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养殖水环境化学绪论1、 生物圈:生物生存在三个圈的部分空间中,主要集中在水圈、岩石圈与大气圈的相邻部分,称为生物圈。2、 温室效应:CO2、H2O、CH4、N2O、氯氟烃能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不让热量向大气层外空散失,使大气变暖,称“温室效应”。3、 水圈:狭义“水圈”是指海洋与陆地各种贮水水体,包括海洋、江河、湖泊、冰盖、地下水、沉积物中的间隙水等。广义的“水圈”则还包括其他各圈层中存在的水。4、 水质系:水及其中溶存的物质构成的体系。5、 天然水:是海洋、江河、湖泊(水库)、沼泽、冰雪等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总称。6、 天然水质系的复杂性: 水中含有的物质种类繁多,含量相差悬殊 水中溶存物质的分
2、散程度复杂 存在各种生物7、 环境化学是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来源、存在形态、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控制和治理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8、 水环境化学与水产养殖的关系: 水环境化学讲授天然水中存在的物质的种类、形态、迁移转化的规律。掌握这些规律,可以指导我们进行养殖水质调控,帮助我们进行有关水域生态学的研究。 水产养殖的稳产高产离不开养殖水环境的调控。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第一章 天然水的主要理化性质1、 离子总量:指天然水中各种离子的含量之和,常用mg/l,g/kg单位表示。大多数情况下是4种阳离子:Ca2+,Mg2+,Na+,K+,4种阴离子:HCO3-、CO32
3、-、SO42-、Cl-,特殊情况还有NO3-、NH4+或Fe2+等离子。2、 含盐量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天然水的含盐量相差悬殊,水生生物水的含盐量在一定的适应范围,不同种类生物的适应范围不同 淡水鱼只能生活在含适量盐分的水中,不同鱼类或同种鱼类的不同生长阶段的耐盐限度不同 海水鱼在盐度过低的水中会死亡 鱼的耐盐限度同盐分的组成有关3、 纯水的密度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天然水的密度是温度、含盐量、盐分组成、压力的函数。4、 天然水的化学分类法: 含盐量的分类:a. 原苏联学者O.A.阿列金提出的分类方法:淡水、微咸水、具海水盐度的水、盐水、b. 在湖沼学与生态学中常用的划分法:淡水、寡混盐水、中混盐
4、水、多混盐水、真盐水、超盐水 按主要离子成分的分类阿列金分类法:a. 根据含量最多的阴离子将水分为三类:碳酸盐类、硫酸盐类和氯化物类b. 在类下再根据含量最多的阳离子将水分为三组:钙组、镁组与钠组c. 根据阴、阳离子含量的比例关系将水分为四个型:I型、II型、III型、IV型。5、 天然水的依数性:指稀溶液蒸汽压下降、沸点上升、冰点下降值都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6、 天然水的透光性:太阳到达水面以后,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经折射进入水体,进入水体的部分,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被散射,余下的继续向深部穿射。7、 平静水面对太阳直接辐射的反射率随太阳高度(角)的增大而降
5、低,当太阳的高度(角)在30°80°以上时,反射率只有6.2%2.1%,当太阳的高度(角)在30°以下,反射率随太阳高度(角)的降低而迅速增加。8、 水的流转混合作用: 风力的涡动混合:水面受到风力的吹拂后,表面水会随着风向移动,使水在下风岸处产生“堆积”,即造成下风岸处水位有所增高,此增高的水位就形成了使水向下运动的原动力,因而造成了“风力环流”。风力越大,涡动混合作用越强烈;水面开阔深度浅的水体,较易混合彻底。 水的密度环流:液态水温度在密度最大的温度(3.98摄氏度)以上时,温度升高会使水密度减少,温度降低则会使水密度增大,符合一般的“热胀冷缩”原理;反之情
6、况则相反。当表层水密度增大或底层水密度减小时,就会出现“上重下轻”的状态从而形成上下水团的对流混合。既可以小范围的发生也可以大范围的发生。第二章 天然水的主要离子1、 硬度:指水中二价及多价金属离子含量的总和。2、 钙、镁离子在水产养殖中的意义: 钙、镁是生物生命过程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它们不仅是生物体液及骨骼的组成成分,还参与体内新陈代谢的调节 钙离子可降低重金属离子和一家金属离子的毒性 钙、镁离子可增加水的缓冲性,故一定的硬度,可以使水具有较好的缓冲性,即具有较好的保持pH的能力 水中钙、镁离子比例,对海水鱼、虾、贝的存活有重要影响3、 碱度:是反映水结合质子能力,也就是水与强酸中和能力的一
