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相机使用中的16个秘密和技巧_第1页
尼康相机使用中的16个秘密和技巧_第2页
尼康相机使用中的16个秘密和技巧_第3页
尼康相机使用中的16个秘密和技巧_第4页
尼康相机使用中的16个秘密和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尼康相机使用中的16个秘密和技巧这个帖子之所以发在尼康版中,同我第一台相机就是尼康,最早上蜂鸟也是上尼康版有很大关系。近年来,眼看尼康腹背受敌,前有佳能全方位的竞争,后有索尼迫不及待地追赶,尼康在数码相机技术领域中的突破却乏善可陈,所谓带着纳米涂层的新镜头的价格又高高在上,实在令人扼腕。这个帖子中不少人希望我多介绍些尼康,那么从下面这个单元开始,我将重点介绍尼康相机中你不知道的秘密和技巧,完成这个单元后,再继续介绍变焦镜头。由于是陆陆续续写的这些技巧和秘笈,所以逻辑上未必相互关联(逻辑上相互关联的帖子在整理完以后单独放出),请大家理解。另外,鉴于来这里看的大多数人都使用过较长时间的尼康相机,所

2、以一些基本技巧我就不重复介绍了,重点是介绍一些平时不为大家所知的窍门。不多啰嗦了,下面开始这个单元。1、风光摄影(含暗光摄影)中把握成像锐利尺度的窍门尼康相机本来就以锐利著称,但是锐利的尺度并不好把握,尤其是拍摄风景的时候(或者是拍摄光线较暗的对象的时候),过于锐利反而会不太自然,这里给大家介绍的窍门是采用raw拍摄的同时,将优化校准的锐度设置为最大值,然后用实时取景进行拍摄,如果拍摄对象中包含大量需要细节的对象(例如树叶、草地等风光摄影中常见的对象),这个时候你会在液晶屏上发现,优化校准中锐度设置为最大值,非常有利于对细节的控制,如果整体画面最后在电脑中查看的时候发现不自然,还可以在raw中

3、将锐度降下来。这个窍门中的另一个要点是采用实时取景,特别是周围光线较暗的时候,实时取景还可将液晶屏的亮度提高,进一步帮助提高对焦的精度(并不影响最终成像),当然,变换另外一个光线差异较大的场景的时候,记住要将液晶屏亮度调整为自动调整。2、快速设置菜单的技巧最早接触尼康相机的时候,由于看不懂说明书,经常被里面纷繁复杂的功能选项搞得头昏脑胀,在实拍过程中,总是记不住各种功能都在那个菜单选项中。后来熟悉了尼康的机器发现,其实可以充分利用“我的菜单”功能,将播放菜单、拍摄菜单、个人用户菜单中的常用选项(一级选项或者二级选项)一次性放入“我的菜单”,最多可以放20个,而且先后顺序可以任意调整。由于尼康已

4、经将大量常用功能设置了快捷键,所以我在这里最常设置的内容是D-Lighting、设定优化校准和个人用户菜单中的拍摄菜单库。3、快速确定白平衡的窍门我不知道有多少尼康用户经常使用白平衡包围(估计肯定还是用包围曝光的用户更多些),在没有使用希必爱之前(希必爱的介绍请参见这个帖子中前面的描述),我倒是经常使用这个功能,特别是在场景光源比较复杂的情况下,短时间内调整出最适合的白平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个时候我经常会使用白平衡包围,通过设定黄色(A)和蓝色(B)的调整级数、设定补偿级数(白平衡修正幅度)、设定拍摄张数,在最短的时间内选择最符合当时环境气氛的白平衡,需要注意的是,符合气氛的白平衡并不一

5、定是严格标准的18度中灰,这点上希必爱做不到(应当说,希必爱使用得当,总是能够确定最准确的白平衡),同时,这点也是采用raw格式无法解决的(理论上当然可以在后期任意调整raw中的白平衡设置,但是有时候现场的感觉,在后期不一定能回忆起来),实际使用中,到底是采用白平衡包围、raw后期调整还是希必爱等白平衡测定基准配件,要看个人的习惯和条件了。下面简单说说在复杂光源下我自己通常的设置:首先将FUNC按钮指定为白平衡包围按钮,其次大致选择一个相机内自带的白平衡(这个需要根据现场临时设置,大致准确即可,不严格要求,主要是作为后面白平衡包围的基准),第三将白平衡调整级数设置为5,拍摄张数设置为5。设置完

6、毕,只需要按一次快门,相机就会自动拍摄5张不同级数的白平衡照片(这点与包围曝光不同,包围曝光需要按下多次快门),从中选择一张最能表达主题和现场气氛的照片,然后将相机白平衡修改为“手动预设”,在“选择影像”的时候将刚才最能表达主题和现场气氛的照片的白平衡设定存为自定值,这样,就可以轻松采用相同的白平衡来拍摄同样场景的其他照片了。说起来复杂,其实练习几次,熟练后就会发现,尼康相机中的整个功能还是蛮好用的。备注:其他相机也可采用类似方法确定白平衡。4、设定优化校准的若干技巧每个门派都有自己的照片风格,当然,也都允许用户自己设置,我在前面介绍k7的时候,曾经谈过如何设置对比度、饱和度、色相,这里结合尼

7、康的优化校准,再补充一下:(1)如果希望强调物体的边缘(例如拍摄以枫叶为主体的对象时),那么应当提高锐化程度,同时,提升对比度,这样颜色比较鲜明,同时视觉冲击力也会比较强,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同时提高亮度,那么亮度的提升会部分抵消提升对比度和锐化的效果。如果拿捏不准,请设置为A(在设置条的最左侧),机器会根据现场情况自动设置锐度,这样效果往往也不错。(2)照片发灰的时候(例如阳光强烈的时候,用远焦镜头拍摄带有雾气的山体)往往需要提高对比度,而且提高对比度,也有利于用黑白灰表现另外一种影调。如果拿捏不准,请设置为A(在设置条的最左侧),机器会根据现场情况自动设置对比度,这样效果往往也不错。(3)提

