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7章 第3课时 波的特有现象 声波 超声波练习 人教大纲版_第1页
【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7章 第3课时 波的特有现象 声波 超声波练习 人教大纲版_第2页
【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7章 第3课时 波的特有现象 声波 超声波练习 人教大纲版_第3页
【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7章 第3课时 波的特有现象 声波 超声波练习 人教大纲版_第4页
【创新设计】201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7章 第3课时 波的特有现象 声波 超声波练习 人教大纲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课时 波的特有现象 声波 超声波 图7381在同一地点有两个静止的声源,发出声波1和2在同一空间的空气中沿同一方向传播,如图738所示为某时刻这两列波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波1速度比波2速度大B相对于同一障碍物,波1比波2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C这两列波传播的方向上,不会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D这两列波传播的方向上,运动的观察者听到的这两列波的频率可以相同答案:BC2如图739所示,向左匀速运动的小车发出频率为f的声波,车左侧A处的人感受到的声波的频率为f1,车右侧B处的人感受到的声波的频率为f2,则()图739Af1f,f2f Bf1f,f2f Cf1f,f2f Df1f,f2f解析

2、:声源靠近A处的人,由多普勒效应知,他接收到的频率比原频率大,即f1f;相反,声源远离B处的人,则他接收到的频率比原频率小,即f2f,故选项D对答案:D3如图7310(a)为水波演示槽,可演示两列水波叠加的情形S1、S2为两个波源,能连续不断地上下振动产生水波,P为水面上的一点,.图7310(b)(c)分别为S1、S2波源的振动图象,则()图7310A水面上不能形成干涉图样B由于水波波速未知,不能判断P点属振动加强点或减弱点振动CP点属振动加强点DP点振动的振幅为1 cm解析:由于,S1、S2为相同波源,T相同,起始点方向相同,故选C.答案:C4(2010·成都诊断性检测)如图731

3、1甲所示,同一水平直线上相距6 m的A、B两处各有一个振源,C为A、B连线的中点在t00时刻,A、B两处的质点以相同的振幅同时开始做垂直于直线AB的上下振动,且都只振动了一个周期,它们的振动图象分别为图7311乙和图7311丙若A处振源向右传播的波与B处振源向左传播的波在t10.3 s时刻于C点相遇,则() 甲图7311A两列波在A、B间的传播速度均为10 m/sB两列波的波长都是4 mC在两列波相遇的过程中,中点C为振动加强点D在t20.7 s时刻,B处质点经过平衡位置且振动方向向下解析:两列波的传播速度均为v10 m/s,A正确由振动图象可知两列波的周期均为0.2 s,vT10×

4、0.22 m,B错误中点C距离两波源的距离差为0,但两波源的起始振动方向相反,故C为振动减弱点,C错误因A波经过0.6 s传播至B处质点,故0.7 s时B处质点的振动情况和0.1 s时A处质点的振动情况相同,0.1 s时A正处于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故D正确答案:AD 图73125坐标原点O处有一波源S,在xOy坐标平面内发出沿y轴方向振动的平面简谐横波,波在沿x轴方向的均匀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为v200 m/s,已知t0时刻,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波刚好到达x40 m处,如图731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波源S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Bx轴上x40 m处的质点在t0.05 s时位移最大C

5、若波源沿着x轴正方向匀速靠近位于坐标为(100,0)处的接收器(图中未画出),则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比波源振动频率高D若波源沿着x轴正方向匀速运动,同时,位于坐标为(100,0)处的接收器(图中未画出)向x轴负方向匀速运动,则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不断变小解析:因为波向右传播,则可认为左侧的O点为波源,根据后面的质点要重复前面的质点的振动且波形不被破坏,可判断出波源是向上即沿y轴正方向开始振动,A项正确;由图知20 m,由T s0.1 s,因t,所以质点向上振动到最大振幅处又回到了平衡位置,故B错误;当波源相对接收器靠近时,在单位时间接收到的信号的个数增多,即接收到的频率增大,C、D都是波源与接收器

6、相对靠近,故C对,D错答案:AC 1.图7313如图7313所示,S1、S2为水波槽中的两个波源,它们分别激起两列水波,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已知两列波的波长12,该时刻在P点为两列波的波峰与波峰相遇,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P点有时在波峰,有时在波谷,振动始终加强BP点始终在波峰CP点的振动不遵守波的叠加原理,P点的运动也不始终加强DP点的振动遵守波的叠加原理,但并不始终加强答案:D2. 图7314如图7314所示,男同学站立不动吹口哨,一位女同学坐在秋千上来回摆动,下列关于女同学的感受的说法正确的是()A女同学从A向B运动过程中,她感觉哨声音调变高B女同学从E向D运动过程中,她感觉

7、哨声音调变高C女同学在C点向右运动时,她感觉哨声音调不变D女同学在C点向左运动时,她感觉哨声音调变低答案:AD图73153如图7315所示,简谐横波a沿x轴正方向传播,简谐横波b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都是10 m/s,振动方向都平行于y轴,t0时刻,这两列波的波形如图所示下图是画出平衡位置在x2 m处的质点,从t0开始在一个周期内的振动图象,其中正确的是()解析:从题图中读出两列波的波长4 m,周期T0.4 s,t0时在x2 m处的质点位移为零,且正在向上运动,所以从t0开始在一个周期内的振动图象如图B所示,即B选项正确 答案:B 图73164如图7316所示是观察水面波衍射的实验装置AC和B

