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_第1页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_第2页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_第3页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_第4页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1路基设计11.1路基横断面设计11.1.1确定路基横断面形式11.1.2确定自然区划和路基干湿类型11.1.3路基横断面尺寸设计21.2道路横断面排水设计31.2.1边沟设计31.2.2排水沟设计31.2.3截水沟设计41.3路基稳定性验算41.3.1路基稳定性验算41.3.2路基坡面防护61.4路基施工设计71.4.1施工要点71.4.2路基压实81.4.3其它路基设施的施工92刚性路面设计102.1行车荷载102.1.1车辆类型和轴型102.1.2轴载换算102.1.3交通分析122.2路面结构组合设计132.2.1垫层设计132.2.2基层设计142.2.3面层设计152.2.4

2、路肩设计162.2.5路面排水设计162.3路面结构层设计172.3.1初拟路面结构172.3.2路面材料参数确定172.3.3基层顶面回弹模量182.3.4荷载疲劳应力分析202.3.5温度疲劳应力222.4接缝设计252.4.1纵向接缝252.4.2横向接缝262.5水泥混凝土面层混合料设计272.5.1基本要求272.5.2配合比设计272.6钢筋用钢量计算302.7水泥混凝土路面机械摊铺施工313柔性路面设计333.1初拟路面结构方案333.2轴载换算并确定路面容许弯沉值343.2.1车辆类型和轴型343.2.2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轴载换算343.2.3层底拉应力验算轴载换算363.3确

3、定路基回弹模量383.4确定材料回弹模量383.5三层体系简化确定路面结构393.5.1求算综合修正系数403.6验算结构层底地面拉应力413.6.1验算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413.6.2验算水泥砂砾基层433.6.3验算石灰水泥粉煤灰砂砾底基层443.7各结构层材料组成设计453.8各结构层施工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标准453.9工程量及材料组成设计46参考文献4747 / 50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1 路基设计路基是在地表按照道路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是道路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好坏决定道路的使用品质。路基既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又要经济合理。因此在设计时,根据其使用

4、要求和当地自然条件,并结合施工方案进行合理设计,必要时还要设计多种方案,综合比较后,以选最优。在实际工程中,水是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在设计时要注意路基的排水,同时要结合路面排水,形成一个统一的排水系统。本设计主要依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道路勘测设计和路基路面工程教材进行设计。1.1 路基横断面设计1.1.1 确定路基横断面形式路基横断面一般有路堤、路堑、半挖半添路基三种方式。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本设计为南京地区的二级公路,主要为平原,因此主要采用路堤形式。设计为二级公路,双车道混合形式。1.1.2 确定自然区划和路基干湿类型根据路基路面工程可知

5、:南京位于1长江下游平原润湿区。路基土质为低液限粘土。由路基路面工程得路基临界高度:表1.1 路基临界高度参考值土组路槽底至水位临界高度自然区划粉性土地下水H1H2H311.71.91.21.30.80.9根据设计任务书,该公路为二级公路双车道混合行驶,路基高度为0.5m,地下水位1m,因此临界高度H=0.5+1=1.5m,H2 <H< H1 ,故该路基干湿类型为中湿。1.1.3 路基横断面尺寸设计南京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平原为主,本公路为二级公路双车道混合行驶,并考虑该地区经济较发达,取计算行车速度为60Km/h。(1) 路基宽度:由道路勘测设计可归纳得:表1.2 路基宽度参数二

6、级公路双车道80 Km/h行车道宽度(m)硬路肩(m)土路肩(m)3.751.50.75行车道宽度:3.75×2=7.5m 硬路肩宽度:0.75×2=1.5m 土路肩宽度:0.75×2=1.5m则,路基宽度:7.5+1.5+1.5=10.5m得路基横断面图如图1.1所示:图1.1 路基横断面图(2)路基边坡坡率:路堤填土高度为0.5m,路基填料为细粒土,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由表1.3可得,取路基边坡坡率为11.5,则边坡宽度b=1.5H=0.75m。表1.3 路堤边坡坡率填料类别边坡坡率上部高度(H8m)下部高度(H12m)细粒土11.