8、高亮度,可以部分抑制画面中的噪点;降低亮度,可以部分抑制死白出现的概率。(4)饱和度不要一次提升很多,要慢慢提,然后放大确认是否仍能保留细节,特别是拍摄红色鲜花的时候,更要留心由于过度饱和导致红色花朵失去脉络、褶皱等细节表现。如果拿捏不准,请设置为A(在设置条的最左侧),机器会根据现场情况自动设置饱和度,这样效果往往也不错。(5)色相设置为负数,会增加黄色调,设置为正数,会增加红色调,人像拍摄的时候,可以适当正向调整,这样设置,如果白平衡设置准确的话,很容易得到模特白里透红的效果。(6)对比度和亮度无法调整的时候,请关闭D-Lighting即可。(7)单色滤镜中,画面对比强度从R(红色)、O(

9、橘黄)、Y(黄色)依顺序递减,G(绿色)是很好的拍摄单色人像的滤镜,大家不妨一试。5、自动曝光(对焦)锁定技巧设置AE-L(锁定自动曝光)是各种相机中都很重要的功能,下面详细介绍下尼康相机中的设置技巧。(1)仅锁定自动曝光:只有按住AE-L/AF-L按钮的时候,曝光才会被锁定,松开按钮的时候,相机继续自动测光,由于个人不习惯构图的时候,总是需要很紧张地按住AE-L/AF-L按钮,所以我几乎从不设置“仅锁定自动曝光”。(2)仅锁定自动对焦:只有按住AE-L/AF-L按钮的时候,对焦才会被锁定,松开按钮的时候,相机继续自动对焦,这个功能还是挺有用的,特别是在光线较暗的时候,好不容易对准焦后,按住它

10、可以重新构图,不用担心拉风箱的现象发生。需要指出的是,如果镜头上带有锁定对焦的功能(例如小竹炮就在镜头上带有锁定对焦按钮),则没有必要设置“仅锁定自动对焦”。(3)AE/AF锁定(释放快门时重设):按下AE-L/AF-L按钮后就将曝光和焦点进行锁定(放开按钮后锁定依然有效),直到按下快门或相机的测光关闭后才解除。个人经常用这个设定,习惯而已,觉得挺方便的。(4)AE锁定(保持):按下AE-L/AF-L按钮后就将曝光和焦点进行锁定(放开按钮后锁定依然有效),按下快门后仍旧保持,适合曝光锁定后的连续拍摄。我只有在拍摄光源稳定的体育场景等需要大量连拍的时候进行这项设定(例如在体育场中拍摄滑冰场景,体

11、育场的光源就比较稳定,而滑冰则需要连拍)。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尼康的机型太多,上述技巧不一定在所有机型设置中都会出现(但是出现了,意思是一致的,设定结果是一样的),请大家举一反三。6、最佳测光模式的快速选择建议大家使用尼康机器的时候(用别的门派的道理也一样),优先将默认测光模式设置为矩阵测光,这样可先对整体曝光值有个大概的判断,多数情况下,矩阵曝光还是比较准确的。同时,在F控制选项中,选择“指定FUNC按钮”,将Fn按钮设定为点测光,将预览按钮设为中央重点测光,这样,当主体占据画面中央大部分范围的时候(例如人像摄影时候的特写),按一下预览按钮,就快速切换到中央重点测光;当主体占据整个画面的范围不

12、大,背景环境与主体光比相差较大的时候(例如拍摄逆光环境人像),按一下Fn按钮,就切换到点测光(当然是对主体测光),非常方便。至于中央重点区域的大小,用户可以在b测光/曝光设置中的“中央重点区域”里面进行设置,我平时半身特写的时候主要用8mm,如果就是面部特写,则用6mm,如果全身特写,则用10mm的效果比较好。7、D700中的一个鸡肋设计:D700无疑是尼康最成功机型之一,不过,D700中却有一项鸡肋设计“快门速度和光圈锁定”,其中快门速度锁定用于S或M中;光圈锁定用于A或M中;如果在M模式下,将快门和光圈都锁定,呵呵,后果我不说了,D700用户自己可以试试看。估计尼康自己也觉得这个设计是个鸡

13、肋,所以我在尼康其他机型中均未见过类似的设计。8、模拟闪光如何使用?模拟闪光,顾名思义,就是预先闪光让摄影者提前看到拍摄主体在闪光灯开启以后的阴影位置,从而便于确认闪光灯的输出强弱和方向。在e包围/闪光选项中,将模拟闪光设置为开启,然后在打开闪光灯的情况下(无论内闪还是外闪),按下“景深预览”键,闪光灯就会随着预览按键而激发闪光。应当说,这个功能在户外多灯拍摄的时候,还是蛮有用的,当然,打开U2等长明灯拍摄人像的话,这个功能就不是那么有用了。9、自动FP在什么场合下使用?一般说来,中高端闪光灯的同步速度大概为1/250秒,如果快门速度超过闪光灯的最大同步速度的时候(例如1/400秒,F2,使用

14、闪光灯的同时又使用大光圈的时候经常会发生这种情况),快门前帘还未完全开启,快门后帘就落下,往往会造成局部画面“半黑”。在这种场合下,就需要开启自动FP。开启自动FP后,快门速度可以突破闪光灯同步速度的极限(1/250秒,达到1/2500秒甚至1/4000秒)。实际使用中,在艳阳高照的情况下,逆光大光圈拍摄人像或者花卉的时候,往往需要用闪光灯进行局部补光以突出质感,同时虚化背景,这个时候,开启自动FP几乎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否则几乎百分百会拍出一片死白(快门太慢的缘故)。所以我在使用闪光灯的时候,一般都会启动“自动FP”。补充一下,内置闪光灯不能使用FP高速同步快门。10、对焦控制速成:尼康系统的

