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二语文 上册电子题库 第五单元十九知能优化训练一、根底知识1以下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项()原(原来)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尔其(应当,一定)无忘乃(你的)父之志抑本(推究)其成败之迹此三者,吾遗恨(愤怒)也及凯旋而纳(接受)之智勇多困于所溺(溺爱的东西)一夫(人)夜呼,乱者四应a b c d解析:选b。推究;遗憾;收藏;溺爱。2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词性变化相同的一组是()函梁君臣之首一夫夜呼逸豫可以亡身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仓皇东出负而前驱契丹与吾约为兄弟a/ b/c / d/解析:选a。为名词作动词,为名词作状语,为使动用法。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项()a虽曰天命
2、,岂非人事哉 b忧劳可以兴国c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d那么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解析:选b。a项中的“人事,古义指人力所能及的事,文中主要指政治上的得失;今指有关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c项“至于古义表示到达某种程度;今常做另提一事的介词。d项“从事古义泛指一般属官;今指投身到(事业中去);(按某种方法)处理。4以下关于课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项()a第二段写庄宗接受遗命并忠实执行父命的形象,概括了庄宗全盛时期的征战情况,表达了庄宗的“忧劳。b本文第三段有叙有议,再现了庄宗的盛衰,令人感慨,用“意气之盛回应文章第一段的“盛字和“得天下三字。本段叙事欲抑先扬,为下文写“抑张本。c
3、第四段以“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引出“夫祸害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的教训。d本文用平实的语言生动的叙说事例,深入地说明事理,语言平易近人,自然晓畅。解析:选b。b项后半局部错。“欲抑先扬,为下文写抑张本的应是课文第二段。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那么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
4、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害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5以下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项()a举天下之豪杰举:所有的 b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壮:雄壮c满招损
5、,谦得益 满:骄傲自满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身:身体解析:选d。“身应为“自身。6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为哪项()a相同,不同 b相同,相同c不同, 不同 d不同,相同解析:选d。以:介词,用;介词,把。其:都是代词,代庄宗。7以下加点词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项为哪项()函梁君臣之首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沛公军霸上火尚足以明也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那么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a b c d解析:选d。是名词作状语,是形容词作动词,其他都是名词作动词。8以下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
6、的一项为哪项()a讽剌了后唐庄宗李存勖贪于财货、耽于酒色而致身死国灭的可悲现实。b通过对后唐庄宗李存勖由盛而败的史实的表达,告诫人们:“满招损,谦得益。c通过对后唐庄宗李存勖身世的描述,总结了他的政权由盛而衰,到身死国灭的过程,告诫人们“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结合全文表达来看,作者在这里要告诉人们“盛衰之理,缘于“人事的道理。解析:选a。“贪于财货、耽于酒色错,应为“宠幸伶人。(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2题。记旧本韩文后欧阳修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
7、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假设可爱。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那么喟然叹曰:“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徒时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
8、盛矣。呜呼!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非惟世俗好恶之使然,亦其理有当然者。而孔、孟皇皇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暂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道当然也。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漂浮弃废之时,予固知其缺乏以追时好而取势利,于是就而学之,那么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亦志乎久而已矣。故予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盖其志先定而所学者宜然也。集本出于蜀,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凡三十年间,闻人有善本者,必求而改正之。其最后卷帙缺乏,今不复补者,重增其故也。予家藏书万卷,独昌黎先生集
9、为旧物也。呜呼!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而有也。予于此本,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9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项()a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游:游玩b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 悉:全,都c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 怪:责怪,责备d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 谬:通“谬,谬误解析:选c。“怪应为“奇怪之意。10以下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项()例句:故予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a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b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c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d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漂浮弃废之时解析:选d。例句“之的用法为用于主谓