7、511.75粗粒土11.511.75巨粒土11.311.751.2 道路横断面排水设计1.2.1 边沟设计路基边沟参照规范边沟类型及使用条件表,在一些低填方路(高度小于边沟深度 )或者挖方段的路肩外侧设置边沟排水。边沟的纵坡一般与路线纵坡一致。边沟横断面采用梯形,内测边坡坡率为11.5,外侧边坡坡度与挖方边坡坡度相同。由于该公路位于东南潮热区,降雨量较大,边沟采用浆砌片石铺砌,砌筑用砂浆M7.5号。沟底宽度 0.4m 边沟尺寸如图 1.2所示。图1.2 边沟构造图1.2.2 排水沟设计排水沟用来将边沟、截水沟、和取土坑汇聚的水、边坡坡面水及路基附近的积水引出路基附近。排水沟应尽量采用直线,必须

8、转弯时其半径不宜小于10m,排水沟的长度不宜大于500m。1.2.3 截水沟设计南京地区由于位于河流下游平原开阔地带,一般不必设截水沟。如必须设置,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挖方路基的堑顶截水沟应设在坡口5m之外,并宜结合地形进行布设。填方路基上侧的路堤截水沟距填方坡脚的距离,应不小于2m。截水沟断面形式应结合设置位置、排水量、地形及边坡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沟底纵坡不宜小于0.3%。截水沟应进行防渗加固。图1.3 截水沟构造图1.3 路基稳定性验算1.3.1 路基稳定性验算路堤填土高h1=8m,路堤边坡坡率为m=11.5,路堤填料为粘质土,粘聚力C=20KPa,内摩擦角

9、=35°(tan=0.7)。土的容重取=20KN/m3。(1) 车辆荷载的换算在进行路堤稳定性验算时,需将车辆荷载按最不利情况排列,并换算成相当的土层厚度,在计入条块面积内一起进行重力计算。由路基路面工程有: (1-1)式中:N并列车辆数,双车道混合形式N=2; L 标准车辆轴载为12.8m; Q一辆重车的重力(标准车辆荷载为550KN); 路基填料的重度为20KN/m3; B荷载横向分布宽度,近似取路基宽10.5m。数值带入计算可得:h0=0.41m,取h0=0.4m,偏于安全计算。(2) 路堤横断面用4.5H法滑动面圆心位置的辅助线,取通过路堤坡脚和距路基左边缘1/3路基跨度处的

10、圆弧。绘出圆弧滑动面的计算图示,如图1.4所示:图1.4 4.5H法确定圆心位置图示其中,辅助线的作图表值参考表1.4:表1.4 辅助线的作图表值边坡坡度边坡角1211.530°40´26°35°(3) 稳定系数K值由路基路面工程有: (1-2)式中:Ni各土条的法向分力,Ni=Qicosi; Ti各土条的切向分力,Ti= Qisini; i各土条重心与圆心连接线对竖轴y的夹角; L圆弧滑动面全长,L=18.64m f岩土的摩擦系数,f= tan边坡计算高度H=8m。综上可列稳定性计算表如表1.5所示:表1.5 路堤稳定性计算表编号icosisiniAi

11、QiNiTi1-4°53´0.99-0.081.4128.227.92-2.2622°36´0.990.043.9979.8793.19310°9´0.980.176.07121.4118.9720.64417°52´0.950.37.63152.6144.9745.78525°57´0.90.438.62172.4155.1674.13634°40´0.820.578.91178.2146.12101.57744°27´0.710.77.46149.21

12、05.93104.44856°28´0.550.832.8356.631.1346.98总和46.92938.4809.2394.47则,稳定系数 。由于K>1.45,所以路基稳定性验算结果满足要求。1.3.2 路基坡面防护由于南京地区处于亚热带湿热气候区,年降雨量在10001500mm,对路基冲刷较大,结合二级公路的标准,应设置路基坡面防护。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路基较低,路基边坡坡率为1:1.5,可设植被防护。植被防护时宜选择易成活、生长快、根系发达、叶茎矮或有匍匐茎的多年生草种。路基挖方较大时,可设骨架加固,即骨架植物防护。图1.5 植

