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政策_第1页
退耕还林政策_第2页
退耕还林政策_第3页
退耕还林政策_第4页
退耕还林政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退耕还林政策(一)国家按照核定的坡耕地退耕还林实际合格面积,向土地承包经营权 人无偿提供种苗补贴和生活补贴,补助标准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现金210元,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生活补贴 20元,还生态林的补助期限为8年,还经济林的 补助期限为5年。(二)现行坡耕地退耕还林补助期满,经国家组织验收,核定退耕还林 的实际合格面积,继续对退耕还林农户给予适当的现金补助,补助标准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现金105元,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生活补贴 20元,继续直接补助 给退耕农户,并与管护任务挂钩。补助期限为生态林 8年,经济林5年。同时, 安排专项资金建立巩固退耕还林专项资金,用于退耕农户的基本良田建设、农村能源建

2、设、生态移民以及补植补造。(三)市政府从2008年开始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林果茶产业基地 建设,实行以奖代补:对新建连片规模在500亩以上的苗木花卉基地,每亩补贴 300元;对新建连片规模在500亩以上的茶叶基地,每亩补贴 600元;对低效 茶园改造后达到无公害高效茶园标准且连片规模在200亩以上的,每亩补贴300元;对新建连片规模在500亩以上的干鲜果基地,每亩补贴 300元;对低 效果园改造达到绿色水果生产标准且连片规模在 200亩以上的,每亩补贴200 元。(市林业局,咨询电话:65667533)长江日报:投资林业7项优惠政策长江日报2008-7-29本报讯(记者周韧 通讯员李蕊蕊

3、李伟)未来几年,我市林业将 重点发展苗木花卉、 高效经济林、速生丰产林、森林旅游等四大产业,创业者投资林业领域项目可享受7项优惠政策。我市将打造五大林业产业基地,包才20万亩苗木花卉板块基地、40万亩鲜食水果基地、 10万亩高效茶园、50万亩速生丰产林产业带,以及利用黄陂区木兰山、盘龙城遗址等山水和人文资源,建设森林生态旅游和观光休闲产业带。7 项林业配套优惠政策是:林果产业新建基地补助政策,新建花卉苗木、干鲜果、茶叶基地连片500 亩以上的,每亩分别补助300 元、 300 元、 600 元;低产林改造补助政策,对低效果园、低效茶园改造连片规模在200 亩以上的,每亩分别补助200 元、 3

4、00 元;对林果产业大板块、大基地,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扶持,优先安排林业投资;对从事林业种植、加工及木材经营加工、森林旅游产业等经营大户,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申报与审核,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对林业科技示范户给予贴息贷款支持,对林果产业关键领域关键技术优先安排科技经费;对从事林果产业生产、森林旅游产业等林业产业开发的企业,鼓励支持林地流转;对连片规模开发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的大企业,其森林与林木采伐计划单列。武汉市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公告为认真贯彻落实省纪委关于对中央和省各项惠农政策和资金落实情况开展拉网式检查的指导意见(鄂纪办发20115 号)精神,从3 月 11 日至 6 月 30

5、 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各项惠农政策和资金落实情况拉网式检查工作。现将武汉市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拉网式专项检查内容和市、区检查工作专班举报电话、网址予以公布,从4 月 8 日起接受群众投诉举报。一、武汉市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内容(一)农业税费“三免”: 即免除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农民负担的排涝水费。(二)农村惠农“七补”:1 、粮食直补:标准约在每亩10-12 元。2、综合直补:东西湖、汉南、中心城区及开发区每亩68 元左右、其它区每亩37-49 元(市财政局,咨询电话:85774901 )。3、 水稻良种补贴:全市统一标准为早稻每亩10 元, 中、晚稻每亩各15 元。4、油菜良种补贴:全

6、市统一标准为10 元 /亩(边角地、新开荒地不享受)。5、棉花良种补贴:全市统一标准为每亩15 元(市财政局,咨询电话:85731742 )。6、能繁母猪补贴:对全市所有养殖户(场)所饲养的能繁母猪实行直补政策,每头每年补贴50 元(市农业局,咨询电话:65683290 )。7、农机购置补贴:中央财政补贴标准按不超过农机具价格的 30% 进行补贴,省级财政补贴标准按不超过农机具价格的 20% 进行补贴,市级财政补贴标准:农机具价格5 万元以下按 30% 补贴,农机具价格5-10 万元按 25% 补贴,农机具价格 10 万元以上按20% 补贴,本市农机企业生产的机具补贴比例提高5% ,引进填补我