15、最强项当属对焦,说道对焦,一定要搞明白AF对焦模式和AF区域模式,前者控制清晰合焦的方法,后者控制对焦点的设定。对于初学者,我觉得最佳设定是AF-A+3D追踪。AF-A可以自动判断对焦模式,如果主体静止,系统自动采用AF-S,一旦主体没有固定在对焦点上,系统会自动切换到AF-C上。只所以推荐3D追踪,因为选择的对焦点对焦后,即使拍摄主体从对焦点移开,系统也会根据色彩与对比,自动切换到对焦点持续对焦。当然,这种推荐的方式,速度和精度稍有些影响,不过胜在简便易行。如果追求更快的速度和精度,那么还是好好研究其他AF对焦模式和AF区域模式。11、动态AF区域选择的心得:首先要说明的是,选择动态AF区域

16、的时候,并非使用的点数越多越好,应当根据拍摄对象和题材,有针对性的设置,效率才会最高。(1)9个对焦点:适用拍摄主体在画面中占据的比例较小、需要交待环境的场合,比如拍摄蜜蜂、蝴蝶在花丛中翻飞,这个时候不需刻意强调细节(不需要拍出复眼、绒毛),蜜蜂和蝴蝶在整个画面中只是起到点睛作用,是表现环境的一个要素,此时只需将拍摄对象(蜜蜂、蝴蝶)涵盖进对焦范围内,配合其运动方式小幅度改变相机角度,就能持续对焦。(2)21个对焦点:适用拍摄主体在画面中占据的比例较大、不需要刻意交待环境,比如还是拍摄蜜蜂和蝴蝶,需要刻意强调复眼、绒毛等细节,照片的主题不是强调主体和环境的关系,而就是为了表现主体中最出彩的那部

17、分,此刻设置21个对焦点更加合适。(3)51个对焦点:完全无法预测主体运动轨迹,例如拍摄急飞打架的鸟类,这个时候与其自己劳心费神地对焦,不如完全交由相机自动判断,你只是需要不停地连拍即可。(4)51个对焦点(3D追踪):与51个对焦点类似,区别在于画面中的环境比较杂乱(杂乱的环境中蕴藏着大量空间信息,便于3D追踪),拍摄主体和拍摄背景在色彩上有较大差异,对比比较强烈,拍摄主体在画面中不停地上下左右移动,空间感比较强烈。12、锁定跟踪对焦的正确理解:尼康中的锁定跟踪对焦曾经困扰我很长时间,面对这该选项里面的长、标准、短、关闭,我以前一直不太明白含义,后来通过对佳能机器的研究(请看我前面关于佳能7

18、D设置的介绍),终于搞明白,这个功能主要用于设定当拍摄主体的对焦距离突然发生变化的时候,AF调焦的等待时间。当主体变化迅速的时候(滑冰、赛车等运动题材),选择关闭,可以使相机随着拍摄主体的动作迅速对焦。设置为长的时候会出现什么结果呢?正在拍摄过程中,突然一个人从相机前走过,干扰了主体,如果设置为长,相机仍会咬住主体进行对焦。实际上,我现在觉得这是尼康菜单命名的问题,如果“锁定跟踪对焦”变为“跟踪对焦时长”,里面的设置修改为“长、短、自动、锁定”,这样是不是更容易理解呢?特别是原菜单中的“标准”修改为“自动”,我想可以加速用户对尼康相机的了解。13、对焦点的控制技巧:如果使用了51个对焦点,数量

19、固然多了,但是选择也多了,这意味着操控速度会大幅度下降(在51个对焦点的画面中,请试想一下将对焦点从右下角移动到左上角需要花多长时间)。尼康充分考虑了这个因素,提供了两种提高操控速度的技巧。(1)启动对焦点循环:对焦点循环方式设置为循环后,当选择的对焦点位于最左侧,按下多重选择器的左侧按钮,选择的对焦点会自动切换到画面的最右侧,同理,对焦点在画面边缘的其他位置时,多重选择器的四向按钮都会帮助用户加快对焦点移动的操控感觉。(2)多重选择器中央按钮:建议大家将这个按钮设置为“选择中央对焦点”,这样,无论焦点在哪里,也无论横拍还是竖拍,只要按下多重选择器中间的ok按钮,对焦点立刻回到中央。14、AF

20、-ON要充分使用:刚用尼康D300的时候,并不太清楚为什么半按快门已经可以对焦,还要设置一个专门的按钮AF-ON。强烈建议那些喜欢全时手动对焦的用户将半按快门对焦取消,将对焦赋予AF-ON按钮,不仅拍摄微距有大用,而且拍摄飞鸟也有妙用,详情请参见我在介绍微距的时候对全时手动的描述,具体设置如下:(1)对于有AF-ON按钮的机器(D300以上)在a自动对焦中的第五项a5(触发自动对焦)中,机器默认设置为“快门/AF-ON按钮”,将其修改为“仅AF-ON按钮”即可。(2)对于没有AF-ON按钮的机器(D90以下)在f控制中的第四f4(设定AE-L/AF-L按钮)中将AE-L/AF-L按钮设定为AF

21、-ON即可。在拍摄飞鸟的时候,一般对焦方式会设置为AF-C,这个时候通过上述设置,按下按钮可以持续追踪拍摄对象,一旦放开按钮,AF会自动停止(呵呵,锁焦了),一直按着按钮的时候采用连拍,由于快门按钮不再具备对焦功能,因此反应速度大大加快了,当设置51个对焦点的时候,看着取景器中的对焦点随着飞鸟自动移动,那个感觉还是很给力的。15、曝光延迟模式在风光摄影和微距摄影中的应用:反光板弹起时引起的细微震动会导致图片模糊,尽管很轻微,但是对于严谨的风光和微距摄影来说,这一点点抖动都是不允许的。这时,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个人设定菜单中将“曝光延迟模式”设置为“开启”,这样按下快门后,反光镜先弹起,约1秒后快

22、门才关上,在这1秒内,反光镜弹起带来的抖动基本就停止了,从而可以保证图片的清晰度。当然,那些需要掌握拍摄瞬间的题材(扫街抓拍、运动题材)不适合应用这个技巧。为了提高效率,用户可以根据题材,将各种设置应用到个人设置中,从而进一步提高效率。16、即时取景的窍门:即时取景中有两种不同的对焦方式,手持模式下,取景模式通过半按快门来对焦,此时反光镜落下,液晶屏暂时漆黑,仅能从取景器中确认对焦位置。三脚架模式下,取景模式通过AF-ON按钮来对焦。建议大家采用三脚架模式,采用即时取景后,对焦速度会比较慢,为了提高对焦速度,大家可以将对焦点减少到11个甚至更少(如果有更少的选择),因为即时取景模式下的对焦,往