13、被坡面防护图示图1.6 骨架植物坡面防护图示1.4 路基施工设计路基施工主要是修筑路堤,并将其压实,同时注意排水工作。修筑路堤时要注意合理取土,因地制宜,符合环保要求,防止污染环境,以适当处理,减少弃土侵占耕地,防止水土流失和瘀塞河道。1.4.1 施工要点1) 基本要求土质路基的挖填,首先必须搞好施工排水,包括地面临时排水沟槽及设法降低地下水位,以便始终保持施工场地的干燥。路基挖填范围内的地表障碍物,事先应予以拆除。路堑开挖,应在全横断面进行,自上而下一次成型。土质路堤分层填平压实,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主要采用机械化施工,人工辅助配合的方式进行路基施工。路堤填方材料,应有一定的强度。经野外取

14、土试验,二级公路应符合表1.6的规定时才能使用。表1.6 路堤填方材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表填料应有部位(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填料最小强度(CBR)(%)路 堤上路床(030)6下路床(3080)4上路堤(80150)3下路堤(>150)2零填及路堑路床(030)6(3080)4(2) 填挖方案土质路堤填筑,主要采用不同的土水平分层平铺的方式,以保证强度均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分层的最大摊铺层厚,按土质类别,确定压实机具功能碾压遍数,最大摊铺厚度,不宜超过 50cm,填筑至路床底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 8cm。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压实标准,压实度应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

15、TG D302004)的要求。 路基基底为耕地或土质松散时,应在填前进行压实,路基设计时,可考虑了清理场地后进行填筑压实,厚度按 0.2m 计列压实下沉所填增加的土方量。需要开挖时,土质路堑开挖,主要采用纵向全款掘进和横向通道掘进两种方式。1.4.2 路基压实(1) 机具选择与操作根据各种填料的不同性质以及不同土层厚度,采用最适宜的压实机械进行施工。路基压实应在最佳含水率条件下进行。(2) 压实标准本公路为二级公路,按现行规范规定,路基压实度应满足表1.7的要求。表1.7 路基压实度填挖类别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路基压实度(%)零填及挖方00.3950.30.895填方00.8950.81.5

16、94>1.5921.4.3 其它路基设施的施工这里主要包括边坡施工和排水设施(包括边沟、排水沟、截水沟等)施工,前面已经说明,这里不再赘述。但需要说明的是,边坡和排水设施施工时,应注意有足够的压实度。比如边坡坡面的压实,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沟底和沟底两侧坡面的压实,要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2 刚性路面设计刚性路面即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在车轮荷载作用下变形较小。所以,混凝土板通常工作在弹性阶段。本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主要依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和路基路面工程教材。在荷载图示方面采用静力作用均布面荷载;在路面板形态方面,采用半空间弹性地基有限大矩形

17、板理论。2.1 行车荷载2.1.1 车辆类型和轴型根据设计任务书及有关资料,得车辆轴重参数如下表:表2.1 车辆轴重参数参考表车型分类汽车车型前轴重(kN)后轴重(kN)后轴数后轴轮组数后轴距(m)交通量小客车桑塔纳200000000959中客车江淮AL66001726.5120143大客车黄海DD6804991.5120248轻型货车北京BJ13013.427.4120361中型货车东风EQ14023.669.3120185中型货车黄河JN16358.6114120290铰接挂车东风SP925050.7113.33241962.1.2 轴载换算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

18、002),我国路面设计规范中选用双轮组单轴轴载100KN(以BZZ-100表示)为标准轴载,标准轴载的有关计算参数具体见表2.2:表2.2 标准轴载计算参数标 准 轴 载BZZ100轴载P(KN)100轮胎接地压强p(MPa)0.70单轮传压面当量直径d(cm)21.30两轮中心距(cm)1.5d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以100KN的单轴-双轮组荷载作为标准轴载。不同轴轮型和轴载的作用次数,换算为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由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有 (2-1) (2-2)或 (2-3)或 (2-4)式中:Ns100KN的单轴-双轮组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Pi单轴-单轮、单

