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十学以致其道_第1页
(整理版)十学以致其道_第2页
(整理版)十学以致其道_第3页
(整理版)十学以致其道_第4页
(整理版)十学以致其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十 学以致其道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积累与运用1以下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项()(4分)a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肆:制作器物的场所,作坊b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敏:聪明c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俭:约束d事君能致其身 致:奉献,献出解析b项敏:勤勉。答案b2以下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4分)a. b.c. d.解析a项均为结构助词,“的。b项分别为语气词,表判断/代词,“的人。c项均为连词,表并列。d项均为语气词“了。答案b3以下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为哪项()(4分)a诲女知之乎b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c就有道而正焉d今也那么亡解析a项“女通“汝。b项“与

2、通“欤。d项“亡通“无。答案c4以下句子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为哪项()(4分)a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b攻乎异端,斯害也已c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d子闻之,曰:“是礼也。解析a项“是为代词,“也表停顿。答案a5名句填空。(8分)(1)子曰:“古之学者为己,_。(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_,_,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3)子夏曰:“_,_,仁在其中矣。(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_,_,_。答案(1)今之学者为人(2)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阅读与鉴赏(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

3、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那么民莫敢不敬;上好义,那么民莫敢不服;上好信,那么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那么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那么亡,未闻好学者也。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6以下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项()(4分)a上好信,那么民莫敢不用情情:诚,真诚b不迁怒

4、,不贰过 贰:重复出现c上好礼,那么民莫敢不敬 敬:尊敬d求之与?抑与之与 抑:还是解析c项敬:慎重。答案c7以下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项()(4分)a.b.c.d.解析d项于:介词,向。a项那么:连词,表承接,就/连词,表发现,原来是。b项其:代词,那里的/代词,我。c项者:代词,的/代词,的人。答案d8以下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为哪项()(4分)a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樊迟是小人。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劳动者。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相对的合理性。b在答复哀公的问话时,孔子极为称赞他的得意门生颜回。在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中,他特别

5、谈到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不重知识的传授,只重道德情操的培养。c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我们可以感受到孔子为人处世的品格。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他具有温和、善良、恭敬、谦谨、礼让的道德品格。d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他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里却每件事都要问别人,以至于有人对他是否真的懂礼产生疑心。这恰好说明孔子并不以“礼学专家自居,而是虚心向人请教的品格,同时也说明孔子对周礼的恭敬态度。解析b项“不重知识的传授,只重道德情操的培养错,孔子既重知识的传授,更重道德情操的培养。答案b9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8分)(1)夫如是,那么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

6、焉用稼?(4分)译文:_(2)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4分)译文:_答案(1)假设能如此,那么四方的百姓就会用襁褓背着子女来投靠了,哪用得着亲自种庄稼呢?(2)先生的这种求法,大概不同于别人的求法吧?(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

7、原得卫者,信也。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曰:“信名、信事、信义。信名,那么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信事,那么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那么近亲劝勉而远者归之矣。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令返而御。吴子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

8、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李悝警其两和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悝。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之患也。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遣之。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略有改动)【注】 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的官。两和:指古代军队左

9、右营垒中的将士。10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项()(4分)a遂与大夫期十日期:约定b会天疾风 会:适逢c犯风而罢虞人 犯:冒着d过而击之也 过:经过解析过:犯错误。答案d11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4分)a.b.c. d.解析a项第一个“者表提顿语气,不译;第二个“者,“的人。b项第一个“而表顺承;第二个“而表转折,却。c项第一个“以表的,来;第二个“以,因为。d项均为副词,将要。答案d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达诚信的一组是()(4分)遂罢兵而去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故人来,方与之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曾子欲捕彘杀之乃更令明

10、号而民信之abcd解析并非直接表达诚信。答案b13以下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项()(4分)a晋文公用十天时间没有攻下原邑而主动撤兵。由于坚守诚信,文公感动了原邑和卫国的人,反而得到了两地。孔子对此表示赞赏。b吴起在“故人至暮不来时仍坚持不食而等待,魏文侯在“会天疾风时仍不失信于虞人,表达出了高尚的诚信品格,令人钦佩。c楚厉王因醉酒击鼓为戏而失信于民,致使有警而百姓不来;李悝因欺骗将士而失信于军,险致全军覆没。这两个故事从反面强调了诚信的重要。d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并接受了贿赂。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他非常害怕,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解析

11、“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有误。答案d【参考译文】晋文公攻打原国,只携带着可供十天食用的粮食,于是和大夫们约定十天做期限,要攻下原国。可是到原国十天了,却没有攻下原国,晋文公便下令鸣金退军,准备收兵回晋国。这时,有战士从原国回来报告说:“再有三天就可攻下原国了。晋文公身边的群臣也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国君再等待一些时日吧!文公语重心长地说:“我跟大夫们约定十天的期限,假设不回去,是失去我的信用啊!为了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办不到。于是下令撤兵回晋国去了。原国的百姓听说这件事,都说:“有君王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归附他呢?于是原国的百姓纷纷归顺了晋国。卫国的人也听

12、到这个消息,便说:“有君主像文公这样讲信义的,怎可不跟随他呢?于是向文公投降。孔子听说了,就把这件事记载了下来,并且评价说:“晋文公攻打原国竟获得了卫国,是因为他能守信啊!晋文公问箕郑说:“求救饥荒该怎么办?箕郑答复说:“守信用。晋文公说:“怎么样守信用?箕郑说:“在名分、做事情、行为上守信用。在名分上守信用,那么群臣会各守其职,对善行恶行都不会去逾越,对各种事情就不会怠慢;在做事情上守信用,那么就不会失去天时,百姓就不会逾越四季;行为上守信用,那么亲近的人就会劝勉自己努力而远处的人就会归附。吴起出门,遇见一个老朋友便留他吃饭。这个老朋友说:“好啊。让吴起先回家。吴起说:“那我等你来了再吃。这

13、人到天黑了都没有来,吴起还是不吃饭。第二天早上,吴起派人去找这个人。这个老朋友来了,吴起才和他一起吃饭。魏文侯和虞人约定了打猎的时间。第二天,正巧碰上刮大风,左右侍从阻止魏文侯去打猎,魏文侯不听,说:“不可以。因为风的缘故而失去信用,那样我是不干的。随后亲自赶着车去了,冒着大风去让虞人停止打猎。曾子的妻子到市场上去,她的儿子跟着她哭泣。母亲说:“你先回去,等我回来后给你杀猪。等曾子的妻子从市场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来杀。他妻子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与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孩子是不能开玩笑的。小孩子是没有知识的,是跟着父母学习的,是听从父母的教诲的。如今你欺骗他,就是在教他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随后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楚厉王有了警报,就用敲鼓的方式来和民众一起防守。有一天喝醉了酒,就错误地敲打鼓,民众大惊。楚厉王派人去阻止民众,说:“我喝醉了酒和身边左右的人开玩笑,误打了鼓。民众这才散去。过了几个月,真的有警报了,楚厉王击鼓而没有民众前来。于是就更改命令明确信号而后民众才相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