23、往需要手动精细调整,机器内的对焦点没有多大用处。如果用户经常使用即时取景功能,不妨将其指定为快捷按钮(对于没有单独按钮打开即时取景功能的机器来说,这个设定还是挺重要的),方法是在“f控制”选项中,选择“指定FUNC按钮”,然后将其设置为即时取景即可(不同机器内的设置略有不同,请大家还是仔细研读说明书)。即时取景模式下,放大查看是我拍摄微距时候经常用到的功能,可以更加精确地对焦(所以我经常手动对焦,哈哈)。二,D7000基本菜单设置如下:一, 推荐NEF(RAW)出片,设置全部为“零”、“无”、“标准”-这个很重要,玩单反一定要习惯这样玩二,JPG直出,建议NEF+JPEG精细,这样的好处是直接

24、出片还不理想的情况下还可以用NEF找回来部分细节,有利于后期修改。如果不会NX2,那就JPEG得了。尼康用户一定要学会这个软件。拍摄菜单:建议用光圈优先A模式,特殊情况用手动模式(M模式),如对比度大或暗环境,夜景、烟花等。色彩模式:永远sRGB, adobe RGB等你搞懂了再说,估计你也不会用,因为现在的显示器不支持啊。动态D-Lighting: 自动,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看效果吧!不过现在我发现这个功能打开会影响到图像质量,而且部分菜单变灰,不能设置,因此大家可根据情况设定,最后后期在软件里搞定。快门模式:建议用单张模式,俺极少用连拍,因为第一张没对准,连拍也无用。但高速运动的情况下可以

25、用连拍。特殊情况下用自动延时或遥控,如用三角架拍合影。白平衡:还是用自动吧,大多数情况下都很好。建议阳光+3,白炽灯-1,荧光灯-1,如室内,多云等。如果用自动白平衡模式:建议设置成B3,M1 从此你将摆脱白平衡不准的尴尬,几乎不用后期了。ISO:启用自动ISO.很多朋友对这个不太理解,实际上在天气好的情况下相机还是以200为默认值的,当然拍夜景上脚架时最好用手动调节ISO.对焦模式:大多数情况下用AF-A,拍小孩时建议用AF-C,最近发现AF-C无敌啊,比AF-S强太多了,推荐推荐。特殊情况用手动对焦,如微距、烟花等特殊环境。AF区域模式:3D,对焦循环方式:ON 测光模式:风景用矩阵测光,

26、人像用中央重点测光,微距用点测光。测光不准的环境,拍摄模式改用手动模式。插一句,拍风景最好准备一个中灰渐变滤镜,穷人至少要准备一个偏振镜,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曝光补偿:原则是0,室外人像经常用0.30,风景经常用0.31.0,雪景经常用+0.7。记住白加黑减的原则最优化影像:风景/鲜艳模式 锐度6,饱和度-2,对比度-1 。人像锐度34,饱和度-2,对比度-1。改过后完美超越富士曲线,可以再也不用后期了,推荐推荐!AE-L/AF-L锁定键:全部用曝光锁定保持。按一下AE就锁定曝光(不锁定对焦),然后可松开AE键,进行对焦构图。但是我后来发现用对焦锁定更有用,一次可以用对焦锁定后重新构图。降

27、噪消减:全部用on,省事。如果要保留细节,还是关掉的好1高ISO噪点消减:标准。我是这样干的。如果NEF出片可以关掉,细节更好!操作流程:(1).根据题材(人像?风景?),选取最优化图像, (2).环境光线情况,修改白平衡和ISO; (3).选取拍摄模式(A/M); (4).A模式选定光圈,并进行曝光补偿; (5).M模式选定光圈和快门,进行试拍。(别人的经验)关于快门线和遥控器一个都不能少,不同的功能不同的效果,用三脚架和快门线会拍出令人震撼的片子,前提是你不要怕重,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风景照该如何拍?主要拍摄步骤:1、把相机装上三脚架,调整好三脚架水平位置。因为拍摄风景照时,经常会用到小

28、光圈来获得大景深,快门速度会变得比较低,使用三脚架还是有必要的。2、选用A档(光圈优先),这样可以灵活调整光圈数值,D7000的自动测光比较准确,因此快门速度可以由机身自行决定。3、按住WB键然后转动后拨轮,这时留意参数LCD,把WB(白平衡)调节成“A”(自动白平衡)。当然你也可以按MENU键进入菜单拍摄菜单白平衡里面进行设定。4、按住ISO键,转动后拨轮,这时留意参数LCD,把ISO(感光度)调节成最低(ISO 100)。当然你也可以按MENU键进入菜单拍摄菜单ISO感光度里面进行设定。5、按动快门拍摄风景照片,除了选择合适的景物,更重要是找到一个合适的构图来表现景物。简单的构图方法包括三

29、分法、黄金分割法、三角形法等等,详细可以到教你用相机栏目查看风景摄影构图。对于示例图片这样的建筑物,可以选择对称的构图来显示建筑物的沉稳大气,同时使用镜头广角端尽可能多把建筑物纳入画面内。使用三脚架可以稳定相机,同时方便仔细调整构图。小窍门:1、使用三脚架拍摄,除了可以拍出手抖情况,还容易调整出水平的构图。2、风景照一般都需要大景深,所以要采用较小一点的光圈(F值较大)来拍摄,画质也会相对较好。但不能用最小光圈,这时画质反而会变差。3、在拍摄前一定要检查ISO是否设置在最低数值。4、遇见风景比较灰朦时,可以在最优化影像里面采用鲜艳模式拍摄。5、如果快门很慢,可以在“个人设定菜单”里面开启“曝光