19、轴-双轮组、双轴-双轮组或三轴-双轮组轴型级轴载的总重(KN);轴型和轴载级位数;各类轴型级轴载的作用次数;轴-轮型系数,单轴-双轮组时,=1;单轴-单轮时,按(2-2)计算;双轴-双轮组时,按(2-3)计算;三轴-双轮组时,按(2-4)计算。对于标准轴载作用次数的统计,去掉影响较小的轴载小于40KN的交通量。并由式2.12.3计算结果列表如下:表2.3 轴载换算计算表轴载Pi(KN)每日通过次数(次/d)BZZ-100轴次(次/d)095910026.514310091.524810.24146027.436110069.318510.00281114.029018.137223603

20、15;113.31960.79×10-8317408558.9492=2913则可知本路建成初期每昼夜双向混合交通量换算成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为2913次/d。2.1.3 交通分析由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可得二级公路的设计基准期为20年,具体数值见表2.4:表2.4 可靠度设计指标公路技术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四级公路 安全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设计基准期(a)30302020目标可靠度()95908580目标可靠指标1.641.281.040.84变异水平等级低低中中中高则设计基准期内路面所承受的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Ni,则有: (2-5)其中

21、,t =20,n1=2913,=7% 。则有 由于路面设计依据的交通量是设计车道上的交通量,所以,应对道路交通量乘以方向不均匀系数及车道不均匀系数。方向不均匀系数取0.5,车道不均匀系数取1.0。则有设计基准期内设计车道所承受的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Ns为:Ns=Ni×0.5×1.0=43588253×0.5×1.0=21294127 (2-7)车道横断面上各点所受的轴载作用次数,仅为通过该车道断面的轴载作用次数的一部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临界疲劳荷位为纵缝边缘中部,该处的轮迹横向分布系数,按实际测定结果参照表2.5所示。表2.5 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公路等

22、级纵缝边缘处高速、一级公路、收费站0.170.22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行车道宽大于7m0.340.39行车道宽小于或等于7m0.540.62本公路为二级公路双向混合形式,取=0.38 。则,设计基准期内面层临界荷位出得标准轴载累积作用次数Ne。Ne=Ns·=×0.38= (2-8)水泥混凝土路面所承受的交通轴载作用,按设计基准期内设计车道所承受的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分为四级,分级范围如表2.6所示。表2.6 交通分级交通等级特重重中等轻设计车道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Ne(104)2000100200031003由表2.6可知,本道路交通属于重交通。2.2 路面结构组合设计2.2

23、.1 垫层设计本公路由于位于南京地区,地下水位为1m,路基高度为0.5米,路基干湿类型为中湿,降雨量较多,需要在路基和基层之间设置垫层,以改善路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刚度及温度性。由于修筑垫层的材料,强度要求不一定要求很高,但水稳性和隔温性能要好,本设计考虑到公路所在地区降雨量较大,地下水位较高,主要采用排水垫层。排水垫层所采用的材料是砂砾,砂砾垫层应采用洁净的中、粗砂及砾石,含泥量不大于5%,并将其中的植物、杂质清除干净,也可以采用天然级配的砂砾料,其最大粒径不大于50mm。应注意防止粗细粒料分离现象。由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垫层的宽度应与

24、路基同宽,其最小厚度为150mm。本设计取垫层厚度为160mm。2.2.2 基层设计在面层下设置基层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唧泥、错台和由此引起的面板断裂等损坏的出现,并承受面层传递下来的荷载。因此要求刚度与面层匹配,细粒土含量少、耐冲刷能力强和有排水设施,具有一定的刚度和承载能力。(1)类型由于本公路交通属于重交通。由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可得适宜的基层类型如表2.7所示。表2.7 适宜各类交通等级的基层类型交通等级基层类型特重交通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基层重交通水泥稳定粒料或沥青稳定碎石基层中等或轻交通水泥稳定粒料、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基层根据路基的

