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氮及其重要化合物达标检测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在某100 mL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 mol/L、0.1 mol/L,向该混合液中参加1.92 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响后,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物质的量浓度是A0.15 mol/LB0.225 mol/LC0.30 mol/LD0.45 mol/L解析:溶液中同时存在H和NO时就可以与Cu发生反响。该溶液中H实际为0.06 mol,应该根据离子方程式进展计算。设生成铜离子的物质的量为x,那么3Cu8H2NO=3Cu22NO4H2O3823003 0.06 0.04x根据各物质的量的关系可知,H缺乏,以H的物质的量进
2、展计算。x3×0.06 mol÷80.0225 mol,所以铜离子浓度为0.225 mol/L。答案:B2以下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选项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过量的Fe粉中参加稀HNO3,充分反响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稀HNO3将Fe氧化为Fe3BAgI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AgCl比AgI更难溶CAl箔插入稀HNO3中无现象Al箔外表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D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色浓氨水呈碱性解析:此题考察化学实验,意在考察化学实验根本操作及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描绘与分析。稀硝酸与铁粉反响,铁首
3、先被氧化成Fe3,过量铁粉将Fe3复原,最终得到Fe2,滴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A项错误;KspAgClKspAgI,AgI沉淀中参加稀KCl溶液,不能观察到白色沉淀,B项错误;Al箔能与稀HNO3溶液反响放出气体,C项错误;浓氨水显碱性,使红色石蕊试纸显蓝色,D项正确。答案:D3以下反响中,浓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浓硝酸中滴入石蕊试液并微热氧化亚铁与浓硝酸反响氢氧化铝与浓硝酸反响碳与浓硝酸ABCD解析:浓硝酸中滴入石蕊试液时先变红色,后褪为无色,变红色是由于硝酸具有酸性,红色褪为无色是由浓硝酸的强氧化性所致;FeO与浓硝酸反响时可得FeNO33,其中Fe2被氧化Fe3表现出硝酸
4、的氧化性,FeO与HNO3反响生成盐和水,表现出硝酸的酸性;AlOH3与硝酸只发生中和反响,表现出硝酸的酸性。答案:A4某同学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展实验,一段时间后,水沿导管缓慢上升。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实验过程中气球体积会发生变化B广口瓶中液体的pH减小C广口瓶中有化合反响发生D试管中不可能发生分解反响解析:浓硝酸发生分解反响4HNO3=4NO2O22H2O;铜与浓硝酸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4HNO3浓Cu=CuNO322NO22H2O,生成的NO2与广口瓶中的水发生反响3NO2H2O=2HNO3NO,然后NO与广口瓶内部O2发生化合反响2NOO2=2NO2,气球会胀大;随着铜与浓硝酸反响的逐渐
5、变慢,试管中压强变小,水沿导管上升。答案:D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但凡铵盐均能与苛性钠共热产生氨气B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用碱石灰枯燥后可得到纯洁的氨气C氨气溶于水后,水溶液中主要以铵根离子形式存在D在一定条件下氨可以分解生成氮气和氢气解析:NH3溶于水后,水溶液中主要以NH3·H2O分子形式存在。答案:C6以下推断正确的选项是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响BNa2O、Na2O2组成元素一样,与CO2反响产物也一样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7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
6、O、NO,那么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AAl3、CH3COO、ClBMg2、Ba2、BrCMg2、Cl、IDNa、NH、Cl解析:CH3COO与H生成弱电解质CH3COOH,A项错误;Ba2与SO生成沉淀BaSO4,B项错误;NO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将I氧化,C项错误。答案:D8在如下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枯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翻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c呈喷泉状态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那么a和b分别是表中的a枯燥气体b液体ANO2H2OBNO4 mol·L1 NaOH溶液CCl2饱和NaCl溶液DNH31 mol·L1盐
7、酸解析:A项能形成喷泉,但最终溶液充满烧瓶的,不符合题意;B、C项不能形成喷泉;D项能形成喷泉,且溶液最终充满烧瓶。答案:D9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选项是ABCD解析:NH4Cl受热可产生NH3和HCl,但两者遇冷会重新凝结产生NH4Cl,且可能出现堵塞导管的情况,中试管口未向下倾斜会导致水倒流入试管而使试管破裂,故不可行;浓氨水滴入氧化钙固体中,会发生CaONH3·H2O=CaOH2NH3,反响放热,温度升高更有利于NH3放出,故可用的方法制取氨气;浓氨水受热产生氨气,通过碱石灰吸收水蒸气后即得枯燥的NH3,所以符合要求。答案:D10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
8、反响,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假设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参加5 mol/L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那么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A60 mLB45 mLC30 mLD15 mL解析:由题意可知:HNO3,由此分析可得:Cu失去的电子数与O2得到的电子数相等,即nCu2nO22×0.15 mol。根据质量守恒及NaOH和CuNO32的反响可得关系式:nNaOH2nCuNO322nCu0.3 mol,那么VNaOH0.06 L60 mL。答案:A二、非选择题此题共5个小题,共
9、50分118分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1开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2假设铜有剩余,那么反响将要完毕时的反响化学方程式是_。3待反响停顿后,再参加少量25%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其原因和离子方程式是_。4假设将12.8 g铜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响,铜消耗完时,共产生气体5.6 L标准状况,那么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_,所得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解析:4运用电子守恒列式得解得那么消耗的HNO3为: mol×2 mol0.65 mol。气体 g/mol41.2 g/mol,即r气体41.2。答案:1Cu4HNO3浓=CuNO322NO22H2O23Cu8HNO3稀=3CuNO
10、322NO4H2O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才能,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开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才能和语言表达才能的进步。3H2SO4提供H,NO继续与Cu发生反响:3Cu8H2NO=3Cu22NO4H2O40.65 mol41.2128分X、Y、Z、W均为气体单质,A、B、C均为无色气体化合物,D、E均为白色固体,F在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它们有如下的转化关系:请答复以下问题:1Y分子的电子式为_,F