30、延迟模式”,这样就不需要快门线等工具了。微距照该如何拍?主要拍摄步骤:1、把D7000装上三脚架,调整好三脚架高度与角度。2、选用A档(光圈优先),这样可以灵活调整光圈数值。因为拍摄微距照有时需要用大光圈,有时需要用小光圈。3、按住WB键然后转动后拨轮,这时留意快门键旁边的参数LCD,把WB(白平衡)调节成“A”(自动白平衡)。当然你也可以按MENU键进入菜单拍摄菜单白平衡里面进行设定。4、按住ISO键,转动后拨轮,这时留意参数LCD,把ISO(感光度)调节成合适数值,一般ISO 100-400都是较适合的。当然你也可以按MENU键进入菜单拍摄菜单ISO感光度里面进行设定。5、直接按动十字键选

31、择合适的对焦点,这时最好选择画面中被摄主体位置附近的对焦点(样张中是右上角位置)。6、按动快门。小窍门:1、如果能配合三脚架拍摄,则ISO可以不用调高,画面噪点自然也会少一点。2、由于拍摄微距物体时,会用相对较小的光圈以获得较大的景深,所以ISO可以适当调高一点。3、一般拍摄微距物体,颜色不宜太鲜艳,所以可以采用“标准”色彩模式来拍摄。4、微距拍摄时一般较难自动对焦,所以应该多用手动对焦来进行辅助。5、如果周围有风,被摄物体会产生明显摆动(尤其是植物),应该等待风停了再拍摄,这需要较多的耐性。6、多拍几张,并且采用不同的对焦点、不同的曝光组合(光圈和快门)。夜景照该如何拍?主要拍摄步骤:1、把

32、D7000装上三脚架,调整好三脚架水平位置。2、选用A档(光圈优先),这样可以灵活调整光圈数值(拍夜景需要用到较小的光圈,例如F11),D7000的自动测光比较准确,因此快门速度可以由机身自行决定。3、按住WB键然后转动后拨轮,这时留意快门键旁边的参数LCD,把WB(白平衡)调节成“A”(自动白平衡)。当然你也可以按MENU键进入菜单拍摄菜单白平衡里面进行设定。4、按住WB键下面的ISO键,转动后拨轮,这是留意参数LCD,把ISO(感光度)调节成最低(ISO 100)。当然你也可以按MENU键进入菜单拍摄菜单ISO感光度里面进行设定。5、按动快门。小窍门:1、由于夜景拍摄动辄几秒到十几秒的曝光

33、时间,所以肯定要采用三脚架拍摄,而且最好选用比较稳定坚固的三脚架。2、基于第1点,所以要开启长时间曝光减少干扰。3、拍摄时先用自动白平衡,看效果是否准确,如不准确,就调成适当的选项,一般以白炽灯为主。4、夜景采用鲜艳模式拍摄的话,颜色会显得过于浓重,所以采用标准即可。5、如果想拍出明显的“星芒”效果(留意上图的灯),就要使用较小的光圈(F值较大),但不应该使用最小光圈,一般使用F11-F16左右比较合适。人像照该如何拍?主要拍摄步骤:1、一般采用手持拍摄,无需脚架。把镜头变焦到中长焦来拍摄,可以获得较好的背景虚化。2、按住测光选择键,转动后拨轮,这时留意参数LCD,使得下面箭头所指的位置变成一

34、个圆点(如图所示),这就选用了“点测光”功能,在人像拍摄中能使测光较为准确。3、选用A档(光圈优先),使用较大的光圈(F值较小),能拍摄出浅景深效果,人物背景虚化较明显。4、按住WB键然后转动后拨轮,这时留意快门键旁边的参数LCD,把WB(白平衡)调节成“A”(自动白平衡)。当然你也可以按MENU键进入菜单拍摄菜单白平衡里面进行设定。5、按住WB键下面的ISO键,转动后拨轮,这时留意参数LCD,把ISO(感光度)调节成合适数值,一般ISO 100-400都是较适合的。当然你也可以按MENU键进入菜单拍摄菜单ISO感光度里面进行设定。6、直接按动十字键选择合适的对焦点,这时最好选择画面中被摄主体

35、位置附近的对焦点(样张中是中间偏上位置)。7、按动快门。小窍门:1、在拍摄菜单里面的最优化影像选定“人像”模式,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皮肤色泽。2、虽然D7000的自动白平衡比较准确,但是仍有不少情况会出现明显偏差,所以要根据情况来选择白平衡。3、点测光可以与对焦点联动,所以对焦点应该选用靠近人物脸部附近的。动感照该如何拍?小窍门:这类型主体较为清晰、背景很虚化的照片,带着不少动感感觉。一般我们叫这样的拍摄做“追随拍摄”,原因就是拍摄时,镜头要“追”着物体移动的轨迹。这样的照片,其实是利用慢速快门,配合镜头与移动物体“相对静止”的原理拍摄出来。具体拍摄时,快门速度维持在1/10-1/30秒之间,在

36、快门动作的期间,相机要一只保持追踪着车辆(以上图为例)。但是这时候取景器里面是漆黑一片的,所以要保持车辆在画面中的位置不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如果在夜晚拍摄,快门自然是比较慢的。如果在大白天拍摄,就需要调低ISO、使用小光圈来减慢快门速度,使得快门足够慢,才能把背景模糊掉。总结:本期尼康D7000用机宝典到此为止。上面所提及的拍摄种类,基本上覆盖了日常拍摄的大部分情况。不过本文只是针对尼康D7000在设置上的一些技巧,但诸如构图、用光、角度等基本拍摄技巧,还需要大家浏览关于摄影基本技巧的文章,配合本文的尼康D7000设置技巧,在拍摄上将会相得益彰。三,如何拍摄花卉和怎样在阳光下把背景拍黑