25、基本参数和南京地区的自然环境,决定采用多空隙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基层,并在基层下铺设底基层,采用石灰粉煤灰稳定集料,以满足重交通的需要。(2)宽度由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知,基层的宽度应比混凝土面层每侧至少宽出300mm(采用小型机具施工时)或500mm(轨模式摊铺机施工时)或650mm(滑模式摊铺机施工时)。路肩采用混凝土面层,其厚度与行车道面层相同时,基层宽度宜与路基同宽。级配粒料基层的宽度也宜与路基同宽。本设计采用与路基同宽度的基层。(3)厚度由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可知各类基层厚度的适宜范围,如表2.8所示。表2.8 各类基层厚

26、度的适宜范围基层类型厚度适宜的范围(mm)贫混凝土或碾压混凝土基层120200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基层150250沥青混凝土基层4060沥青稳定碎石基层80100级配粒料基层150200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基层100140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基层80100考虑到二级公路的设计要求,且交通量较大,多空隙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基层采用120mm,石灰粉煤灰稳定集料底基层采用200mm。2.2.3 面层设计(1) 类型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面层一般采用设接缝的普通混凝土;面层板的平面尺寸较大或形状不规则,路

27、面结构下埋有地下设施,高填方、软土地基、填挖交界段的路基等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应采用设置接缝的钢筋混凝土面层。面层类型可根据适用条件按表2.9选用。表2.9 其他面层类型选择面层类型适用条件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高速公路沥青上面层与连续配筋混凝土或横缝设传力杆的普通混凝土下面层组成的复合式路面特重交通的高速公路碾压混凝土面层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服务区停车场钢纤维混凝土面层标高受限制路段、收费站、混凝土加铺层和桥面铺装矩形或异形混凝土预制块面层服务区停车场、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桥头引道沉降未稳定段本设计为二级道路,根据表2.9可知应采用碾压混凝土面层。(2) 宽度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本设计面层宽度

28、即路面宽度,为9m。(3) 厚度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配筋混凝土面层所需的厚度,可参照表2.10所示参考范围。表2.10 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的参考范围交通等级特重重公路等级高速一级二级高速一级二级变异水平等级低中低中低中低中面层厚度(mm)260250240270240260230250220交通等级中等轻公路等级二级三、四级三、四级三、四级变异水平等级高中高中高中面层厚度(mm)240210230200220200230220根据表2.10可知,二级公路,交通等级为重交通,因此碾压混凝土面层采用250mm。2.2.4 路肩设计路肩铺面结构应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其结构层组合和材料

29、选用应与行车道路面相协调,并保证进入路面结构中的水的排除。路肩铺面可选用水泥混凝土面层或沥青面层。本设计采用水泥混凝土硬路肩,设计厚度与行车道面层同厚,为250mm,且跟行车道面层一样采用碾压混凝土结构。2.2.5 路面排水设计(1) 路面横坡设计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行车道路面应设置双向或单向横坡,坡度设计为2。路肩铺面的横向坡度值宜比行车道路面的横坡值大12,设计为3%。(2)集水管和集水沟设计由于行车道路面结构设置了排水基层或垫层,应在排水基层或垫外侧边缘设置纵向集水沟和带孔集水管,并间隔80m设置横向排水管。带孔集水管和孔径采用120mm。集水沟的宽

30、度采用300mm。集水沟的深度应能保证集水管管顶低于排水层底面,并有足够厚度和回填料使集水管不被施工机械压裂。沟内回填料宜采用与排水基层或垫层相同的透水性材料,或者不含细料的碎石或砾石粒料。回填料与沟壁间应铺设无纺反滤织物。横向排水管不带孔,其管径与集水管相同。集水沟和集水管的纵坡与路线纵坡相同,且不小于0.25%。横向排水管的坡度为7%。2.3 路面结构层设计2.3.1 初拟路面结构根据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可知路面结构层设计参数如下表:表2.11 路面结构层设计参数路面结构层厚度(m)宽度(m)结构类型面层0.259碾压混凝土面层基层0.1210.5多空隙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基层底基层0.210.