7、市空白的先进农机具补贴比例为 40% , 单机最高补贴额度不超过5 万元(市农业局,咨询电话:65683297 )。(三)扶持畜牧业发展政策:对武汉外环以外适度养殖区内经申报批复的万头生猪养殖区、10 万只蛋鸡养殖小区、1000 头奶牛和肉牛养殖小区,给予100 万元基础投施建设补贴; 50 万元治污补贴肉鸭单批出笼5 万只或全年出笼30万只的给予50 万元基础设施建设补贴(市农业局,咨询电 话: 65683290 , 65683256 )。(四)退耕还林政策:1 、国家按照核定的坡耕地退耕还林实际合格面积,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无偿提供种苗补贴和生活补贴,补助标准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现金210

8、元, 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生活补贴 20 元,还生态林的补助期限为8 年,还经济林的补助期限为5 年。2、现行坡耕地退耕还林补助期满,经国家组织验收,核定退耕还林的实际合格面积,继续对退耕还林农户给予适当的现金补助,补助标准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现金105 元,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生活补贴20 元,继续直接补助给退耕农户,并与管护任务挂钩。补助期限为生态林8 年,经济林5 年。同时,安排专项资金建立巩固退耕还林专项资金,用于退耕农户的基本良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以及补植补造。3、 市政府从2008 年开始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林果茶产业基地建设,实行以奖代补:对新建连片规模在500亩以上的

9、苗木花卉基地,每亩补贴300元。对新建连片规模在 500 亩以上的茶叶基地,每亩补贴600 元; 对低效茶园改造后达到无公害高效茶园标准且连片规模在200 亩以上的, 每亩补贴300 元。 对新建连片规模在500 亩以上的干鲜果基地,每亩补贴300 元;对低效果园改造达到绿色水果生产标准且连片规模在200 亩以上的,每亩补贴200 元 (市林业局,咨询电话:65667533 )。(五)对水产业农户的扶持政策:对长江禁渔期捕渔的渔民市财政和区财政,分别对持有合法渔业捕捞许可证的渔民在禁渔期的三个月(4-6 月)每人每月各发放120 元的补贴;对持有渔业船舶证书并经渔政部门检验合格的渔业养殖、捕捞

10、机动船舶,按其马力,以2006 年油价为基准上下浮动, 由中央财政统一发给渔民的船舶燃油补贴(市农业局,咨询电话:65683297 )(六)农业政策性保险:从 2007 年起,农民可自愿参加农业政策性保险。投保对象为水稻种子、钢架大棚、小龙虾、家禽、蔬菜(西甜瓜)等,财政部门将安排专项资金给予投保人60 %的保费补贴,由市、区财政按5 : 5的比例分担。其中,水稻、能繁母猪、奶牛等保险由中央、省财政分别给予 50% 和 30% 补贴,共计补贴保险投入额的80% (市农业局,咨询电话:65683240 )。(七)扶持农业科技示范户:对市级农业科技示范户、核心示范户给予贴息贷款扶持,其中,市级科技

11、示范户贷款7 万元以内,核心示范户贷款50 万元以内。市财政按照“先付后贴、 一年一付”的方式给予贴息扶持。每名科技示范户至多享受 3 年贷款贴息政策(市农业局,咨询电话65683235 ) 。(八)粮食最低收购价:根据中央有关精神,国家政策统一规定:2011 年生产的三等早籼稻、中晚籼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 公斤 102 元、 107 元, 比 2010 年分别提高 9 元( 93 元)、10 元( 97 元)。咨询电话:市粮食局82818259 。(九)对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 即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并对贫困家庭学生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贫困寄宿

12、生生活补助标准及方式由区政府确定(市教育局,咨询电话:65608475 )。(十)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市实现新农合“一卡通 ”全覆盖,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达185 元以上,参合农民在乡镇街卫生院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70% 以上。 实行农村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和在蔡甸区开展儿童白血病等试点大病救助工作(市卫生局,咨询电话:82770209) 。(十一)民政优扶惠民政策:1 、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 2010 年 5 月起, 中心城区、开发区农村低保标准调整为每年1730 元,远城区农村调整为每年1440 元。(市民政局,咨询电话:85736109 )。2 、 农村抚恤定补优抚对象各项政

13、策待遇。( 1 ) 从 2009年 10 月 1 日起,农村的烈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定期抚恤金标准调整为5396 元 /年、5186 元 /年、4986元 /年;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后的在老乡复员军人生活补助标准为5184 元 /年、4704 元 /年。( 2) 从 2009年 8 月 1 日起,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的生活补助标准为2460元 /年;农村的家庭生活困难的参战退役人员生活补助标准为2400 元 /年;不符合评残和享受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生活补助条件,但患病或生活困难的农村的原8023 部队退役人员,以及其他参加核试验部队退役人员生活补助标准为2400 元 /年。