7、个量。4、 碱度与水产养殖的关系: 降低重金属的毒性 调节CO2的产耗关系、稳定水的pH 碱度过高对养殖生物的毒害作用:盐碱度高的水体其鱼类土著的种类数较少,生长速度较慢5、 硫在水中的转化:硫在水中存在的价态主要有+6价及-2价,以SO42-、HS-、H2S、含硫蛋白质等形式存在。在不同的氧化还原条件下,硫的稳定形态不同。各种形态之间能相互转化,这种转化一般有微生物的参与: 蛋白质分解作用:蛋白质中含有硫。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无论有氧还是无氧环境,蛋白质中的硫,首先分解为-2价硫 氧化作用:在有氧气的环境中,硫磺细菌和硫细菌可把还原态的硫氧化为元素硫或进一步氧化为SO42- 还原作用:在缺氧环
8、境中,各种硫酸盐还原菌可以受氢体把SO42-受氢体而还原为硫化物 沉淀与吸附作用:Fe2+可限制水中H2S含量,降低硫化物的毒性 同化作用:硫是合成蛋白质必须的元素,许多植物、藻类、细菌可以吸收利用SO42中的硫合成蛋白质第三章 溶解气体1、 溶解度:在一定条件下,某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达到平衡以后,一定量的水中溶解气体的量,称为该气体在所指定条件下的溶解度。2、 影响气体在水中溶解度的因素: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首先决定于气体本身的性质。极性分子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大,非极性分子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小;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溶解度大,不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溶解度小。 温度:一般温度升高气体在水
9、中的溶解度降低 含盐量:当温度、压力一定时,水含盐量增加,会使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 气体分压力:在温度与含盐量一定时,气体在水中溶解度随气体的分压增加而增加3、 溶解气体在水中的饱和含量是指在一定的溶解条件下(温度、压力、含盐量)气体达到溶解平衡以后,1L水中所含该气体的量,也可以用ml/L或mg/L两种单位表示。4、 饱和度:是指溶解气体的现存量占所处条件下饱和含量的百分比。5、 影响气体溶解速率的因素: 气体的不饱和程度 水的单位体积表面积 扰动状况6、 水中氧气的来源: 空气的溶解:水面与空气接触,空气中的氧气将溶于水中,溶解的速率与水中溶氧的不饱和程度成正比,还与水面的扰动状况及单位
10、体积的表面积有关,也与风力和水深有关 光合作用:水生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是池塘中氧气的主要来源。产氧速率与光照条件、水温、水生植物种类和数量、营养元素供给状况等因素有关。各水层产氧速率随深度的增加而变化 补水:鱼池在补水的同时,可增加缺氧水体氧气的含量。在工厂化流水养鱼中补水补氧是氧气的主要来源7、 水中氧气的消耗: 鱼、虾等养殖生物呼吸:鱼虾的呼吸耗氧率随种类、个体大小、发育阶段、水温等因素而变化 水中微型生物的耗氧:主要包括:浮游动植物、细菌呼吸耗氧以及有机物在细菌参与下分解耗氧。这部分氧气的消耗也与耗氧生物的种类、个体大小、水温、水中有机物的数量有关 底质耗氧:底质耗氧比较复杂,主要包
11、括:底栖生物呼吸耗氧,有机物分解耗氧,呈还原态的无机物化学氧化耗氧 逸出:当表层水中溶氧过饱和时,就会发生氧气的逸出。静止条件下逸出速率很慢,风对水面的扰动可以加速。养鱼池中午表层水溶氧经常过饱和,会有氧气逸出。8、 溶氧的变化: 溶氧的日变化:湖泊、水库表层水的溶氧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养殖池塘溶氧的变化更加明显。这是由于光合作用是水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溶氧的月变化与季节变化:在一个时期内,随水温变化及水中生物群落的演变,溶氧的状况也可能发生一种趋向性的变化;溶氧的季节变化将是冬季含量高,夏季含量低,随溶解度而变。9、 溶氧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 溶氧的垂直分布:湖泊、水库、池塘溶氧的垂直分布情
12、况也比较复杂,与水温、水生生物状况、水体的形态等因素密切相关 溶氧的水平分布:由于溶氧的垂直分布的不均一性,在风的作用下使溶氧的水平分布表现为不均匀10、溶氧动态对鱼的影响: 水中溶氧含量偏低会导致“浮头” 溶氧量低还会影响鱼虾的摄饵量及饵料系数 溶氧量低也会增加养殖鱼、虾的发病率 溶氧量低将导致胚胎发育异常 溶氧偏低可使毒物的毒性增加11、溶氧动态对水质化学成分的影响在氧气丰富的水环境中NO3-、Fe3+、SO42-、MnO2等是稳定的;如水中缺氧,则被还原为NH4+、Fe2+、S2-、Mn2+等。此外,在缺氧条件下,有机物氧化不完全,会有有机酸及胺类等有害物质产生。在有氧条件下,有机物氧化
13、则较完全,最终产物为CO2、H2O、NO3-、SO42-等无毒或低毒物质。12、改善养殖水体溶氧状况的方法: 低水体耗氧速率及数量:养殖生产中常用清淤,合理施肥投饵,用明矾、黄泥浆凝聚沉淀水中有机物及细菌等方法,都有这样的效果。改良水质,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如悬浮物(浊度)、CO2、NH3 、毒物等。 加强增氧作用,提高水中溶氧浓度:一方面是利用生物增氧,保证水中有充分的植物营养元素和光照,增加浮游植物种群数量。另一方面是人工增氧,包括机械增氧和化学增氧第四章 天然水的pH和酸碱平衡1、 酸度:指水中能与强碱反应(表现为给出质子)的物质的总量,用1L水中能与OH-结合的物质的量来表示。2、 天