8、D是两块挡板,AB是一个孔,O是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波的传播情况,每两条相邻波纹(图中曲线)之间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则波经过孔之后的传播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此时能明显观察到波的衍射现象B挡板前后波纹间距离相等C如果将孔AB扩大,有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D如果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频率增大,能更明显观察到波的衍射现象解析:由题图可见两波纹间距与AB孔的大小接近,所以水波通过AB孔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由于衍射后水波的频率不变,波速不变,因此水波的波长也不变A、B选项正确AB孔扩大后若破坏了明显衍射的条件时就不会看到明显的衍射现象,故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此题重在理解障碍物尺寸和波长的相

9、对大小关系,并以此作为判断明显衍射的条件答案:ABC 图73175如图7317所示为两列简谐波在同一条绳子上传播时某时刻的波形图,M为绳子上x 0.2 m处的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两列波将发生干涉现象,质点M的振动始终加强B由图示时刻开始,再经甲波周期的,M将位于波谷C甲波的速度v1与乙波的速度v2一样大D因波的周期未知,故两列波的波速大小无法比较答案:ABC6.图7318两个振动情况完全一样的波源S1、S2相距6 m,它们在空间产生的干涉图样如图7318所示,图中实线表示振动加强的区域,虚线表示振动减弱的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波源的振动频率一定不相同B虚线一定是波谷与波谷相

10、遇处C两列波的波长都为2 mD两列波的波长都为1 m解析:只有两列频率相同的波相遇,才能产生干涉现象,A错;波谷与波谷相遇点为加强点,而图中虚线为振动减弱区域,B错;如图所示的该时刻相邻两实线间为,由此可知36 m,即2 m,C正确,D错误答案:C图73197图7319为一列简谐横波的图象,质点P此时的动量为mv,经过0.2 s,质点P的动量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再经过0.2 s,质点P的动量大小不变,方向改变,由此可判断()A波向左传播,波速为5 m/sB波向右传播,波速为5 m/sC该波与一个频率为1.25 Hz的波可能发生干涉现象D该波与一个频率为1.25 Hz的波不可能发生干涉现象解析:只

11、有当P质点向下振动到x轴下方与原位置对称点,两者动量相等;再经0.2 s质点继续向下振动到最大位置处再返回到该点,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此过程经过,由此可知,波向左传播,T0.8 s,4 m,则v m/s5 m/s,故A正确,B错误;而f1.25 Hz,该波与一个频率为1.25 Hz的波相遇可能发生干涉现象,C正确,D错误答案:AC8.图7320内燃机、通风机等在排放各种高速气流的过程中都伴随有噪声,消除噪声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课题如图7320所示是干涉型消声器的结构及气流运行图有一列波长为的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当入射波到达a处时分成两束相干波,它们分别通过r1和r2的路程,再

12、在b处相遇,若r|r2r1|,则r应该等于()A波长的整数倍 B半波长的奇数倍C波长的奇数倍 D半波长的偶数倍答案:B9如图7321所示,横波1沿BP方向传播,B点的振动图象如图7322甲所示;横波2沿CP方向传播,C点的振动图象如图7322乙所示P与B相距40 cm,P与C相距50 cm,波速都为20 cm/s.两横波在P处相遇,两横波振动方向相同,P点振幅为() 图7321图7322A70 cm B50 cm C10 cm D35 cm解析:l50 cm40 cm10 cm,由题图可知T1 s,vT20 cm,所以l,但是由两波源的振动图象知,两波源振动情况相反所以P点应为加强点,所以P点

13、的振幅AA1A230 cm40 cm70 cm,只有A正确答案:A10.图7323如图7323所示,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波源分别位于x2 m和x12 m处两列波的速度和振幅相等,图中为t0时刻两列波的图象(传播方向如图所示),从图中时刻经0.4 s,位于x5 m的质点M第一次到达负向最大位移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t0.6 s时刻,质点M位于正向最大位移处B两列波的波速为10 m/sC质点M的振动周期为0.4 sD质点M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解析:这两列波相向传播,波速相等,两列波第一个波谷同时到达质点M,用时t0.4 s,传播距离s4 m,则波速v10 m/

14、s,周期T0.4 s,故B、C项正确t0.4 s时,质点M位于负向最大位移处,再过即0.2 s,将位于正向最大位移处,A项正确该两列波最前沿质点P、Q正向下振动,故质点M的起振方向向下,D项错答案:D图732411如图7324所示,A处放一频率为40 Hz的音叉,经过橡皮管ACB和ADB连通到B处,在B处完全听不到音叉振动的声音,已知管ACB的长度为0.4 m,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20 m/s,那么管ADB的长度至少为多少米?解析:声波的波长为: m8 m.由波的干涉原理知:lADBlACB所以lADBlACB4 m0.4 m4.4 m.答案:4.4 m图732512两列横波在x轴上沿相反方向传播,如图7325所示,传播速度v6 m/s,两列波的频率都是f30 Hz,在t0时,这两列波分别从左和右刚刚传到S1和S2处,使S1和S2都开始向上做简谐振动,S1的振幅为2 cm,S2的振幅为1 cm,已知质点A与S1、S2的距离分别是S1A2.9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