10、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之为代词,指“故书。b项“之为结构助词,“的。c项“之为指示代词,意为“这。11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为哪项()a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b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c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d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解析:选c。c项“磨灭古今义相同,都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时期逐渐消失之意。a项“斯文,文中指“这些文章,指韩愈的文章;今义指“举止文雅。b项“上下在文中指“左右得了之意;今义为方位名词或动词。d项“势利文中指“权势和钱财之意;今义指“形容看财产、地位分别对待人的表现。12以下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为
11、哪项()a本文追述了作者得韩集、读韩文、做古文的亲身经历,反映了韩氏之文从“漂浮弃废到“大施于今的情况,从而也反映出北宋中期“古文创作逐渐兴盛的开展过程。b本文开头局部记叙了作者年少时偶然从朋友家得到昌黎先生文集的经历。文中提到的昌黎先生文集昌黎集昌黎先生集以及标题中的“旧本韩文均指同一部书。c欧阳修认为,韩氏之文的湮没无闻与盛行于世都有其当然之理。韩文的兴废说明,真正的好文章固然可能“漂浮弃废于一时。但终究会为“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d欧阳修曾利用其他版本对旧本韩文进行屡次修订,补足了缺失的卷帙,使之最终成为善本。他认为韩文之大行于世,并非因为自己的倡导,而是因为韩文本身“深厚而雄博。解析
12、:选d。d项中“补足了缺失的卷帙,使之最终成为善本错误,可参看最后一段第二、三句。参考译文:我年少时家住汉东,汉东地方偏僻没有求学的人,我们家又贫穷没有藏书。州郡之南有一户李氏大姓,他的儿子尧辅非常好学。我儿时,常到他家去玩,看见墙上挂着一只破筐,里面装满了旧书,翻开来看,发现了唐朝的昌黎先生文集六卷,书页脱落,次序颠倒,于是向李氏讨取(这部书)回家。阅读之后,发现韩愈的文章语言深厚、雄奇、博大,然而我当时还年少,未能完全探究其中的深义,只是觉得他的文章内容广博,浩然无边,好似很值得珍惜。这时天下求学的人都学习杨、刘的作品,称为时文,学得好的科场高中,博取名声,荣耀于当世,不曾有人提起韩愈的文
13、章。我也正要考进士,把礼部规定的诗赋作为努力的目标。十七岁时到州郡考试,被有关官员黜退。于是取出收藏的韩愈的文章再次阅读,喟然长叹:“学写文章的人应当到达这个地步才罢休啊!就奇怪当时的人不说及韩愈之文,而自己也没有来得及学习它们,只是时常一个人在心中默念着,认为正好通过考取进士取得俸禄来赡养双亲,如果取得俸禄了,就要尽全力学习韩愈的文章,来实现自己平常所抱的志向。这之后过了七年,我考中进士,在洛阳做官。而尹师鲁这些人也都在,于是一起写作古文。我又拿出收藏的昌黎集增补,寻找别人家的旧本进行校定。后来天下学写文章的人渐渐趋向于古文,而韩愈的文章也就盛行于世,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年了,学习写文章的人非韩
14、愈不学,真可谓兴盛啊!啊!文道本来就有在远世盛行而在近世衰没,或者在前代被无视而在今世被重视(的情况),不只是世俗好恶造成的,也自有其客观的道理。孔、孟之道曾被一时无视,而终究被千世万代学习、效法。韩愈的文章湮没不闻二百年,今世又大为盛行,这不只是世俗好恶左右得了的,是因为时代愈是久远,它的价值愈是明显,终究不会磨灭,虽然暂时被埋没,可最终会光耀千古,历史的规律注定会这样的。我最初从韩文那里学到道理,正是它被埋没废弃的时候,我本来就知道它不能用来赶时髦求名利,在那个时候我学习它,这样做的目的,难道是急迫借它取得名利吗?也只是因为很早就有志于此罢了啊。所以,我身在官场,升官不为之喜,贬官不为之惧
15、,是因为志向先前已确定,我所学习的韩愈文章的精神要求应该这样啊。韩愈文集本来出自蜀地,文字刻画都比今世的俗本精致,可是脱漏、错误特别多。这三十多年来,听说别人有善本,一定会讨来修订改正。最后卷数不够,现在未再补充,是想要(将来)增加的缘故。我家藏书万卷,只有昌黎先生文集是旧有之物。啊!韩愈的文章和他的思想,万代共同尊崇,天下共同流传。我对于这个藏本,只因为它是旧有的东西而特别珍惜它。三、语言运用1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局部或称之为“贬官文化。_地因人传,人因地传,两相帮衬,俱著声名。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过了一个时候,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就恢复名誉。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他们亲热过的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于是,人品和文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人。ab cd解析:选a。此题考查语言的连贯。句紧承文段第一句解释“贬官文化的由来,由中的“这样一来可知,这里是指示代词指代的内容,故句后当接,由此排除b、c、d。14广告语,是一那么广告的灵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儿科无尿护理
- 语言送给蛤蟆的礼物
- 硬式内镜处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 自我时间管理培训
- 带状疱疹护理查房
- 高中一年级必修一化学笔记总结模版
- 汽车行业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综述: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业绩增长行业盈利能力复苏191mb
- 宝宝感冒护理指南
- 三晋卓越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5月质量检测卷(25-X-635C)地理(B)
- 资料员工作总结模版
-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4-10-04-02 保健按摩师 人社厅发202332号
- 保险三方赔偿协议书范文模板
- 逻辑学导论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明清家具完整版本
- 100以内退位减法竖式计算练习题200道(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鼻出血的护理课件
- 高考志愿填报师资格新版考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PEP)2024年小升初英语试卷(含答案)
- Unit 8 Why do we like birthdays(单元测试)- 2024-2025学年沪教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4年首届全国标准化知识竞赛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部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