31、5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垫层0.1610.5天然砂砾2.3.2 路面材料参数确定(1) 面层由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可得普通混凝土面层弯拉强度标准值如表2.12所示。表2.12 水泥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交通等级特重重中等轻水泥混凝土的弯拉强度标准值(MPa)5.05.04.54.0钢纤维混凝土的弯拉强度标准值(MPa)6.06.05.55.0同时可得相应的弯拉弹性模量如表2.13所示。表2.13 水泥混凝土弯拉弹性模量经验参考值弯拉强度(MPa)1.01.52.02.53.03.54.04.55.05.5抗压强度(MPa)5.07.711.014.919.324.

32、229.735.841.848.4弯拉弹性模量(GPa)10151821232527293133根据本设计交通等级为重交通,取普通混凝土面层的弯拉强度标准值为5.0MPa,相应弯拉弹性模量标准值为31GPa。(2) 基层表2.14 垫层和基层材料回弹模量经验参考值材料类型回弹模量(MPa)天然沙砾150200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13001700由表2.14得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基层回弹模量取1400MPa。(3)垫层同样由表2.14得天然砂砾垫层的回弹模量取180MPa。(4)路基由设计任务书可知,路基回弹模量为32MPa。2.3.3 基层顶面回弹模量由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

33、002)得基层顶面回弹模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2-9) (2-10) (2-11) (2-12) (2-13) (2-14)式中: Et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MPa);E0路床顶面的回弹模量(MPa);Ex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当量回弹模量(MPa); E1、E2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回弹模量(MPa);hx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当量厚度(m); Dx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当量弯曲刚度(MN-m);h1、h2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厚度(m); a、b与ExE0有关的回归系数。将数据代入上式,可解得: 由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有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Et的最低要求见表2.

34、15所示。表2.15 基层顶面回弹模量Et最低要求交通量等级特重重中等轻回弹模量Et(MPa)1201008080由于所以算的Et=152MPa,大于100MPa,所以满足要求。2.3.4 荷载疲劳应力分析(1)公式根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选取混凝土板的纵向边缘中部作为产生最大荷载和温度梯度综合疲劳损坏的临界荷位。标准轴载PS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疲劳应力按式(2-15)确定。pr = krkfkcps (2-15)式中:pr标准轴载PS在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疲劳应力(MPa);ps标准轴载PS在四边自由板的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应力(MPa),按式(2-16)

35、计算确定; kr 考虑接缝传荷能力的应力折减系数,纵缝为设拉杆的平缝时,kr =0.870.92(刚性和半刚性基层取低值,柔性基层取高值);纵缝为不设拉杆 的平缝或自由边时,kr =1.0;纵缝为设拉杆的企口缝时,kr=0.760.84;kf 考虑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累计疲劳作用的疲劳应力系数,按式(2-18)计算确定; kc考虑偏载和动载等因素对路面疲劳损坏影响的综合系数,按公路等级查表2.16确定。表2.16 综合系数kc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四级公路kc1.301.251.201.10标准轴载PS在四边自由板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应力按下式计算。ps =0.077 (2-16

36、)r =0.537h (2-17)式中: ps标准轴载PS在四边自由板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应力(MPa);r 混凝土板的相对刚度半径(m),按式(2-17)计算;h混凝土板的厚度(m);Ec水泥混凝土的弯拉弹性模量(MPa); Et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MPa)。设计基准期内的荷载疲劳应力系数按下式计算确定。kf = (2-18)式中: kf设计基准期内的荷载疲劳应力系数; Ne设计基准期内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与混合料性质有关的指数,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0.057;碾压混凝土和贫混凝土,=0.065。(2)碾压混凝土面层荷载疲劳应力计算kr =0.87kc =1.20

37、r =0.537h =0.537×0.25×=0.377ps1 =0.077 =0.077××=0.686pr1 = krkfkcps =0.87×1.20×2.476×0.686=1.773(MPa)(3)多空隙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基层荷载疲劳应力计算kr =0.87kc =1.20r =0.537h =0.537×0.12×=0.227ps2 =0.077 =0.077××=2.197pr2 = krkfkcps =0.87×1.20×2.812×2.19