14、(3)农村的抚恤定补优抚对象,按照属地原则,相应参加本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市民政局,咨询电话85736086 )。3、对农村五保户实行政府供养。2010 年,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标准为2000 元 /年、分散供养标准为1500 元 /年。2011 年将会提高300 元。 ( 市民政局,咨询电话:85736526 ) 。(十二)建立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纳入试点的区、街(乡镇)范围内,具有武汉市农业户籍,年满16 周岁(不含在校生),未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均可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将实行个人账户和基础养老金相结合的制度模式,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财政补

15、贴相结合的方式。个人缴费目前统一确定为 1 年 100 元、 200 元、 300 元、 400 元、 500 元、 600 、800 元、 1000 元、 1200 元 9 个档次,供参保人员选择。市、区人民政府按照1: 1的比例对当年正常缴费的参保人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30 元。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 , 可对参保人员给予补助, 补助标准依法由村民代表大会集体商议确定。对于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参保时按照最低的保险费标准由区人民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市人力资源和社保局,咨询电话:85804023 )。(十三)实施村主职干部基本养老保险办法:从 2009年 1 月 1 日起, 本

16、市范围内建制村在核定职数内、2009 年 1月 1 日以后在职的村主职干部可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办法为: 以上年度全市城镇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 为缴费工资基数,缴费比例为28% ,其中单位缴纳20% ,个人缴纳 8% 。(市人力资源和社保局,咨询电话:85804023 )。(十四)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本市行政区域内 2006 年 4 月 10 日以后的被征地农民(16 周岁以上),可选择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养老保障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其中2009 年 7 月 1 日后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采取“先保后征”(市人力资源和社保局,咨询电话:85804023 )。(十五)

17、为农业户籍外出务工人员购买意外伤害险:市区政府分别出资,每年为农业户籍外出务工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保费标准为每人每年5 元。外出务工人员在往返途中、工作之外发生意外伤害的,可不同程度的获得赔偿(市人力资源和社保局,咨询电话:85771813 )。(十六)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凡属武汉户籍的农村劳动力需转移就业的,每人每年均可按规定享受一次免费转移就业培训。培训补贴的标准为:400-800 元 /人。其中,6 个月内实现就业的,按补贴标准的100% 给予补贴;6 个月内没有实现就业的,按补贴标准的60% 给予补贴 (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咨询电话:85792541 )。(十七)农村劳动力创业培训:凡

18、属武汉户籍的农村劳动力如果有创业意愿,可申请参加我市定点创业培训机构举办的创业培训班培训、创业能力培训(含创业意识培训内容)补贴标准为每人1200 元, 创业意识培训补贴标准为每人200元, 6 个月内成功创业(取得营业执照)的按标准100% 给予补贴,6 个月内创业未成功的,按标准的60% 补贴(市劳动就业管理局,咨询电话:85792541 )。凡属武汉户籍或外地户籍进武汉城区务工的农村劳动者持单位务工证申请技能鉴定的,通过初次技能鉴定(限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的指定工种),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免收职业技能鉴定费用(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咨询电话:85758353 )。(十九)农村计生奖

19、励政策:1 、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享受以下优待。从领证之月起至独生子女满14 周岁止,每月发给不低于10 元或者一次性发给不低于1500 元的独生子女保健费。对独生子女家庭,在发放扶贫贷款、社会救济款物以及提供项目、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农村在分配集体福利(包括征用土地补偿和拆迁补偿等补偿费用)、宅基地,调整责任田、自留山、自留地时,独生子女按两个孩子计算份额。2、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2004 年国家出台的对夫妻双方均为农业户口、1973 年至 2001 年期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生育,现在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存无子女且年满60 周岁的奖励扶

20、助对象,按每年人均不低于600 元的标准发放奖励扶助金,直到亡故为止。2009 年,我市将此奖励扶助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 720 元。3、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又称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2008 年国家出台的对独生子女伤病残(伤病残达到三级以上,含三级)或死亡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养子女的夫妻,满四十九周岁后,由政府给予扶助,直至亡故或子女康复为止的制度。国家规定由政府将对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分别给予按夫妻每人每月不低于80 元、不低于 100 元(我市分别为:不低于120 元、不低于150 元)的标准进行补贴扶助。4、我市育龄夫妻双方为农业户口,符合生育政策只生育了一个或两个女孩并采取输卵(精)管结扎方式避孕节育的,给予3000 元的一次性奖励。5、农村独女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