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期末考试A卷ppt课件_第1页
2014年期末考试A卷ppt课件_第2页
2014年期末考试A卷ppt课件_第3页
2014年期末考试A卷ppt课件_第4页
2014年期末考试A卷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年资料力学期末考试A卷一、简答题每题 5分,共4小题 20分1、用单元体或应力圆来描画、分析构件某点的应力外形。请简述单元体与应力圆之间的对应关系。2、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遭到扭矩T的作用,试画出横截面上改动切应力的分布规律,并写出横截面上恣意一点到圆心的间隔为切应力的计算公式。单元体的面对应于应力圆的点,单元体的面上正应力和切应力对应于应力圆的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单元体的某面转角度,应力圆相应点转2角度,转向一致。432pTTId3、自在落体冲击系统如以以下图,欲求A点的动变形,有人的求解过程如下,试判别能否有错误?如有错误,错在哪里?解:1先算出静载荷G作用下A点的静变形 Ast见右

2、图; 2再计算自在落体冲击的动荷因数: 3最后计算得到A点的动变形: Ad = Kd Ast4、图示长方形,y1 和y2轴分别沿着长方形的两条边,z轴过长方形的形心,且与y1 和y2轴垂直。那么图形对y1轴和y2轴的静矩 ,图形对y1轴和y2轴的惯性矩 ,图形对y1、z轴和y2、z轴的惯性积 。请选择:(A) 相等,且均为零;(B) 相等,且不为零;(C) 大小相等,符号相反;(D) 没有确定的关系。不对,计算动荷因数应该用B点的静变形。(C)、(B)、(A) 二、计算题共6小题80分5、知外伸梁受力如图(a)所示,1作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2假设q=2kN/m, a=1m, 外伸梁的横截面如图

3、(b)所示,横截面对形心轴zc的惯性矩Izc=533cm4,梁的许用应力 +=50MPa, -=100MPa,请校核该梁的强度。 20分RB=5qa, RD=-qa. D截面上端受压应力: D截面下端受拉应力:B截面上端受拉应力: B截面下端受压应力: maxmax90DzMyMPaImaxmax45DzMyM PaImaxmax30BzMyM PaImaxmax15BzMyMPaI6、图示摇臂处于平衡外形,接受载荷F1与F2作用,试确定轴销B的直径d。知载荷F1=50 kN,F2= kN,许用切应力 =100 MPa,许用挤压应力bs =240 MPa。 10分22012122cos1353

4、5.4 kNBFFFF F22 1 5 .0 m m14BQSFFdAd 14.8 mm10bBbsbsbFFdAd 15 mmd(1) 对摇臂ABC受力分析:(2) 思索轴销B的切强度: (3) 思索轴销B的挤压强度:(4) 综上2527、如以以下图等截面实心圆截面U型曲杆,两自在端受载荷F作用,试用第三强度实际分别计算A-A截面铅垂、B-B截面程度的最大相当应力。提示:剪力产生的切应力可忽略 14分A截面:0.5TFrMFr2232165rMTFWr B截面:NFF0.5xMFr2.5zMFr223241626xzNrMMFFAWr8、图示平面桁架构造,A、B、C三处均为铰链约束,AC、B

5、C杆资料皆为Q235钢,两杆均为圆截面钢杆,直径dAC=dBC=20mm,lAC=0.45m,Q235钢E = 200 GPa、p = 105、s =61.4、a = 304MPa、b = 1.12 MPa。在C点作用有一铅垂力F,AC、BC杆的规定稳定平安因数 nst = 2。1试计算该构造的答应载荷F;2假设载荷F可以倾斜F力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为,且-30 30,其他条件不变,问当 为多少度时,构造的承载才干最大。12分构造分析:3/ 2,/ 2NACNBCFFFF AC杆:5mm4IdiA1450905li()63.8kNcrFabA236.8kN3crstFFn BC杆:5mm4Idi

6、A17791565li2225.5kNcrEFA225.5kNcrstFFn25.5kNF63.8tan(60)25.58.21 9、图示长度均为l的等截面悬臂梁AB和CD,自在端与长度为l的杆BD铰接,杆BD的中点E遭到集中力F作用。三杆资料一样,截面均为直径为d的实心圆杆,试求AB和CD梁中的最大弯矩以及BD杆中的最大轴力。 12分解一: 利用对称性,杆BD两端的受力均为 F/2,所以二梁中的最大弯矩为Fl/2,杆BD中的最大拉力和压力均为F/2。10、欲丈量程度冲击物的速度,用如图安装进展丈量。知:悬臂梁矩形截面宽、厚分别为b和h,弹性模量E,泊松比,冲击物分量Q,冲击点距底座的高度为l,以速度v程度冲击到安装A点,底座可视为固定端。在梁某两个截面的中间位置分别有两个应变片1和2,与轴线夹角分别为45和45。用这两个应变片组成半桥,丈量得到冲击过程产生最大变形时的应变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