37、想写这个帖子很久了,一直没有写是因为我也还是个菜鸟,怕写出来的东西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呵呵。不过还是想把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写出来,以供菜鸟摄友们参考,互相交流学习吧!我学拍花卉还不到两个月,之前看见老师们拍的精美花卉作品羡慕之极,尤其喜欢那黑色的背景,也发私信问过几位老师,不过可能因为他们太忙也没有回复我。后来经过自己不断地摸索,在拍废了上百张之后,终于掌握了一些要点,感觉有必要把它整理出来,让后来的菜鸟摄友们少走一些弯路。整理如下:一、 构图和剪裁,拍摄花卉构图时尽量不要把拍摄主体放在画面中间位置,这样会使画面呆板,要留有一定面积的留白,如天空的蓝色,叶子的绿色和黑色背景都可以作为留白。另外,

38、有时候由于受拍摄距离和镜头焦段所限制,并不能通过一次构图得到完美的画面,这就需要进行剪裁,通过剪裁把多余的影响主体的繁杂景物裁去,以使画面更加简洁干净。二、 用光,拍摄花卉最好的光线是侧光,侧逆光和逆光,这样的光线拍摄出来的花卉作品生动、质感、层次丰富且意境十足。三、 对焦,拍摄花卉时,尽量把焦点对在花卉的花蕊上,因为人们在欣赏一幅花卉图片时,视觉焦点往往会先落在花蕊上。四、 光圈,很多新手朋友在拍摄花卉时往往为了追求背景虚化效果而使用大光圈,其实这是错误的,其实,应该使用小光圈,一般可以使用F8-F11的光圈拍摄,这样拍出来的花卉作品不仅清晰锐利而且细节表现丰富,并且,因为拍摄花卉多数都是近

39、距离的,所以背景虚化效果一样会令人满意。最后,再说一下如何在阳光下把背景拍黑,黑色背景可以更好的衬托主体,更好的烘托花卉的色彩,并且使画面干练简洁,是很多老师拍花常用的手法,那么,怎样才能拍摄出自然地黑色背景呢?掌握以下几点要点,就很容易拍出黑色背景啦:1,首先要学会观察,先观察你要拍摄的花卉哪个方向有阴影,那么你就把这个阴影作为背景,不过要注意的是,尽量让阴影部分充满画面,还有就是阴影部分最好离拍摄主体30公分以上的距离,这样拍摄的黑背景效果才好。2,找好位置后就是设置相机参数了,一般设成M挡和A挡都可以(我多数是用A挡)光圈设置成F8到F11,如果能上三脚架的话还可以设的更小一些,这样背景

40、会更黑。3,设置好参数就是测光了,这点是你能否拍出黑色背景的重要一项,你要先把相机调成点测光模式,然后对准花卉上被阳光照射最亮的部分进行测光,此时记住按下“AE-L/AF-L”按钮(把此按键设置成只锁定测光)不要松开,然后再移动镜头到理想的构图位置,对准焦点后按下快门。OK,黑色背景的相片就拍出来了!是不是很简单哦,新手朋友可以试着拍摄一下看看,要记得,多拍多练习,纸上谈兵永远是不够的,要拿起相机,边拍边总结。这样,很快你就可以拍出精彩的作品来了!以上仅是我个人的心得体会,写出来供新手朋友参考,拙见如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师友给予斧正!四,D7000测光-曝光技巧讨论集锦关于点测光,尼康用户比较

41、幸运,尼康相机的点测光是和对焦点联动的,也就是说对焦点所在就是测光点所在测光模式使拍摄对象而定,我拍花卉、人像一般点测光,风光用矩阵测光对焦模式一般AF-S,一般单点当相机用M档模式拍摄时,首先设置好光圈,其次是快门速度,再看取景器里的暴光值,一定要清楚白加黑减的原理,当暴光值调整到中间位置就可以拍摄了,这样就是最好的光圈与快门速度的组合了。M档时那条显示就是提供参考的,中间值是相机认为曝光正好,+过曝,-过暗,白加黑减的原则。在光线复杂的情况下,一般用P档或者A档测光然后再用M档按照自己的需要调整。怎么曝光,对什么测,要看你想表现什么,把你想表现的主题拍清就是了。对手背测光,一般是拍人像用的

42、,但也不是随便一测就好了,还要看顺光逆光。个人愚见,拍拍就熟悉了。如果要让画面的某一部分曝光符合自己的要求,可以用AE/AF钮的设定锁定曝光,然后重新构图拍摄。可参考说明书P57 P200 P88页的说明。P88页的第3条“持续按下”就是按住不放。焦点和测光点分别对准不同的点跟先测光后对焦的方法一样,测光后用AF-L/AE-L锁定曝光量,再调整构图(对焦点)1.先把镜头对准测光点,半按快门,完成测光。2.按下曝光锁定按钮(*),松开快门。3.迅速把镜头对准对焦点,半按快门对焦。4.对焦完成后,按住快门,进行构图取景。5.按下快门,完成拍摄。发个香港夜景的片子(对最高楼的底部测光,对红色的船帆对

43、焦),欢迎拍砖!1、对最高楼底部测光,是因为那里比较接近18%的中灰度;2、对红船对焦,符合近处对焦的原则,因为景深原理告诉我们:近、中景清晰了,远景一定是清晰的。要正常得到曝光,首先要先正确的测光。因为相机的曝光一般以18%的灰作为主计算标准,若想得到最合适的曝光,就一定要想办法找到目标中的中灰(18%灰),这样就获得的画面曝光才能反映出正常的色彩。很多时候摄影师拍人像的时候,在光线正常的情况下,用自己的手背先测好光,当然如果精细些就带上18%的灰卡纸测光最为准确,然后再对焦,拍摄。我觉得曝光和对焦应该分开来,这样就不至于让人头疼色彩不对了。拍单人时通常我用 仅AE锁定拍小品时AE/AF 说

44、明书232 拍复杂的对象用AE锁定(保持) 说明书 232页我最常用的是AE锁定(保持)说明书第232以上是自己所学的,不知合理不合理,供参考哈例如:拍日出或日落,以太阳旁边的云来测光拍剪影,以最白的云为测光拍蓝天和草地,以阴影过度区测光拍人像,以人的脸来测光(如果黑人或非常白的人,可以让自己的手背测光,锁定曝光后,再对焦拍摄)拍静物总之把颜色的对象转换成黑白的后,是18%中灰的对象是测光最准的一种方法。自己去思考一下哈!你懂的光圈优先的技巧,供大家讨论 。1、不管拍啥.除非要保持安全快门,不然别开最大光圈拍;2、拍风景请尽量使用F8F11的光圈;3、拍人物及静物特写可使用最大光圈缩12级之光