38、7=6.450(MPa)2.3.5 温度疲劳应力(1)公式在临界荷位处的温度疲劳应力按式(2-19)确定。 (2-19)式中: tr临界荷位处的温度疲劳应力(MPa);tm最大温度梯度时混凝土板的温度翘曲应力(MPa);kt考虑温度应力累计疲劳作用的疲劳应力系数。最大温度梯度时混凝土板的温度翘曲应力按式(2-20)计算。 (2-20)式中: tm最大温度梯度时混凝土板的温度翘曲应力(MPa); c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1),通常可取为1×10-5;Tg最大温度梯度,按表2.17查取;Bx综合温度翘曲应力和内应力作用的温度应力系数,可按r和h查用图确定; 板长,即横缝间距(m)。表2.1

39、7 最大温度梯度标准值Tg公路自然区划、最大温度梯度(/m)8883909586929398图2.1 温度应力系数Bx温度疲劳应力系数可按式(2-21)计算确定。 (2-21)式中: a、b和c回归系数,按所在地区的公路自然区划查表2.18确定。表2.18 回归系数a、b和c系 数公路自然区划IIIIIVV11a0.8280.8550.8410.8710.8370.834b0.0410.0410.0580.0710.0380.052c1.3231.3551.3231.2871.3821.270(2) 碾压混凝土面层温度疲劳应力计算(3)多空隙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基层荷载疲劳应力计算故不会出现温度翘

40、曲应力。2.4 接缝设计混凝土路面板由于温度或湿度变化、硬化时的收缩等原因,会出现胀缩合翘曲。设置接缝,可减小混凝土板因变形受到约束而产生的内应力,并满足施工的需要。2.4.1 纵向接缝纵缝应与路线中缝平行。在路面等宽的路段内或路面变宽路段的等宽部分,纵缝的间距和形式应保持一致。路面变宽段的加宽部分与等宽部分之间,以纵向施工缝隔开。纵缝设在划分车道线的位置,由于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设置纵向施工缝。纵缝与路线中缝平行。纵向施工缝采用平缝加拉杆形式,上部锯切槽口,深度为30mm,宽度为5mm,槽内灌塞填缝料,构造如图2.2所示。图2.2 纵向施工缝构造图拉杆采用螺纹钢筋,设在板厚中央,并对拉

41、杆中部100mm范围内进行防锈处理。拉杆的直径、长度和间距,参照表2.19选用。施工布设时,拉杆间距按横向接缝的实际位置予以调整。表2.19 拉杆直径、长度和间距(mm)面层厚度(mm)到自由边或未设拉杆纵缝的距离(m)3.003.503.754.506.007.520025014×700×90014×700×80014×700×70014×700×60014×700×50014×700×40026030016×800×90016×800

42、5;80016×800×70016×800×60016×800×50016×800×400由于设计混凝土面层厚度为250mm,一车道宽度即到自由边距离为3.75m。选用直径14螺纹钢筋,长度700mm,间距700mm。2.4.2 横向接缝横缝垂直于纵缝,有缩缝、胀缝和施工缝三种。由于设置胀缝不仅给施工带来不便,而且也容易出现碎裂、唧泥和错台等病害。因此本设计主要采用缩缝和施工缝两种接缝形式。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时,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选在缩缝处。采用传力杆的平缝形式,其构造如图2.3所示。图2.3 横

43、向施工缝构造图横向缩缝等间距布置,采用假缝形式。由于重交通,采用设传力杆假缝形式。横向缩缝顶部锯切槽口,深度为面层厚度的1/4,宽度为6mm,槽内填塞填缝料。传力杆采用光面钢筋。其尺寸和间距可按表2.20选用:表2.20 传力杆尺寸和间距(mm)面层厚度(mm)传力杆直径传力杆最小长度传力杆最大间距2202840030024030400300260324503002803545030030038500300最外侧传力杆距纵向接缝或自由边的距离为200mm。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250mm。则采用传力杆直径32光面钢筋,长度500mm,间距200mm。图2.4 横向缩缝构造图2.5 水泥混凝土面层混