14、然水的酸碱性划分:强酸性 pH<5.0 弱酸性 pH5.06.5 中性 pH6.58.0弱碱性 pH8.010.0 强碱性 pH10.03、 水中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引起水pH的变化。动植物生物量大的水体,表层水pH有明显的日变化。早晨天刚亮时pH较低,下午pH较高。4、 天然水具有一定缓冲性的原因: 碳酸的一级与二级电离平衡 CaCO3的溶解和沉淀平衡 离子交换缓冲系统第五章 天然水中的生物营养元素1、 常量元素:N、P、K、Ca、Mg、S、C、H、O2、 微量元素:Fe、Mn、Cu、Zn、B、Mo、Cl3、 米氏方程4、 天然水中氮元素的存在形态 溶解游离态氮气 硝酸态氮(NO
15、3- - N) 亚硝酸态氮(NO2- - N) 氨(铵)态氮(TNH4 - N)5、 天然水中氮的转化 氨化作用:含氮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释放氨态氮的过程即为氨化作用。氨化作用在好气及厌气条件下都可进行,效率相差不多,但最终的产物又所不同 同化作用:水生植物通过吸收利用天然水中的NH4+(NH3)、NO2-、NO3-等合成自身的物质,这一过程称为同化作用。 硝化作用:在通气良好的天然水中,经硝化细菌的作用,氨可进一步被氧化为NO3-,这一过程称为硝化。 脱氮作用:脱氮作用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被还原为N2O或N2的过程。6、 天然水中磷的存在形态: 溶解态无机磷:无机正磷酸盐
16、、无机缩聚磷酸盐 溶解态有机磷 颗粒磷7、 参与天然水中磷循环的各种因素 生物有机残体的分解矿化 沉积物的释放 水生生物的分泌与排泄 水生植物的吸收利用 若干非生物学过程第九章 水中的有机物1、有机物的分类: 按其在水中的分散度的大小可分为颗粒状有机物和溶解性有机物(包括碳水化合物、含氮有机化合物、类脂化合物、维生素、其他简单有机化合物以及腐殖质);按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和污染危害方式,可分为耗氧有机物与有毒有机物;按结构复杂程度和产生方式分为腐殖质类和非腐殖质类有机物。2、耗氧有机物的种类: 碳水化合物:一大类含C、H、O的化合物脂肪类物质:由脂肪酸和甘油脱水缩合生产的脂类化合物 蛋白质类物质:是由C、H、O、N组成的复杂物3、耗氧有机物的来源: 内源:内源是指水体中水生植物和藻类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 外源:外源有机物包括来源于水体之外,以各种途径和方式进入水体的所有有机物。外源既有人为源又有天然源。4、 腐殖质的分类:胡敏酸(或称腐殖酸)、富里酸(或称富啡酸)、胡敏素(或称腐黑物)5、 腐殖质对水体的影响: 缓冲作用 染色作用 絮凝作用 氧化还原作用6、 持久性污染物:一般可将半衰期在3-6个月以上的污染物称为持久性污染物。7、 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来源: 农药 多氯联苯(PCBs) 多环芳烃(PAHs) 卤代烃类 酚类 苯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行业“青蓝工程”项目管理学习计划
- 银行同质化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效果
- 资源行动视角下华为国际化过程中的技术创新追赶路径研究
- 超长距光传输系统中C+L波段光放大器的研究与应用
- 防火系统基本概念40课件
- 商学院培训教材
- 青藏高原典型冻土区不同深度冻土产甲烷过程的温度敏感性研究
- 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申请流程
- 阀控式铅蓄电池的电压特性和参数铁路信号电源设备维护70课件
- 幼儿园2025年春季学期应急预案计划
- MT-T 1208-2023 煤矿在用产品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摩擦式提升机系统
- 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计算题-(直接打印版)
-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小古文100篇074-《鹿照水》
- 危房改建申请报告
- 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需求说明
- 人民民主是全过程民主
- 电竞赛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地下管线和相邻建筑物安全保护措施
- DB15-T 557-2024 主要树种人工灌木林平茬复壮技术规程
- 网络舆情的管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