45、圈;4、安全快门请尽量控制在焦距倒数以上.广角端快门也要在1/30秒以上比较保险.若快门不足请提高光圈或ISO。D7000是一台有其个性、优缺点的好机。通过一个多月的使用,个人在以下方面有一些体会和有限的经验,现贸然提出来以供大家参考和讨论,更欢迎不同意见:1.曝光补偿,照片亮度-个人觉得至少是与其他相机相比,如果不予以补偿,画面偏暗一点。因此有时需要增加0.3级。2.色饱和度-在JPG模式稍有些淡,需要提高一点,而在RAW转JPG的照片就恰好,不需要再增加了。3.锐度-直出片与某品牌机相比不低,但是与以往的尼康(包括D90)相比,就低一些了,这也是部分使用者不喜欢的地方。个人觉得没有关系,如

46、果要保持尼康一贯的锐度,再提高一级就可以了。继续提高则会使细节生硬不真实,反而不好。4.RAW还是JPG?-建议在有条件(时间和储存)的情况下,尽量采用,与JPG相比无论在色彩还是细节和层次上都要好不少的。5.白平衡-个人觉得白平衡甚至比细节锐度还要重要,因此做了不少尝试。发现其自动白平衡与它机相比好不了多少,稍有偏暖,多数情况(如不需要是肤色发红时)不是太准确。而在各种白平衡方式的使用中,个人觉得最好的是根据实时取景(LV)的图像选择有最准确或最喜欢的色彩的图像的色温(K值)。这也有点麻烦,但是值得,好在D7000液晶屏的色彩表现比较真实,可以作为调整色温的依据。自动白平衡的调整均不使用,因

47、为每格产生的差别过大,会产生偏色。6.感光度-一般总是选择AUTO。个人觉得既方便又合理。7.曝光模式-P,AV,S,AUTO都用过。用的最多的是P和AV.8.闪光-尽量不用,因为会减弱立体感和明暗层次。人像逆光时适当使用,此时一般将闪光强度调低。9.D7000的照片层次和通透性的问题-与D300S和D90等相比,的确差一些,使得真实感,立体感和明暗层次不够满意,较平淡和“灰”。这很可能是由于像素提高的缘故,或是N家有意的设计,因为毕竟是中档机,不能以下犯上。对策只能是适当提高曝光,后期适当提高反差了。10.“设定优化标准”-只使用“标准”。将锐度至于第六格。其他的亮度、反差等均至于中点,实拍

48、表明由于每格变化过大,调高或低均不好,不如在电脑中调整。有关各种条件下的拍摄技巧!欢迎鉴赏!一. 怎样拍雨景雨天时拍的照片,因为雨水的反光,远处景物明亮而影像朦胧,画面的景物,色调浓淡有致,别有一番风味拍摄雨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雨天光线变化很大,有时雨景亮度很高,而乌云密布的倾盆大雨亮度又很低,两者之间的曝光量可以相差很多倍.因此拍摄时,最好使用测光表测光.2. 雨天拍摄,常常会出现曝光偏多的现象,而曝光过度对表现雨景是极为不利的.因为雨天景物反差小,曝光过度会使反差更小,照片看起来是灰蒙蒙一片.所以,一般多采用减少曝光,延长显影的办法,来改善反差的情况.可按正常曝光量减少一挡到一挡半,

49、每减少一挡时,可增加20%-30%的显影时间,这样有助于提高画面反差.3. 拍雨景时,不要以天空为背景,而应选择深色背景,这样才能把明亮的雨丝衬托出来.如果画面中有水,不论是河湖水面,或是街道上的积水,雨点落在水面上溅起的一层层涟漪,也有助于雨景的表现.4. 雨水不会是垂直落到地面,一般以选择雨丝成45?方向时为合宜.使用的快门速度不可太高,因为高速度会把雨水凝住,形成一个个小点,而没有雨水的感觉.如果使用的快门速度太慢时,雨水会拉成长条,效果也不好.一般以使用1/30秒到1/60秒速度为好,这时快门速度不高,可以强调雨水降落时的动感.5. 拍摄雨景时,要注意在镜头和雨点之间要拉开距离.雨滴离

50、镜头过近时,一滴很小的雨点也会遮住远处的景物.当然,有时也会有意需要这种特殊效果.要注意相机不能淋雨,也不要使镜头溅上雨点.一般可用雨伞遮住或把相机装在塑料袋里,把镜头和取景部位露出.6. 在室内,如想透过窗子表现室外雨景时,可在室外玻璃窗上涂上薄薄的一层油.这样,水珠容易挂在玻璃上,渲染雨天的气氛.7. 用彩色片拍雨景时,由于阴雨天的光线色温高,使用日光片时,照片会出现明显的偏兰色调.这种偏色可不用校正,因为兰调可渲染雨天寒冷的感觉.8. 拍雨天的夜景时,因为灯光的反射以及地上水面的倒影,都会使画面显得很生动.尤其是,使用彩色片拍摄时,雨天夜景的色彩效果要比一般夜景更为丰富.二.怎样拍雾景雾

51、是由许多细小的水点形成的因而它能反射大量的散射光.距离愈远,散射光越多,色调越明亮,远处景物越看不清.所以在薄雾笼罩下的景物,能明显地从色调上区分出前景中景远景,加强了空间的纵深感.薄雾能掩盖杂乱无章的背景,简练地勾划出画面中的主要形象,提高了表现力.拍摄时应注意:1. 雾景的光亮度很高,应正确控制曝光量,以免感光过度.2. 雾景反差小,拍摄时最好远用慢速与中速胶片.为使底片获得较大的反差,也可采用减少曝光,增加显影时间的办法来加以改善.3. 安排画面构图时,应尽量选择有远景中景近景的景物,以表现景物的纵深感.前景中景应昼选取暗色调的景物.4. 浓雾时一般不宜于拍摄,因为它的能见度太低,除较近