44、合料设计2.5.1 基本要求水泥混凝土混合料根据公路交通量及公路的使用任务、性质,并结合气候、水文、土质、材料、实践经验以及施工和养护条件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获得符合使用要求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路面。混凝土混合料由水泥、粗集料、细集料、水与外加剂等原材料组成。各种材料的基本技术要求应满足相应的技术规范。基本性能包括抗折强度、抗折疲劳强度、抗压强度、变形性能和耐久性等性能也应满足要求。2.5.2 配合比设计设配置52.5级普通水泥砾石混凝土(1)配置抗折强度设配置滑模摊铺的水泥混凝土,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抗折强度5MPa,强度施工保证系数K=1.15。则配置抗折强度由下式确定:则有,(2)

45、计算水灰比W/C实测28d抗折强度平均值取8.40MPa。参照下列两个经验公式计算:带入数据则有,W/C=0.3642 或 W/C=0.544上述两个公式计算的水灰比,一个偏小,一个偏大,取两个公式的计算结果的平均值W/C=0.454较合适。(3)计算单位用水量W0 取细度模数为2.6,参考表2.21得Sp=32%;表2.21 砂的细度模数与最优砂率关系砂细度模数2.22.52.52.82.83.13.13.43.43.7砂率(%)碎石30343236343836403842砾石28323034323634383640塌落度h=5cm,由下列经验公式可计算:代入数据得,Sp=162.15kg/

46、m3>160kg/m3用水量过大,需使用减水剂。(4)外加剂用量使用外加剂,应采用引气缓凝减水剂用量1.5,最优减水率7% 。减水量计算如下:7%×162.15=11.35kg/m3,162.12-11.35=120.8kg/m3,符合砾石混凝土最大控制单位用水量155kg/m3的要求。外加剂用量Y0=359×0.0015=0.5385 kg/m3。(5)计算单位水泥用量C0C0=W0(C/W)=150.8×2.2026=332.15 kg/m3考虑到施工的波动,增加水泥用量C=7.85 。取C0=340 kg/m3,水灰比为150.8/340=0.044

47、。对比耐久性的要求,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水灰比不大于0.44,基本符合要求,单位用水量不小于300 kg/m3,满足耐久性要求。(6)计算砂石材料用量使用假定密度法计算,假定砾石混凝土密度2450 kg/m3。由细度模数FM=2.625查表2.20,的砂率Sp=32%。由下式可计算:代入上式得,(8)计算结果汇总上述计算结果如表2.22所示。表2.22 施工配合比材料名称水水泥砂砾石外加剂(kg/m3)15134062713320.52比例0.44411.983.291.52.6 钢筋用钢量计算由2.5接缝设计可归纳得路面用拉杆及传力杆所用钢筋的直径、长度和间距等参数,汇总得表2.22所示

48、。表2.22 路面用钢筋参数(mm)接缝纵缝横缝直径1432长度L700500间距S700200路面混凝土板长度为4m,宽度依据行车道宽度及硬路肩宽度分别为3.75m和0.75m,截取计算路线长1000m 。依据路线长度和混凝土面板的平面尺寸,计算可得纵缝和横缝所分别消耗的钢筋数量。纵向:N1=2×(1000/0.7)=2857横向:N2=(1000/4)×(3.75×2+0.75×2)/0.2=11250查阅相关资料可得钢筋单位质量如表2.23所示。表2.23 钢筋单位质量表接缝纵缝横缝种类螺纹钢筋光圆钢筋直径(mm)1432单根面积(cm2)1.5398.042单位质量(kg/m)1.216.31则可计算得到所用钢筋的质量:纵缝:G1=2857×0.7×1.21=2420kg横缝:G2=11250×0.5×6.31=35494kg则,总量G=2420+35494=37914kg2.7 水泥混凝土路面机械摊铺施工本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采用滑模施工技术。主要参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技术规范。本设计采用螺旋布料器布料、多根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