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工医院感染知识培训_第1页
新职工医院感染知识培训_第2页
新职工医院感染知识培训_第3页
新职工医院感染知识培训_第4页
新职工医院感染知识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职工医院感染知识培训1“ Above all, Hospitals should do the patients no harm ” 最重要的,医院不能给病人带来最重要的,医院不能给病人带来伤害。伤害。 南丁格尔南丁格尔 14.4.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3.3.1.1.医院感染发展简介医院感染发展简介5 .5 . 2.2.医院感染的法律、法规医院感染的法律、法规 医院感染的监测医院感染的监测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暴发请掌握用请掌握用 标识的内容标识的内容1 1. 1.医院感染发展简介医院感染发展简介医院感染的研究经历了:医院感染的研究经历了: 从从无无

2、- -有有、从从 简单简单- -复杂复杂,从,从单纯单纯消毒、隔消毒、隔离到病因学、流行病学、诊断学、免疫学、消离到病因学、流行病学、诊断学、免疫学、消毒学、管理学、治疗学毒学、管理学、治疗学等复杂的研究过程,并等复杂的研究过程,并随医院的发展而日显复杂。随医院的发展而日显复杂。 1医院感染发展历程医院感染发展历程18461846年美国外科手术场景。无消毒剂,无手术衣。年美国外科手术场景。无消毒剂,无手术衣。死亡率极高。死亡率极高。1 1 11 18531853年,英法等国与俄国爆发了克年,英法等国与俄国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里米亚战争,NightingaleNightingale在战地医院在战

3、地医院通过改善卫生条件,采取对感染患者进通过改善卫生条件,采取对感染患者进行隔离、病房通风、带手套等行隔离、病房通风、带手套等 措施,措施,仅用了仅用了4 4个月的时间,使伤病员的个月的时间,使伤病员的 死亡死亡率从率从42%42%下降到下降到2.2%2.2%。1111现代医院手术室现代医院手术室11v法律法律 20042004年年中华人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v法规法规 20032003年年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2006 2006年年艾滋病防治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2.2.医院感染的法律、法规医院感染的法律、法规1v规章规章 20022002年年消毒管理办法消毒

4、管理办法 2003 2003年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2004 2004年年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试行)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试行) 2005 2005年年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2006 2006年年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1v规范及标准规范及标准 20012001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试行).). 2003 2003年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年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 2003 2003年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年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 . 200

5、4 200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2004 2004年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年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2004年版)年版)1 20042004年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年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 (试行试行).). 2005 2005年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年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 2005 2005年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年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 . 2008 2008年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年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工

6、作的通知. . 2009 2009年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年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 .1 20092009年卫生部发布的年卫生部发布的6 6个技术标准个技术标准 v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 .v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v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v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v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v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1v医院手术部(室)管理规范(试行)医院手术部(室)管理

7、规范(试行)20102010年年v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 v关于加强非结核分枝杆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非结核分枝杆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 v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作的通知 1v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v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v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20112011年

8、年1 1月月v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13、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医院感染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1 判断医院感染的原则判断医院感染的原则v时间:有潜伏期的时间:有潜伏期的: :住院日住

9、院日 潜伏期潜伏期 无潜伏期的无潜伏期的: 48: 48小时小时v部位:不同部位部位:不同部位v病原体:新的病原体病原体:新的病原体v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1下列情况下列情况属于属于医院感染医院感染v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48小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起超过平均潜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1v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v在原有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在原有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

10、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的感染 1 v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v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v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1下列情形下列情形不属于不属于医院感染医院感染v在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症状及体在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症状及体征征v由于创

11、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反应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反应v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h48h内发病)的感染,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v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1医院感染的常见临床类型医院感染的常见临床类型v下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 v切口感染(切口感染(SSI SSI ) v泌尿道感染泌尿道感染v胃肠道感染胃肠道感染v血液感染血液感染1医院内感染分类医院内感染分类 环境环境v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 交叉交叉 医源性医源性 外源性感染链外源性感染链 传染源传染源

1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感染人群感染人群 v 内源性(自身感染)内源性(自身感染) 内源性感染链内源性感染链 贮菌库贮菌库 易位途径易位途径 易感生境易感生境1易感人群易感人群v老年、婴幼儿、营养不良及住院时间长者老年、婴幼儿、营养不良及住院时间长者v患易发生感染的基础疾病(肿瘤、血液病、糖患易发生感染的基础疾病(肿瘤、血液病、糖尿病、肝硬化)尿病、肝硬化)v接受损伤免疫机能的治疗(放疗、化疗、肾上接受损伤免疫机能的治疗(放疗、化疗、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皮质激素) v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者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者v接受各种介入和损伤性操作者(手术和引流、接受各种介入和损伤性操作者(手术和引流、器官移植、

