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流域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赤水河流域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赤水河流域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赤水河流域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赤水河流域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 介绍了赤水河流域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及种薯选择、整地播种、水肥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赤水河流域 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是茄科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可以栽培2季。赤水河流域地处贵州遵义西北部,是贵州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带,海拔高差大(2211 703 m),地形切割强烈,垂直高差明显,属中亚热带气候区,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 292.3 mm。赤水河流域地貌奇特,沟壑纵横,物种繁多,特别适合脱毒马铃薯生长,栽培脱毒马铃薯在赤水河流域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现将赤水河

2、流域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品种及种薯选择 根据种植地的纬度、环境条件、气候特点及种植制度等选择不同适应性的品种。马铃薯是喜光作物,在生育期间,光照强度不足或栽植过密,会使茎叶徒长,块茎形成延迟,抗病能力降低。日照长短直接影响植株生长和块茎的形成,长日照可促进茎叶生长和现蕾开花,短日照有利于块茎形成,在每天1012 h日照下,茎叶发达,光合作用旺盛,块茎的产量也高。一般情况下,赤水河流域的高山地区一年种植1季,宜选择高抗晚疫病的中晚熟品种;赤水河流域河谷地带一年种植2季,应选择中早熟品种。种薯一般重50 g左右为宜。 2 整地播种 马铃薯要求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通气良好、保水透水

3、适中的砂壤土或轻砂壤土。 一般选择中上等肥力、砂质壤土、中性或微酸性地块,前一年种植过的玉米、小麦、烤烟地为佳;高粱、大豆等次之,不宜选用前3年内种过马铃薯、甘薯、茄子、番茄等作物的地块。施基肥后进行耕翻整地。马铃薯是一种喜凉怕热的作物,4 以上其块茎的芽就能萌动,块茎发芽的最适温度为1216 。块茎发育的适宜土温是1618 ,以不超过21 为好,高于25 会使块茎停止生长。采用地膜栽培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可适当提早播种1-2。一般于当地晚霜结束前20 d、土壤10 cm处土温稳定达到5 以上时即可开沟播种。春马铃薯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播种,45月收获;秋马铃薯7月中旬至8月上旬播种,1

4、1月收获。 3 水肥管理 块茎形成期是需水最多的时期,在结薯初期和盛期,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比较适宜,结薯末期,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为宜。因此,早熟品种在地上部孕蕾期到开花末期,茎叶急速生长,块茎大量形成,需水量最大;中熟品种自开花后直至茎叶停止生长前的整个阶段,都属块茎膨大期,比早熟品种需水期更长。其对肥料的需要,以钾最多,氮次之,磷较少。其氮、磷、钾的比例为214。缺氮,植株矮小,叶面积减少,影响产量;缺磷,植株矮小,叶面发皱;缺钾,植株节间缩短,叶片失绿,枯死。基施农家肥37.545.0 t/hm2、磷肥750 kg/hm2、钾肥225 kg/hm2(或

5、草木灰1 5003 000 kg/hm2)。 4 田间管理 根据不同生育阶段,分苗期、蕾期、盛花期尽量将中耕除草、追肥、培土、灌水等工序结合起来。特别是盛花期要多培土。因为增加培土次数,加厚了根际土层,晚疫病菌不易流传到地下新块茎上,可以减少烂薯;植株匍匐茎也因为培土而增多,可以增加结薯个数,提高产量。生长期间,注意排涝防旱。后期苗棵徒长时,可喷施多效唑防徒长,促进地下部分生长,盛花期喷施马铃薯膨大素、磷酸二氢钾等,增产效果显著3-4。 5 病虫害防治 病毒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害,在干旱、贫瘠的条件下发病严重。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脱除种薯所带的病毒,建立相应的脱毒种薯繁育体系。

6、晚疫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在相对湿度90%以上,气温1921 连续保持24 h以上时开始发病。在发现中心病株后每10 d左右喷施25%瑞毒霉锰锌500倍液23次。对马铃薯危害最大的虫害是地老虎,于马铃薯出苗后咬断主茎,结薯后,将块茎吃成孔状。有效的防治方法是进行土壤消毒,即在播种时用呋喃丹处理土壤。 6 收获与贮藏 当茎叶自然落黄、结薯的匍匐茎干缩与块茎脱离、薯块发硬不再膨大、薯皮形成木栓化、不轻易被擦破时收获。薯块收获后先晾干表皮水分,剔除病烂薯及破伤薯,然后按薯块大小及用途分级薄摊贮藏。留种薯在贮藏期间要定期翻动和剔除病烂薯。贮藏温度应以24 为宜,在散射光下贮藏,可抑制幼芽伸长。 7 参考文献 1 曾祥智.贵州山区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中国科技信息,2005(3):21. 2 陈海英.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22,24. 3 杨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