11、中的化学键类型为_。2C的化学式为_。3B在F中的反响可以表示为_。4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F为无色无味液体,应是H2O。根据反响并结合题给信息,可以推断其为NH4Cl和CaOH2的反响;根据反响并结合框图转化关系,可以推出其为NH3和O2的反响。由此可以推出:X为O2,Y为N2,Z为H2,W为Cl2,A为NO,B为NH3,C为HCl,D为NH4Cl,E为CaOH2。答案:1 极性共价键2HCl3NH3H2ONH3·H2ONHOH42NH4ClCaOH2CaCl22NH32H2O1310分如下图分别是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制取氨气并用氨气进展喷泉实验的三组装置,答复以下问题:
12、1用A图所示的装置可制备枯燥的NH3: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装置中搜集NH3的试管口放置棉花团的作用是_。枯燥管中枯燥剂能否改用无水CaCl2?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用B图所示的装置可快速制取较大量NH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浓氨水滴入CaO中有大量NH3逸出的过程:_。检验NH3是否搜集满的实验方法是_。3用C图所示的装置进展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充满枯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该实验的原理是_。答案: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破坏空气对流,使NH3充满试管不能CaCl28NH3=CaCl2·8NH32CaOH2O=CaOH2,反响放热
13、,NH3·H2ONH3H2O用蘸取少许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搜集NH3的容器口,假设产生白烟,说明容器已搜集满NH3,反之,那么没有搜集满;或用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搜集NH3的容器口,假设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那么说明NH3已搜集满,反之,那么没有搜集满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翻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NH3极易溶解于水,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1412分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以下图装置进展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说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可选药品:浓硝酸、3 mol·L1稀硝酸、蒸
14、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响,能与NO2反响。2NO22NaOH=NaNO3NaNO2H2O1实验应防止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_。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参加药品,翻开弹簧夹后_。3装置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_。4装置的作用是_。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根底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进步学生的写作程度,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
15、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成效。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_。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根据的实验现象是_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颖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稳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才能,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才能、思维才能等等,到达“一石多鸟的效果。_。6实验完毕后,同学们发现装置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
16、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_。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b加水稀释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响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解析:实验题要先看目的,即要验证什么,由此再来理解或设计实验。“目的决定过程,此题要证明浓HNO3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产生NO2,而非NO,所以中盛水,水与NO2反响生成NO。而NO极易与O2反响产生NO2,故反响前应用CO2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 6的
17、思路是从溶液中赶出NO2,或在CuNO32溶液中通入NO2,不能采用稀释绿色溶液的方案,是因为CuNO32溶液稀释后,颜色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答案:13 mol·L1稀硝酸、浓硝酸、氢氧化钠溶液2通入CO2一段时间,关闭弹簧夹,将装置中导管末端伸入倒置的烧瓶内3Cu4HNO3浓=CaNO322NO22H2O4将NO2转化为NO3NO2H2O=2HNO3NO5装置中液面上方气体仍为无色,装置中液面上方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6a、c、d1512分A、B、C、D、E、F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无色气体,它们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A、B、C互相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产物已略去。A能使
18、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D为空气中的主要成分;B、E是有毒气体,它们的分子均由同周期元素原子构成。B和D相遇生成红棕色气体。F是形成酸雨的一种有害气体,有刺激性气味。答复以下问题:1C的电子式是_。2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_。3B和E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_。4常温下,把一定量的A通入水中,测得溶液的pH12,那么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为_;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_填序号。aNaNOFe2ClbAgMg2Ca2NOcAl3KAlOCldCONaKNO5简述实验室验证F存在的方法_。解析: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NH3,NH3能与空气中的O2反响,4NH35O24NO6H2O,而NO能继续氧化,又B、E由同周期元素原子形成的有毒气体,那么为CO、NO,根据实验描绘B为NO,E为CO,2NO2CO=N22CO2,F为SO2,N2O22NO,据此答复以下问题。1C为N2,其分子中存在NN,由此书写电子式。2AB即为NH3NO,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关于版权行业规范合同
- 2025租赁合同范本简化版
- 2025粳米买卖合同
- 2025年店面租赁合同范本下载
- 胃癌化疗护理常规
- 普通心理学(第2版)课件 第三章 感觉
- 草原生字组词课件
-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主题教育研讨活动英语心得体会模版
- 高中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规律技巧总结模版
- 2025年HR年度个人工作总结模版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网校专用)附答案详解
- 2025中美关税战时政述评-初中《道法》25年时政述评课件
- 2025年北京市通州区九年级初三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中国航天日知识竞赛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化工设计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大学
- MOOC 针灸学-经络养生与康复-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学校食堂餐厅紫外线灯消毒记录表
- (完整版)业务连续性计划BCP
- 《期中考试家长会》PPT课件
- 毕业论文某燃煤锅炉房烟气除尘脱硫系统设计
- 近世代数期末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