13、血液净化、动静脉插管、气管切开、器官移植、血液净化、动静脉插管、气管切开、人工机械辅助通气等)人工机械辅助通气等)1 常见医院感染的诊断常见医院感染的诊断1(一)、上呼吸道感染(一)、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临床诊断:发热发热38.038.0超过超过2 2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性炎症表现。病原学诊断: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说明:说明:必须排除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如过敏等)所至的上呼吸道必须排除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如过敏

14、等)所至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急性炎症。1v临床诊断: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1 1、 出现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现湿啰音,出现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现湿啰音, 并有下列情况之一:并有下列情况之一: 发热发热 WBCWBC或或NN X 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2 2、慢性气道疾患患者稳定期继发急性感染,并有病原学、慢性气道疾患患者稳定期继发急性感染,并有病原学改变或改变或X X线胸片显示与入院时比较有明显改变或新病变线胸片显示与入院时比较有明显改变或新病变(二)、下呼吸道感染(二)、下呼吸道感染1病原学诊断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

15、,符合下列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列6 6条之一即可诊断条之一即可诊断: :v经筛选的痰液连续两次分离出相同病原体。经筛选的痰液连续两次分离出相同病原体。v痰定量培养分离到病原菌计数痰定量培养分离到病原菌计数10106 6cfu/mlcfu/ml。v血培养或并发胸腔积液者的胸液分离到病原体。血培养或并发胸腔积液者的胸液分离到病原体。v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到浓度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人工气道吸引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到浓度 10105 5cfu/mlcfu/ml的病原菌、经支气管肺泡灌洗的病原菌、经支气管肺泡灌洗(BAL)(BAL)分离到浓度分离到浓度10104 4 c

16、fu/ml cfu/ml的病的病原菌,或经防污染样本毛刷原菌,或经防污染样本毛刷(PSB)(PSB)、防污染支气管肺泡灌洗、防污染支气管肺泡灌洗(PBAL)(PBAL)采集的下呼采集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到病原菌吸道分泌物分离到病原菌( (对于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支气管扩张者细菌浓对于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支气管扩张者细菌浓度必须度必须10103 3cfu/ml)cfu/ml)。v痰或下呼吸道采样标本中分离到通常非呼吸道定植的细菌或其它特殊病原体。痰或下呼吸道采样标本中分离到通常非呼吸道定植的细菌或其它特殊病原体。v免疫血清学、组织病理学的病原学诊断证据免疫血清学、组织病理学的病原学诊断证据。

17、11病原学诊断:病原学诊断: 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有下腹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或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或不伴发热,并有下列情况之一:触痛、肾区叩痛,伴或不伴发热,并有下列情况之一:v尿检尿检 WBCWBC男性男性55个个/ /高倍视野,女性高倍视野,女性1010个个/ /高倍视野,高倍视野,插导尿管患者应结合尿培养。插导尿管患者应结合尿培养。v临床已诊断为泌尿道感染,或抗菌治疗有效而认定的泌临床已诊断为泌尿道感染,或抗菌治疗有效而认定的泌尿道感染尿道感染(三)、尿路感染(三)、尿路感染1病原学诊断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并符合下述四条之一者临床

18、诊断基础上,并符合下述四条之一者: :v清洁中段尿或导尿留取尿液清洁中段尿或导尿留取尿液( (非留置导尿非留置导尿) )培养培养G G球菌浓度球菌浓度10104 4cfu/mlcfu/ml、G G杆菌浓度杆菌浓度10105 5cfu/mlcfu/ml。v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细菌浓度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培养细菌浓度10103 3cfu/mlcfu/ml。v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1(1400)400),在,在3030个视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v无症状性菌尿症:患者虽然无症状,但在近期无症状性菌尿症

19、:患者虽然无症状,但在近期(1(1周周) )有内窥镜检有内窥镜检查或留置导尿史,尿液培养查或留置导尿史,尿液培养G G球菌浓度球菌浓度10104 4cfu/mlcfu/ml、G G杆菌浓杆菌浓度度10105 5cfu/mlcfu/ml,应视为泌尿系统感染。,应视为泌尿系统感染。11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临床诊断:临床诊断:符合下列三条之一即可诊断。符合下列三条之一即可诊断。v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 (蜂窝组织蜂窝组织炎的表现炎的表现) )。v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 (除外理

20、除外理化因素所致化因素所致) )。v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 3838,局部有压痛,无其他,局部有压痛,无其他原因解释。原因解释。 病原学诊断:病原学诊断:导管尖端培养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导管尖端培养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11败血症败血症临床诊断:临床诊断:发热发热3838,或低体温,或低体温362424小时)培养均阴性或创小时)培养均阴性或创面已愈合,方可解除隔离。面已愈合,方可解除隔离。 1细菌耐药的控制细菌耐药的控制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医院医院 临床医师临床医师 全社会全社会需要需要共同努力共同努力1抗生素使用管理的基本要

