公司介绍》课件
- 车辆抵押借款协议合同书
- 完善劳动合同管理的实施方案计划
- 浙江婚前协议书
- 地毯维修工程合同协议
- 2025-2030中国开关插座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年安徽数学中考第2题:科学计数法【含答案】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新疆有限公司昌吉州分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荒料购销合同协议
- 2024年榆林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真题
- 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制度
- 2025年中小学《研学旅行》实施方案 (汇编3份)
-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课课练-第21课 我不能失信(含答案)
- 2025廊坊师范学院辅导员考试题库
- 2025上半年黑龙江大庆市肇源县人才引进110人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