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推理与证明m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15b13,j3,m1·福建卷 当xr,|x|<1时,有如下表达式:1xx2xn.两边同时积分得:01dx0xdx0x2dx0xndx0dx,从而得到如下等式:1××××ln 2.请根据以上材料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计算:c×c×2c×3c×_15.解析 (1x)nccxcx2cxn,两边同时积分得c01dxc0xdxc0x2dxc0xndx0(1x)ndx,得c×c×2c×3c×n1n11.14m1·湖北卷 古希腊毕
2、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研究过各种多边形数,如三角形数1,3,6,10,第n个三角形数为n2n,记第n个k边形数为n(n,k)(k3),以以下出了局部k边形数中第n个数的表达式:三角形数n(n,3)n2n,正方形数n(n,4)n2,五边形数n(n,5)n2n,六边形数n(n,6)2n2n,可以推测n(n,k)的表达式,由此计算n(10,24)_.141 000解析 观察得k每增加1,n2项系数增加,n项系数减少,n(n,k)n2(4k),故n(10,24)1 000.16b7、m1·山东卷 定义“正对数:ln x假设a>0,b>0,那么ln(ab)blna;假设a>0,
3、b>0,那么ln(ab)lnalnb;假设a>0,b>0,那么lnlnalnb;假设a>0,b>0,那么ln(ab)lnalnbln 2.16解析 中,当ab1时,b>0,a1,ln(ab)ln abbln ablna;当0<ab<1时,b>0,0<a<1,ln(ab)blna0,正确;中,当0<ab<1,且a>1时,左边ln(ab)0,右边lnalnbln a0ln a>0,不成立;中,当1,即ab时,左边0,右边lnalnb0,左边右边成立;当>1时,左边lnln aln b>0,假设a&
4、gt;b>1时,右边ln aln b,左边右边成立;假设0<b<a<1时,右边0, 左边右边成立;假设a>1>b>0,左边lnln aln b>ln a,右边ln a,左边右边成立,正确;中,假设0<ab<1,左边ln0,右边lnalnbln 2ln 2>0,左边右边;假设ab1,lnln 2lnln 2ln,又a或b,a,b至少有1个大于1,lnln a或lnln b,即有lnln 2lnln 2lnlnalnb,正确14m1·陕西卷 观察以下等式:1211222312223261222324210照此规律,第n个等
5、式可为_1412223242(1)n1n2(1)n1解析 结合所给几项的特点,可知式子左边共n项,且正负交错,奇数项为正,偶数项为负,右边的绝对值为左边底数的和,系数和最后一项正负保持一致,故表达式为12223242(1)n1n2(1)n1.m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0m2,d2,d3,d5·北京卷 an是由非负整数组成的无穷数列,该数列前n项的最大值记为an,第n项之后各项an1,an2,的最小值记为bn,dnanbn.(1)假设an为2,1,4,3,2,1,4,3,是一个周期为4的数列(即对任意nn*,an4an),写出d1,d2,d3,d4的值;(2)设d是非负整数,证明:dnd
6、(n1,2,3,)的充分必要条件为an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3)证明:假设a12,dn1(n1,2,3,),那么an的项只能是1或者2,且有无穷多项为1.20解:(1)d1d21,d3d43.(2)(充分性)因为an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且d0,所以a1a2an.因此anan,bnan1,dnanan1d(n1,2,3,)(必要性)因为dnd0(n1,2,3,)所以anbndnbn.又因为anan,an1bn,所以anan1.于是,anan,bnan1.因此an1anbnandnd,即an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3)因为a12,d11,所以a1a12,b1a1d11.故对任意n1,anb11.
7、假设an(n2)中存在大于2的项设m为满足am>2的最小正整数,那么m2,并且对任意1k<m,ak2.又因为a12,所以am12,且amam>2,于是,bmamdm>211,bm1minam,bm>1.故dm1am1bm1<211,与dm11矛盾所以对于任意n1,有an2,即非负整数列an的各项只能为1或2.因为对任意n1,an2a1,所以an2.故bnandn211.因此对于任意正整数n ,存在m满足m>n,且am1,即数列an有无穷多项为1.m3数学归纳法m4单元综合1·黄山质检 n为正偶数,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时,那么还需要用归纳假
8、设再证n()时等式成立()ak1 bk2c2k2 d2(k2)1b解析 根据数学归纳法的步骤可知,那么nk(k2为偶数)下一个偶数为k2,故答案为b.2·石景山期末 在整数集z中,被5除所得余数为k的所有整数组成一个“类,记为k,即k5nk|nz,k0,1,2,3,4.给出如下四个结论:2 0133;22;z01234;整数a,b属于同一“类的充要条件是ab0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a1 b2 c3 d42c解析 因为2 013402×53,所以2 0133,正确21×53,23,所以不正确因为整数集中的数被5除的余数可以且只可以分成五类,所以正确整数a,b属于
9、同一“类,那么整数a,b被5除的余数相同,从而ab被5除的余数为0,反之也成立,故整数a,b属于同一“类的充要条件是ab0,故正确所以正确的结论个数为3,选c.3·汕头期末 2 ,3 ,4 ,假设6 (a,t均为正实数),类比以上等式,可推测a,t的值,那么at_329解析 类比等式可推测a6,t35,那么at29.4·福州期末 点a(x1,ax1),b(x2,ax2)是函数yax(a>1)的图像上任意不同两点,依据图像可知,线段ab总是位于a、b两点之间函数图像的上方,因此有结论>a成立运用类比思想方法可知,假设点a(x1,sin x1),b(x2,sin x
10、2)是函数ysin x(x(0,)的图像上的不同两点,那么类似地有_成立4.<sin解析 函数ysin x在x(0,)的图像上任意不同两点a,b,依据图像可知,线段ab总是位于a,b两点之间函数图像的下方,所以<sin.规律解读 类比推理中的结论要注意问题在变化之后的不同,要“求同存异才能够正确解决问题5·云南师大附中月考 我们把平面内与直线垂直的非零向量称为直线的法向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利用求动点轨迹方程的方法,可以求出过点a(3,4),且法向量为n(1,2)的直线(点法式)方程为1×(x3)(2)×(y4)0,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经过点a(1,2,3),且法向量为n(1,2,1)的平面(点法式)方程为_5x2yz20解析 设b(x,y,z)为平面内的任一点,类比得平面的方程为(1)×(x1)(2)×(y2)1×(z3)0,即x2yz20.6·黄山质检 数列an满足a11,anlogn(n1)(n2,nn*)定义:使乘积a1·a2··ak为正整数的k(kn*)叫作“简易数那么在1,2 012内所有“简易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笔试试题2025
- 2025年高考新课标一卷英语试卷附答案(新课标卷)
- 2025年延边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大气污染防治专业案例)全真模拟题库及答案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章节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2025年金属冶炼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试(金属冶炼铜冶炼)仿真试题及答案四
- 2025年江苏省建筑施工企业安管人员考试(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C2类)仿真试题及答案
- 综合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从粒子到宇宙》重点解析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试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必考点解析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人教版高中英语原因状语从句形式练习题30题【答案解析】
- 铝合金熔铸安全培训课件
- 家具制造业2025年原材料价格波动对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影响报告
-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试题案例分析及参考答案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五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 布达拉宫课件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必背知识考点提纲
- 资产抵押项目资产评估操作流程详解
- 2025-2026学年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339)
- 2024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期末复习:Unit1~Unit8全册各单元语法知识点 讲义(含练习题及答案)
- 房屋安全性鉴定方案
- 工作责任感的衡量与评价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