52、前景外,中景和远景都看不到.这时,如果加用黄滤光镜或橙滤光镜,可减弱浓雾效果.因为黄橙滤光镜能吸收兰紫短波光,增强光线的透过能力.如想增强雾的效果时,可加用兰滤光镜或雾镜.雾镜分一号二号,可获得不同浓度的雾化效果.如果想加强雾化时,也可把一号二号雾镜加在一起使用.二. 怎样拍雪景雪景的特点是,白雪反光极强,亮度极高,它与暗处的景物相比,明暗反差对比强烈.这一反差级数是远远超过感光片的宽容度的.拍摄时,如果不充份估计到这一特点,画面的影纹和层次就要受到损失.拍出的照片或是白雪曝光过度,一片死白;或是暗处景物曝光不足,没有影纹.所以拍雪景时,既要反映出雪的特点,又要照顾到雪与其它景物的反差问题.拍

53、摄时要注意:1. 拍雪景不宜采用阴天的散漫光或顺光,因为这种光线不利于表现雪的质感.一般多采用侧光、逆光或侧逆光. 使用侧光或逆光时,阴暗部分最好加用补助光,可用闪光灯、反光板,或利用周围环境中的白色反射物.2. 拍摄时,可加用滤光镜.除兰色滤光镜外,其它颜色的滤光镜都可以吸收兰、紫短波光,从而减弱雪地的亮度.一般多加用U、V或黄滤光镜,橙、红色滤光镜会使天空的色调过暗.拍彩色片时,多加用偏振镜.因为它可以吸收雪地反射的偏振光,降低雪的亮度,调节了影调,而偏振镜又不影响原景物的颜色.加用偏振镜可以使兰天里的白云突出,还可提高色彩的饱和度.3. 曝光时,应以主体作为曝光的依据.如果画面中以人物为

54、主,应以人物的亮度作为曝光的标准,适当照顾雪景.如果以雪景为主,应按雪景亮度曝光.如需要人与雪景兼顾时,可考虑折衷数字.为了降低雪与暗处景物的反差,可采用增加曝光,减少显影的办法.增加了曝光量,可照顾了暗处的影纹密度;而减少显影时间,又可抑制了亮处影纹密度的显现.这种办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雪景的反差.一般曝光量可增加一挡到两挡,显影时间最短不可短于正常显影时间的1/3.4. 拍摄漫天飞雪的景致时,快门速度不要太高,一般要在1/60秒以下这样可使飞舞的雪花形成一道道线条,有雪花飘落的动感.要选用深暗的景物为背景,这样才可以把白色雪片衬托出来.5. 利用带雪或挂满冰凌的树枝、树杆、建筑物等为前

55、景,可以提高雪景的表现力.因为这些前景不仅能使画面产生变化,增加空间深度,而且能增强人们对雪景的感受.6. 如果拍摄的画面只是单一的雪原、雪山时,雪的本身的反差又很小,这时要有意识地选择好衬景.要使雪景与周围灰白色调的景物区分出来.三. 怎样拍夜景夜景主要是指在夜晚户外灯光或夜晚自然光下的景物,拍摄时以灯光、火光、月光等作为主要光源.拍摄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保持夜晚气氛.夜晚光值比较低,而景物的反差又比较大,要适当控制曝光量.如果把天空拍得过亮,或灯光的亮度曝光过度时,都会把夜晚拍成白昼,而减弱了夜晚气氛.所以夜景的天空色调应是浅黑色,要有意识地使曝光略不足,一般按正常曝光时间减少1/3或

56、1/2.2. 保持灯光的真实效果.夜间摄影的光源主要来自灯光,所以用光时,要表现出灯光光线的照射效果.比如灯光近明远暗,它的光线的亮度随光源距离加长而递减,使用闪光灯辅助照明时,要保留这一特点.可用光圈控制闪光灯的亮度,用慢速度感受原灯光.闪光灯发光的方向要与灯光原照射方向一致.3. 拍摄夜晚街景时,为了渲染车辆繁忙的景象,可以用长时间曝光的方法,让来往车辆的灯光在底片上多次感光.因车身较暗而又在行动,所以在胶片上不会感光,而汽车的车灯,就会在画面上划出光亮的线条.画面上白线条的数量和方向,可以根据构图的要求加以控制.一般拍摄时,多利用镜头盖,如车的行动方向符合要求时,可打开镜头盖曝光;如车的

57、行动方向不符合要求时,可盖上镜头盖不感光.拍摄时,把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盖上镜头盖,然后打开T门或B门(B门需要锁住)取下镜头盖进行曝光,用镜头盖的开关来控制曝光.4. 夜间摄影可使用一次曝光或多次曝光等方法.一次曝光法就是用三脚架把相机固定,使用长时间曝光,用快门线控制快门的开闭.多次曝光法是在一张底片上,进行两次以上的曝光,拍摄室外灯光夜景时,常采用这种方法.在天空还没有全黑时,进行第一次曝光,曝光量比正常曝光少.灯光点燃后,再进行第二次曝光.如果需要来往车灯时还可进行多次曝光.在进行多次曝光时要注意不要移动三脚架,以免影像重叠.5. 画面有灯时,可加用十字滤光镜或星光镜,获得灯光闪烁、光芒四射的特殊效果.用彩色片拍摄时,也可加用虹镜或星女座镜,获得五彩缤纷的色彩效果.6. 雨天的柏油马路或光滑的地面,可以表现出建筑和灯光的倒影.如果在画面里拍摄了海边、河流、湖泊旁的建筑,由于水的反光倒影,可以使岸上或周围的灯光增加亮度,衬出景物轮廓,用彩色片拍摄效果更好.7. 夜晚使用彩色片拍摄时,一般应选用灯光片.但是如果使用日光片时,拍出的片子色调偏红橙,也能更好地表现了灯光辉煌的气氛.8. 现在国外新出产了一种夜间摄影镜头,内部装有一个"影像增强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