21、求抗生素使用管理的基本要求v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生素预防使用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生素预防使用 v从严掌握从严掌握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指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指征;征;v首剂在术前准备或手术室术前半小时内或麻醉开首剂在术前准备或手术室术前半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如手术超过始时给药,如手术超过3 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1500ml,术中追加一次;术中追加一次;v术后预防用药时间最多不超过术后预防用药时间最多不超过4848小时;小时;v原则上应选择窄谱的第一、二代头孢菌素为主,原则上应选择窄谱的第一、二代头孢菌素为主,个别情况下可选用头孢曲松等。个别情况下可选

22、用头孢曲松等。 1v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指征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指征 v经验性治疗: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经验性治疗: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以及拟诊非典型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以及拟诊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如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感染);病原体感染(如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感染);v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药。 1v三线抗菌药物使用指征及分级管理三线抗菌药物使用指征及分级管理v第三线抗生素主要品种:碳青霉烯类、第第三线抗生素主要品种:碳青霉烯类、第4 4代头代头孢菌素、

23、糖肽类、新贵抗真菌药、利奈唑胺、多孢菌素、糖肽类、新贵抗真菌药、利奈唑胺、多粘菌素;粘菌素;v从严掌握使用指征;从严掌握使用指征;v使用权限:高级职称的科主任或具有高级职称的使用权限:高级职称的科主任或具有高级职称的医疗小组组长查房签名,或有感染相关专科医生,医疗小组组长查房签名,或有感染相关专科医生,或有全院疑难病例讨论意见;或有全院疑难病例讨论意见;v病程记录:完整记录,并体现使用权限病程记录:完整记录,并体现使用权限. . 1 卫生部要求:卫生部要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根据抗菌药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根据抗菌药

24、物特点、临床疗效、细菌耐药、不良反应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抗菌应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进行三类进行分级管理。分级管理。 1v 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应遵循本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应遵循本指导原则指导原则,根据,根据感染部位、严重程度、致病菌种类以及细菌耐药情况、感染部位、严重程度、致病菌种类以及细菌耐药情况、患者病理生理特点、药物价格等因素加以综合分析考患者病理生理特点、药物价格等因素加以综合分析考虑,参照虑,参照“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

25、一般对轻度与局部感染患者应首先选用非限制使用抗一般对轻度与局部感染患者应首先选用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菌药物进行治疗;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或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敏感时,可选用限染或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敏感时,可选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选用应从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选用应从严控制。严控制。1v临床医师可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临床医师可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患者需要应用抗菌药物处方;患者需要应用限制使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治疗时,应经具有治疗时,应经具有主治医师以上

26、专业技术职务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签名;患者病情需要应用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签名;患者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或确凿依据,经抗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处方确凿依据,经抗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处方需经具有需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签名。任职资格医师签名。v紧急情况下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临床医师可以越级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菌药物,但仅限于1 1天用量天用量。1根据浙江省抗菌药物使用专项检查要求根据浙江省抗菌药物使用专项检查要求 强调病程记录:

27、首次使用(术前、术后)及更强调病程记录:首次使用(术前、术后)及更改抗生素都要分析记录,内容包括:使用指征、改抗生素都要分析记录,内容包括:使用指征、药品种类及选择依据、使用方法的具体记录,停药品种类及选择依据、使用方法的具体记录,停用抗生素也要有病程记录,说明停用理由。用抗生素也要有病程记录,说明停用理由。 病原学送检:感染患者首次使用前、每次更病原学送检:感染患者首次使用前、每次更改前做到有样必采,对病原学检查报告作出合理改前做到有样必采,对病原学检查报告作出合理分析。分析。 15 5、医院感染的监测、医院感染的监测开展监测是手段,控制感染是目的开展监测是手段,控制感染是目的医院感染监测医

28、院感染监测: : 全面综合性监测全面综合性监测 目标性监测。目标性监测。1全面综合性监测全面综合性监测 全面综合性监测是对全院所有病人和工作人员全面综合性监测是对全院所有病人和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因素(包括环境污染程度的检的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因素(包括环境污染程度的检测等)进行综合性监测。测等)进行综合性监测。 通过监测揭示各科室、病区的感染率及各部位的通过监测揭示各科室、病区的感染率及各部位的感染率,深入探讨各种感染的易感因素,掌握病原感染率,深入探讨各种感染的易感因素,掌握病原体及其耐药谱的变迁,揭示医院感染管理上存在的体及其耐药谱的变迁,揭示医院感染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如不完善的消毒隔离制度、抗生素不合理使问题,如不完善的消毒隔离制度、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现状、消毒灭菌质量存在的问题等。用的现状、消毒灭菌质量存在的问题等。1目标性监测目标性监测 目标性监测是近几年发展起来一种监测观点和目标性监测是近几年发展起来一种监测观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